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0640U - 一种升降站台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站台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0640U
CN209700640U CN201920195717.4U CN201920195717U CN209700640U CN 209700640 U CN209700640 U CN 209700640U CN 201920195717 U CN201920195717 U CN 201920195717U CN 209700640 U CN209700640 U CN 209700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protection mechanism
driving
lifting gat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57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艳芳
陈栋
李樊
魏耀南
周超
孙同庆
李高科
李帅
韩鹏非
孙安生
马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China Railway Corp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China Railway Corp,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19201957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0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0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0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台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站台门。该升降站台门包括承重系统、防护系统、驱动系统以及传动系统,所述承重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所述防护系统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两个传动装置,各所述传动装置均包括与所述支撑柱分别进行上下平移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站台门,能够满足多车型停靠以及在空间有限的站台安装站台门的需求,最大限度的打开乘客通行空间,使乘客上下车更加方便,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站台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台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站台门。
背景技术
安全门是设置在站台上将乘客与列车隔开以保证乘客安全的装置。地铁安全门由于车型单一,安装安全门可以实现列车门与安全门精准对位,但是高铁路与城际铁路车型众多,其中尤其是高速铁路。而2014年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中规定:“200km/h及以上列车通过的须设置屏蔽门、安全门等防护设施,列车通过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50km/h”。高铁的提速里程中正线过车,站台必须设置安全门,侧线过车需要设置安全门,因此,铁路行业对于站台门的需求日益加剧。
现有的安全门装置,通常是在乘客通道两侧设置左右两个安全门,左右两个安全门沿左右方向移动实现闭合和开启操作。然而,这种左右平移的安全门开启方式,很难最大限度的打开乘车通行空间,给乘客上下车造成不便,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站台门,解决现有安全门开启方式存在的难以最大限度的打开乘客通行空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站台门,包括承重系统、防护系统、驱动系统以及传动系统;
所述承重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
所述防护系统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平行设置;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两个传动装置,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各所述传动装置均包括与所述支撑柱分别进行上下平移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滑轮,穿过所述滑轮设有传动钢丝绳,所述传动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相连,所述传动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包括两个配重装置,两个所述配重装置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配重装置均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部的缓冲轮,穿过所述缓冲轮设有配重钢丝绳,所述配重钢丝绳的一端与配重块相连,所述配重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
具体地,所述支撑柱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配重块上下运动轨迹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各所述驱动装置均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
具体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上皮带轮、下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上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下皮带轮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所述传动皮带分别与所述上皮带轮、下皮带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连接件与所述传动皮带相连。
具体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上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下链轮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上链轮、下链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件与所述传动链条相连。
具体地,所述支撑柱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中设有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通过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滚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导轨中设有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通过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一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万向节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万向节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防护结构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均采用防护管、防护绳索或镂空防护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站台门,当站台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分别处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的中部和底部。当需要开启站台门时,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连接板沿两个支撑柱向上平移,第一连接板将通过传动钢丝绳带动第二连接板以二倍于第一连接板的速度向上平移,直至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互重合,此时第一防护结构和第二防护结构均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的顶部,从而最大限度的打开乘客通行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站台门,能够满足多车型停靠以及在空间有限的站台安装站台门的需求,解决了现有多车型车门与站台门不能精准对位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的打开乘客通行空间,使乘客上下车更加方便,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而且能够使站台安装站台门时空间不再受限,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站台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站台门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站台门中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分别与支撑柱安装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站台门中支撑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第一防护机构;3:第二防护机构;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滑轮;7:传动钢丝绳;8:缓冲轮;9:配重钢丝绳;10:配重块;11:限位槽;12:上皮带轮;13:下皮带轮;14:传动皮带;15:第一固定连接件;16:第一导轨;17:第二导轨;18:第一移动件;19:第一滚轮;20:第二移动件;21:第二滚轮;22:第一万向节;23:第二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站台门,包括承重系统、防护系统、驱动系统以及传动系统。
所述承重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1,通过所述承重系统来起到支撑防护系统、驱动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的作用。
所述防护系统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机构3能够沿两个所述支撑柱1进行上下升降运动。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两个传动装置,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上。
各所述传动装置均包括与所述支撑柱1分别进行上下平移的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滑轮6,穿过所述滑轮6设有传动钢丝绳7,所述传动钢丝绳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相连,所述传动钢丝绳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相连。也即,当所述第一连接板4向上运动时,所述滑轮6随之向上运动,进而通过所述传动钢丝绳7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板5运动时,而且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向上运动速度为所述第一连接板4向上运动速度的二倍。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5分别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3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也即,所述第一连接板4进行上下升降运动时,将带动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同时进行上下升降运动。所述第二连接板5进行上下升降运动时,将带动所述第二防护机构3同时进行上下升降运动。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上,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对应驱动连接。
在工作时,当站台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分别处于两个支撑柱1之间的中部和底部,从而实现对乘客通行空间的关闭。当需要开启站台门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沿两个所述支撑柱1向上平移,所述第一连接板4通过所述传动钢丝绳7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板5以二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速度向上平移,直至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相互重合,此时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均位于两个支撑柱1之间的顶部,从而最大限度的打开乘客通行空间。
在本申请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站台门还包括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包括两个配重装置,两个所述配重装置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上。
其中,各所述配重装置均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上部的缓冲轮8,穿过所述缓冲轮8设有配重钢丝绳9,所述配重钢丝绳9的一端与配重块10相连,所述配重钢丝绳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相连。
具体来说,两个配重块10的重量之和,应当大于一个第一防护机构2的重量加上两个第二防护机构3的重量之和。
