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7968U -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7968U
CN209697968U CN201920313097.XU CN201920313097U CN209697968U CN 209697968 U CN209697968 U CN 209697968U CN 201920313097 U CN201920313097 U CN 201920313097U CN 209697968 U CN209697968 U CN 209697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house
precoated sand
blast pipe
drying device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30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廷
赵明
邹冬森
刘文龙
谢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ple New Materials Resear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ei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ei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ei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30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7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7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7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和至少两个的进风管;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分别与干燥室的顶部或侧壁相连并与干燥室的内腔连通,所述干燥室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的透气孔;所述进风管内依次设有风扇和发热件,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干燥室的内腔;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分别朝干燥室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覆膜砂的干燥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吹入的热气在干燥室内形成对流热气,从而提高了干燥室内待干燥的覆膜砂的干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覆膜砂(coated sand),砂粒表面在造型前即覆有一层固体树脂膜的型砂或芯砂,在铸造模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冷法和热法两种覆膜工艺:冷法用乙醇将树脂溶解,并在混砂过程中加入乌洛托品,使二者包覆在砂粒表面,乙醇挥发,得覆膜砂;热法把砂预热到一定温度,加树脂使其熔融,搅拌使树脂包覆在砂粒表面,加乌洛托品水溶液及润滑剂,冷却、破碎、筛分得覆膜砂以用于铸钢件、铸铁件。
在覆膜砂的工艺中,覆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艺流程,不论是冷法还是热法哪种工艺均要求砂子在覆膜前保持干燥的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烘箱进行烘干,但是烘箱属于静态烘干,因此烘干效率低,工作时间长,不能快速的有效的实现对砂子的烘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燥效率高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和至少两个的进风管;
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分别与干燥室的顶部或侧壁相连并与干燥室的内腔连通,所述干燥室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的透气孔;
所述进风管内依次设有风扇和发热件,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干燥室的内腔;
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分别朝干燥室的底部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室的顶部设有投料口和与投料口可转动连接的盖体,随盖体的转动投料口封闭或开启,所述透气孔设于盖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内设有第一透气网,所述第一透气网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内设有滤片,所述滤片和第一透气网沿远离干燥室底部的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至少两个的进风管的延长线分别相交。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两个的弹性件,至少两个的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干燥室的底部相连,至少两个的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件相连,至少两个的弹性件绕干燥室的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所述弹性件与干燥室相连的一端朝远离干燥室的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的数目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内设有第二透气网,所述第二透气网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所述发热件、风扇和第二透气网沿靠近干燥室的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进风管内的发热件和风扇通电后会往干燥室的内腔内吹入热风,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吹入干燥室形成对流热气,设于干燥室的内底壁的待干燥的覆膜砂在热风的循环下进行快速地干燥,水汽可以通过透气孔中透出,从而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的进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的透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干燥室;11、投料口;
20、进风管;21、风扇;22、发热件;23、第二透气网;
30、盖体;31、透气孔;32、第一透气网;33、滤片;
40、支撑件;
5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吹入的热气在干燥室内形成对流热气,从而提高了干燥室内待干燥的覆膜砂的干燥效率。
请参照图1-3,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10和至少两个的进风管20;
至少两个的进风管20分别与干燥室10的顶部或侧壁相连并与干燥室10的内腔连通,所述干燥室10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的透气孔31;
所述进风管20内依次设有风扇21和发热件22,所述风扇21的出风方向朝向干燥室10的内腔;
至少两个的进风管20分别朝干燥室10的底部倾斜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进风管内的发热件和风扇通电后会往干燥室的内腔内吹入热风,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吹入干燥室形成对流热气,设于干燥室的内底壁的待干燥的覆膜砂在热风的循环下进行快速地干燥,水汽可以通过透气孔中透出,从而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室10的顶部设有投料口11和与投料口11可转动连接的盖体30,随盖体30的转动投料口11封闭或开启,所述透气孔31设于盖体30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覆膜砂由投料口11投入干燥室10内,放置完成后盖上盖体30。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31内设有第一透气网32,所述第一透气网32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31内设有滤片33,所述滤片33和第一透气网32沿远离干燥室10底部的方向依次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透气网22和滤片33可以防止覆膜砂被吹出。
进一步的,至少两个的进风管20的延长线分别相交。
由上述描述可知,进风管20的延长线相交,进风管20吹入干燥室10的热气也相交,形成的对流更强。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件40和至少两个的弹性件50,至少两个的弹性件50的一端分别与干燥室10的底部相连,至少两个的弹性件50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件40相连,至少两个的弹性件50绕干燥室10的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所述弹性件50与干燥室10相连的一端朝远离干燥室10的方向倾斜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对流热风循环的过程中,干燥室10也会在弹性件50的作用下进行小幅振动,能够助于内部的砂子进行翻滚运动,使砂子能够更加快速的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50的数目为三个。
