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1842U -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1842U
CN209651842U CN201920016662.6U CN201920016662U CN209651842U CN 209651842 U CN209651842 U CN 209651842U CN 201920016662 U CN201920016662 U CN 201920016662U CN 209651842 U CN209651842 U CN 209651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pipe
pipe
outer tube
sliding block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166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行
龚振斌
龚旭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ishikai Driv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ishikai Driv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ishikai Driv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ishikai Driv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166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1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1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1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包括内管、套设于内管外且可沿内管轴向滑动的中管以及套设于中管外且可沿中管轴向滑动的外管,内管和中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内管上的第一滑块,中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中管上的第二滑块,中管和外管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滑落的封油件,设置在外管上的封油件和中管间隙配合,设置在中管上的封油件和内管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块对内管和中管形成分隔,第二滑块对中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分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有效防止在升降立柱的升降过程中内管和中管外表面的涂层受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升降立柱在运行过程中重叠度足够且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立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背景技术
电动升降立柱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医疗等领域,现有的电动升降立柱的管体一般由内管、套设在内管外的中管以及套设在中管外的外管组成,内管和外管均可沿中管轴向滑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升降立柱的中管和外管在滑动过程中会对中管和内管的外表面造成划痕,导致中管和内管外表面的防锈涂层遭到损坏,降低升降立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止外表面受到磨损的内磨的升降立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包括内管、套设于内管外且可沿内管轴向滑动的中管以及套设于中管外且可沿中管轴向滑动的外管,内管和中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内管上的第一滑块,中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中管上的第二滑块,中管和外管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滑落的封油件,设置在外管上的封油件和中管间隙配合,设置在中管上的封油件和内管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封油件包括环形挡油板以及将环形挡油板连接在中管或外管上的限位板,环形挡油板与中管或外管的端面相抵。
进一步的,限位板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以及连接在连接部上的定位部,定位部与中管或外管插接,连接部连接在环形挡油板上并伸入中管或外管内。
进一步的,定位部为定位凸起,中管和外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带动中管滑动的中管固定座,中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在中管上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块通过插板插接在中管和中管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第三滑块上连接有挂设在中管的侧壁顶部的挂钩。
进一步的,第一滑块朝向中管的侧壁上和第二滑块朝向外管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油槽。
进一步的,储油槽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交叉并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内管和中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内管上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对内管和中管形成分隔,中管在沿内管轴向滑动时,第一滑块和中管的内壁相接触,仅对中管的内壁形成磨损,防止因接触对内管的外表面产生磨痕;中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中管上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对中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分隔,外管沿中管的轴向滑动时,第二滑块和外管的内壁相接触,仅对外管的内壁形成磨损,防止因接触对中管的外表面产生磨痕;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有效防止在升降立柱的升降过程中内管和中管外表面的涂层受到磨损,同时保证升降立柱在运行过程中重叠度足够且稳定可靠。中管和外管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滑落的封油件,防止预涂在中管和外管的内壁上的润滑油滴落,保证中管和外管内部的润滑效果,设置在外管上的封油件和中管间隙配合,设置在中管上的封油件和内管间隙配合,即在中管和外管的升降过程中,中管底部的油封件不与内管的外壁接触,外管底部的油封件不与中管的外壁相接触,防止对内管和中管的外表面的涂层形成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2、将封油件安装到中管上时,将封油件的限位板伸入中管内,当环形挡油板与中管端部相抵时,定位部刚好卡入定位槽中,防止封油件脱离中管,外管上油封件的安装步骤同中管一致。
3、当中管固定座升降时,中管固定座带动第三滑块和中管升降,第三滑块在传动的同时起到分隔中管和外管的作用,第三滑块上连接有挂设在中管的侧壁顶部的挂钩,挂钩增强第三滑块和中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插板因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
4、当中管进行升降时,中管的内壁上预涂的部分润滑油会进入第一滑块上的储油槽中,当外管进行升降时,外管的的内壁上预涂的部分润滑油会进入倾斜设置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更加便于储油槽收集润滑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块对内管和中管形成分隔,第二滑块对中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分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有效防止在升降立柱的升降过程中内管和中管外表面的涂层受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升降立柱在运行过程中重叠度足够且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的立体图;
图2为内管的立体图;
图3为中管的立体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的爆炸图;
图5为封油件的立体图;
图6为第三滑块的立体图;
图7为第一滑块的立体图。
