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431U - 左悬置支撑 - Google Patents

左悬置支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431U
CN209683431U CN201920554692.2U CN201920554692U CN209683431U CN 209683431 U CN209683431 U CN 209683431U CN 201920554692 U CN201920554692 U CN 201920554692U CN 209683431 U CN209683431 U CN 209683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plate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mount sup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46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平
蒋健
孔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IAYI COMPART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IAYI COMPART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IAYI COMPART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IAYI COMPART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46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是左悬置支撑。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左悬置支撑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悬挂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一支撑板呈直角弯状;第二安装板与第二支撑板呈直角弯状;悬挂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直角弯状;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共面;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通过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左悬置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左悬置支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或铸造方式制成,两种制造左悬置支架的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造成左悬置支架的加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左悬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是左悬置支撑。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左悬置支架是支撑发动机、以及限制发动机位移的重要零部件。
现有技术中,左悬置支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或铸造方式制成,两种制造左悬置支架的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造成左悬置支架的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左悬置支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或铸造方式制成,两种制造左悬置支架的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造成左悬置支架的加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左悬置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左悬置支撑,所述左悬置支撑采用冲压工艺制成,所述左悬置支撑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悬挂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直角弯状;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呈直角弯状;所述悬挂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呈直角弯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共面;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2个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沿着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至所述悬挂板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宽度分别逐渐增加;
当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于水平面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尾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尾端分别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所述悬挂板的安装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销孔;
所述左悬置支撑还包括支撑销,2个所述销孔用于可拆卸的安装所述支撑销。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板上设置有2个用于固定垫片的垫片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通过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左悬置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左悬置支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或铸造方式制成,两种制造左悬置支架的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造成左悬置支架的加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的平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左悬置支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或铸造方式制成,两种制造左悬置支架的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造成左悬置支架的加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左悬置支撑,左悬置支撑采用冲压工艺制成。
参见图1,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所述左悬置支撑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悬挂板5,所述第一安装板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呈直角弯状,所述第二安装板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呈直角弯状,所述悬挂板5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呈直角弯状,所述第一安装板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共面,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相互平行。
应当理解的是,左悬置支撑采用冲压工艺制成;参见图4,冲压之前,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悬挂板5为一体板状,其中,悬挂板5居中,悬挂板5的水平左侧依次为第一支撑板3和第一安装板1,悬挂板5的水平右侧依次为第二支撑板4和第二安装板2;参见图1至图3,冲压之后,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在同一个平面内,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垂直,且第一支撑板3与第一安装板1的折弯处呈直角状,以及第二支撑板4与第二安装板2的折弯处呈直角状,同理,悬挂板5与第一支撑板3的折弯处和悬挂板5与第二支撑板4的折弯处分别呈直角状。
当左悬置支撑与汽车发动机连接时,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分别垂直于水平面,且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分别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同一个侧面;悬挂板5通过垫片和螺栓与汽车总装支架连接、或者悬挂板5通过额外的左悬置与汽车总装支架连接;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相互平行的将汽车发动机的一侧支撑在汽车总装支架上。
其中,参见图1,为了实现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分别与汽车发动机的连接,分别在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上分别设置有2个螺栓孔6。第一安装板1通过其上的2个螺栓孔6与汽车发动机侧部的对应的2个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同理,第二安装板2通过其上的2个螺栓孔6与前述2个螺纹孔同侧的另2个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以及,参见图1,为了较好的降低汽车发动机总成的重量,在设计参数允许的条件下,最好是在第一安装板1和/或第二安装板2上设置有减重孔7。通过在第一安装板1和/或第二安装板2上设置减重孔7,能够降低左悬置支撑的重量,间接的降低了发动机总成的重量。
额外的,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相互平行、且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悬挂板5之间形成槽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铸造工艺制成的左悬置支架的支撑柱,降低了支撑柱(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的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重量,进而间接的降低了发动机总成的重量。
左悬置支撑采用冲压工艺制成,能够减少人工的工作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铸造工艺或焊接工艺制成的左悬置支架,减少了人工成本,从而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左悬置支架(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的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通过采用冲压工艺制成的左悬置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左悬置支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或铸造方式制成,两种制造左悬置支架的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造成左悬置支架的加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悬置支撑,通过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悬挂板5之间形成槽状,较好的减少了左悬置支撑的重量,以及通过设置减重孔7,进一步的减少了左悬置支撑的重量,最终能够间接的降低发动机总成的重量。
