CN209738928U -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 Google Patents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8928U
CN209738928U CN201920154060.7U CN201920154060U CN209738928U CN 209738928 U CN209738928 U CN 209738928U CN 201920154060 U CN201920154060 U CN 201920154060U CN 209738928 U CN209738928 U CN 209738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beam
photosensitive element
control unit
probe
electronic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40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先明
余阳
杨德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40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8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8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8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包括探头和电子开关,所述探头与电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子开关和探头均串联在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上,且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汽车的远光灯电性连接,所述探头包括感光装置、LED指示灯、控制单元和电子开关,所述感光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LED指示灯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电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感光装置包括安装板、感光元件和遮光套,所述感光元件与遮光套均固定在安装板上,且感光元件与遮光套位于同一侧,所述感光元件外套有一个以所述感光元件为中心的遮光套,此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能够自动对汽车的远光灯进行开关闭合。

Description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光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大灯智能控制系统已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夜降临时或者车过桥洞逐道等光线较暗时,汽车大灯会自动开启,当光线充足时会自动关闭。但是几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车的远光灯不具有此功能。具权威机构统计夜间行车因远光灯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35%以上。
为什么控制原理与自动感应大灯一样而在远光灯上就不能实现呢?下面是实测举例说明:天黑后在无路灯的道路上用光照计测试,所测位置在驾驶室正前方。当自己车的所有车灯都关闭,前方无仼何车灯时,前方10米和100 米测得的光照度均为为0.3Lux左右。当前方迎面100米有车大灯开时,前方 10米测的还是0.3Lux,前方100米为0.6Lux。看来可从通过这一光照度的变化来控制运光灯了,但是当自己所驾驶的汽车远光灯开着时,前方10米的光照度就是0.9Lux了,远大于100米迎面大灯的光照度。所以当自己驾驶的车远光灯打开后其光照度己将100米的车大灯照度复盖了,通俗一点就是自己驾驶车远光灯亮度比迎面100米的车灯亮。所以为什么直到目前为止远光灯自动感应控制的应用比较少。那么个别高端车是怎样实现这一功能的。在车的后视镜背面对行驶前方装有一个摄像头和测距仪,当天黑时摄像头扑捉行驶前方远处的光点,对这一光点进行复杂的运算来判断前方是否有行驶的车辆,从而来控制自己所驾车的远光灯开启或关闭。还有一个安装车型的不同,如小车和大车本身开启远光灯后,其所测的光照度也不一致,所以通过光强弱来判断只能满足汽车大灯的自动控制,根本达不到自动控制远光灯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包括探头和电子开关,所述探头与电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子开关和探头均串联在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上,且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汽车的远光灯电性连接;
所述探头包括感光装置、LED指示灯、控制单元和电子开关,所述感光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LED指示灯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电子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光装置包括安装板、感光元件和遮光套,所述感光元件与遮光套均固定在安装板上,且感光元件与遮光套位于同一侧,所述感光元件外套有一个以所述感光元件为中心的遮光套,所述遮光套突出感光元件感光平面5毫米以上,所述遮光套内部中孔,且感光元件位于遮光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遮光套为圆柱体,且遮光套的长度大于感光元件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电子开关包括电源模块和MOS三极管组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电压为3.3V的电线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线与MOS 三极管组件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MOS三极管组件均串联在汽车远光灯控制线上。
优选的,所述感光元件与LED指示灯均接地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MOS 三极管组件的一端均接地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头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面上或者方便驾驶员可视角度的任一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开关远光灯这一功能,自己所驾驶汽车的远光灯已打开,而迎面100米外有开着大灯(并非远光灯)或者有开着摩托车大灯的车辆时,虽然自己车远光灯的亮度远比100米处的车大灯亮,还是可以判断前方有车,本实用新型装置自动关闭自己驾驶车的远光灯。