当所述第一连接板4向上运动时,所述配重块10向下运动,当所述第一连接板4向下运动时,所述配重块10向上运动。通过在每个所述支撑柱1上分别设置配重装置,能够保证当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处于所述支撑柱1上部,而此时如果无动力驱动或者驱动失效时,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能够在配重装置的作用下保持原位,而不会自行下落,进而保证了升降站台门的安全、稳定工作。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配重块10上下运动轨迹的限位槽11,从而保证所述配重块10能够按照设定轨道进行上下运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所述驱动装置均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上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可以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进行上下升降运动。当然,所述驱动电机可以采用直线电机,从而直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进行上下升降运动。
其中,所述传动组件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上皮带轮12、下皮带轮13和传动皮带14,所述上皮带轮12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下皮带轮13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所述传动皮带14分别与所述上皮带轮12、下皮带轮13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4通过第一固定连接件15与所述传动皮带14连接固定。当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时,所述上皮带轮12随之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皮带14运动,所述传动皮带14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连接件15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进行上下升降运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上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下链轮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上链轮、下链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4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件与所述传动链条相连。采用传动链条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进行上下升降运动的原理,与上述通过所述传动皮带14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进行上下升降运动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16和第二导轨17,所述第一导轨16中设有第一移动件18,所述第一移动件18通过第一滚轮19与所述第一导轨16滚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18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相连。所述第二导轨17中设有第二移动件20,所述第二移动件20通过第二滚轮21与所述第二导轨17滚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2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相连。通过在第一移动件18上设置第一滚轮19,在第二移动件20上设置第二滚轮21,不仅平移操作更加顺畅,而且能够有效减少移动件与滑轨直接接触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小移动件与滑轨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万向节22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机构3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万向节23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5对应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结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3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防护管、防护绳索或镂空防护板。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结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3可以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根防护管,从而在保证防护功能的同时,不仅减轻了所述第一防护结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3的重量,而且节省了制作成本。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结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3可以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多根防护绳索,从而在保证防护功能的同时,不仅减轻了所述第一防护结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3的重量,而且节省了制作成本。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结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3还可以采用镂空防护板,从而在保证防护功能的同时,不仅减轻了所述第一防护结构2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3的重量,而且节省了制作成本。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支撑柱1的支撑强度,所述支撑柱1可以采用钢结构制成。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承重系统的结构强度,所述承重系统还包括横梁(图中未示),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对应连接。
在本申请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当具有多个支撑柱1时,可以在每个所述支撑柱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驱动系统和传动系统,从而用于与支撑柱1左右两侧的防护系统分别进行连接,进而构成分布整个站台的多组升降站台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站台门,能够满足多车型停靠以及在空间有限的站台安装站台门的需求,解决了现有多车型车门与站台门不能精准对位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的打开乘客通行空间,使乘客上下车更加方便,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而且能够使站台安装站台门时空间不再受限,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系统、防护系统、驱动系统以及传动系统;
所述承重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
所述防护系统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平行设置;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两个传动装置,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各所述传动装置均包括与所述支撑柱分别进行上下平移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滑轮,穿过所述滑轮设有传动钢丝绳,所述传动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相连,所述传动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包括两个配重装置,两个所述配重装置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配重装置均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部的缓冲轮,穿过所述缓冲轮设有配重钢丝绳,所述配重钢丝绳的一端与配重块相连,所述配重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配重块上下运动轨迹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各所述驱动装置均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上皮带轮、下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上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下皮带轮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所述传动皮带分别与所述上皮带轮、下皮带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连接件与所述传动皮带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上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下链轮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上链轮、下链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件与所述传动链条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中设有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通过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滚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导轨中设有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通过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万向节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万向节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结构和所述第二防护结构均采用防护管、防护绳索或镂空防护板。
CN201920195717.4U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升降站台门 Active CN209700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5717.4U CN209700640U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升降站台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5717.4U CN209700640U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升降站台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0640U true CN209700640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1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5717.4U Active CN209700640U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升降站台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0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0356A (zh) * 2019-02-13 2019-05-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升降站台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0356A (zh) * 2019-02-13 2019-05-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升降站台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0356A (zh) 一种升降站台门
CN101426995B (zh) 站台屏蔽门系统
CN210598671U (zh) 一种直线电机铁路站台安全门活动门组
CN103663067A (zh) 电梯多折门机装置
CN109372376A (zh) 多点开门的铁路站台安全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9700640U (zh) 一种升降站台门
CN103192740A (zh) 电气化铁路装煤漏斗仓下刚性可移动接触网
CN110921572A (zh) 一种门架侧移和旋转随动的三向堆垛叉车
CN107100498A (zh) 一种单开式屏蔽门
CN209457673U (zh) 多点开门的铁路站台安全门控制装置
CN109113491B (zh) 一种屏蔽门设备
CN212347495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检修的防护装置
CN203318190U (zh) 电气化铁道移动接触网
CN107642302B (zh) 一种站台半高屏蔽门
CN111733637A (zh) 超导型磁浮嵌入式轨道交通线路及列车系统
CN107604774B (zh) 一种单轨交通异步换梁型道岔
CN101985340B (zh) 用于减小电梯厅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及方法
CN202809486U (zh) 悬挂式桥检车的过塔检修系统
CN210481913U (zh) 一种单轨机车轨道改向机构及单轨机车轨道
CN211001325U (zh) 一种轿厢门设备及轿厢
CN110293979A (zh) 一种跨路车系统
CN201849965U (zh) 铁路电动连续装车闸门
CN111749387A (zh) 一种推拉杆齿轮齿条驱动式开合屋盖
CN213141103U (zh) 中分双折轿箱门机装置
CN202785212U (zh) 一种自动罐笼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