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6227U - 颗粒除尘设备 - Google Patents

颗粒除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6227U
CN209736227U CN201920018137.8U CN201920018137U CN209736227U CN 209736227 U CN209736227 U CN 209736227U CN 201920018137 U CN201920018137 U CN 201920018137U CN 209736227 U CN209736227 U CN 209736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bottom plate
pipeline
particle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181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建明
高术杰
马明生
李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0181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6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6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6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除尘设备,包括:管道和喷气装置,管道包括颗粒入口、颗粒出口和排气口,颗粒入口和颗粒出口分别位于管道的两端,管道还包括底板,底板位于管道的底部,底板上设置有喷气嘴;喷气装置的输出通道与底板的喷气嘴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干法造粒形成的颗粒附着有粉尘的问题。

Description

颗粒除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颗粒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干法造粒是将干粉挤压、破碎、整粒,制成所需干颗粒的技术,这种造粒方法目前的应用还比较少,但是干法造粒具有步骤少、无需结合剂、可以保证颗粒的材料单一性、不会改变物料原本的性质等优点,需要使用干法造粒机来完成,造粒之后物料形成颗粒,这样能够方便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粉尘扬尘现象,但是造粒之后的物料颗粒表面仍然沾有粉尘,在运输过程中还是会有扬尘现象,而且干法造粒形成的物料颗粒强度较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松散,导致扬尘和浪费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除尘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干法造粒形成的颗粒附着有粉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除尘设备,包括:管道和喷气装置,管道包括颗粒入口、颗粒出口和排气口,颗粒入口和颗粒出口分别位于管道的两端,管道还包括底板,底板位于管道的底部,底板上设置有喷气嘴;喷气装置的输出通道与底板的喷气嘴连通。
进一步地,颗粒除尘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管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管道外围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控制管道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喷气嘴的直径小于颗粒的直径,底板具有倾角,倾角的角度可以调节,以使倾角始终小于颗粒的安息角。
进一步地,底板的第二端与管道可枢转地连接,底板的第一端底部设置有推动装置。
进一步地,推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根据需要改变底板的倾角。
进一步地,颗粒入口高于颗粒出口,颗粒入口与造粒机的输出管道连通,排气口高于颗粒出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颗粒除尘设备包括管道和喷气装置,管道底部设置有底板,喷气装置通过底板上的喷气嘴以一定的频率向管道内喷射高温水蒸气,这些气体可以将管道内的颗粒吹高,并且携带着颗粒表面附着的粉尘从排气口排出,经过除尘之后的颗粒表面没有粉尘附着,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干法造粒形成的颗粒附着有粉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颗粒除尘设备的实施例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管道;11、颗粒入口;12、颗粒出口;13、排气口;14、底板;141、喷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颗粒除尘设备,包括:管道10和喷气装置,管道10包括颗粒入口11、颗粒出口12和排气口13,颗粒入口11和颗粒出口12分别位于管道10的两端,管道10还包括底板14,底板14位于管道10的底部,底板14上设置有喷气嘴141;喷气装置的输出通道与底板14的喷气嘴141连通。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颗粒除尘设备包括管道10和喷气装置,管道10底部设置有底板14,喷气装置通过底板14上的喷气嘴141以一定的频率向管道10内喷射高温水蒸气,这些气体可以将管道10内的颗粒吹高,并且携带着颗粒表面附着的粉尘从排气口排出,经过除尘之后的颗粒表面没有粉尘附着,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现象。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干法造粒形成的颗粒附着有粉尘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颗粒除尘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管道10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在管道10的颗粒出口12、排气口13和管道10中央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以测量颗粒出口12、排气口13和管道10中央,保证从颗粒出口12排出的颗粒是完全干燥的,水蒸气全部由排气口13排出。