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7006U - 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7006U
CN209667006U CN201920111637.6U CN201920111637U CN209667006U CN 209667006 U CN209667006 U CN 209667006U CN 201920111637 U CN201920111637 U CN 201920111637U CN 209667006 U CN209667006 U CN 209667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integrated manipulator
entire car
shell
ca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16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大鹏
宋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mmoth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mmoth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mmoth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mmoth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16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7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7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7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整车控制器、集成控制器、电池包、仪表盘、遥控钥匙、电机、电源插头及多个功能部件,集成控制器由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及车载充电器集合而成,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池包电连接,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电机及电源插头电连接,整车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并控制仪表盘、遥控钥匙及各功能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通过整车控制器及集成控制器的设置,从而使得整车模块化设计,便于拆装、管理及维修,且各子系统及功能部件之间相互无关联,部件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不影响其他部件使用,进而提高电动车整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通常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一般包括电池包、电源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电机、仪表盘、电源插座、喇叭、刹车及车锁等,由于电动车的功能部件较多,从而导致整车布局及布线复杂,且各功能部件的控制相关联,从而导致某部件坏了,其他功能部件也将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车整车布局及布线复杂且各功能部件相互影响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整车控制器、集成控制器、电池包、仪表盘、遥控钥匙、电机、电源插头及多个功能部件,所述集成控制器由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及车载充电器集合而成,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机及所述电源插头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并控制所述仪表盘、所述遥控钥匙及各所述功能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控制器、所述仪表盘、所述遥控钥匙及各所述功能部件均通过唯一一根控制线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所述电池包、所述仪表盘及所述遥控钥匙上均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独立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所述电池包、所述集成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及所述仪表盘沿所述电动车的后端向前端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功能部件包括转向灯、前灯、后灯、刹车、座鞍、轮速及车锁等;其中,所述后灯设于所述电动车的后端,所述转向灯、所述前灯、所述刹车、所述座鞍、所述轮速及所述车锁均靠近所述电动车的前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座及第二插座,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供与所述第一插座连接的第一控制线束穿过的第一线座,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供与所述第二插座连接的第二控制线束穿过的第二线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线座上开设于沿其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卡设于所述安装槽边缘上并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座及所述第二线座均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所述壳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卡扣,所述电路板的边缘卡设于所述卡扣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热量和气体排出的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通过整车控制器及集成控制器的设置,且集成控制器由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及车载充电器集合而成,整车控制器分别与集成控制器、仪表盘、遥控钥匙及各功能部件电连接,这样,将电动车分别划分集合成整车控制器、集成控制器、电池包、仪表盘及遥控钥匙等五个子系统和多个功能部件,从而使得整车模块化设计,便于拆装、管理及维修。此外,通过整车控制器分别对集成控制器、仪表盘、遥控钥匙及各功能部件进行单独控制,从而使得各子系统及功能部件之间相互无关联,部件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不影响其他部件使用,进而提高电动车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车控制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整车控制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整车控制器打开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第一线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整车控制器;20-集成控制器;21-电池管理系统;22-电机控制器;23-车载充电器;30-电池包;40-仪表盘;50-遥控钥匙;60-电机;70-电源插头;80-功能部件;81-转向灯;82-前灯;83-后灯;84-刹车;85-座鞍;86-轮速;87-车锁;90-控制线束;91-第一控制线束;92-第二控制线束;11-壳体;12-电路板;13-第一插座;14-第二插座;15-第一线座;16-第二线座;110-安装腔;111-底壳;112-上盖;113-密封圈;114-挡板;150-卡槽;151-第二容置槽;152-第一侧;153-第二侧;1110-U形槽;1111-第一容置槽;111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进行说明。该电动车包括车身(图中未标示)、整车控制器10、集成控制器20、电池包3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电机60、电源插头70及多个功能部件80。