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8109U - 一种海绵输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输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8109U
CN209668109U CN201920309487.XU CN201920309487U CN209668109U CN 209668109 U CN209668109 U CN 209668109U CN 201920309487 U CN201920309487 U CN 201920309487U CN 209668109 U CN209668109 U CN 209668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fixedly installed
accommodating groove
conveyer belt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94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zhida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zhida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zhida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zhida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094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8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8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8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所述输送带本体的输送口上固定安装有底座,且输送带本体上设有多个海绵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且两个立柱的顶部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立柱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向上抬升拉杆,可以使得两个盖板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将对照光栅移出收纳槽,此时就可以利用对照光栅对海绵本体进行检测,使得海绵本体感应到后,输送带本体就会停止下料,必须将此卷海绵本体挪开后才会继续下料,不会造成挤压,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对对照光栅进行收纳,避免对照光栅被异物碰撞,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输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输送带。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
现有的输送带在下料的时候是连续下料,如果下方接料的人不在情况下,材料会连续下料,导致材料挤坏,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海绵输送带,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绵输送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所述输送带本体的输送口上固定安装有底座,且输送带本体上设有多个海绵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且两个立柱的顶部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立柱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嵌装有对照光栅,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且两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收纳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孔,两个拉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移动孔并延伸至立柱的外侧,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且两个卡板分别与立柱的两侧活动卡装,所述安装板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盖板,且两个盖板的底部分别与支撑柱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限位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两个拉伸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拉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均位于收纳槽内,两个滚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收纳槽的两侧内壁滚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柱,且两个限位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板,两个U型板均与安装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上设有移动腔室,所述移动柱的一端延伸至移动腔室内并与移动腔室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同时向上移动两个拉杆,带动支撑柱向上移动,在支撑柱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安装板向上移动,此时可以使得移动柱在移动腔室内进行滑动,直至将移动柱的顶端与移动腔室的顶部内壁相接触,即可以使得限位柱和U型板进行转动,之后通过移动柱可以使得两个盖板均向上进行转动,直至将安装板移出收纳槽并使得拉杆与移动孔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之后可以同时释放两个拉杆,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就会使得两个拉伸弹簧相互靠近,因此可以使得卡板与立柱相卡装,所以可以将对照光栅移出收纳槽并利用对照光栅对海绵本体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向上抬升拉杆,可以使得两个盖板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将对照光栅移出收纳槽,此时就可以利用对照光栅对海绵本体进行检测,使得海绵本体感应到后,输送带本体就会停止下料,必须将此卷海绵本体挪开后才会继续下料,不会造成挤压,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对对照光栅进行收纳,避免对照光栅被异物碰撞,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绵输送带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绵输送带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绵输送带的立柱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绵输送带的安装板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绵输送带的A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绵输送带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海绵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1,输送带本体1的输送口上固定安装有底座3,且输送带本体1上设有多个海绵本体2,底座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4,且两个立柱4的顶部均开设有收纳槽5,收纳槽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顶部延伸至立柱4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且两个安装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嵌装有对照光栅12,支撑柱6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8,且两个限位槽18内均滑动连接有拉杆7,收纳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孔10,两个拉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移动孔10并延伸至立柱4的外侧,拉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且两个卡板分别与立柱4的两侧活动卡装,安装板11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盖板13,且两个盖板13的底部分别与支撑柱6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首先同时向上移动两个拉杆7,带动支撑柱6向上移动,在支撑柱6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安装板11向上移动,此时可以使得移动柱14在移动腔室17内进行滑动,直至将移动柱14的顶端与移动腔室17的顶部内壁相接触,即可以使得限位柱15和U型板16进行转动,之后通过移动柱14可以使得两个盖板13均向上进行转动,直至将安装板11移出收纳槽5并使得拉杆7与移动孔10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之后可以同时释放两个拉杆7,在拉伸弹簧8的作用下,就会使得两个拉伸弹簧8相互靠近,因此可以使得卡板与立柱4相卡装,所以可以将对照光栅12移出收纳槽5并利用对照光栅12对海绵本体2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向上抬升拉杆7,可以使得两个盖板13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将对照光栅12移出收纳槽5,此时就可以利用对照光栅12对海绵本体2进行检测,使得海绵本体2感应到后,输送带本体1就会停止下料,必须将此卷海绵本体2挪开后才会继续下料,不会造成挤压,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对对照光栅12进行收纳,避免对照光栅12被异物碰撞,造成损坏,对照光栅12的型号:NA2-N20。
立柱4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PLC、通过传感器检测物料,光电传感器包括接收器20和发射器19,发射器发射光束给接收器,接收器接收光束后产生电信号;
PLC的信号端与光电传感器的接收器信号端通信连接,接收器接收到光束后会产生信号,并输送至PLC21,此时PLC判断物料未达到预设高度,PLC与继电器22控制端通信连接,继电器的动触点与电源23导电连接、常开触点与驱动输送带本体1的电机24的进电端导电连接,从而使得PLC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接触时为断开)来控制电机的电流通断,也就是输送带本体1是否继续运行;
