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702U -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 Google Patents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702U
CN209683702U CN201920272796.4U CN201920272796U CN209683702U CN 209683702 U CN209683702 U CN 209683702U CN 201920272796 U CN201920272796 U CN 201920272796U CN 209683702 U CN209683702 U CN 209683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roof
opening structure
connecting rod
cov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27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丽娟
陶德强
刘凤伟
汤楚强
史春江
林量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727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其中的顶盖开启结构包括车顶、顶盖以及开闭机构,其中:车顶呈弧形,车顶上设置有装货口;顶盖可滑动设置在装货口处;开闭机构包括伸缩机构以及连杆,伸缩机构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为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部,伸缩部和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连杆的另一端和顶盖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顶盖在装货口上的快速开闭,结构简单可靠,顶盖开闭顺畅,可满足漏斗车结构和功能性的需要。

Description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宗散粒货物运输工具主要为棚车、敞车和漏斗车。若采用棚车和敞车运输,货物装卸效率低,成本高。而在货物卸载方面漏斗车比敞车和棚车更具优势。
国内现役漏斗车除少量运粮车外大部分为无顶盖结构,装载的散粒货物易受恶劣天气影响,造成货物受损或泄露,引起环境污染。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有盖漏斗车必将成为我国漏斗车的发展趋势。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具有顶盖漏斗车,其顶盖开启操作复杂,具有安全隐患,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开启结构、顶盖开启方法以及漏斗车,以简化顶盖的开启操作,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开启结构,所述顶盖开启结构包括车顶、顶盖以及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车顶呈弧形,所述车顶上设置有装货口;
所述顶盖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装货口处;
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伸缩机构以及连杆,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为和所述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顶盖转动连接;
通过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使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所述顶盖在所述车顶上滑动,进而使顶盖滑动到遮盖于所述装货口上,或从所述装货口处移开使所述装货口外露。
进一步地,所述车顶的周面上间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车顶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滑槽的数量大于等于二,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装货口的同一侧;
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滑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滑轮,所述滑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沿其宽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滑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顶盖的第一侧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顶盖的第二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第一侧设置有呈L形布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水平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沿竖向设置;
所述滑轮转动地设置在与其一一对应的滑轮座上,所述滑轮座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沿水平向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上,所述第二凸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开启结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顶盖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销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连接销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支座的投影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固定支座固定插设在所述顶盖中。
优选地,所述开闭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开闭机构以所述车顶周面的中心线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所述顶盖的第二侧位于同一侧,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座和缓冲块,所述底座固定设置车顶上,所述缓冲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倾斜设置;
所述顶盖的第二侧设置有和所述缓冲机构一一对应的缓冲凸缘,所述缓冲凸缘的底部和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平行设置,所述缓冲凸缘可分离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缓冲机构的缓冲块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漏斗车,所述漏斗车具有上述顶盖开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漏斗车,由于其中的顶盖开启结构包括车顶、顶盖以及开闭机构,而车顶呈弧形,车顶的中部沿车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装货口,顶盖可密封设置在装货口上,且,顶盖可在车顶上滑动设置,通过控制顶盖在车顶上的滑动,即可实现顶盖在装货口上的开闭;由于开闭机构包括伸缩机构以及连杆,伸缩机构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车顶内部,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为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部,伸缩部和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连杆的另一端和顶盖转动连接,这样,伸缩机构、连杆以及顶盖就形成了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控制伸缩机构的伸缩部的伸缩,即可实现顶盖在车顶上的滑动,进而实现顶盖在装货口上的快速开闭,结构简单可靠,顶盖开闭顺畅,可满足漏斗车结构和功能性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顶盖开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去除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的连接块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顶盖开启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顶盖开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开启结构主要包括车顶1、顶盖6以及开闭机构8。
图3为图1去除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1呈弧形,车顶1的中部沿车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装货口2,物料可以通过该装货口2装入到漏斗车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货口2最好呈长方形设置,且装货口2沿车顶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敞口设置。