其中,整车控制器10、集成控制器20、电池包3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电机60、电源插头70及多个功能部件80均分别设于车身上,集成控制器20由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21、电机控制器22及车载充电器23集合而成,集成控制器20的输入端与电池包30电连接,集成控制器20的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10、电机60及电源插头70电连接,整车控制器10分别电连接并控制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及各功能部件8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通过整车控制器10及集成控制器20的设置,且集成控制器20由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21、电机控制器22及车载充电器23集合而成,整车控制器10分别与集成控制器2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及各功能部件80电连接,这样,将电动车分别划分集合成整车控制器10、集成控制器20、电池包30、仪表盘40及遥控钥匙50等五个子系统和多个功能部件80,从而使得整车模块化设计,便于拆装、管理及维修。此外,通过整车控制器10分别对集成控制器2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及各功能部件80进行单独控制,从而使得各子系统及功能部件80之间相互无关联,部件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不影响其他部件使用,进而提高电动车整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集成控制器2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及各功能部件80均通过唯一一根控制线束90与整车控制器10进行电连接,即集成控制器2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及各功能部件80的控制线束90均相互无关联,整车控制器10直接控制各子系统及功能部件80,从而达到集中控制效果,方便电动车设计、管理、维护,提高电动车安全性能及售后维护。此外,通过唯一一根控制线束90的设计,从而大大减少了线束的数量,使得整车布线简洁,避免线束老化,提高电动车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整车控制器10、集成控制器20、电池包30、仪表盘40及遥控钥匙50上均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独立二维码(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通过使得每个子系统均具有特有的身份进行匹配,通过平台实现监控,不可乱用,即使被小偷偷走,也无法进行充电,从而达到防盗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电机60、电池包30、集成控制器20、整车控制器10及仪表盘40沿电动车的后端向前端依次设置,这样,使得各子系统在电动车车身上布局有序整齐,同时,集成控制器20与位于其后端的电池包30及电机60电连接,整车控制器10与位于其周边附近的集成控制及仪表盘40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得各控制线束90达到最短化,防止各控制线束90相互干涉,从而使得整车布线整洁,避免线束老化,提供电动车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功能部件80包括转向灯81、前灯82、后灯83、刹车84、座鞍85、轮速86及车锁87等。其中,后灯83设于电动车的后端,转向灯81、前灯82、刹车84、座鞍85、轮速86及车锁87均靠近电动车的前端设置,从而使得除了后灯83之外的各功能部件80均设于整车控制器10的周边,进而使得控制线束90最短化,防止各控制线束90相互干涉,从而使得整车布线整洁,避免线束老化,提供电动车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整车控制器10包括壳体11、电路板12、第一插座13、第二插座14、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电路板12设于壳体11内,第一插座13及第二插座14设于电路板12上并与电路板12电连接,第一线座15设于壳体11上并用于供与第一插座13连接的第一控制线束91穿过,第二线座16设于壳体11上并用于供与第二插座14连接的第二控制线束92穿过。本实施例中的整车控制器10,在安装时,先制成电路板12,然后将第一插座13及第二插座14通过焊接或者插接的方式设于电路板12上,然后第一插座13与第一控制线束91进行连接,第二插座14与第二控制线束92进行连接,最后将第一控制线束91穿过第一线座15并与集成控制器20、电池包3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电机60、电源插头70及多个功能部件80等的一部分进行连接,将第二控制线束92穿过第二线座16并与集成控制器20、电池包30、仪表盘40、遥控钥匙50、电机60、电源插头70及多个功能部件80等的另一部分进行连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插座13、第二插座14、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的设置,从而使得整车控制器10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线缆均集中于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处,进而使得整车控制器10线缆布局整洁,使得整个电动车线缆布局整洁,防止线缆老化。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上述电路板12上设有两第一插座13,与两第一插座13连接的第一控制线束91均穿过第一线座15。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外部子系统及功能部件80的数量及控制情况,上述电路板12上也可设置多个第一插座13及多个第二插座14,可以只设置第一插座13及第一线座15,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上述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对称设于壳体11的相对两侧,具体的,第一线座15设于壳体11的靠近电动车后端的一侧,第二线座16设于壳体11的靠近电动车前端的一侧,从而使得整车线束布局整齐。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具体要求,上述壳体11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线座,且线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的具体结构相识,且在壳体11上的安装方式相同,下面以第一线座15在壳体11上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线座15上开设有多个线槽(图中未示出),线槽呈圆形,线槽贯穿整个第一线座15,且线槽自壳体11内侧延伸至壳体11外侧,线槽用于供第一控制线束91穿过。具体的,请参阅图6,第一线座15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52及第二侧153,第一侧152位于壳体11内部,第二侧153位于壳体11外部,线槽自第一侧152垂直延伸至第二侧15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线槽内还设有防水包胶(图中未示出),第一控制线束91从防水包胶中穿过,从而防止水进入壳体11内部,防止壳体11内部电元器件受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上述壳体11上开设有安装槽,第一线座15上开设于沿其周向延伸的卡槽150,卡槽150卡设于安装槽边缘上并通过密封圈113连接,通过密封圈113的设计,从而使得第一线座15与壳体1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高,防止水从第一线座15与壳体11的连接处进入壳体11中,进而提高了整个壳体11的防水效果。
具体的,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控制器2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1包括底壳111及上盖112,上盖112边缘抵持于底壳111边缘上并通过密封圈113密封连接,上盖112与底壳111围合形成有安装腔110,电路板12、第一插座13及第二插座14均设于安装腔110中,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设于底壳111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控制器2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底壳111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上盖112的U形槽1110,其中U形槽1110与上盖112边缘围合形成上述安装槽,请参阅图4及图6,卡槽150卡设于U形槽1110边缘及上盖112边缘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上述底壳111边缘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111,第一线座15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51,第二容置槽151开设于卡槽150的底部并与卡槽150相通,第二容置槽151沿底壳111周向上与第一容置槽1111相通,密封圈113贯穿第一容置槽1111及第二容置槽151设置。安装时,先将第一线座15卡设于U形槽1110上,然后将密封圈113设于第一容置槽1111及第二容置槽151中,并将上盖112插设于第一容置槽1111及第二容置槽151中,且使得上盖112与密封圈113相抵接,最后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3及图4,上述上盖112及底壳111上均设有挡板114,挡板114自上盖112顶端垂直向下延伸,或者挡板114自底壳111底端垂直向上延伸,挡板114位于第一线座15的内侧,挡板114用于对第一线座15的限位。具体的,上盖112上设有两挡板114,两挡板114沿横向并列设置,从而促进第一线座15的安装,且对第一线座15达到一定的限位效果。
