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9615U -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9615U
CN209669615U CN201822154886.1U CN201822154886U CN209669615U CN 209669615 U CN209669615 U CN 209669615U CN 201822154886 U CN201822154886 U CN 201822154886U CN 209669615 U CN209669615 U CN 209669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layer
supercrust
transition section
water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548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1548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9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9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96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沉降层、吸水层和路面层,防沉降层内固定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防震柱,防震柱的上端依次穿过吸水层后伸入路面层内,且防震柱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吸水层由砂砾和多个等距水平放置在砂砾中的膨胀袋组成,膨胀袋内填充有膨胀土,路面层与吸水层之间设置有钢丝格栅网,路面层靠近桥梁的一端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块,路面层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路肩,路肩上固定有防水带;优点是能防止路基下沉,延长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飞速的发展,对于道路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影响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的路面平整度的要求更是严格。然而在高等级公路营运通车后不久,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路基在与桥台相邻的部位(路桥过渡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而桥梁则几乎不沉降,此部位的沉降差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和冲击,从而对桥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使司机和乘客感到颠簸不适,甚至造成车辆减速,严重的可导致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安全。
因此在施工期中多采用压实设备压路桥过渡段进行压实处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线路通车后在车辆载荷、填料自重、雨水等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填料会逐渐被压缩,孔隙率减少,故而还会发生塌陷,缩短使用寿命;2、同性质的填料产生的沉降大小亦不相同,在相同的压实标准下,强度低、刚度小的填料较强度高、刚度大的填料产生的压缩变形大得多;3、由于路桥过渡段的位置特殊,压实设备难以完全碾压到位,导致桥台后的填料不易压实,造成部分填土下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能防止路基下沉,延长使用年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沉降层、吸水层和路面层,所述的防沉降层内固定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防震柱,所述的防震柱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的吸水层后伸入所述的路面层内,且所述的防震柱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的吸水层由砂砾和多个等距水平放置在所述的砂砾中的膨胀袋组成,所述的膨胀袋内填充有膨胀土,所述的路面层与所述的吸水层之间设置有钢丝格栅网,所述的路面层靠近桥梁的一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块,所述的路面层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路肩,所述的路肩上固定有防水带。
所述的防沉降层与所述的吸水层之间设置有夯土层。
所述的路面层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叠加的底基层、中间层和顶层。
所述的底基层由厚度为9-12CM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所述的中间层为碎石沥青混合层,其厚度为4-5CM,所述的顶层由厚度为5-6CM的SMA-13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块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状,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块的厚度由桥梁逐渐向路基递减,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的顶层。
所述的路基层的底部具有一承重钢板,所述的承重钢板的下端固定有多个路桩,所述的路桩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的路桩的侧壁上固定有倒刺。
所述的路桩上套设有减震弹簧。
所述的防震柱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填充有减震材料。
所述的路基层与所述的防沉降层的厚度比为3-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沉降层的设置能够避免整体下沉,防震柱的设置能够吸收路基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影响到整体,防震柱侧壁上凸起的设置增加了防震柱表面的摩擦力,提高了防沉降效果;吸水层的设置能够吸收渗流的雨水,其中膨胀土其所具备的遇水膨胀性质能够合理主动地控制路桥过渡段路基层的沉降变形,消除道路与桥梁之间的不均匀沉降,随着路基含水量增加,造成路基沉降速度加快,则膨胀土膨胀亦同时加快,从而抵消此段道路的沉降,提高了使用寿命;钢筋混凝土块的设置提高了这段路基的刚度,减小桥梁与路基之间的动力响应,减小动载荷对路基的冲击作用,达到减小路基与桥梁之间的沉降差异;本实用新型能防止路基下沉,延长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路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1,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沉降层2、吸水层4和路面层6,防沉降层2内固定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防震柱7,防震柱7的上端依次穿过吸水层4后伸入路面层6内,且防震柱7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71,吸水层4由砂砾41和多个等距水平放置在砂砾41中的膨胀袋42组成,膨胀袋42内填充有膨胀土,路面层6与吸水层4之间设置有钢丝格栅网5,路面层6靠近桥梁的一端设置有空腔61,空腔61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块62,路面层6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路肩63,路肩63上固定有防水带64。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1,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沉降层2、吸水层4和路面层6,防沉降层2内固定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防震柱7,防震柱7的上端依次穿过吸水层4后伸入路面层6内,且防震柱7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71,吸水层4由砂砾41和多个等距水平放置在砂砾41中的膨胀袋42组成,膨胀袋42内填充有膨胀土,路面层6与吸水层4之间设置有钢丝格栅网5,路面层6靠近桥梁的一端设置有空腔61,空腔61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块62,路面层6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路肩63,路肩63上固定有防水带64。
本实施例中,防沉降层2与吸水层4之间设置有夯土层3。夯土层3其内部孔隙率较小,能够阻止雨水下渗,同时加强了整体的强度,防止路面下沉。
本实施例中,路面层6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叠加的底基层65、中间层66和顶层67。
