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1719U -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1719U
CN209101719U CN201821896346.4U CN201821896346U CN209101719U CN 209101719 U CN209101719 U CN 209101719U CN 201821896346 U CN201821896346 U CN 201821896346U CN 209101719 U CN209101719 U CN 209101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ylinder
raw material
outer cylinder
cylinder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963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顺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nchuant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nchuant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nchuant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nchuant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963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1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1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1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顶部开口,内筒与外筒密封滑动连接,二者无相对转动;外筒顶部开口,外筒侧壁开有通孔,通孔内置有风机,风机与外筒间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部周向设有电热丝;内筒底部开有若干气孔,内筒中央的轴线上设有竖向的螺纹杆,螺纹杆顶部连接有驱使其转动的电机,螺纹杆底部周向连接有若干扇叶。本方案能够使热气流与原料充分接触,除湿效果好,同时将原料混合均匀,利于后续加工。

Description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生产管材所需的原材料大多呈颗粒状,该材料在生产及包装储存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该颗粒状材料结晶体中含有部分水分子,但是在生产时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否则在使用过程中,材料通过加热塑化将晶体中的水分子蒸发出来,导致圆柱状塑料管材中含有气泡及表面存在凹凸现象,给产品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带来影响,因此,颗粒状原材料的干燥除湿就是生产前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管材的质量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它能够通过气流高效快速均匀加热颗粒状原料,提高加热干燥的速率,同时螺旋扇叶能够确保物料的高效快速混合,提高干燥加热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顶部开口,外筒底部连通有进气机构,进气机构连接有加热其气体的加热机构;内筒与外筒密封滑动连接,且二者不能相对转动,内筒中央的轴线上设有竖向的螺纹杆,螺纹杆与内筒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杆顶部连接有使其转动的动力源,螺纹杆底部周向连接有若干扇叶,扇叶内置于内筒,内筒一侧设有进料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内筒底部设有若干气孔。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将原料自进料口放入内筒,启动进气机构,进气机构中的气体受加热机构加热后,被进气机构通入外筒,而热空气相对于冷空气具有自动上升的特征,因此热空气进入外筒后,自动上升,经过内筒底部的气孔进入内筒,与内筒中的原料相接触,对原料进行预热,同时与内筒中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排出,使内筒中的温度均衡,保证后续加热均匀;
此时启动动力源,进气机构继续向外筒通入气体,动力源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内筒顶部螺纹连接,而内筒与外筒间滑动连接且无相互转动,内筒受螺纹杆的转动作用,逐渐向下移动,同时螺纹杆转动,带动扇叶转动,扇叶首先搅动内筒底部的原料,使热气体与底部的原料充分混合,然后随着内筒的下移,扇叶逐步搅动上层原料,热气体随扇叶转动,将原料逐层干燥,干燥更充分,与同时搅拌干燥所有原料相比,这样所需的动能更少,节约资源,而原料仍然可以混合均匀,加之扇叶转动将气体向上吹动,加快热气体的上升速率,而且扇叶背面还有吸风的作用,不断将扇叶下方的气体向上引动,加快热气体将湿气带出的速率,提高干燥加热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设于外筒底部上的第一腔室、设于外筒侧壁的通孔和内置于通孔的风机,通孔靠近外筒内壁的一侧设有单向往通孔导通的单向阀,通孔与进料口同侧,风机与第一腔室间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内置于外筒侧壁,进气管外部周向设有作为加热机构的电热丝。