进一步的,参见图2,沿着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至悬挂板5的方向,第一支撑板3的宽度和第二支撑板4的宽度分别逐渐增加。
其中,第一支撑板3的头部(第一支撑板3接近第一安装板1的一端)的宽度最好是与第一安装板1的宽度相同,便于折弯;第一支撑板3的尾部(第一支撑板3接近悬挂板5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头部的宽度,第一支撑板3的尾部相对于其头部的凸出部分,可以看作是第一支撑板3的加强筋,只是该‘加强筋’与第一支撑板3为一体采用冲压工艺制成。同理,第二支撑板4与第一支撑板3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2,当第一安装板1垂直于水平面时,第一支撑板3的尾端和第二支撑板4的尾端分别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悬挂板5的安装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其中,在第一支撑板3的头端,其顶部板边与底部板边最好是相互平行;沿着第一安装板1至悬挂板5的方向,其顶部板边的尾端(顶部板边接近悬挂板5的一端)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延伸至悬挂板5的顶部板边;同时,沿着第一安装板1至悬挂板5的方向,其底部板边的尾端(底部板边接近悬挂板5的一端)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延伸至悬挂板5的底部板边。将第一支撑板3的尾端设置为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其尾端的倾斜角度使得第一支撑板3获得与倾斜角度相对应的高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悬挂板5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的同时,保持第一支撑板3至悬挂板5的水平长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不影响发动机总成安装在汽车总装支架的空间。同理,第二支撑板4与第一支撑板3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参见图2,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上分别设置有销孔11,左悬置支撑还包括支撑销,2个所述销孔11用于可拆卸的安装支撑销。
其中,由于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相互平行,并且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悬挂板5形成槽状,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形变。因此,将支撑销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支撑板3的销孔11和第二支撑板4的销孔11中,形成支撑销对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支撑,从而解决了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形变的问题。
具体的,支撑销沿着其轴向插入销孔11中,并且支撑销的两端和杆状部分别能够自由的穿过销孔11;支撑销两端分别具有螺纹结构,当支撑销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支撑板3的销孔11和第二支撑板4的销孔11中时,每一个销孔11的两侧应当分别显露螺纹结构;在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相对内侧,通过内螺母将支撑销的两端活动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相对外侧,通过外螺母将支撑销的两端活动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支撑。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的是:悬挂板5上应当具有用于安装的悬挂孔,该悬挂孔用于与汽车总装支架连接、或者与对应的左悬置连接。当悬挂板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时,与此对应的,汽车总装支架的安装面的倾角(或者是左悬置对应的连接柱的倾角)应当与悬挂板5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悬挂板5通过安装孔进行安装时,形成悬挂板5的安装面与汽车总装支架的安装面的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参见图1至图3,第一安装板1和第一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8;第二安装板2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
其中,第一安装板1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为直角弯状,第一安装板1相对于第一支撑板3之间容易产生相对的形变。因此,通过第一加强筋8分别将第一安装板1的内侧面(朝向第一支撑板3的侧面)和第一支撑板3的内侧面(朝向第一安装板1的侧面)焊接在一起,可以增加第一安装板1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的强度,从而较好的解决了第一安装板1相对于第一支撑板3之间容易产生相对的形变的问题。第二加强筋9与第一加强筋8的结构和作用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3和图4,悬挂板5上设有置2个用于固定垫片的垫片孔12。
其中,与该垫片孔12相对应的,垫片上应当设置凸起部,垫片的凸起部能够插入到垫片孔12中,并且凸起部与垫片孔12过度配合或过量配合,使得垫片通过其凸起部和垫片孔12安装在悬挂板5上。
例如:当悬挂板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悬挂板5的安装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时,垫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贴合在悬挂板5上,此时,垫片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悬挂板5的安装面分离。若悬挂板5上设置垫片孔12,与之对应的在垫片上设置凸起部,可以将垫片通过该凸起部插入到垫片孔12中,由于该凸起部与垫片孔12为过度配合或过量配合,使得凸起部与垫片孔12之间形成足够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克服垫片本身的重力,使得垫片安装在悬挂板5上,从而便于垫片的安装。
一种改进的垫片,用于配合前述的悬挂板5上的垫片孔12。该垫片具有通孔,且该垫片通过胶钉插入通孔之后,再通过胶钉与垫片孔12形成过盈或过度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左悬置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悬置支撑采用冲压工艺制成,所述左悬置支撑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悬挂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直角弯状;
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呈直角弯状;
所述悬挂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呈直角弯状;
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共面;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2个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悬置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减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支撑,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至所述悬挂板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宽度分别逐渐增加;
当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于水平面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尾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尾端分别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所述悬挂板的安装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销孔;
所述左悬置支撑还包括支撑销,2个所述销孔用于可拆卸的安装所述支撑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左悬置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板上设置有2个用于固定垫片的垫片孔。
CN201920554692.2U 2019-04-23 2019-04-23 左悬置支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3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4692.2U CN209683431U (zh) 2019-04-23 2019-04-23 左悬置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4692.2U CN209683431U (zh) 2019-04-23 2019-04-23 左悬置支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431U true CN209683431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469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3431U (zh) 2019-04-23 2019-04-23 左悬置支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3431U (zh) 左悬置支撑
CN107097850B (zh) 一种通用型铝合金汽车副车架结构
CN201736756U (zh) 汽车悬架板簧支架及其汽车
CN105799483B (zh) 一种发动机支撑梁
CN108944762B (zh) 前格栅支承构造
CN102782230A (zh) 屋顶上的安装配件
CN210478819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横梁总成
CN204852074U (zh) 一种离合器储油壶总成
JP3214851U (ja) 折板屋根用取付具
CN210363389U (zh)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
CN205984878U (zh) 组装方便的汽车保险盒
CN111942300B (zh) 一种安装支架、前横梁及车架
CN210941980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骨架的安装结构
CN21231326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结构
CN204586417U (zh) 一种稳定杆连杆支架
CN217421348U (zh) 一种空压机异形支架及发动机
CN219007512U (zh) 一种悬架导向臂
CN210327437U (zh) 一种太阳能双玻组件上的连接件
CN217048167U (zh) 一种前板簧支架集成横梁总成
CN220586184U (zh) 一种光伏发电板用固定支架
CN214647567U (zh) 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单横梁支撑框架
CN218661680U (zh) 车辆控制器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9111910U (zh) 一种尾门撑杆安装装置
CN211196358U (zh) 一种汽车的副车架、悬架系统及一种汽车
CN217804974U (zh) 一种用于车辆驾驶室翻转的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