2、本实用新型感光元件是一只光敏三极管,关键在于在光敏三极管的外面套有一个和光敏三极管外径稍大点的空心管子(遮光套),管子长度略突出光敏三极管感光面一小段长度,光是直线传播,如图没有遮光套的光敏三极管所探测到的光线是散开的,就是说离光敏三极管较近的光线也会被探测到即本车远光灯亮时也会被测到而且照度信号还较大。那么套着遮光套的光敏三极管因感光面被遮光套的突出部份遮档,离光敏三极管较近的光线也被遮挡(见附图)。这样探测到本车所发出的远光灯光照度会大大减弱,当前方100 米有车灯亮时,所测所的亮度信号不会被复盖和干扰,该实用新型还可以屏蔽掉因本车灯照在道路两侧障碍物而发出的反射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探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种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感光元件外侧无遮光套的光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感光元件外侧有遮光套的光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模块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模块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左远光灯控制单元模块图。
图中:1-探头;3-感光装置;4-LED指示灯;5-控制单元;6-电子开关; 7-安装板;8-感光元件;9-遮光套;10-电源模块;11-MOS三极管组件;14- 左远光灯控制单元;15-右远光灯控制单元;16-第一MOS三极管组件;17-第二MOS三极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包括探头和电子开关,所述探头1与电子开关6电性连接,所述电子开关6 和探头1均串联在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上,且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汽车的远光灯电性连接,所述电子开关1的串联在远光灯控制线上,且位于控制远光灯开启和关闭的控制中心之前的位置。
所述探头1包括感光装置3、LED指示灯4、控制单元5和电子开关6,所述感光装置3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LED指示灯4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与电子开关6电性连接;
所述感光装置3包括安装板7、感光元件8和遮光套9,所述感光元件8 与遮光套9均固定在安装板7上,且感光元件8与遮光套9位于同一侧,所述感光元件8外套有一个以所述感光元件8为中心的遮光套9,所述遮光套9 突出感光元件8感光平面5毫米以上,所述遮光套9内部中孔,且感光元件8 位于遮光套9的内部。
所述电子开关6包括电源模块10和MOS三极管组件11,所述控制单元5 通过电压为3.3V的电线与电源模块1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通过控制线与MOS三极管组件1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与MOS三极管组件11均串联在汽车远光灯控制线2上。
所述感光元件8与LED指示灯4均接地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与MOS三极管组件11的一端均接地连接。
所述探头1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面上或者方便驾驶员可视角度的任一位置。
实施例二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包括左远光灯供电线、右远光灯供电线、探头1、左远光灯控制单元14和右远光灯控制单元15,所述探头1的一端通过电压3.3V的电线与左远光灯控制单元14电性连接,所述探头1的另一端通过控制线与右远光灯控制单元15电性连接;
所述左远光灯控制单元14的输出端串联在左远光灯供电线上,所述左远光灯控制单元14与左远光灯电性连接,所述右远光灯控制单元15的输出端串联在右远光灯供电线13上,所述右远光灯控制单元15与右远光灯电性连接;
所述左远光灯控制单元14包括电源模块10和第一MOS三极管组件16,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压3.3V的电线与电源模块10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 10与第一MOS三极管组件16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与第一MOS三极管组件16的一端串联在远光灯控制线上,所述第一MOS三极管组件16的输出端与左远光灯电性连接,且左远光灯接地连接;
所述右远光灯控制单元15包含第二MOS三极管组件17,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线与第二MOS三极管电性组件连接,所述右远光灯供电线13串联在第二MOS三极管组件17上,所述第二MOS三极管组件17的输出端与右远光灯电性连接,所述右远光灯接地连接;
所述探头1包括感光装置3、LED指示灯4、控制单元5和电子开关6,所述感光装置3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LED指示灯4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与电子开关6电性连接;
所述感光装置3包括安装板7、感光元件8和遮光套9,所述感光元件8 与遮光套9均固定在安装板7上,且感光元件8与遮光套9位于同一侧,所述感光元件外套有一个以所述感光元件为中心的遮光套,所述遮光套突出感光元件感光平面5毫米以上,所述遮光套9内部中孔,且感光元件8位于遮光套9的内部。
所述感光元件8与LED指示灯4均接地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与COS三极管的一端均接地连接。
所述探头1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面上或者方便驾驶员可视角度的任一位置。
工作原理:汽车原车远光灯开关打开后,本实用新型装置开始工作,当探头1检测到光线较暗时车辆正前方无任何车大灯亮即没有迎面而来的汽车,控制单元5向MOS三极管组件11组成的电子开关6发出电子开关6导通指令,远光灯亮,反之当有开着大灯的车迎面而来时,探头1的控制单元5发出指令去控制电子开关6,断开汽车远光灯供电,远光灯熄灭,当测得对方车辆开远光灯时,本装置会发出闪动灯信号,提示对方关闭远光灯,LED指示灯4也相应发亮,向驾驶员提示当前汽车远光灯的现状,当有开着大灯的车迎面驶来,由探头1测的光亮信号传至控制单元5,经控制单元5判断后发出指令关断远光灯,而当车年检或其他原因时,不要此功能,可以连续操作原车远光灯开关,连续开/关五次以上后,本功能暂时取消,反之连续五次开/关以上后,本动能恢复,该项工作可采用编程的方法设计在控制单元5中,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另外,可以通过编程的方法使控制单元5对感光元件8所测得的各种数据建立各种数据模型,为夜间行驶判断道路前方的各种情景:如前方车辆的远光灯、大灯、路边的大小反光牌、月圆月缺、阴天、雨天、上坡下坡等数据模型,这里的感光元件8可以为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和光敏二极管,另外,如图3中所示,实施例一中的控制单元5和感光元件8作为感光探头1可以在同一个空间,电源模块10和MOS三极管组件11组成的电子开关6在一个空间,探头1中的LED指示灯4是作为智能远光灯工作状态指示灯,同样实施例一也可以将控制单元5和感光元件8,电源模块10和MOS三极管组件11组成的电子开关6都作为感光探头1放置在一个空间,如图4中所示,另外,如图5中所示,实施例二中控制单元5和感光元件8作为探头1安装在一个空间,电源模块10和第一MOS三极管组件16组成左远光灯控制单元14,右远光灯控制单元15仅由第二MOS三极管组件 17组成,探头1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面上或驾驶员方便可视角度的任一位置,感光元件8正对汽车行驶的前方用以探测汽车正前方迎面来车的灯光,LED指示灯4对着驾驶员视线方向,该LED指示灯4用作提示被控制的远光灯是否开启和关闭。