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1采用铝形材制成,上述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均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得第一线座15及第二线座16在壳体11上的安装更加紧密,进而使得该整车控制器10的防水效果更好。此外,上述壳体11采用铝形材料制成,铝形材料散热效果很好,从而使得壳体11的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1内侧设有卡扣1112,电路板12的边缘卡设于卡扣1112上,这样,安装时,只需要将电路板12轻松卡入卡扣1112中即可,其操作简单,且节省螺丝成本及节省螺丝安装工艺。具体的,上述卡扣1112设于底壳111上,底壳111上分布有四个卡扣1112,从而将电路板12稳定扣于底壳111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1上还设有泄压阀(图中未示出),泄压阀用于在壳体11内部发热过高或者气压增大时,将壳体11内的热量及气体排出,从而保持壳体11内部热量及气压平衡,防止壳体11爆炸,提高该整车控制器10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泄压阀设于上盖112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泄压阀也可以设于底壳111上,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集成控制器、电池包、仪表盘、遥控钥匙、电机、电源插头及多个功能部件,所述集成控制器由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及车载充电器集合而成,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机及所述电源插头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并控制所述仪表盘、所述遥控钥匙及各所述功能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控制器、所述仪表盘、所述遥控钥匙及各所述功能部件均通过唯一一根控制线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所述电池包、所述仪表盘及所述遥控钥匙上均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独立二维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所述电池包、所述集成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及所述仪表盘沿所述电动车的后端向前端方向依次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功能部件包括转向灯、前灯、后灯、刹车、座鞍、轮速及车锁;其中,所述后灯设于所述电动车的后端,所述转向灯、所述前灯、所述刹车、所述座鞍、所述轮速及所述车锁均靠近所述电动车的前端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座及第二插座,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供与所述第一插座连接的第一控制线束穿过的第一线座,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供与所述第二插座连接的第二控制线束穿过的第二线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线座上开设于沿其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卡设于所述安装槽边缘上并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座及所述第二线座均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所述壳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卡扣,所述电路板的边缘卡设于所述卡扣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热量和气体排出的泄压阀。
CN201920111637.6U 2019-01-22 2019-01-22 电动车 Active CN209667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1637.6U CN209667006U (zh) 2019-01-22 2019-01-22 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1637.6U CN209667006U (zh) 2019-01-22 2019-01-22 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7006U true CN209667006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6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1637.6U Active CN209667006U (zh) 2019-01-22 2019-01-22 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70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2222A (zh) * 2019-01-22 2020-08-14 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2222A (zh) * 2019-01-22 2020-08-14 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6681B (zh) 電動車輛的充電控制裝置
US8466586B2 (en) High-voltage terminal assembly with integral high-voltage interlock
KR102139572B1 (ko) 전기차 전력제어장치
CN106740128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配电盒
CN101622735A (zh) 电池模块
US10608385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05871956U (zh) 一种封装有dc模块和充电模块的电动车高压配电控制箱
KR102616880B1 (ko) 버스바 분산 전력감지모듈이 내장된 전기차 전력분배장치
CN212125038U (zh) 一种动力电池bdu集成布置装置
CN114144017B (zh) 电动总成的控制器和电动总成
CN213473022U (zh) 一种电控多合一控制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06080448B (zh) 一种封装有dc模块和充电模块的电动车高压配电控制箱
CN109256963A (zh) 车辆和驱动电路单元
CN209667006U (zh) 电动车
CN206615096U (zh) 一种充电座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7293477B (zh) 一种配电盒及电池包
CN209667005U (zh) 集成控制器及电动车
CA3223996A1 (en) Telehandler with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energy sources
CN217362468U (zh) 分线器、供电系统及车辆
CN111532222A (zh) 电动车
CN205853910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及汽车
CN214929519U (zh) 车辆
CN112955344A (zh) 高压配电模块和高压电控总成
JP7396055B2 (ja) 電力分配装置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