启动风机,风机向进气管中送气,利用电热丝对进气管内的气体加热,结构简单,电热丝围绕整根进气管加热,保证气体的加热效果,且电热丝与进气管均设置在外筒侧壁内,电热丝的热量不会外散,保温效果良好,减少能耗;气体自进气管进入第一腔室,首先对第一腔室进行预热,保证气体进入第一腔室后的热度均匀,利于气体后续对原料的均匀加热干燥;内筒下移时,进料口随之下移,加之进料口与通孔同侧,则进料口下移至与通孔交叠时,内筒中的湿气可从进料口排入通孔,再排出整个装置,由于单向阀的存在,气体自内筒单向往通孔导通,冷空气不会向内筒中回流,而不影响内筒中的冷空气流出。
进一步,所述进气机构包括风机和空腔,风机置于外筒外部,空腔设于外筒底部内及外筒靠近底部的侧壁内,空腔间彼此连通,风机与空腔间连通有进气管,空腔靠近外筒内壁的一侧设有若干进气口,空腔内周向设有电热丝。
风机与空腔间连接进气管,而不是直接将风机与空腔连接,就是为了防止电热丝的高温加快风机老化、损坏风机,在外筒壁内设空腔,是对空间的合理利用,与在外筒内部或外部单独设立相比,避免浪费空间、增加成本;空腔中的电热丝对空腔内的气体加热,同时能够对内筒底部与外筒底部之间的空间进行加热,使内筒下方均为热空气,保证气体的加热效果,热空气互相气压上升,提高气体向上流动的速率,加快气体对原料的干燥除湿。
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铰接有带磁性的门板,第一腔室与门板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磁片,磁片与门板相对一侧的磁极相反,所述内筒侧壁嵌有磁块,磁块与门板相对一侧的磁极相同。
门板受到磁片的吸引力作用,而将第一腔室底部封闭,避免第一腔室内的热空气外泄,当内筒下移至磁块对门板的排斥力大于磁片对门板的吸引力时,门板向外打开,同时内筒中的原料自出料口进入第一腔室,再自腔室底部排出装置。
进一步,所述外筒包括竖直方筒和水平方筒,竖直方筒的底部与水平方筒的顶部间连通,水平方筒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与出料口同侧,开口处铰接有挡板,挡板与水平方筒的顶部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挡板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圆环,水平方筒的顶部铰接有不完全齿轮,内筒外壁上设有与不完全齿轮转动配合的齿槽,不完全齿轮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挂钩,圆环位于挂钩的运动路径上。
这样外筒为方形,内筒与外筒间上下滑动连接,无需额外设置装置保证内筒与外筒间不会发生转动,结构简单、节省制作工序、节约制作成本;挂钩能够勾住圆环,使挡板闭合,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内筒下移至水平方筒的顶部时,齿槽与不完全齿轮啮合,内筒继续向下移动,齿槽也随之下移,齿槽带动不完全齿轮逆时针转动,以此带动挂钩逆时针转动,使挂钩与圆环分开,挡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向外打开,便于出料。
进一步,内筒外侧壁设有凸起,外筒内侧壁上设有与凸起滑动配合的竖直滑槽。这样保证内筒与外筒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气孔下端孔径大于上端孔径,这样保证气体的流动强度,利于外筒底部的热空气进入内筒,同时上端小孔径防止原料落入气孔中,堵塞气孔。
进一步,所述内筒顶部设有若干出气口,出气口下端开口小于上端开口。将出气口设置在内筒顶部利于热空气上升直接将原料中的湿气带出,出气口下端开口小防止原料在搅拌过程中飞入出气口内,同时上端开口大便于排气,使干燥除湿更为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实施例一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实施例二的正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内筒1、外筒2、第一腔室3、通孔4、风机5、进气管6、单向阀7、螺纹杆8、电机9、扇叶10、气孔11、门板12、挡板13、压缩弹簧14、不完全齿轮15、圆环16、连接杆17、挂钩18、出气口19、进料口20。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一种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包括外筒2和内筒1,外筒2上下开口,内筒1与外筒2密封滑动连接,外筒2内底部设有第一腔室3。
外筒2为圆柱筒,其左侧壁由上至下的三分之一处设有横向的通孔4,通孔4右侧设有单向往通孔4导通的单向阀7,通孔4内置有风机5,风机5与第一腔室3间连通有进气管6,进气管6内置于外筒2侧壁内,进气管6外部周向设有电热丝;外筒2内壁的前后两侧壁上设有竖直的滑槽。
内筒1也为圆柱筒,其左侧壁由上至下的四分之一处设有进料口20,内筒1右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内筒1底部开有若干气孔11,气孔11下端孔径大于上端孔径,内筒1中央的轴线上设有竖直的螺纹杆8,螺纹杆8穿过内筒1顶部连接有旋转电机9,螺纹杆8与内筒1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杆8底部周向设有三片扇叶10;内筒1外壁的前后两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凸起;内筒1侧壁内嵌有磁块。
第一腔室3内径大于内筒1的外径,第一腔室3底部铰接有带磁性的门板12,第一腔室3底部与门板12接触的部位嵌有磁片,门板12与磁片间具有吸引力,而门板12与磁块间具有排斥力。
初始状态:内筒1顶部伸出外筒2一个进料口20的距离,扇叶10位于内筒1底部,内筒1底部位于外筒2筒身的二分之一处,门板12主要受磁片的吸引力作用,处于闭合状态;正常工作时,扇叶向上吹动气体。
