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6223U -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6223U
CN209686223U CN201822113140.6U CN201822113140U CN209686223U CN 209686223 U CN209686223 U CN 209686223U CN 201822113140 U CN201822113140 U CN 201822113140U CN 209686223 U CN209686223 U CN 209686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damping
support beam
fashioned iron
central s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31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彬
温绪
张殿垅
闫茂森
张晓伟
温志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LI ROAD AND BRIDG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li Road And Bridg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li Road And Bridg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li Road And Bridg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31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6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6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6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包括支撑横梁、边梁型钢和中梁,还包括减震装置、固定装置、锚固装置和移位装置,所述支撑横梁上开有用于放置减震装置的凹槽,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阻尼弹簧减震器,所述上板上开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铆接盲孔,所述下板上开有竖直的第一铆接通孔,所述中梁的底部开有位置与第一铆接盲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通孔,所述凹槽内开有位置与第一铆接通孔对应的第二铆接盲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所述第一铆钉使中梁与上板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铆钉使底板与支撑横梁形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性和降噪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伸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气温的高低变化,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桥梁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桥梁的端部产生位移,为了保护桥梁和车辆平顺的通行,桥梁伸缩装置应运而生。现有的桥梁伸缩装置虽然能够满足车辆通行的平顺性,但是存在以下两种问题:一是:伸缩装置无良好的降噪性,车辆在通过伸缩缝及伸缩式装置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的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二是:现有的桥梁伸缩装置没有良好的减震性,车辆在通过伸缩缝和边梁型钢时,会对伸缩装置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长期下来,会加速整个伸缩装置的老化,降低伸缩装置的使用寿命,严重时,可能会直接破坏伸缩装置,导致伸缩装置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伸缩装置无良好的降噪性和减震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降噪性和减震性的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包括与路面通行方向平行的支撑横梁、与所述支撑横梁垂直的边梁型钢和中梁,其中,所述边梁型钢的数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伸缩缝的左右两侧,所述中梁等间距的设置在两边梁型钢之间,还包括减震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边梁型钢的锚固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横梁移动的移位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使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中梁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所述支撑横梁上开有用于放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凹槽;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若干个阻尼弹簧减震器,其中,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的底面和所述下板的顶面,所述上板上开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第一铆接盲孔,且所述第一铆接盲孔对称分布在所述上板的左右两侧区域,所述下板上开有若干个竖直的第一铆接通孔;
所述中梁的底部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盲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通孔,所述凹槽内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通孔对应的第二铆接盲孔;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铆钉和若干个第二铆钉,其中,所述第一铆钉在穿过所述第二铆接通孔后伸入所述第一铆接盲孔内,使所述中梁与所述上板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铆钉在穿过所述第一铆接通孔后伸入所述第二铆接盲孔内,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横梁形成固定连接。
优化的,所述支撑横梁上还开有固定槽,所述中梁上还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固定钢板,其中,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固定钢板在伸入所述固定槽内后与所述支撑横梁形成固定连接。
优化的,所述边梁型钢背向所述伸缩缝的侧面上开有第一C型槽口,其中,所述第一C型槽口的开口背向所述伸缩缝,所述第一C型槽口的槽底开有第三铆接通孔。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三铆钉和若干个锚固钢板,其中,所述锚固钢板上开有用于与所述第一C型槽口嵌套配合的第二C型槽口,所述第二C型槽口的槽底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三铆接通孔对应的第三铆接盲孔,所述第三铆钉在穿过所述第三铆接通孔后伸入所述第三铆接盲孔内,使述边梁型钢与所述锚固钢板形成固定连接。
优化的,所述移位装置包括位移控制箱、位于所述位移控制箱内的阻尼弹簧和用于夹紧所述支撑横梁的夹紧块,其中,所述位移控制箱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伸入对应侧的所述位移控制箱内,所述阻尼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控制箱的内侧面,所述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侧的所述支撑横梁的端部,所述夹紧块分别位于所述位移控制箱顶端和底端的内壁面上。