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所测得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颗粒的形状、尺寸判断管道10的实际要求是否符合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此处的电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管道10外围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控制管道10内的温度。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围设在管道10外围的电热阻丝,当然,也可以采取其它比较环保的加热装置。控制系统根据颗粒的尺寸、形状来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并且根据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息,来不断调整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使管道10内的温度达到并保持与颗粒尺寸、形状相对应的预设值。值得注意的是,管道10内的温度应该始终高于100℃,以免水汽凝结成水珠,将颗粒完全打湿、打散,无法顺利从颗粒出口12输出。具体地,管道10内的温度一般是100℃~20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喷气嘴141的直径小于颗粒的直径,底板14具有倾角,倾角的角度可以调节。喷气嘴141的直径小于颗粒直径,这样,即使颗粒在管道10中央掉落到底板14上,也不能进入喷气嘴141,而是由高温水蒸气吹起,这样就不会堵塞喷气嘴141。颗粒的安息角是指颗粒在倾斜的底板14上刚好不会滚落时,底板14的倾角。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颗粒,安息角也不同。调节底板14的倾角,使倾角始终小于安息角,这样如果颗粒掉落在底板14上,也不会直接从底板14滚到颗粒出口12,而是停在底板14上,然后被喷气嘴141喷出的水蒸气吹起,将颗粒表面附着的粉尘吹走,然后再从颗粒出口12排出。具体地,底板14的倾角的调节范围一般在5°至65°之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底板14的第二端与管道10可枢转地连接,底板14的第一端底部设置有推动装置。具体地,推动装置可以是液压装置或者电推杆,底板14 的侧边和管道10内壁与底板14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电磁铁,当需要改变底板14的倾角时,切断电磁铁的供电,启动推动装置以推动底板14的第一端,使其上下移动,调整好倾角后,恢复电磁铁的供电,使底板14的侧边与管道10内壁吸合密封。当然,也可以选用手动方式来调节底板14的倾角,具体地,可以在管道10的内壁的不同高度设置与底板14侧边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根据颗粒的尺寸和形状,将底板14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凹槽内,以使底板14 的倾角始终小于颗粒的安息角。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推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根据需要改变底板14的倾角。电连接可以是电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推动装置来调节底板14的倾角,可以提高调节的精确度,而且可以减少人工,比较简单方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颗粒入口11高于颗粒出口12,颗粒入口11与造粒机的输出管道连通,排气口13高于颗粒入口11和颗粒出口12。颗粒入口11高于颗粒出口12,可以使颗粒在落到底板14之前,在管道10内水平方向上运动更远的距离,有利于颗粒顺利从管道10另一端的颗粒出口12排出。由于颗粒较重,被吹起的高度较低,而颗粒上附着的粉尘较轻,被吹起的高度高,这样颗粒就从较低的颗粒出口12排出,而粉尘则从较高的排气口13排出,这样就能够将颗粒和粉尘分开,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使用时,首先打开造粒机,使表面带有粉尘的颗粒从造粒机的输出管道进入管道10内。造粒机的输出管道与管道10的颗粒入口11相连通。具体地,可以是通过直径不同的管件套合连通的。颗粒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片状、椭球状以及球状。然后打开喷气装置,通过底板14的喷气嘴141向管道10内喷射高温水蒸汽。高温水蒸气喷射的频率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高温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颗粒,可以微微凝结,然后润湿颗粒表面,这样可以增强颗粒的强度,使颗粒不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松散。颗粒在管道10内被吹起,表面的粉尘随高温水蒸气从排气口13排出,颗粒从颗粒出口12离开。颗粒从颗粒出口12被排出时,润湿颗粒表面的水分在管道10内的高温的作用下蒸发,并从排气口13排出,所以从颗粒出口12排出的颗粒仍然是干燥的。
另外,在具体的试验中,颗粒为直径是1mm~6mm的球状的混合物时,对应的一种合理的管道10的温度为120℃,对应的底板14的倾角是5°,颗粒被吹起的第一高度是h1,颗粒被吹起的第三高度是h2,在颗粒出口12检测到的颗粒的含尘率为0.1%,颗粒的强度增加10%;颗粒为直径是1mm~10mm的球状的混合物时,对应的一种合理的管道10的温度为150℃,对应的底板14的倾角是65°,颗粒被吹起的第一高度是h1,颗粒被吹起的第三高度是0.8h2,在颗粒出口12检测到的颗粒的含尘率为0.05%,颗粒的强度增加15%;颗粒为长直径为12mm,短直径是8mm的椭球状时,对应的一种合理的管道10的温度为100℃,对应的底板14的倾角是20°,颗粒被吹起的第一高度是h1,颗粒被吹起的第三高度是0.9h2,在颗粒出口12检测到的颗粒的含尘率为0.08%,颗粒的强度增加5%;颗粒为长直径为25mm,短直径是20mm 的椭球状时,对应的一种合理的管道10的温度为180℃,对应的底板14的倾角是25°,颗粒被吹起的第一高度是h1,颗粒被吹起的第三高度是0.5h2,在颗粒出口12检测到的颗粒的含尘率为0.01%,颗粒的强度增加8%;颗粒为长直径为38mm,短直径是30mm的椭球状时,对应的一种合理的管道10的温度为200℃,对应的底板14的倾角是45°,颗粒被吹起的第一高度是h1,颗粒被吹起的第三高度是0.1h2,在颗粒出口12检测到的颗粒的含尘率为0.02%,颗粒的强度增加12%;颗粒为直径是25mm的球状时,对应的一种合理的管道10的温度为 150℃,对应的底板14的倾角是10°,颗粒被吹起的第一高度是h1。