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0280U -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0280U
CN209720280U CN201822041982.5U CN201822041982U CN209720280U CN 209720280 U CN209720280 U CN 209720280U CN 201822041982 U CN201822041982 U CN 201822041982U CN 209720280 U CN209720280 U CN 209720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vehicle body
restocking
flatrack
dk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419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朱金星
刘平金
张西珍
刘洋
刘义
韩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419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0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0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0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架总成和上架总成,所述平架总成包括平架本体,平架本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所述上架总成包括上架本体,上架本体的前部通过相对应的前支撑座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上架本体的后部通过相对应的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所述平架本体的前部插入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上架本体的后部。本实用新型在实现优秀的包装质量的前提下同时兼有良好的经济性、操作性和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出口包装物流器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出口DKD(direct knocked down )车身包装固定均是采用底盘连杆+定位孔定位+紧固带固定包装或者铁笼包装+定位孔定位+连杆螺栓连接方式,这两种方式包装固定操作繁琐、稳固性较差,且这两种方式中用于包装固定的器具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解决了现有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操作繁琐,稳固性较差,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问题,在实现优秀的包装质量前提下同时兼有良好的经济性、操作性和通用性,并提高其功能的多样性。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包括平架总成和上架总成,所述平架总成包括平架本体,平架本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所述上架总成包括上架本体,上架本体的前部通过相对应的前支撑座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上架本体的后部通过相对应的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所述平架本体的前部插入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上架本体的后部。
进一步,所述制动盘固定座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和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固定板与车身上的制动盘配合,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及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前支撑座包括上支撑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连接板之间通过两根呈“八”字形布置的连接杆连接,两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横杆;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和连接孔以与相对应制动盘固定座上的定位孔和连接孔配合。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通过后支撑座与相对应的制动盘固定座连接;所述后支撑座包括套管和支撑板,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向前伸出支撑臂以固定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孔和定位销以与相对应制动盘固定座上的连接孔和定位孔配合;所述套管与所述支撑杆插接在一起,且所述套管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位置可上下调节。
进一步,所述套管上加工有一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相对应的销钉与所述支撑杆上的安装孔配合;所述支撑杆上的安装孔从上到下有多组。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上架本体之间还设置有拉杆。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拉杆均由方管制成。
进一步,所述平架本体是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内纵横设置有若干拉撑;所述矩形框结构上还设置有向框外延伸的连接凸台,连接凸台上设置有连接孔以与所述上架本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平架本体的框架内还设置有若干吊环和叉齿套。
进一步,所述上架本体是一端开口的矩形框结构,其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耳以与所述平架本体上的连接凸台配合;所述上架本体上还设置有一横向拉撑,该横向拉撑上设置有一上下向的挡板。
该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中,在车身平架本体上增加部分吊环以方便车身架吊装及掏箱并将叉齿套焊接在平架本体内部,既节约了器具主体高度,又增加了车身架的稳固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完全满足各种较重的DKD车身装载条件。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车身组合包装,上下层车身架整体组装固定形成子母套装结构,下层车身架固定在上层车身架内部,两架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整体装箱及掏箱大大提高DKD车身包装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车身固定方式采用车身制动盘同车身铁架螺栓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并车身制动盘固定板及支撑柱采用模块化制作,提高通用性。
