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2030U -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2030U
CN209702030U CN201821673434.8U CN201821673434U CN209702030U CN 209702030 U CN209702030 U CN 209702030U CN 201821673434 U CN201821673434 U CN 201821673434U CN 209702030 U CN209702030 U CN 209702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hole
vertical lift
type vertical
gravit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34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通
常卉
孙增田
史海欧
谢明华
于文龙
王志凯
刘西
王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34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2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2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20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包括:包括层板、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和传动条,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梯升降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用轿厢代替传统的对重块,利用轿厢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特性,使得位于上下两层的双轿箱存在重力差,利用杠杆原理,较重的上层轿厢向低层运送人流的同时下层轿厢向上层运输人流,实现双向运输人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设备系统复杂、牵引动力大结构耗能多、维修养护困难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孔洞利用率和双层电梯的运输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垂直电梯主要包括机房、井道、底坑、轿厢、对重块等多个组成部分,系统主要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
因此,对于仅双层电梯的运输来说,现有的垂直电梯设备、系统相对复杂,因而需要有较大的牵引动力,结构耗能大;同时因设备复杂使得电梯的孔洞要远远大于轿厢的运输空间,不利于空间使用效率;且维修养护设备复杂、困难,需要较大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该电梯设备简单、节约能耗、并且利用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包括层板、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和传动条;所述层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轿厢运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轿厢的支撑件;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轿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所述传动条依次绕接所述第一轿厢、滑轮组及所述第二轿厢,且所述传动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轮组的两侧。
本发明用轿厢代替传统的对重块,利用轿厢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特性,使得位于上下两层的双轿箱存在重力差,利用杠杆原理,较重的上层轿厢向低层运送人流的同时下层轿厢向上层运输人流,实现双向运输人流,提高人流的输送效率。该电梯不需要有较大的牵引动力、仅利用自身的重力差即可实现人流的输送,节约能耗;且通过在双层建筑的层板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上设置支撑件,实现轿厢的通过和支撑,减小电梯的孔洞的大小与轿厢的大小的差额,提高了电梯的孔洞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限速组件,所述限速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轴和阻尼器,所述固定轴相互平行固定在所述轿厢的底端端面上,所述阻尼器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固定轴两端的所述阻尼器分别绕接不同的所述传动条。
将阻尼器合理的设置在轿厢的底部,实现轿厢在运输的过程控制轿厢下行和上行的速度,使得电梯在人流运输过程中得于平缓、稳步的进行。该阻尼器设备简单、结构单一,维修和养护的工程量低,降低电梯的维护、使用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器设置为齿轮型,所述阻尼器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的内环为对应所述固定轴设置的固定轴孔,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固定轴孔转动的轮齿,所述传动条对应所述轮齿设置为传动链条,所述环形本体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内部设置有移动板、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移动的助推器;所述移动板对应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个内侧面设置,所述助推器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板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与所述移动板之间。
设置移动板,通过控制移动板在轿厢内平移,即可实现调整轿厢的容纳体积,使得轿厢处在不同的楼层时调整轿厢的容纳量,达到高层的轿厢的容纳量大于低层的容纳量,以实现两个轿厢之间的重力差,进而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人流的上下的同时运输。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移动板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的面积重叠。
移动板与轿厢内侧面的面积重叠,使得轿厢的容纳空间被调整时仍以一个轿厢的完整性展示,降低乘客的视觉误差,提高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内侧底部设置有折板,所述折板的一端抵接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侧面,所述折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轿厢底部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驱动电机。
除移动板可以水平移动实现轿厢容积大小的调整外,还可一通过设置折板,折板通过与轿厢底板贴合和与轿厢底板垂直的两个方式实现轿厢容积大小的调整,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作为优选,还包括柔性遮掩层,所述柔性遮掩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折板抵接轿厢内侧面的一端,所述柔性遮掩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折板所抵接的轿厢内侧面的顶端。
设置柔性遮掩层,使得轿厢被调整时仍以一个完整性展示,降低乘客的视觉误差,提高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拨板,所述拨板可伸缩或可摆动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面上,对应所述拨板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拨板伸缩或摆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控制拨板的伸缩或摆动,及可实现轿厢的在通孔位置的导通和支撑,结构简单,养护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拨板设置有四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容纳空间的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所在楼层的第二感应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及所述第二感应器。
