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9372U -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9372U
CN209649372U CN201822168107.3U CN201822168107U CN209649372U CN 209649372 U CN209649372 U CN 209649372U CN 201822168107 U CN201822168107 U CN 201822168107U CN 209649372 U CN209649372 U CN 209649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ng glue
runner
glue seat
plat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81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Tian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Tian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Tian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Tian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9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9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包括相互开合的上模块和下模块,下模块包括有下模板,上模块包括有分流道板、注胶座、上模板,下模板和上模板层叠后内部形成模穴,分流道板和上模板层叠后形成一容纳腔,注胶座设置于容纳腔内,分流道板上设有分流通道,其技术特征在于:注胶座上设有与分流通道对应连接的主进料通道和一贯穿注胶座的侧进料孔,主进料通道与侧进料孔连通,上模板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顶部与侧进料孔连通,出料孔的底部与模穴连通,侧进料孔内设有一可沿侧进料孔轴向移动的水口切针,轴向移动的水口切针实现主进料通道与模穴的连通与封闭。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水口切针,在产品固化成型时,用水口切针将进胶流道内的热固性塑料隔绝于分流道板和注胶座的冷侧内,达到节省材料的效果。

Description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它主要借助于模具成型形成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热固性塑料产品的制造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包括可开合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分别设有上模仁和下模仁。层叠的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产品成型腔,在产品成型腔的壁面上设有进胶孔。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模仁和下模仁的层叠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上进胶槽和下进胶槽。如图1所示,上进胶槽和下进胶槽层叠形成进胶流道,进胶流道与进胶孔连通。
工作时,热固性塑料从料口进入至进胶流道内,直至流通到产品成型腔内,待产品成型腔内注满塑料时,停止进胶。模具内的发热管进行加热,产品成型腔内的塑料固化形成产品,模具打开,顶针定出产品。
然而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在产品固化成型过程中,进胶流道内的热固性塑料同时固化形成水口料。由于加热固化后的水口料是难以回收再用因此,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
2.在产品固化过程中,产品与进胶流道内的塑料一起固化,待完成加热固化后,模具内的产品与水口料连成一体。由热固性材料固化后非常坚硬,在将产品和水口料进行分离时,容易损坏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主要应用水口切针,在产品固化成型时,将进胶流道内的热固性塑料隔绝于冷侧,达到节省材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包括相互开合的上模块和下模块,下模块包括有下模板,上模块包括有分流道板、注胶座、上模板,下模板和上模板层叠后内部形成模穴,分流道板和上模板层叠后形成一容纳腔,注胶座设置于容纳腔内,分流道板上设有分流通道,其技术特征在于:注胶座上设有与分流通道对应连接的主进料通道和一贯穿注胶座的侧进料孔,上模板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顶部与侧进料孔连通,出料孔的底部与模穴连接,侧进料孔内设有一可沿侧进料孔轴向移动的水口切针,轴向移动的水口切针实现主进料通道与模穴的连通与封闭。
进一步地,侧进料孔与水口切针之间设有司筒,司筒的柱状侧面开设有司筒料孔,司筒料孔与主进料通道连通。
更进一步地,司筒的外侧设有隔热套。
更进一步地,司筒延伸至上模板内,司筒底面至上模板面向模穴的底面距离为5~10cm。
进一步地,注胶座由第一注胶座和第二注胶座拼接而成,第一注胶座或第二注胶座上设有注胶座内凹面,第一注胶座和第二注胶座拼接后的注胶座内凹面形成主进料通道和侧进料孔。
进一步地,主进料通道由一轴向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由一径向第二进料通道交接连成。
进一步地,分流道板包括有分流道上模板和分流道下模板,分流道上模板或分流道下模板的表面设有内凹流道,分流道上模板和分流道下模板层叠将内凹流道形成分流通道。
更进一步地,分流道板上设有冷却水路。
进一步地,注胶座上设有冷却水路。