操作过程:首先将原料自进料口20送入内筒1,启动风机5,风机5向进气管6中通入气体,进气管6周向设置的电热丝对气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体进入第一腔室3,由于热空气自身具有向上流动的特性,所以热空气自第一腔室3中自动上升经过气孔11进入内筒1,此时热空气与原料进行初步接触,同时与内筒1中的冷空气发生热交换,自进料口20排出,实现对原料的初步预热,避免内筒1中的冷空气的干扰,使后续加热更均匀。
然后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螺纹杆8转动,螺纹杆8带动扇叶10转动,扇叶10转动首先搅动内筒1中底层的原料,热气体随扇叶10流动而与原料充分接触,同时热气体自底部向上流动,自下而上与内筒1中原料充分接触,将热量充分利用,保证干燥效果,且干燥带出的湿气随热气体上升,不会污染已经干燥过的原料。
螺纹杆8转动的同时,由于内筒1与螺纹杆8螺纹连接,内筒1沿滑槽向下移动,扇叶10相对于内筒1逐渐上移,逐步由下至上地搅动内筒1中的原料,使原料各个部分都混合均匀,同时将之前由下吸入的气体向上吹动,加快湿气的排出,且扇叶10下方能够向下吸气,将下层的热空气向上引动,加快热空气的上升,提高原料的加热除湿效率,同时湿气被热气体往上带动,聚集在内筒1顶部,当内筒1下移至进料口20与通孔4交叠时,湿气自进料口20向通孔4流动,再排出装置。
内筒1下移至第一腔室3时,原料自出料口进入第一腔室3,同时内筒1中的磁块对门板12的作用力增大,当内筒1下移至磁块对门板12的排斥力大于磁片对门板12的吸引力时门板12向外打开,此时停止旋转电机9,原料从第一腔室3底部排出,完成出料。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区别在于:(1)包括外筒2和内筒1,外筒2包括一竖直方筒和一水平方筒,竖直方筒的底部与水平方筒的顶部连通,内筒1与竖直方筒密封滑动连接;(2)内筒1顶部开有若干出气口19,出气口19下端开口小于上端开口;(3)水平方筒右侧壁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挡板13,挡板13与水平方筒的顶部连接有压缩弹簧14,此顶部靠近竖直方筒的一侧铰接有不完全齿轮15,不完全齿轮15轴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挂钩18,内筒1右侧外壁设有与不完全齿轮15转动连接的齿槽,挡板1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上固定连接有圆环16,圆环16位于挂钩18的运动路径上;(4)风机5设于外筒2外部,水平方筒的侧壁和底部内均设有空腔,空腔彼此连通,空腔靠近外筒2内部的一侧开有若干进气口,空腔内部周向设有电热丝,风机5与空腔之间连通有进气管6。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外筒2为上下一体式的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移动,同时因为其为方形,内筒1不会在竖直方筒中发生转动,无需设置实施例一中的滑槽和凸起,结构更简单、节省制作工序,节约制作成本;出气孔11下端孔径小防止原料在搅拌过程中飞入出气口19内,同时上端孔径大便于排气,使干燥除湿更为快速;
如图3所示,初始状态时,挂钩18勾住圆环16,挡板13闭合,压缩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操作过程也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将需干燥除湿的原料自进料口20放入内筒1,启动风机5,风机5将气体通入进气管6,然后气体进入腔室,受电热丝的作用加热后自进气口进入水平方筒,再自动上升进入内筒1,对原料预热,然后启动电机9,使螺纹杆8转动,扇叶10搅拌原料,内筒1向下移动;
当内筒1下移至水平方筒中时,内筒1外壁上的齿槽与不完全齿轮15啮合,齿槽随内筒1下移,带动不完全齿轮15逆时针转动,与不完全齿轮15轴心固定连接的挂钩18同样逆时针转动,挂钩18与圆环16分开,挡板13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快速向外打开,同时内筒1中的原料自出料口进入水平方筒,再从水平方筒的右侧排出,完成原料的干燥除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顶部开口,外筒底部连通有进气机构,进气机构连接有加热其气体的加热机构;内筒与外筒密封滑动连接,且二者不能相对转动,内筒中央的轴线上设有竖向的螺纹杆,螺纹杆与内筒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杆顶部连接有使其转动的动力源,螺纹杆底部周向连接有若干扇叶,扇叶内置于内筒,内筒一侧设有进料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内筒底部设有若干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设于外筒内底部的第一腔室、设于外筒侧壁的通孔和内置于通孔的风机,通孔靠近外筒内壁的一侧设有单向往通孔导通的单向阀,通孔与进料口同侧,风机与第一腔室间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内置于外筒侧壁,进气管外部周向设有作为加热机构的电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包括风机和空腔,风机置于外筒外部,空腔设于外筒底部内及外筒靠近底部的侧壁内,空腔间彼此连通,风机与空腔间连通有进气管,空腔靠近外筒内壁的一侧设有若干进气口,空腔内周向设有电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铰接有带磁性的门板,第一腔室与门板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磁片,磁片与门板相对一侧的