结合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顶1的轴向两端设置有端板3,该端板3用于和漏斗车的端墙连接,而车顶1的两侧均设置有纵向板4,纵向板4用于和漏斗车的侧墙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1、端板3以及纵向板4可以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连接成一体,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焊接工艺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1周面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道滑槽5,至少两道滑槽5沿车顶1的宽度方向设置,至少两道滑槽5设置在装货口2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槽5可以等间隔设置,且滑槽5具有一定深度,其和车顶1具有同等弧度。
结合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6可滑动设置在装货口2上,这样,通过控制顶盖6在车顶1上的滑动,即可实现顶盖6在装货口2上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6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和装货口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一致,而其宽度方向的尺寸略大于装货口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以使顶盖6在覆盖在装货口2上时,能完全将装货口2密封,进而保证密封性。
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8包括伸缩机构8.1以及连杆8.2,伸缩机构8.1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伸缩机构8.1的另一端为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部,伸缩部和连杆8.2的中部转动连接,连杆8.2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连杆8.2的另一端和顶盖6转动连接。这样,伸缩机构、连杆以及顶盖就形成了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控制伸缩机构的伸缩部的伸缩,即可实现顶盖在车顶上的滑动,进而实现顶盖在装货口上的开闭,结构简单可靠,顶盖开闭顺畅,可满足漏斗车结构和功能性的需要,具体地,通过伸缩机构的伸缩,使连杆的另一端带动顶盖在车顶上滑动,进而使顶盖滑动到遮盖于所述装货口上,或从所述装货口处移开使所述装货口外露。
进一步地,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伸缩机构8.1可以为驱动气缸,具有相应快速的特点,其一端可以设置在车体的车顶1内部,车顶1内部在和伸缩机构8.1的一端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支承座8.3,伸缩机构8.1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支承座8.3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体上固定设置有连杆支座8.4,连杆8.2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连杆支座8.4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杆8.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凸起8.5,伸缩机构8.1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在该连接凸起8.5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8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开闭机构8以车顶1周面的中心线相对设置,这样,能使顶盖6的驱动平衡,顶盖6的开启更加顺畅。
图4为图1中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6包括第一盖板6.1和第二盖板6.2,第一盖板6.1和第二盖板6.2相对拼接,以形成一个和车顶1弧度一致的板件。
图5为图4中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盖板6.1面向第二盖板6.2的一端设置有呈现U形的插槽6.3,而第二盖板6.2面向第一盖板6.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6.4,凸起6.4可以配合地插入到插槽6.3中,这样,在第一盖板6.1和第二盖板6.2拼接时,可以先将凸起6.4插入到插槽6.3中,实现二者的初定位,随后再将凸起6.4和插槽6.3焊接,进而使第一盖板6.1和第二盖板6.2焊接成顶盖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盖板6.1在顶盖6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上,而第二盖板6.2在顶盖6的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盖板6.1为异形箱型结构,内部呈桁架式结构,上部呈弧面,下部为水平面,其背向第二盖板6.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多个缓冲凸缘6.5。
结合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开启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机构7,缓冲机构7和顶盖6的第二侧(即第一盖板6.1)位于同一侧,且缓冲机构7和缓冲凸缘6.5一一对应设置。
图7为图2中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3及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缓冲机构7包括底座7.1和缓冲块7.2,底座7.1固定设置车顶1上,缓冲块7.2固定设置在底座7.1上,缓冲块7.1的顶部倾斜设置,相应地,缓冲凸缘6.5的底部和缓冲块7.2的顶部平行设置,缓冲凸缘6.5可分离地设置在对应的缓冲机构7的缓冲块7.2上,即当顶盖6从装货口2上移动时,缓冲凸缘6.5从对应的缓冲机构7的缓冲块7.2上脱离,而当顶盖6封闭装货口2时,缓冲凸缘6.5由对应的缓冲机构7的缓冲块7.2支撑,以限制顶盖6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7.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装配在车顶1上,而缓冲块7.2上可以通过螺钉的可拆卸方式装配在底座7.1上,这样,当缓冲块7.2磨损时,可以将其快速更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块7.2优选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和缓冲功能。
结合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盖开启结构还包括连接块9,图8为图2的连接块的示意图,结合图2、图3以及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块9固定设置在顶盖6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连接块9上设置有连接销10,连杆8.2的另一端和连接销10转动连接,以实现连杆和顶盖的转动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块9固定设置在顶盖6的第一侧上,即第一盖板6.1背向第二盖板6.2的一侧,这样,能使伸缩机构8.1的伸缩部以较小的行程驱动顶盖6的滑动。
结合图3及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块9上设置有固定支座11,固定支座11和连接销10分别位于连接块9的两侧,且,固定支座11的投影在连接块9上,固定支座11固定插设在顶盖6中,以实现连接块9和顶盖6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支座11插设在顶盖6中后,可以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支座11同顶盖6的固定连接,而由于固定支座11的投影在连接块9上,这样可以限制连接块9的位置,具有限位止挡作用。
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盖板6.2也为异形箱型结构,内部呈桁架式结构,上部呈弧面,下部为水平面,第二盖板6.2背向第一盖板6.1的一端(即盖板6的第二侧)设置有呈L形布置的第一连接板6.6和第二连接板6.7,第一连接板6.6沿水平向设置,第二连接板6.7沿竖向设置。
结合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6上设置有导向件12,该导向件12和滑槽5一一对应设置,导向件1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5中,开闭机构在驱动顶盖6在车顶1上滑动时,导向件12可以在滑槽5滑动,从而保证顶盖6的滑动方向,进一步提高顶盖6开启的顺畅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件12优选为滑轮,滑轮转动地设置在顶盖6的第二侧上。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轮的安装示意图,结合图6及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轮转动地设置在与其一一对应的滑轮座13上,滑轮座13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沿竖向设置,第二凸起沿水平向设置,第一凸起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6.6的底部上,第二凸起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6.7的侧部上,由于滑轮座13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固定,可以提高滑轮座的抗剪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开启结构的工作过程为:
当顶盖需要打开时,压缩空气进入驱动气缸,使驱动气缸活塞杆伸出,驱动连杆动作,顶盖在驱动力作用下向第二盖板的方向上运动,同时,滑轮沿着滑槽滑动,当滑至滑槽底部时,由于滑槽的限位作用,顶盖无法继续滑动,即开盖到位。当装货完成需要关闭顶盖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收缩,连杆带动顶盖向第一盖板的方向运动,滑轮同时沿着滑槽滑动,至第一盖板的限位凸缘与缓冲机构接触时,顶盖关闭到位。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斗车,该漏斗车包括上述顶盖开启机构,其中的开闭机构的连杆支座可以固定在车顶顶板上。
由于该漏斗车包括上述顶盖开启机构,因此,可快速实现顶盖在装货口上的开闭,结构简单可靠,顶盖开闭顺畅,可满足漏斗车结构和功能性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下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下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开启结构包括车顶、顶盖以及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车顶呈弧形,所述车顶上设置有装货口;
所述顶盖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装货口处;
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伸缩机构以及连杆,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顶盖转动连接;
通过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使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所述顶盖在所述车顶上滑动,进而使顶盖滑动到遮盖于所述装货口上,或从所述装货口处移开使所述装货口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的周面上间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车顶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滑槽的数量大于等于二,两道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装货口的同一侧;
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滑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滑轮,所述滑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沿其宽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滑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顶盖的第一侧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顶盖的第二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第一侧设置有呈L形布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水平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沿竖向设置;
所述滑轮转动地设置在与其一一对应的滑轮座上,所述滑轮座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沿水平向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上,所述第二凸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开启结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顶盖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销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连接销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支座的投影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固定支座固定插设在所述顶盖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开闭机构以所述车顶周面的中心线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所述顶盖的第二侧位于同一侧,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座和缓冲块,所述底座固定设置车顶上,所述缓冲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倾斜设置;
所述顶盖的第二侧设置有和所述缓冲机构一一对应的缓冲凸缘,所述缓冲凸缘的底部和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平行设置,所述缓冲凸缘可分离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缓冲机构的缓冲块上。
10.一种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车具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开启结构。
CN201920272796.4U 2019-03-04 2019-03-04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Active CN209683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2796.4U CN209683702U (zh) 2019-03-04 2019-03-04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2796.4U CN209683702U (zh) 2019-03-04 2019-03-04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702U true CN209683702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2796.4U Active CN209683702U (zh) 2019-03-04 2019-03-04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7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3356A (zh) * 2019-03-04 2019-05-31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3356A (zh) * 2019-03-04 2019-05-31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2074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method and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of convertible movable top cover of railway freight wagon
CN209683702U (zh)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CN202573945U (zh) 汽车平滑式链条传动全密闭箱盖装置
KR20150129434A (ko) 중량물 상,하차용 화물차의 리프트장치
CN113060060A (zh) 自卸料式防爆运输车
CN109823356A (zh) 顶盖开启结构以及漏斗车
CN110549931A (zh) 一种基于路线规划功能的防超载无人重卡
CN102910391A (zh) 一种箱顶可开闭的集装箱
CN203832330U (zh) 一种渣土车篷盖
CN203293371U (zh) 搅拌筒密封结构和搅拌车
CN101837756B (zh) 光轴导轨全密闭环保苫盖装置
CN202115945U (zh) 用于垃圾转运车上的上翻式后门装置
CN202573946U (zh) 汽车平滑式电动钢丝绳传动全密闭箱盖装置
CN201410913Y (zh) 可升降铰链结构全密闭环保苫盖装置
CN209635141U (zh) 一种车厢顶盖密封装置
CN107914628A (zh) 一种车厢柔性自动覆盖装置
CN212124950U (zh) 侧翻半挂车多连杆自动开合装置
CN2863715Y (zh) 一种底开式集装箱
CN211617525U (zh) 一种棕榈果抓斗拖拉机上用导料装置
CN208979577U (zh) 罐式运输车及其罐箱
CN207482353U (zh) 箱盖自动翻开机
CN202046379U (zh) 一种可封闭式车厢
CN211337302U (zh) 自动开启的集装箱
CN219406656U (zh) 一种顶盖可开启的全挂车厢
CN208630459U (zh) 散装饲料运输车罐顶进料盖横向打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