当物料高度未达到接收器和发射器安装高度时,接收器有信号输入,一旦物料高于接收器和发射器安装高度时,接收器接收不到光线,则PLC无法获得接收器的信号输入、此时判断为物料达到预设高度,PLC控制继电器断开,从而停止整个输送带的运行,以为转运物料提供时间。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限位槽18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8,两个拉伸弹簧8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拉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9,且两个滚轮9均位于收纳槽5内,两个滚轮9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收纳槽5的两侧内壁滚动连接,两个盖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柱14,移动柱14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5,且两个限位柱1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板16,两个U型板16均与安装板11转动连接,限位柱15上设有移动腔室17,移动柱14的一端延伸至移动腔室17内并与移动腔室17的内壁滑动连接,首先同时向上移动两个拉杆7,带动支撑柱6向上移动,在支撑柱6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安装板11向上移动,此时可以使得移动柱14在移动腔室17内进行滑动,直至将移动柱14的顶端与移动腔室17的顶部内壁相接触,即可以使得限位柱15和U型板16进行转动,之后通过移动柱14可以使得两个盖板13均向上进行转动,直至将安装板11移出收纳槽5并使得拉杆7与移动孔10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之后可以同时释放两个拉杆7,在拉伸弹簧8的作用下,就会使得两个拉伸弹簧8相互靠近,因此可以使得卡板与立柱4相卡装,所以可以将对照光栅12移出收纳槽5并利用对照光栅12对海绵本体2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向上抬升拉杆7,可以使得两个盖板13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将对照光栅12移出收纳槽5,此时就可以利用对照光栅12对海绵本体2进行检测,使得对照光栅12感应到海绵本体2到后,输送带本体1就会停止下料,必须将此卷海绵本体2挪开后才会继续下料,不会造成挤压,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对对照光栅12进行收纳,避免对照光栅12被异物碰撞,造成损坏。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同时向上移动两个拉杆7,带动支撑柱6向上移动,在支撑柱6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安装板11向上移动,此时可以使得移动柱14在移动腔室17内进行滑动,直至将移动柱14的顶端与移动腔室17的顶部内壁相接触,即可以使得限位柱15和U型板16进行转动,之后通过移动柱14可以使得两个盖板13均向上进行转动,直至将安装板11移出收纳槽5并使得拉杆7与移动孔10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之后可以同时释放两个拉杆7,在拉伸弹簧8的作用下,就会使得两个拉伸弹簧8相互靠近,因此可以使得卡板与立柱4相卡装,所以可以将对照光栅12移出收纳槽5并利用对照光栅12对海绵本体2进行检测,使得感应每卷海绵本体2到后,输送带本体1就会停止下料,必须将此卷海绵本体2挪开后才会继续下料,不会造成挤压,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对对照光栅12进行收纳,避免对照光栅12被异物碰撞,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的对照光栅12也是一个光电传感器,其发射器(此处为第二发射器25)和接收器(此处为第二接收器26)分别设置在输送带本体1靠近立柱4一端,当海绵本体2通过此第二发射器和第二接收器之间时,第二接收器没有电信号,从而判断海绵本体2位于光电传感器处,也就是必须先将此海绵本体2移开后,此第二接收器才能接收到信号,从而向PLC输送信号,使得PLC判断此海绵本体2已经移开,然后驱动输送带本体1(电机24)继续运行。这是给将海绵本体2放置在两个立柱之间的工序提供缓冲时间。第二发射器和第二接收器信号端分别与PLC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海绵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本体(1)的输送口上固定安装有底座(3),且输送带本体(1)上设有多个海绵本体(2),所述底座(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4),且两个立柱(4)的顶部均开设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延伸至立柱(4)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且两个安装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嵌装有对照光栅(12),所述支撑柱(6)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8),且两个限位槽(18)内均滑动连接有拉杆(7),所述收纳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孔(10),两个拉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移动孔(10)并延伸至立柱(4)的外侧,所述拉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且两个卡板分别与立柱(4)的两侧活动卡装,所述安装板(11)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盖板(13),且两个盖板(13)的底部分别与支撑柱(6)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槽(18)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8),两个拉伸弹簧(8)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拉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9),且两个滚轮(9)均位于收纳槽(5)内,两个滚轮(9)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收纳槽(5)的两侧内壁滚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两个盖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柱(14),所述移动柱(14)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5),且两个限位柱(1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板(16),两个U型板(16)均与安装板(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5)上设有移动腔室(17),所述移动柱(14)的一端延伸至移动腔室(17)内并与移动腔室(17)的内壁滑动连接。
CN201920309487.XU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海绵输送带 Active CN209668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9487.XU CN209668109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海绵输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9487.XU CN209668109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海绵输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8109U true CN209668109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1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9487.XU Active CN209668109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海绵输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8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5509U (zh) 一种木板翻转装置
CN101362555B (zh) 自动装柜机
CN104986564A (zh) 一种木地板生产线自动上料机构
CN104627405A (zh) 家具包装封箱自动线
CN209668109U (zh) 一种海绵输送带
CN109693944B (zh) 一种龙骨自动包装码垛设备及方法
CN210361368U (zh) 一种机器人码垛抓取装置
CN102161243A (zh) 阀口袋双缝口一次成型机
CN109178781A (zh) 果丹皮刮片流水线送料装置
CN212268766U (zh) 一种输送带的烟箱间隔控制装置
CN210557744U (zh) 一种可自动翻面的pvc板传输装置
CN208531590U (zh) 一种型材送料暂存装置
CN110039358B (zh) 一种铸压件加工系统
CN204896673U (zh) 一种物料盘自动提升机构
CN203998028U (zh) 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
CN204434241U (zh) 一种自动压盖装置
CN106586498B (zh) 可移动式快递盒传送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1932672U (zh) 一种连续提升输送机
CN204823349U (zh) 一种极片转运装置
CN109092704A (zh) 一种联动式剔包装置
CN106829104A (zh) 一种贴标签机用竖直输送装置的物料抓取转运机构
CN212864004U (zh) 液压自动码垛机
CN209758259U (zh) 一种用于橡皮筋加工的自动提升机
CN210853078U (zh) 智能打包机
CN203922092U (zh) 一种无托盘自动码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Jinzhida (Tianjin) Composit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ANGHAI JINZHIDA COMPOSITE MATERIAL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31000013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ponge conveyor bel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