(5)本实用新型采用方管立柱支撑上层车身,平架本体和上架本体的主体结构也采用方管制成,成本更加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车身与制动盘固定座固定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平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平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上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上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制动盘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前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后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架本体;11—吊环;12—连接凸台;2—上架本体;21—前支撑座;211—上支撑板;212—定位销Ⅰ;213—下连接板;22—支撑杆;23—后支撑座;231—套管;232—支撑臂;233—支撑板;234—定位销Ⅱ;235—安装孔结构;24—拉杆;25—连接耳;26—挡板;3—制动盘固定座;31—连接板;32—固定板;4—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的具体实施方式。图3是本施方式中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12是本实施方式中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的各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包括平架总成和上架总成,平架总成包括平架本体1,平架本体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3;上架总成包括上架本体2,上架本体2的前部通过相对应的前支撑座21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3,上架本体2的后部通过相对应的支撑杆22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3;平架本体1的前部插入并可拆卸地连接到上架本体2的后部。
如图8所示,图8是本实施方式中制动盘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制动盘固定座3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32和水平设置的连接板31,固定板32和连接板31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和固定板32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固定板32与车身上的制动盘配合连接,连接板31上设置有连接孔及定位孔。
如图9所示,图9是本实施方式中前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前支撑座21包括上支撑板211和213下连接板,上支撑板211和下连接板213之间通过两根呈“八”字形布置的连接杆连接,两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横杆;上支撑板211上设置有定位销212Ⅰ和连接孔以与相对应制动盘固定座3上的定位孔和连接孔配合。本实施例中,下连接板213与上架本体2螺栓连接。
优选地,如图3和图6所示,支撑杆22通过后支撑座23与相对应的制动盘固定座3连接。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实施方式中后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后支撑座23包括套管231和支撑板233,套管231的两侧分别向前伸出支撑臂232以固定支撑板233,支撑板233上设置有连接孔和定位销Ⅱ234以与相对应制动盘固定座3上的连接孔和定位孔配合;套管231与支撑杆22插接在一起,且套管231在支撑杆22上的位置可上下调节。
优选地,套管231上加工有一组安装孔,该安装孔通过相对应的销钉与支撑杆22上的安装孔配合;支撑杆22上的安装孔从上到下有多组,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地,支撑杆22与上架本体2之间还设置有拉杆24,如图3、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2和拉杆24均由方管制成。拉杆24的结构如图12所示。
如图5所示,平架本体1是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内纵横设置有若干拉撑,矩形框结构上还设置有向框外延伸的连接凸台12,连接凸台上设置有连接孔以与上架本体2连接。
优选地,平架本体1框架内还设置有若干吊环11和叉齿套(叉齿套本附图中未标出)。
如图7所示,上架本体2是一端开口的矩形框结构,其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耳25以通过螺栓与所述平架本体上的连接凸台12配合连接,连接耳上设置有连接孔;上架本体2上还设置有一横向拉撑,该横向拉撑上设置有一上下向的挡板26。
包装时,首先用吊具将车身4吊放在指定包装场地先做好准备工作,用防锈膜将每个车身4上的四个制动盘包裹,用M12(1.5)细牙螺帽将相对应的制动盘固定座3分别固定在车身4的四个制动盘上,如图2所示;
其次,用12.9级M14螺栓将上架本体2同前支撑座21组装并紧固,用12.9级M14螺栓将支撑杆22同上架本体2组装并进行预拧,用直径为14mm的销钉将后支撑座23安装在支撑杆22中间安装孔位置预拧;
再次,将其中一个车身4掉放在上架总成上,将固定在该车身4后端的制动盘固定座3对准前支撑座21上端定位销Ⅰ并安放,然后用12.9级M14螺栓将制动盘固定座3和前支撑座21固定拧紧,同时将该车身4的前端制动盘固定座3对准后支撑座23上端定位销Ⅱ234并安放,然后用12.9级M14螺栓将制动盘固定座3和后支撑座23固定拧紧;用吊具将该车身4前端吊起,将后支撑座23中销钉拔出,吊起车身前端使相对应制动盘固定座3和后支撑座23在支撑杆22上缓缓向上移动直至后支撑座23上的安装孔与支撑杆22上端口位置的安装孔对齐,用直径为14mm销钉对其进行固定,如图6所示;
然后,同样将固定在另外一个车身4上的制动盘固定座3对准平架本体1上相对应的安装孔,用12.9级M14螺栓将这些制动盘固定座3和平架本体1固定拧紧,如图4所示;
再后,用12.9级M14螺栓将安装好车身的平架总成同上架总成组合并固定,如图1所示;
最后,检查各处螺栓是否紧固并点漆确认,将车身套防尘膜,整体装箱。
本实施例中,结合集装箱海运的对器具外观尺寸的要求,从而确定本器具整套外观尺寸为5930*2300*1575mm(高度可随车型调节);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车身包装,保证其装配车身总高度不高于2530mm,车型通用性较高。