优化的,所述边梁型钢和所述中梁之间或相邻两中梁之间均设有止水带。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止水带由天然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本实用新型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若干个阻尼弹簧减震器,其中,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的底面和下板的顶面,所述支撑横梁上开有用于放置降噪装置的凹槽,所述上板的左右两端区域上开有第一铆接盲孔,所述下板上开有第一铆接通孔,所述中梁的底部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盲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通孔,所述凹槽内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通孔对应的第二铆接盲孔,通过所述第一铆钉的铆接作用,能够将所述中梁牢牢的固定在所述上板上,还通过所述第二铆钉的铆接作用,再将所述底板牢牢的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梁的凹槽内。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中梁和支撑横梁之间具有了弹性缓冲力,通过所述减震装置能够降低车辆在经过伸缩缝时对支撑横梁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支撑横梁与中梁之间的振动,防止伸缩装置因受到的较大的冲击力和振动力而损坏。另外,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还具有隔振效果好的优点,对积极隔振、冲击隔振和固体传声的隔离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能够大大的降低车辆经过伸缩缝时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梁、降噪装置和支撑横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梁型钢与锚固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固钢板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支撑横梁;2-边梁型钢;3-中梁;4-上板;5-下板;6-阻尼弹簧减震器;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第三铆钉;10-锚固钢板;11-位移控制箱;12-阻尼弹簧;13-夹紧块;14-止水带;101-凹槽;102-固定槽;201-第一C型槽口;301-第二铆接通孔;302-固定钢板;401-第一铆接盲孔;501-第一铆接通孔;101a-第二铆接盲孔;201a-第三铆接通孔;100-第二C型槽口;1001-第三铆接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包括与路面通行方向平行的支撑横梁1、与所述支撑横梁1垂直的边梁型钢2和中梁3,其中,所述边梁型钢1的数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伸缩缝的左右两侧,所述中梁2等间距的设置在两边梁型钢1之间,还包括减震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边梁型钢1的锚固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横梁1移动的移位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使所述支撑横梁1和所述中梁3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所述支撑横梁1上开有用于放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凹槽101。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4、下板5和若干个阻尼弹簧减震器6,其中,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4的底面和所述下板5的顶面,所述上板4上开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第一铆接盲孔401,且所述第一铆接盲孔401对称分布在所述上板4的左右两侧区域,所述下板5上开有若干个竖直的第一铆接通孔501。
所述中梁3的底部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盲孔401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通孔301,所述凹槽101内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通孔501对应的第二铆接盲孔101a。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铆钉7和若干个第二铆钉8,其中,所述第一铆钉7在穿过所述第二铆接通孔301后伸入所述第一铆接盲孔401内,使所述中梁3与所述上板4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铆钉8在穿过所述第一铆接通孔501后伸入所述第二铆接盲孔101a内,使所述底板5与所述支撑横梁1形成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通过对所述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的具体结构的描述,所述支撑横梁1、所述边梁型钢2和所述中梁3共同组成了伸缩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用于降低车辆通过伸缩缝时对支撑横梁1产生的冲击力;所述固定装置用于使支撑横梁1和中梁3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使所述减震装置处于所述支撑横梁1和所述中梁3的中间,让支撑横梁1和中梁3之间通过阻尼弹簧减震器具有弹性缓冲力,能够减小车辆在通过伸缩缝时对支撑横梁1产生的冲击力和振动力;所述锚固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边梁型钢1,防止所述边梁型钢1脱离桥梁,导致伸缩装置不能正常使用。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对所述减震装置、所述中梁3和所述支撑横梁连接结构的描述中,所述上板4、所述下板5和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6共同组成了所述减震装置,所述上板4上开有第一铆接盲孔401,所述中梁3的底部开有位置与第一铆接盲孔401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通孔301,通过所述第一铆钉7在穿过所述第二铆接通孔301后伸入第一铆接盲孔401后,将所述中梁3牢牢的固定在所述上板4上,所述底板5上开有第一铆接通孔501,且在所述凹槽101内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通孔501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盲孔101a,再通过所述第二铆钉8在穿过第一铆接通孔501后伸入第二铆接盲孔101a内,将所述下板5牢牢的固定在所述凹槽101内。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所述中梁3与所述上板4,所述下板5和所述所述支撑横梁1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让减震装置位于所述中梁3和所述支撑横梁1之间,通过减震装置中的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大大的减少了车辆通过伸缩缝时对支撑横梁1产生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使伸缩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性。
阻尼弹簧减震器为一种现有设备,它具由钢弹簧减震器的低频率和阻尼大的双重优点,减震效果可达95%以上,使用寿命也高达10年以上,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车辆通过伸缩缝时对支撑横梁产生的冲击力和振动力。另外,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还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对积极隔振、冲击振动和固体传声的隔离均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在减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降噪性,解决了传统伸缩装置噪音大的问题。