通过设置中央控制器、轿厢容纳空间的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所在楼层的第二感应器和压力传感器,即可判断轿厢所处的楼层位置,进而调整轿厢的容纳体积,央控制器通过对重力检算,当重力差满足驱动要求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电梯门闭合且伸缩或摆动拨板,使得电梯启动输送人流。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运输一次后的构示意图;
图3是轿厢的底部示意图;
图4是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移动板在轿厢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移动板在轿厢中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折板在轿厢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折板在轿厢中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通孔的俯视图。
图中:
1、滑轮组;2、传动条;3、第一轿厢;4、第二轿厢;5、层板;6、限速组件;7、阻尼器;8、固定轴;9、齿轮;10、移动板;11、助推器;12、折板;13、柔性遮掩层;14、驱动电机;15、中央控制器;16、位置传感器;17、拨板;18、驱动装置;1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包括层5、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1和传动条2,层板2上开设有供所述轿厢穿过的通孔19,通孔19的内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用于支撑所述轿厢;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3和第二轿厢4,通孔19对应所述轿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滑轮组1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传动条2依次绕过第一轿厢3、滑轮组1、第二轿厢4,且传动条2两端分别固定在滑轮组1的两侧。
本发明将传统电梯中的对重块替换成轿厢,利用轿厢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特性,使得位于上下两层的双轿箱存在重力差,利用杠杆原理,较重的上层轿厢向低层运送人流的同时下层轿厢向上层运输人流,实现双向运输人流,提高人流的输送效率。
如图1、2所示,具体传输过程包括:
1、第一轿厢3位于高层,第二轿厢4位于低层,通过控制系统调整为第一轿厢3的空间大于第二轿厢4的空间。第一轿厢3和第二轿厢4为敞开状态,人员进入,形成电梯重力差;
2、控制系统对重力进行检算,核实第一轿厢3重力大于第二轿厢4,并且满足驱动要求时,控制电梯门闭合;
3、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轿厢3对应的第一通孔的支撑件,撤去支撑功能,电梯启动,使得重力得到释放;第一轿厢3下行,第二轿厢4上行。
4、电梯实现变位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二轿厢4对应的第二通孔上的支撑件,发挥支撑作用,实现第二轿厢4的固定
5、释放客流,电梯门打开,同时缩小第一轿厢3的空间、扩大第二轿厢4的空间。
6、实现第一轿厢3内净空间小于第二轿厢4,开始下一循环。
实施例1:
如图3至6、以及图9所示,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限速组件,限速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轴8和阻尼器7,固定轴8相互平行固定在轿厢的底端端面上,阻尼器7对称固定在固定轴8的两端,阻尼器7在相互平行的固定轴8的同一端形成阻尼器组;传动条2包括两条以上,且每条传动条2独立的绕接一个阻尼器组,轿厢上下运行时,轿厢底部的阻尼器限制轿厢的运行速度,使得轿厢平缓、稳步的活动。
阻尼器7设置为齿轮型,阻尼器7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的内环为对应固定轴8设置的固定轴孔,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固定轴孔转动的轮齿,所述传动条2对应所述轮齿设置为传动链条,所述环形本体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
如图5至6所示,通过轿厢内部设置有移动板10、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10移动的助推器11;实现轿厢内空间大小的变换。移动板10对应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个内侧面设置,助推器11可伸缩地设置在移动板10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与移动板10之间。移动板10可与移动板10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的面积重叠。
当轿厢处在高层位置时,控制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16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15,中央控制器15控制可伸缩的助推器11缩短,拉动移动板10向轿厢的内侧面平移,实现增大轿厢的空间。当轿厢处在底层位置时,控制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16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15,中央控制器15控制可伸缩的助推器11伸长,推动移动板10向轿厢的中部平移,实现减小轿厢的空间。
支撑件包括驱动装置18和拨板17,拨板17可伸缩或可摆动设置在通孔19的内侧面上,驱动装置18控制拨板17伸缩或摆动,拨板17可伸缩或摆动至与通孔19的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或者伸缩或摆动与通孔19的水平面以外的其他位置。当拨板17处在通孔19的水平面的位置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拨板17支撑轿厢,使得轿厢不会往下运行;当拨板17位于通孔19的水平面以外的其他位置时,电梯处于启动状态,拨板17不再阻挡轿厢的运行。
拨板17设置有四组,且分别设置在通孔19的内侧面上,每组拨板17设置有至少两块拨板17。
采用阻尼器7、固定轴8、齿轮9、移动板10、助推器11、驱动装置18等构建双层电梯,使得电梯的结构简单、系统单一,维修养护非常容易;且该电梯利用自身重力实现人流的运输,不需要太多的牵引动力,节约能耗;且各部件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产品,出现故障时容易更换。
实施例2:
如图7、8所示,在保持实施例1其他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将轿厢内的移动板10置换成折板12,折板12设置在轿厢内侧底部,折板12的一端抵接轿厢的其中一侧面,折板12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轴,轿厢底部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驱动电机14。折板12通过旋转轴固定在驱动电机14上,驱动电机14可旋转折板12,使折板12竖直在轿厢底面上或者使折板12平躺在轿厢底面上。
折板12抵接轿厢内侧面的一端可增设一柔性遮掩层13,柔性遮掩层13的另一端固定在折板12所抵接的轿厢内侧面的顶端,柔性遮掩层13可随折板12的旋转而拉伸或收缩。
当轿厢处在高层位置时,控制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16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15,中央控制器15控制驱动电机14旋转,使得折板12平躺在轿厢底面上,实现增大轿厢的空间。当轿厢处在底层位置时,控制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16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15,中央控制器15控制驱动电机14旋转,使得折板12竖直固定在轿厢底面上,实现减小轿厢的空间。