进一步地,下模板或上模板上设有发热管,发热管之间为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分流道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隔热板。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制造热固性产品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制造热固性产品的上模仁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制造热固性产品的下模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制造节材产品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材产品的注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节材产品的第一注胶座的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节材产品的第二注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节材产品的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司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分流道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分流道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现模具上模组件 2-现模具下模组件 3-上模仁 4-下模仁 5-产品成型腔6-进胶孔 7-进胶流道 7.1-上进胶槽 7.2-下进胶槽 8-顶针
10-上模块 11-上模架 12-切针底板 13-切针面板 14-分流道板 14.1-分流道上板 14.1.1-内凹流道 14.2-分流道下板 14.3-分流通道 14.4-分流道板冷水流道 15-隔热板 16-上模板 16.1-上模仁座 16.2-上模仁 上产品成型-16.2.1 16.3-出料孔 17- 司筒 17.1-司筒料孔 18-注胶座 18.1-主进料通道 18.1.1-第一进料通道 18.1.2-第二进料通道 18.2-侧进料孔 18.3-注胶座冷水流道 19-容纳腔 19.1-第一凹孔 20- 下模块21-下模架 22-顶针面板 23-顶针底板 24-下模板 24.1-下模仁座 24.2-下模仁 25-顶针26-水口切针 27-发热管 28.1-第一注胶座 28.2-第二注胶座 30-隔热套 31-模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节材产品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相互开合的上模块10和下模块20。下模块20包括有下模架21,层叠装配于下模架上21的顶针底板22、顶针面板23 和下模板24。下模板24由下模仁座24.1和下模仁24.2组成,下模仁24.2上设有下产品成型腔(图中未标)。在顶针面板23上设置有延伸至下产品成型腔上的顶针25,待产品完成注塑成型后顶针25往下产品成型腔方向移动将产品顶出。
如图4、图11和图12所示,上模块10包括有上模架11、层叠装配于上模架11上的分流道板14和上模板16、注胶座18。作为优选的方案分流道板14上设有第一凹孔19.1。层叠后分流道板14和上模板16之间形成容纳腔19,注胶座18装配于容纳腔19内。
参阅图4、图5、图6和图7,注胶座18的内部开设有一主进料通道18.1和一贯穿注胶座的侧进料孔18.2。主进料通道18.1为一沿轴向延伸的第一进料通道18.1.1和一沿径向延伸的第二进料通道18.1.2交接形成交接孔。第一进料通道18.1.1的端面孔与分流道板上的分流通道14.3连通,第二进料通道18.1.2与侧进料孔18.2连通。为了方便清理主进料通道内的堵塞塑料,作为优选方案,注胶座18由并接的第一注胶座28.1和第二注胶座28.2拼接而成。在第一注胶座28.1或第二注胶座28.2上设有注胶座内凹面,第一注胶座和第二注胶座拼接后的注胶座内凹面形成主进料通道18.1和侧进料孔18.2。
如图4和8所示,上模板16分由上模仁座16.1和上模仁16.2组成。在上模仁背向分流道板的一侧设有上产品成型腔16.2.1,叠合的上产品成型腔16.2.1和下产品成型腔形成模穴31。在上模仁16.2上开设有出料孔16.3,出料孔16.3的顶部与侧进料孔连通18.2连通,出料孔的底部与模穴31连通。
参阅图4所示,侧进料孔18.2内设有一水口切针26,水口切针在顶针顶板12和顶针面板13的作用下,可沿侧进料孔内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水口切针26的侧面对主进料通道18.1和侧进料孔18.2的交接孔进行连通和封闭,实现主进料通道18.1与模穴31的连通与封闭。更进一步地,水口切针26可移动至与模穴31的表面持平,达到更优效果。
参阅图4和图9,为了减少水口切针26的磨损和加强模具的使用寿命。在侧进料孔18.2 和水口切针26之间设置一司筒17。在司筒的柱状侧面开设有司筒料孔17.1,司筒料孔17.1 与主料通道的第二进料通道18.1.2连通,水口切针26在司筒内部移动,对司筒料孔17.1进行连通和封闭,实现主进料通道18.1与模穴31的连通与封闭。
如图10所示,司筒17延伸至上模仁16.2内,司筒17的底端面至上模仁16.2面向模穴面的距离为L,为了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L的距离设计为5~10cm。本优选方案为司筒17底面至模穴面的最小距离为7.5cm。
参见图4所示,为了防止模具内温度传递造成热固性塑料在分流道板14上固化,在上模板16和分流道板14之间设有隔热板15。
参阅图4、图11和图12,为了方便维修和清理分流道上的堵塞物。分流道板14由分流道上模板14.1和分流道下模板14.2叠合组成,在分流道上模板与分流道下模板叠合的表面上设有内凹流道14.1.1(同样地,内凹流道可以开设于下模板的表面),分流道上模板和分流道下模板层叠后,内凹流道形成分流通道14.3,分流通道14.3与注胶座上的主进料通道 18.1连通。
参阅图4、图5和图11所示,为了防止热固性塑料在进胶时由于热传递使其在胶内固化形成堵塞,在分流道板14和注胶座18上分别设有分流道板冷水流道14.4和注胶座冷水流道 18.3。冷却液可分别在分流道板冷水流道14.4和注胶座冷水流道18.3内流动,对分流道板和注胶座进行冷却降温。参考图4和10,更进一步地防止塑料在主进料通道18.1内固化,在司筒17靠近上模仁的一侧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套30。
参阅图4所示,在下模板24上设有发热管27,为了使模穴内受热均匀,发热管27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主要应用水口切针,在产品固化成型时,用水口切针将进胶流道内的热固性塑料隔绝于分流道板和注胶座的冷侧内,进胶流道内的热固性材料在产品成型过程中不固化,达到节省材料的效果。
本实用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1)