由此通过对前述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的具体描述,一方面,在所述中梁3与所述支撑横梁1之间设有减震装置,通过第一铆钉7的作用,能够将所述中梁3牢牢的固定在所述减震装置中的上板4上,通过所述第二铆钉8的作用,能够将所述减震装置中的下板5牢牢的固定在所述凹槽101内。通过上述设计,一是能够通过减震装置中的阻尼弹簧减震器6大大的降低车辆通过伸缩缝时对支撑横梁1产生的冲击力,二是能够减少支撑横梁1与中梁3之间的振动力。使伸缩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性。另一方面,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6还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对积极隔振、冲击振动和固体传声的隔离均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使伸缩装置具有良好的降噪性。
优化的,所述支撑横梁1上还开有固定槽102,所述中梁3上还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固定钢板302,其中,所述固定槽102位于所述凹槽101的左右两侧,固定钢板302在伸入所述固定槽102内后与所述支撑横梁1形成固定连接。
在上述支撑横梁1、所述减震装置和所述中梁3的连接结构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如图4所示,通过所述固定钢板302插入所述固定槽102内,并通过焊接进行加固,能够进一步的加固所述中梁3与所述支撑横梁1的连接,防止所述中梁3发生左右位置的变动。
优化的,所述边梁型钢2背向所述伸缩缝的侧面上开有第一C型槽口201,其中,所述第一C型槽口201的开口背向所述伸缩缝,所述第一C型槽口201的槽底开有第三铆接通孔201a。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三铆钉9和若干个锚固钢板10,其中,所述锚固钢板10上开有用于与所述第一C型槽口201嵌套配合的第二C型槽口100,所述第二C型槽口100的槽底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三铆接通孔201a对应的第三铆接盲孔1001,所述第三铆钉9在穿过所述第三铆接通孔201a后伸入所述第三铆接盲孔1001内,使述边梁型钢2与所述锚固钢板10形成固定连接。
通过对上述锚固装置具体结构的描述中,通过所述第一C型槽口201与所述锚固钢板10上的第二C型槽口100的相互嵌套配合,再通过所述第三铆钉9的作用,在穿过所述第三铆接通孔201a后伸入所述第三铆接盲孔1001内,将所述边梁型钢2牢牢的固定在所述锚固钢板10上。通过上述设计,避免了传统伸缩装置中的锚固装置与边梁型钢2采用焊接方式,存在的焊接点容易出现疲劳破裂和脆断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伸缩装置的整体强度。
在上述锚固装置与边梁型钢2的固定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的优化,可以在所述边梁型钢2的第一C型槽口201与所述锚固钢板10上的第二C型槽口100的接合处使用焊接进行再次固定,通过这样,能够使锚固装置与边梁型钢2之间具有双重固定结构,进一步的提高了锚固装置和边梁型钢2之间的牢固性。
优化的,所述移位装置包括位移控制箱11、位于所述位移控制箱11内的阻尼弹簧12和用于夹紧所述支撑横梁1的夹紧块13,其中,所述位移控制箱11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横梁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横梁1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伸入对应侧的所述位移控制箱11内,所述阻尼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控制箱11的内侧面,所述阻尼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侧的所述支撑横梁1的端部,所述夹紧块13分别位于所述位移控制箱11顶端和底端的内壁面上。
通过对上述移位装置具体结构的描述,所述位移控制箱11和所述阻尼弹簧12共同作用控制所述支撑横梁1的横向位移,当所述支撑横梁1随桥梁移动而发生位移时,通过所述阻尼弹簧12,能够使所述支撑横梁1在发生位移后,及时的恢复到初始位置,保证车辆通行的平顺,位于所述位移控制箱11底端内壁上的所述夹紧块13的作用是:作为所述支撑横梁1的承重块,用于承受所述支撑横梁1和支撑横梁1上受到的压力;位于位移控制箱11顶端内壁上的所述夹紧块13用于夹紧所述支撑横梁1,防止所述支撑横梁1发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导致伸缩装置不能正常使用。
优化的,所述边梁型钢2和所述中梁3之间或相邻两中梁3之间均设有止水带14。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止水带14由天然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通过上述设计,设置所述止水带14是用于排出桥梁上从伸缩缝落下的雨水,防止雨水进入到伸缩装置的内部,加速伸缩装置的老化。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止水带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老化性和弹性,能够使止水带14使用伸缩装置的伸缩位移,能够使止水带14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增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所述中梁3和所述支撑横梁1之间设置减震装置,一方面能够通过减震装置中的阻尼弹簧减震器6大大的降低车辆通过伸缩缝时对支撑横梁1产生的冲击力;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支撑横梁1与中梁3之间的振动力,使伸缩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性。
(2)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6还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对积极隔振、冲击振动和固体传声的隔离均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使伸缩装置具有良好的降噪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包括与路面通行方向平行的支撑横梁(1)、与所述支撑横梁(1)垂直的边梁型钢(2)和中梁(3),其中,所述边梁型钢(2)的数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伸缩缝的左右两侧,所述中梁(3)等间距的设置在两边梁型钢(2)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边梁型钢(2)的锚固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横梁(1)移动的移位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使所述支撑横梁(1)和所述中梁(3)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所述支撑横梁(1)上开有用于放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凹槽(101);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4)、下板(5)和若干个阻尼弹簧减震器(6),其中,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4)的底面和所述下板(5)的顶面,所述上板(4)上开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第一铆接盲孔(401),且所述第一铆接盲孔(401)对称分布在所述上板(4)的左右两侧区域,所述下板(5)上开有若干个竖直的第一铆接通孔(501);