当折板12平躺在轿厢底面上时,柔性遮掩层13被拉伸至轿厢底面的边缘上并紧贴轿厢的侧墙,从而防止柔性遮掩层13遮挡轿厢的顶部空间,增大视野,实现从空间和视觉上增大轿厢的空间;当折板12竖直固定在轿厢底面上时,柔性遮掩层13被拉伸至轿厢上端的某一位置并与折板12形成连贯的墙,轿厢被划分成两个空间,其中一部空间被隐藏,进而实现减小轿厢的空间的目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板、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和传动条;
所述层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轿厢运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轿厢的支撑件;
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轿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
所述传动条依次绕接所述第一轿厢、滑轮组及所述第二轿厢,且所述传动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轮组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限速组件,所述限速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轴和阻尼器,所述固定轴相互平行固定在所述轿厢的底端端面上,所述阻尼器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
所述固定轴两端的所述阻尼器分别绕接不同的所述传动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设置为齿轮型,所述阻尼器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的内环为对应所述固定轴设置的固定轴孔,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固定轴孔转动的轮齿,所述传动条对应所述轮齿设置为传动链条,所述环形本体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部设置有移动板、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移动的助推器;
所述移动板对应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个内侧面设置,所述助推器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板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与所述移动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移动板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的面积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侧底部设置有折板,所述折板的一端抵接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侧面,所述折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轿厢底部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驱动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遮掩层,所述柔性遮掩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折板抵接轿厢内侧面的一端,所述柔性遮掩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折板所抵接的轿厢内侧面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拨板,所述拨板可伸缩或可摆动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面上,对应所述拨板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拨板伸缩或摆动的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板设置有四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容纳空间的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所在楼层的第二感应器以及中央控制器;
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及所述第二感应器。
CN201821673434.8U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702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3434.8U CN209702030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3434.8U CN209702030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2030U true CN209702030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5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343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702030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20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554A (zh) * 2018-10-16 2019-02-01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554A (zh) * 2018-10-16 2019-02-01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CN109292554B (zh) * 2018-10-16 2023-11-24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4415B (zh) 轨道车辆
AU2019284944A1 (en) Method for erecting a lift facility
CN209702030U (zh)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CN109132810A (zh) 爬绳自推进电梯系统
CN104495585B (zh) 智能垂直牵引机
CN206842794U (zh) 一种电梯自平衡轿厢装置
CN111874780A (zh) 一种高速电梯降压导流罩
CN104129696A (zh) 高效节能电梯及其应用
CN103523638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
CN201240742Y (zh) 电梯双轿厢装置
CN109292554A (zh)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CN105217413A (zh) 变坡度斜向运行容器自动调平装置及方法
CN106335828A (zh) 一种无配重电梯及其专用变压器
CN201864409U (zh)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悬挂装置
CN205061256U (zh) 可循环电梯
CN206033112U (zh) 输送设备的提升机构
CN208525799U (zh) 一种适于儿童的飞机驾驶舱体验装置
CN204416865U (zh) 智能垂直牵引机
CN203361718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曳引机房装置
CN106744190A (zh) 双层轿厢层间距调节装置
CN205397786U (zh) 螺旋传动式安全电梯
CN106946119A (zh) 一种可调节电梯平衡补偿链导向装置
CN208883409U (zh) 一种室内电气设备的运输设备
CN208700357U (zh) 一种壁挂式电梯
CN20673556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无机房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