其中:1、底座;2、内管;21、第一滑块;211、储油槽;3、中管;31、第二滑块;32、第三滑块;321、插板;322、挂钩;4、外管;5、封油件;51、环形挡油板;52、限位板;521、连接部;522、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包括底座1、连接在底座1上的内管2、套设于内管 2外且可沿内管2轴向滑动的中管3以及套设于中管3外且可沿中管3轴向滑动的外管4,底座1内设置有驱动器,内管2内设置有受驱动器驱动带动外管4伸缩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连接有带动中管3伸缩的中管3固定座。内管2 和中管3之间设置有插接在内管2上的第一滑块21,第一滑块21对内管2和中管3形成分隔,中管3在沿内管2轴向滑动时,第一滑块21和中管3的内壁相接触,仅对中管3的内壁形成磨损,防止因接触对内管2的外表面产生磨痕;中管3和外管4之间设置有插接在中管3上的第二滑块31,第二滑块31对中管 3和外管4之间形成分隔,外管4沿中管3的轴向滑动时,第二滑块31和外管 4的内壁相接触,仅对外管4的内壁形成磨损,防止因接触对中管3的外表面产生磨痕;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31有效防止在升降立柱的升降过程中内管2 和中管3外表面的涂层受到磨损,同时保证升降立柱在运行过程中重叠度足够且稳定可靠。中管3和外管4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滑落的封油件5,防止预涂在中管3和外管4的内壁上的润滑油滴落,保证中管3和外管4内部的润滑效果,设置在外管4上的封油件5和中管3间隙配合,设置在中管3上的封油件5和内管2间隙配合,即在中管3和外管4的升降过程中,中管3底部的油封件不与内管2的外壁接触,外管4底部的油封件不与中管3的外壁相接触,防止对内管2和中管3的外表面形成磨痕。
本实施例中,封油件5包括环形挡油板51以及将环形挡油板51连接在中管3或外管4上的限位板52,环形挡油板51与中管3或外管4的端面相抵,限位板52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521以及连接在连接部521上的定位部522,定位部522与中管3或外管4插接,连接部521连接在环形挡油板51上并伸入中管3或外管4内,定位部522为定位凸起,中管3和外管4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将封油件5安装到中管3上时,将封油件5的限位板52伸入中管3内,当环形挡油板51与中管3端部相抵时,定位部522刚好卡入定位槽中,防止封油件5脱离中管3,外管4上油封件的安装步骤同中管3 一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带动中管3滑动的中管3固定座,中管3和外管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在中管3上的第三滑块32,第三滑块32通过插板321插接在中管3和中管3固定座上,当中管3固定座升降时,中管3固定座带动第三滑块32和中管3升降,第三滑块32在传动的同时起到分隔中管3和外管4的作用,第三滑块32上连接有挂设在中管3的侧壁顶部的挂钩322,挂钩322增强第三滑块32和中管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插板321因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1朝向中管3的侧壁上和第二滑块31朝向外管4 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油槽211,储油槽211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交叉并连通,当中管3进行升降时,中管3的内壁上预涂的部分润滑油会进入第一滑块21上的储油槽211中,当外管4进行升降时,外管4的的内壁上预涂的部分润滑油会进入倾斜设置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更加便于储油槽211收集润滑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包括内管、套设于内管外且可沿内管轴向滑动的中管以及套设于中管外且可沿中管轴向滑动的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中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内管上的第一滑块,所述中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插接在中管上的第二滑块,所述中管和外管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滑落的封油件,设置在外管上的封油件和中管间隙配合,设置在中管上的封油件和内管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件包括环形挡油板以及将环形挡油板连接在中管或外管上的限位板,环形挡油板与中管或外管的端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以及连接在连接部上的定位部,定位部与中管或外管插接,连接部连接在环形挡油板上并伸入中管或外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凸起,所述中管和外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动中管滑动的中管固定座,所述中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在中管上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通过插板插接在中管和中管固定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块上连接有挂设在中管的侧壁顶部的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朝向中管的侧壁上和第二滑块朝向外管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交叉并连通。
CN201920016662.6U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Active CN209651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6662.6U CN209651842U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6662.6U CN209651842U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1842U true CN209651842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6662.6U Active CN209651842U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18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198A (zh) * 2021-11-16 2021-12-14 常州市凯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结构、安装方法和致动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198A (zh) * 2021-11-16 2021-12-14 常州市凯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结构、安装方法和致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6693B (zh) 一种锂基脂润滑脂自动加注装置
CN209651842U (zh) 一种内磨的升降立柱
CN101795942A (zh) 润滑剂用筒形罐
US1947198A (en) Floating stuffing box
US20180142777A1 (en) Non-revolving pumping unit with auto-lubricating sprocket and chain
CN205559304U (zh) 高温浓硫酸液下泵
CN218863236U (zh) 一种港口起重机的传动结构
CN201190681Y (zh) 一种整体式油润滑风机轴承箱
CN205478275U (zh) 泥浆泵分体式凡尔
CN201731064U (zh) 一种扣式密封圈
CN205199995U (zh) 设有清洗刷的变速箱自动清洗装置
CN208831676U (zh) 一种具有润滑油收集功能的齿轮箱体
CN208474914U (zh) 一种润滑脂加注用可自动密封的加注头
CN203162508U (zh) 一种集油瓶
CN208185140U (zh) 一种柴油机油箱过滤器
CN205678414U (zh) 齿轮油预处理装置
CN205199976U (zh) 设有推拉式清洗刷的变速箱清洗装置
CN205199992U (zh) 设有滚筒式清洗刷的变速箱清洗装置
CN105290007A (zh) 设有清洗刷的变速箱清洗系统
CN202284908U (zh) 一种九辊布料器
CN108843779A (zh) 立式螺伞齿轮箱润滑结构
CN104896076B (zh)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CN220581537U (zh) 一种滑动轴承
CN221003498U (zh) 一种修井机的十字轴总成
CN208779102U (zh) 上线装置用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