所述中梁(3)的底部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盲孔(401)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通孔(301),所述凹槽(101)内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铆接通孔(501)对应的第二铆接盲孔(101a);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铆钉(7)和若干个第二铆钉(8),其中,所述第一铆钉(7)在穿过所述第二铆接通孔(301)后伸入所述第一铆接盲孔(401)内,使所述中梁(3)与所述上板(4)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铆钉(8)在穿过所述第一铆接通孔(501)后伸入所述第二铆接盲孔(101a)内,使所述下板(5)与所述支撑横梁(1)形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1)上还开有固定槽(102),所述中梁(3)上还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固定钢板(302),其中,所述固定槽(102)位于所述凹槽(101)的左右两侧,固定钢板(302)在伸入所述固定槽(102)内后与所述支撑横梁(1)形成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型钢(2)背向所述伸缩缝的侧面上开有第一C型槽口(201),其中,所述第一C型槽口(201)的开口背向所述伸缩缝,所述第一C型槽口(201)的槽底开有第三铆接通孔(20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三铆钉(9)和若干个锚固钢板(10),其中,所述锚固钢板(10)上开有用于与所述第一C型槽口(201)嵌套配合的第二C型槽口(100),所述第二C型槽口(100)的槽底开有位置与所述第三铆接通孔(201a)对应的第三铆接盲孔(1001),所述第三铆钉(9)在穿过所述第三铆接通孔(201a)后伸入所述第三铆接盲孔(1001)内,使述边梁型钢(2)与所述锚固钢板(10)形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装置包括位移控制箱(11)、位于所述位移控制箱(11)内的阻尼弹簧(12)和用于夹紧所述支撑横梁(1)的夹紧块(13),其中,所述位移控制箱(11)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横梁(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横梁(1)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伸入对应侧的所述位移控制箱(11)内,所述阻尼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控制箱(11)的内侧面,所述阻尼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侧的所述支撑横梁(1)的端部,所述夹紧块(13)分别位于所述位移控制箱(11)顶端和底端的内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型钢(2)和所述中梁(3)之间或相邻两中梁(3)之间均设有止水带(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14)由天然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CN201822113140.6U 2018-12-14 2018-12-14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Active CN209686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3140.6U CN209686223U (zh) 2018-12-14 2018-12-14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3140.6U CN209686223U (zh) 2018-12-14 2018-12-14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6223U true CN209686223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3140.6U Active CN209686223U (zh) 2018-12-14 2018-12-14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62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063A (zh) * 2020-09-28 2020-12-22 单国珠 一种加强型减振降噪多向变位伸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063A (zh) * 2020-09-28 2020-12-22 单国珠 一种加强型减振降噪多向变位伸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6223U (zh) 卡榫加强式型钢减震降噪伸缩装置
CN209243572U (zh) 新型单缝式型钢降噪伸缩装置
CN105696722B (zh) 一种位移放大的金属剪切型消能器
CN110329080A (zh) 一种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
CN103410085B (zh) 高铁人行天桥减振吊顶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07567578U (zh) 一种交通运输用交叉渡线道岔
CN106468045B (zh) 阻尼式铁路金属声屏障及其组合装置
CN209779441U (zh) 一种复合型伸缩装置
CN210236818U (zh) 一种电梯轿厢减震结构
CN206815166U (zh) 一种道路桥梁伸缩减震缓冲装置
CN110820977A (zh) 一种单方向剪切变型的黏弹性连梁阻尼器
CN101545290B (zh) 可调摆动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15164615U (zh) 一种具有消能减震功能的伸缩装置
RU199882U1 (ru) Шумопоглощающий экран
CN113373802B (zh) 一种基于钢丝绳阻尼器的减震伸缩缝
WO2021098743A1 (zh) 一种声屏障单元板及声屏障系统
CN207567647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减振装置
CN108130865A (zh) 一种阻尼减载声屏障
CN208748664U (zh) 被动柔性防护系统缓冲装置
CN208564124U (zh) 一种金属耗能阻尼器
CN202298381U (zh) 一种高扭抗低垂向刚度钢轨减振扣件
CN208562997U (zh) 一种铁路用梯形尼龙挡板座
CN207314047U (zh) 一种新型高弹减振铁垫板
CN201864410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底座
CN114457928B (zh) 一种用于振震双控隔震层的多级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3

Address after: 053010 room 412, management committee office buildi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aocheng District, Hengshu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De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1002, Shanghui building, No. 110, Commercial Avenue, Xinhua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DELI ROAD AND BRIDG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1

Address after: 510800 room 901, 9th floor, Shanghui building, No. 110, East Commercial Avenue, Xinhua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ELI ROAD AND BRIDG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3010 room 412, management committee office buildi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aocheng District, Hengshu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Dey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