在颗粒出口12检测到的颗粒的含尘率为0.09%,颗粒的强度增加2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颗粒在管道10内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低于所述排气口13的高度,第一高度为颗粒能够顺利从颗粒出口12排出时的最高高度,如果颗粒被被吹起的高度高于第一高度,那么颗粒将无法顺利从颗粒出口12排出,显然第一高度应该小于排气口13的高度,如果颗粒被吹起的高度高于排气口13的高度,那么颗粒将很有可能从排气口13排出,这样就会造成颗粒的浪费,具体地,可以根据颗粒的形状和重量,通过控制喷气装置喷气的的力度和频率,以使颗粒在管道10内被吹起的高度不高于第一高度。第一高度高于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为能够除去粉尘的最低高度。除此之外还有,除粉尘效果最好的第三高度,第三高度介于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具体的高度可以根据颗粒的形状、大小、密度等因素而改变。第三高度是指颗粒能够从颗粒出口12顺利排出时,除尘效果最好的高度。如果低于第三高度,颗粒被吹起的高度较低,颗粒表面附着的粉尘无法尽可能多地被水蒸气携带从排气口13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颗粒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道(10),所述管道(10)包括颗粒入口(11)、颗粒出口(12)和排气口(13),所述颗粒入口(11)和所述颗粒出口(12)分别位于所述管道(10)的两端,所述管道(10)还包括底板(14),所述底板(14)位于所述管道(10)的底部,所述底板(14)上设置有喷气嘴(141);
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的输出通道与所述底板(14)的喷气嘴(14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除尘设备还包括:
控制系统,所述管道(10)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0)外围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管道(10)内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嘴(141)的直径小于颗粒的直径,所述底板(14)具有倾角,所述倾角的角度可以调节,以使所述倾角始终小于所述颗粒的安息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的第二端与所述管道(10)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底板(14)的第一端底部设置有推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颗粒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根据需要改变所述底板(14)的倾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入口(11)高于所述颗粒出口(12),所述颗粒入口(11)与造粒机的输出管道连通,所述排气口(13)高于所述颗粒出口(12)。
CN201920018137.8U 2019-01-04 2019-01-04 颗粒除尘设备 Active CN209736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8137.8U CN209736227U (zh) 2019-01-04 2019-01-04 颗粒除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8137.8U CN209736227U (zh) 2019-01-04 2019-01-04 颗粒除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6227U true CN209736227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8137.8U Active CN209736227U (zh) 2019-01-04 2019-01-04 颗粒除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6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0284A (zh) * 2019-01-04 2019-04-0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颗粒除尘设备及颗粒除尘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0284A (zh) * 2019-01-04 2019-04-0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颗粒除尘设备及颗粒除尘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14417U (zh) 一种等离子雾化制备增材制造用高性能粉末的装置
CN104399263B (zh) 一种便于清扫的固体催化剂雾化干燥系统
CN203075912U (zh) 高压混流式喷雾干燥造粒塔
CN105014063B (zh) 适用于活性粉体的喷雾造粒装置
CN209736227U (zh) 颗粒除尘设备
CN104437243B (zh) 一种用于干燥催化剂的离心喷雾干燥系统
CN102836672B (zh) 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的卧式沸腾床
CN202290381U (zh) 一种组合雾化器
JP2010509041A (ja) 微粉状鉱物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04399264B (zh) 一种节能的固体催化剂雾化干燥系统
CN103055760A (zh) 一种喷雾造粒装置
CN102847486B (zh) 喷雾制粒流化干燥系统
CN209901230U (zh) 一种微珠造粒系统
CN215312166U (zh) 一种喷雾造粒机
CN204275522U (zh) 一种便于清扫的固体催化剂雾化干燥系统
CN204656024U (zh) 一种喷雾干燥机
CN202538715U (zh) 喷雾制粒流化干燥机组
CN207805555U (zh) 一种喷雾干燥制粒塔
CN208475917U (zh) 大米蛋白干燥装置
CN207456021U (zh) 沸腾干燥机及干燥设备
CN206794764U (zh) 一种真空气雾化装置
CN202554958U (zh) 一种卧式沸腾床
CN202538375U (zh) 一种离心式喷雾干燥塔
CN209967712U (zh) 一种喷雾干燥装置
CN103673555A (zh) 一种500立式压力喷雾干燥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