本实施例中,底基层65由厚度为9-12CM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本实施例中,中间层66为碎石沥青混合层,其厚度为4-5CM,顶层67由厚度为5-6CM的SMA-13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1,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沉降层2、吸水层4和路面层6,防沉降层2内固定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防震柱7,防震柱7的上端依次穿过吸水层4后伸入路面层6内,且防震柱7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71,吸水层4由砂砾41和多个等距水平放置在砂砾41中的膨胀袋42组成,膨胀袋42内填充有膨胀土,路面层6与吸水层4之间设置有钢丝格栅网5,路面层6靠近桥梁的一端设置有空腔61,空腔61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块62,路面层6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路肩63,路肩63上固定有防水带64。
本实施例中,防沉降层2与吸水层4之间设置有夯土层3。夯土层3其内部孔隙率较小,能够阻止雨水下渗,同时加强了整体的强度,防止路面下沉。
本实施例中,路面层6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叠加的底基层65、中间层66和顶层67。
本实施例中,底基层65由厚度为9-12CM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本实施例中,中间层66为碎石沥青混合层,其厚度为4-5CM,顶层67由厚度为5-6CM的SMA-13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块62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状,且钢筋混凝土块62的厚度由桥梁逐渐向路基递减,钢筋混凝土块62的上表面设置有顶层67。使用纵截面呈三角形状的钢筋混凝土块62有利于该段的抗剪能力,从而减小了动荷载对于路基侧的冲击作用。
本实施例中,路基层1的底部具有一承重钢板11,承重钢板11的下端固定有多个路桩12,路桩12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头13,路桩12的侧壁上固定有倒刺14。承重钢板11的设置利于增强底部的承压能力,路桩12的设置能够快速将承重钢板11插入到土地中,倒刺14的设置能够是路桩12牢固抓住土地,防止移位现象的产生,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路桩12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5。减震弹簧15的设置利于吸收震动,进一步提高了抗震能力。
本实施例中,防震柱7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减震材料。减震材料为现有技术,其采用硅胶、橡胶、聚氨酯材料或其他材料。
本实施例中,路基层1与防沉降层2的厚度比为3-5: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沉降层、吸水层和路面层,所述的防沉降层内固定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防震柱,所述的防震柱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的吸水层后伸入所述的路面层内,且所述的防震柱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的吸水层由砂砾和多个等距水平放置在所述的砂砾中的膨胀袋组成,所述的膨胀袋内填充有膨胀土,所述的路面层与所述的吸水层之间设置有钢丝格栅网,所述的路面层靠近桥梁的一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块,所述的路面层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路肩,所述的路肩上固定有防水带,所述的防震柱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填充有减震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沉降层与所述的吸水层之间设置有夯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层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叠加的底基层、中间层和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基层由厚度为9-12CM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为碎石沥青混合层,其厚度为4-5CM,所述的顶层由厚度为5-6CM的SMA-13型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块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状,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块的厚度由桥梁逐渐向路基递减,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的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基层的底部具有一承重钢板,所述的承重钢板的下端固定有多个路桩,所述的路桩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的路桩的侧壁上固定有倒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桩上套设有减震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基层与所述的防沉降层的厚度比为3-5:1。
CN201822154886.1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9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4886.1U CN209669615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4886.1U CN209669615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9615U true CN209669615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2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5488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9615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9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74453U (zh) 一种用于治理桥头跳车的轻质路堤结构
CN108999045A (zh)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614961B (zh) 一种防止桥台跳车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及施工方法
CN102418319A (zh) 预制装配式箱涵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47218A (zh) 桥台刚构桥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99090U (zh) 一种上跨高速公路的桩基钢筋混凝土铁路路基结构
JP5913701B1 (ja) 仮設兼用型の本設土構造物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107587420B (zh) 一种桥台引道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45936U (zh) 一种基于废旧轮胎的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CN104179105A (zh) 一种逆作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
CN104213500B (zh) 基于台后设置拱形结构的无伸缩缝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9669615U (zh) 一种路桥过渡段路基结构
CN107761497B (zh)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CN110792010A (zh) 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472551U (zh) 桥台刚构桥的构造
CN212534135U (zh) 一种保通条件下改扩建工程桥台开挖支护结构
CN208183459U (zh) 下穿既有线桥梁的路堤结构
CN211848641U (zh) 高速铁路轻型路基结构
CN210013239U (zh) 一种防山体滑坡保护挡土墙
CN209555946U (zh) 一种高路堤垮塌的修复结构
CN219951576U (zh) 一种公路路基加固机构
CN110820431A (zh) 铁路基床施工方法
CN215856993U (zh) 局部路段道路强化地基
CN115125830B (zh) 一种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刚度平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00426U (zh) 公路工程用路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