磁极相反,所述内筒侧壁嵌有磁块,磁块与门板相对一侧的磁极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竖直方筒和水平方筒,竖直方筒的底部与水平方筒的顶部间连通,水平方筒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与出料口同侧,开口处铰接有挡板,挡板与水平方筒的顶部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挡板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圆环,水平方筒的顶部铰接有不完全齿轮,内筒外壁上设有与不完全齿轮转动配合的齿槽,不完全齿轮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挂钩,圆环位于挂钩的运动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外侧壁设有凸起,外筒内侧壁上设有与凸起滑动配合的竖直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孔下端孔径大于上端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顶部设有若干出气口,出气口下端开口小于上端开口。
CN201821896346.4U 2018-11-16 2018-11-16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Active CN209101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6346.4U CN209101719U (zh) 2018-11-16 2018-11-16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6346.4U CN209101719U (zh) 2018-11-16 2018-11-16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1719U true CN209101719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96346.4U Active CN209101719U (zh) 2018-11-16 2018-11-16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171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4999A (zh) * 2021-02-28 2021-06-18 熊前星 一种农用种子烘干机
CN113983804A (zh) * 2021-10-29 2022-01-28 常龙飞 一种中药制备烘干装置
CN114353480A (zh) * 2022-03-15 2022-04-15 烟台拉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耳鼻喉科用硬式内窥镜风干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4999A (zh) * 2021-02-28 2021-06-18 熊前星 一种农用种子烘干机
CN113983804A (zh) * 2021-10-29 2022-01-28 常龙飞 一种中药制备烘干装置
CN113983804B (zh) * 2021-10-29 2022-11-11 营口辽河药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制备烘干装置
CN114353480A (zh) * 2022-03-15 2022-04-15 烟台拉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耳鼻喉科用硬式内窥镜风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1719U (zh) 管材生产用原料干燥除湿装置
CN207095215U (zh) 一种红枣干燥装置
CN206291676U (zh) 一种空气能烘干设备
CN207662164U (zh) 一种茶叶烘焙机
CN204757612U (zh) 一种高效的连二亚硫酸钠的干燥下料结构
CN110438773A (zh) 一种t恤干燥装置
CN205747806U (zh) 一种均匀受热式茶叶烘干机
CN112212646A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极性材料烘干设备
CN209350675U (zh) 一种立式塑料混合烘干机
CN209533925U (zh) 一种双筒式塑料烘干机
CN204268854U (zh) 用于饲料生产的节能烘干机
CN215113536U (zh) 一种涤纶工业丝加工原料的烘干装置
CN207649234U (zh) 一种塑料颗粒烘干装置
CN208736103U (zh) 一种中药饮片原料快速烘干装置
CN208557994U (zh) 一种塑料原料自动烘干下料装置
CN209295586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式软胶囊干燥转笼
CN209320148U (zh) 注塑用烘料斗
CN207815882U (zh) 一种花椒烘干装置
CN209054855U (zh) 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干燥装置
CN206905455U (zh) 一种碳分子筛干燥装置
CN207797582U (zh) 一种具有收料功能的硫酸铜干燥装置
CN208213577U (zh) 一种五金件漆面烘干装置
CN203385266U (zh) 物料烘干装置
CN205766997U (zh) 一种塑料粒子干燥机
CN106091647A (zh) 一种耐火材料砖的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