由上述描述可知,三个的弹性件50就能形成稳定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20内设有第二透气网23,所述第二透气网23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所述发热件22、风扇21和第二透气网23沿靠近干燥室10的方向依次设置。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10、两个进风管20、支撑件40和三个的弹性件50;
所述干燥室10呈圆柱状结构,内部为空腔,用于放置待干燥的覆膜砂;
所述干燥室10的顶部设有投料口11和与投料口11可转动连接的盖体30,随盖体30的转动投料口11封闭或开启,所述盖体30上设有透气孔31,所述透气孔31与干燥室10的内腔连通,所述透气孔31内分别设有第一透气网32和滤片33,所述滤片33和第一透气网32沿远离干燥室10底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透气网32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
两个进风管20分别与干燥室10的侧壁相连并与干燥室10的内腔连通,两个进风管20对称设置。所述进风管20内沿靠近干燥室10的方向依次设有发热件22、风扇21和第二透气网23,所述风扇21的出风方向朝向干燥室10的内腔,所述第二透气网23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两个进风管20分别朝干燥室10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延长线分别相交,外部的空气被风扇21吸入进风管20内,经过发热件22后形成热气,两个进风管20的热气在干燥室10的内底壁相交形成对流;
三个弹性件50的一端分别与干燥室10的底部相连,三个弹性件50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件40相连,三个弹性件50绕干燥室10的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所述弹性件50与干燥室10相连的一端朝远离干燥室10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50可以使用弹簧,发热件22可以使用电热丝。
在具体装配上,可以将进风管20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管状的电发热体,所述发热件22和风扇21都设于电发热体内;另一部分为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电发热体相连,另一端与干燥室10相连,第二透气网23可以设置在连接管与电发热体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为:首先打开盖体30,将待干燥的覆膜砂装入到干燥室10内中,将盖体30与投料口11闭合。开始工作时,开动位于干燥室10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上述电热体,每个电热体通过连接管与干燥室10相连。每个电热体均包括发热件22和风扇21,因此形成了一种热吹风的系统,通过连接管向干燥室10的内部进行吹电热风,由于相对设置,因此能够进行对流式的热风循环。砂子在热风的循环下能够进行快速的干燥,水汽可以通过设置在盖体30上的透气孔31中透出,同时透气孔31包括滤片33防止砂子从透气孔31中出去。另外在干燥室10下方安装有三个弹性件50,因此在对流热风循环的过程中,整个干燥室10也会在弹性件50的作用下进行小幅振动,能够助于内部的砂子进行翻滚运动,使砂子能够更加快速的干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效率高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所述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在工作时,进风管内的发热件和风扇通电后会往干燥室的内腔内吹入热风,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吹入干燥室形成对流热气,设于干燥室的内底壁的待干燥的覆膜砂在热风的循环下进行快速地干燥,水汽可以通过透气孔中透出,从而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和至少两个的进风管;
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分别与干燥室的顶部或侧壁相连并与干燥室的内腔连通,所述干燥室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的透气孔;
所述进风管内依次设有风扇和发热件,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干燥室的内腔;
至少两个的进风管分别朝干燥室的底部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的顶部设有投料口和与投料口可转动连接的盖体,随盖体的转动投料口封闭或开启,所述透气孔设于盖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内设有第一透气网,所述第一透气网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内设有滤片,所述滤片和第一透气网沿远离干燥室底部的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的进风管的延长线分别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两个的弹性件,至少两个的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干燥室的底部相连,至少两个的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件相连,至少两个的弹性件绕干燥室的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所述弹性件与干燥室相连的一端朝远离干燥室的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数目为三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内设有第二透气网,所述第二透气网的网径小于预设的覆膜砂的最小粒径,所述发热件、风扇和第二透气网沿靠近干燥室的方向依次设置。
CN201920313097.XU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Active CN209697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3097.XU CN209697968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3097.XU CN209697968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7968U true CN209697968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3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3097.XU Active CN209697968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7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1719U (zh)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CN209697968U (zh) 一种覆膜砂的干燥装置
CN209310381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热风干燥机
CN209371750U (zh) 一种干燥机
CN207123154U (zh) 粮食烘干器
CN208108652U (zh) 一种畜牧颗粒饲料烘干装置
CN209295601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107504798A (zh) 一种色母粒干燥筛选装置
CN205902425U (zh) 一种谷物烘储调一体仓的风量分配装置
CN205580126U (zh) 一种主动式高效率食用菌干燥装置
CN204923114U (zh) 微波炉
CN212081823U (zh) 一种新型中药材烘干装置
CN207976830U (zh) 一种计算机降温装置
CN107941021A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节能型高温硅钼棒熔炉
CN2913908Y (zh) 取暖加湿装置
CN213671683U (zh) 一种覆膜砂干燥装置
CN207724628U (zh) 一种注塑用颗粒干燥机
CN209326223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208536581U (zh) 一种过热空气干燥盘
CN206867188U (zh) 烘干装置及带有烘干装置的智能座便器
CN206247761U (zh) 一种电热管干燥箱
CN205466868U (zh) 一种除湿干燥送料机
CN208671502U (zh) 一种应用于羟丙基纤维素生产的干燥器
CN109654843A (zh) 一种高效节能烘干设备
CN109654845A (zh) 一种新型羽毛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200135 Room 203, Floor 2, No. 15, Lane 218, Haiji 6th Road, Nanhui New Cit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Motple New Materials Research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363900 Guanshan Industrial Zone, Wu'an Town, Changtai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Mei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