本实施例中,采用Q235常用工业钢铁,平架本体和上架本体采用40*60*4mm方管制作,原材料广泛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上下层车身架整体组装固定形成子母套装结构,下层车身架固定在上层车身架内部,两架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成整体,可采用整体装载方式装载发运;上层车身采用简单的立柱支撑杆设计,各机构连接采用螺栓+销钉组合固定,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员工的装载操作;后支撑座和支撑杆设计采用93*73*4mm的方管套80*60*4mm方管的一种模块化可调节高度机构,提高其通用性;本实用新型还针对运输中的颠簸、震动等情况,采用三角斜拉杆支撑立柱,以增强其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在车身平架本体上增加部分吊环以方便车身架吊装及掏箱并将叉齿套焊接在平架本体内部,既节约了器具主体高度,又增加了车身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完全满足各种较重的DKD车身装载条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车身组合包装,上下层车身架整体组装固定形成子母套装结构,下层车身架固定在上层车身架内部,两架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整体装箱及掏箱大大提高DKD车身包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车身固定方式采用车身制动盘同车身铁架螺栓连接,采用5颗12.9级高强度螺栓固定,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并车身制动盘固定板及支撑柱采用模块化制作,提高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方管立柱支撑上层车身,平架本体和上架本体的主体结构也采用方管制成,成本更加经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架总成和上架总成,所述平架总成包括平架本体,平架本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所述上架总成包括上架本体,上架本体的前部通过相对应的前支撑座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上架本体的后部通过相对应的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制动盘固定座;所述平架本体的前部插入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上架本体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固定座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和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固定板与车身上的制动盘配合,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及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座包括上支撑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连接板之间通过两根呈“八”字形布置的连接杆连接,两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横杆;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和连接孔以与相对应制动盘固定座上的定位孔和连接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后支撑座与相对应的制动盘固定座连接;所述后支撑座包括套管和支撑板,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向前伸出支撑臂以固定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孔和定位销以与相对应制动盘固定座上的连接孔和定位孔配合;所述套管与所述支撑杆插接在一起,且所述套管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位置可上下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加工有一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相对应的销钉与所述支撑杆上的安装孔配合;所述支撑杆上的安装孔从上到下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上架本体之间还设置有拉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拉杆均由方管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2、5或7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架本体是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内纵横设置有若干拉撑;所述矩形框结构上还设置有向框外延伸的连接凸台,连接凸台上设置有连接孔以与所述上架本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架本体的框架内还设置有若干吊环和叉齿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2、5、7或9所述的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本体是一端开口的矩形框结构,其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耳以与所述平架本体上的连接凸台配合;所述上架本体上还设置有一横向拉撑,该横向拉撑上设置有一上下向的挡板。
CN201822041982.5U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Active CN209720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1982.5U CN209720280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1982.5U CN209720280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0280U true CN209720280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41982.5U Active CN209720280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0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506806A (ja) 自動車用のcngコンテナーの治具及び取付け具
CN106335546B (zh) 一种六轮驱动自卸车车架
CN209141881U (zh) 蓄电池托架总成
CN209720280U (zh) 一种dkd车身包装定位器具
CN101633334B (zh) 利用ⅱ型气瓶作为载体的压缩天然气半挂储运车
CN207060112U (zh) 一种翻斗锁紧机构及翻斗式手推车
CN205891773U (zh) 一种钢卷运输的定位装置
US3894705A (en) Removable mounting bracket for attaching equipment to a container chassis
CN209454871U (zh) 车辆后地板中部加强梁结构
CN213474239U (zh) 一种suv车身总成组合包装器具
CN208602413U (zh) 一种系统运维用车载货架
CN210485272U (zh) 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与支撑框架的连接结构
CN201132560Y (zh) 摩托车后扶手货架组合
CN207551829U (zh) 一种汽修用汽车升降装置
CN206797046U (zh) 一种半挂车钢板弹簧悬挂装置
CN206466099U (zh) 电动车车架
CN205928584U (zh) 传动皮带多功能放置架
CN213109198U (zh) 一种卡车支架
CN208054712U (zh) 一种下车体前地板总成吊具
CN213705642U (zh) 多用载重货架
CN214823850U (zh) 一种可调节轴距的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04355473U (zh) 客车用水箱散热器存储及转运工装
CN205220804U (zh) 前支架与侧滑板全包围结构
CN220865329U (zh) 一种翻转式行李架及汽车
CN208313570U (zh) 电池包及其挤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