需要强调这里的遮光套9的作用,光敏三极管作为感光元件8正对行驶车辆的前方,当所驾车辆的远光灯打开后,前方50米内光线很强,这时感光元件8所测得的光信号几乎是自己远光灯的光亮,又因为远处200米以外的车灯亮度,远不如50米内的光亮度,所以没有遮光套9的感光元件8很难判断200米以外的车灯,若在感光元件8外套了一个同心圆的遮光套9,遮光套 9的长度突出感光元件8感光平面5毫米以上,因遮光套9的遮挡,所驾车辆前方的光信号没有被感光元件8所测到,遮光套9越长,那么车辆前方被遮光线的距离就越长,但遮光套9太长就会引响感光元件8的感光灵敏度,所以本实用新型将遮光套9的长度定为5至15亳米;
对于实施例二中电路来说,当在夜间行车时,感光元件8正对车辆行驶的前方,当测得对面行驶车辆的灯光,感光元件8会发生变化,控制单元5 通过测得感光元件8的变化输出高/低电压通过电阻R3,使MOS三极管Q3导通 /截止,当MOS三极管Q3导通时,两个反相串联的PMOS管导通,当MOS三极管Q3截止时,两个反相串联的PMOS管断开,当电子开关6导通时LED指示灯4亮,反之LED指示灯4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包括探头(1)和电子开关(6),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1)与电子开关(6)电性连接,所述电子开关(6)和探头(1)均串联在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上,且汽车远光灯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汽车的远光灯电性连接;
所述探头(1)包括感光装置(3)、LED指示灯(4)、控制单元(5)和电子开关(6),所述感光装置(3)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LED指示灯(4)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与电子开关(6)电性连接;
所述感光装置(3)包括安装板(7)、感光元件(8)和遮光套(9),所述感光元件(8)与遮光套(9)均固定在安装板(7)上,且感光元件(8)与遮光套(9)位于同一侧,所述感光元件(8)外套有一个以所述感光元件(8)为中心的遮光套(9),所述遮光套(9)突出感光元件(8)感光平面5毫米以上,所述遮光套(9)内部中孔,且感光元件(8)位于遮光套(9)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套(9)为圆柱体,且遮光套(9)的长度大于感光元件(8)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6)包括电源模块(10)和MOS三极管组件(11),所述控制单元(5)通过电压为3.3V的电线与电源模块(1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通过控制线与MOS三极管组件(1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与MOS三极管组件(11)均串联在汽车远光灯控制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8)与LED指示灯(4)均接地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与MOS三极管组件(11)的一端均接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1)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面上或者方便驾驶员可视角度的任一位置。
CN201920154060.7U 2019-01-29 2019-01-29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Active CN209738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4060.7U CN209738928U (zh) 2019-01-29 2019-01-29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4060.7U CN209738928U (zh) 2019-01-29 2019-01-29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8928U true CN209738928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4060.7U Active CN209738928U (zh) 2019-01-29 2019-01-29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8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00C (zh) 信号装置
CN104608684B (zh) 雾灯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JPH11321440A (ja) 車輌用灯具装置
CN105555606B (zh) 用于在车辆尾灯与闪烁的红色停车灯之间进行判别的车辆成像系统和方法
CN202243153U (zh) 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
CN103522937B (zh) 汽车远光近光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208411553U (zh) 一种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
JPS5847637A (ja) ランプ自動点滅装置
WO2020155580A1 (zh)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CN209738928U (zh)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JPH05281032A (ja) 光学的検出装置
US5021715A (en) Lighting system for roadside signs
CN104091445A (zh) 一种夜间增强人眼睛光线适应能力的电子警察卡口系统
GB1567306A (en) Light activated control system
CN207416684U (zh) 一种后车远光灯警示装置
CN211019384U (zh) 一种工程车照明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CN210617991U (zh) 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智能车灯
CN201165212Y (zh) 智能车灯自动变换装置
JPS643697Y2 (zh)
JPH06135281A (ja) 車両用灯火器の自動点滅装置
CN107548205A (zh) 一种led自动调光系统
CN211352563U (zh) 一种汽车前照灯控制系统
KR200337343Y1 (ko) 차량용 오토라이트 시스템 내장 룸미러
CN209454634U (zh) 一种汽车远近光自动调节装置
Sumithra et al. A Smart and Systematic Vehicle Headlight Operations Controlling System based on Light Dependent Resis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Anchixing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BIAO SHEN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3219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uto intelligent high beam control switch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21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