1.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包括相互开合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下模块包括有下模板,所述上模块包括有分流道板、注胶座、上模板,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层叠后内部形成模穴,所述分流道板和上模板层叠后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注胶座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分流道板上设有分流通道,其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座上设有与分流通道对应连接的主进料通道和一贯穿注胶座的侧进料孔,所述主进料通道与侧进料孔连通,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顶部与侧进料孔连通,所述出料孔的底部与模穴连通,所述侧进料孔内设有一可沿侧进料孔轴向移动的水口切针,所述轴向移动的水口切针实现主进料通道与模穴的连通与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进料孔与水口切针之间设有司筒,所述司筒的柱状侧面开设有司筒料孔,所述的司筒料孔与主进料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的外侧设有隔热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司筒延伸至上模板内,所述司筒底面至上模板面向模穴的底面距离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胶座由第一注胶座和第二注胶座拼接而成,第一注胶座或第二注胶座上设有注胶座内凹面,第一注胶座和第二注胶座拼接后的注胶座内凹面形成主进料通道和侧进料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料通道由一轴向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由一径向第二进料通道交接连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板包括有分流道上模板和分流道下模板,所述分流道上模板或分流道下模板的表面设有内凹流道,所述分流道上模板和分流道下模板层叠将内凹流道形成分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板上设有冷却水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座上设有冷却水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或上模板上设有发热管,所述的发热管之间为串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隔热板。
CN201822168107.3U 2017-12-26 2018-12-21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 Active CN2096493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07675 2017-12-26
CN201721870767 2017-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9372U true CN209649372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8107.3U Active CN209649372U (zh) 2017-12-26 2018-12-21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93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437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江门市甜的电器有限公司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以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437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江门市甜的电器有限公司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以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2596B (zh) 一种塑件制品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N106994765B (zh) 电动车蓄电池注塑件的精密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09649372U (zh)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
CN106142461A (zh) 二次开模压铸模具
CN101244621B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JP2010115916A (ja)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CN203391187U (zh) 用于成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上胶层的装置
CN109955437A (zh) 节材产品的制造设备以及制造方法
CN108081550A (zh) 一种手机外壳用注塑模具
CN206011602U (zh) 一种压差开关注塑模具
CN204183829U (zh) 注塑机的模具模腔调整装置
CN21122186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注塑模具结构
CN103213220B (zh)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
CN203236715U (zh) 用于成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上胶层的装置
CN201169038Y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CN103252866B (zh)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
CN211194699U (zh) 免热熔的导光按键注塑模具
CN209240423U (zh) 双向滑出双滑块高铁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
CN103481456A (zh) 一种易于退模的注塑模具
CN103231475B (zh)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
CN103213284B (zh) 用于成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上胶层的装置
CN203527781U (zh) 一种易于退模的注塑模具
CN213947302U (zh) 一种用于生产冰箱门把手的注塑模具
CN103203830B (zh)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
CN214137113U (zh) 一种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