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8867U -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8867U
CN209638867U CN201790001231.1U CN201790001231U CN209638867U CN 209638867 U CN209638867 U CN 209638867U CN 201790001231 U CN201790001231 U CN 201790001231U CN 209638867 U CN209638867 U CN 209638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vehicle
lamp
led lamp
describ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2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炳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 Sta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 Sta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 Sta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 Sta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0733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21725A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8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8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50Mounting arrangements
    • B60Q3/51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lighting devices onto vehicle interior, e.g. onto ceiling or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6/00In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LED灯单元(10),其附接于车辆灯基座(2)——该车辆灯基座附接于车辆并且在后部设置有基座端子(20)——以便与基座端子(20)建立接触。车辆LED灯单元(10)设置有:单元壳体(100),其至少部分插入基座端子(20)中;单元基板(200),其布置在单元壳体(100)上并且与基座端子(20)建立电连接;单元灯(300),其包括布置在单元基板(200)的一侧的LED元件;连接器端子部(600),其在基座端子(20)和单元基板(200)之间建立基于基础的电连接并且被布置成使得端部部分的至少部分被引出到单元壳体的外部;以及接触端子部(500),其用于在单元基板(200)和连接器端子部(600)之间传输电信号,其中,可从单元基板(200)或从其后部触及接触端子部(500)。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车辆上的灯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使制造成本最低并进一步提高耐用性和灵敏度的LED灯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灯(例如,车辆的顶灯)已被应用为仅向车辆内部提供照明的形式。普通车辆采用了典型的灯泡型灯(诸如,传统的卤素灯),以便确保车辆的耐用性。
然而,随着对车辆驾驶员满意度的需求增加,对LED车灯的需求增加。
为此,传统上,出于与灯泡兼容的目的,LED模块被配置为灯泡插座的形状。另外,传统LED模块按使用于安装光源(LED)的PCB与用于配置驱动器的PCB接合的形状来实现。
然而,这种LED模块结构带来的问题是,其中安装有光源(LED)的PCB和其中配置有驱动器的PCB彼此分离,并且需要用连接器来连接这两个PCB以及由于PCB的尺寸问题而导致要手动安装连接器,从而造成光源(LED)PCB和驱动器PCB之间的对准有问题并且导致在组装过程中出现缺陷。另外,必须将引线脚与灯接触点连接,并且需要用焊接工艺将引线脚与PCB互连。
换句话讲,传统的LED模块结构涉及的问题是,组装过程复杂并且制造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已做出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以上提到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该LED灯装置具有直接接触型而非传统端子连接型的改进结构,并且实现了仪器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结构的改进。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所述LED灯装置安装在用于所述车辆的灯基座(2)上以便连接于基座端子(20),所述灯基座安装在所述车辆上并且具有设置在其后表面上的所述基座端子(20),该LED灯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00),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基座端子(20)的一侧中;装置基板(200),其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中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座端子(20)建立电连接;装置灯(300),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的LED元件;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基座端子(20)与所述装置基板(200)之间建立基于接触的电连接,并且被设置成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的一端至少部分地被引出到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以及接触端子单元(500),其被配置为在所述装置基板(20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之间传递电信号,其中,所述接触端子单元(500)连接于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侧。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接触端子单元(50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至少部分地彼此一体地形成。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接触端子单元(500)可包括:基板接触端子(510),其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另一个表面与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其上设置有所述装置灯(300)的一个表面相对;以及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其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所述基板接触端子(510)。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彼此一体地形成。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包括:连接器端子基座(601),其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中并且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以及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其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端子基座(601)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座端子(20)紧密接触。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设置在通过弯曲形成的导电条带的两端处。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装置壳体可包括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两端的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以允许所述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连接器通孔中,呈突出状。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装置壳体可包括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中的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以允许所述连接器端子基座(601)容纳地设置在所述本体连接器安装部中并且限制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的移动。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装置壳体可包括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中的本体基板支撑件(114),以允许所述装置基板(200)安置地支撑在所述本体基板支撑件上。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所述LED灯装置安装在用于所述车辆的灯基座(2)上以便连接于基座端子(20),所述灯基座安装在所述车辆上并且具有设置在其后表面上的所述基座端子(20),该LED灯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00),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基座端子(20)的一侧中;装置基板(200),其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中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座端子(20)建立电连接;装置灯(300),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的LED元件;以及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基座端子(20)与所述装置基板(200)之间建立基于接触的电连接,并且被设置成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的一端至少部分地被引出到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上,与所述装置灯(300)齐平,并且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是焊料。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装置基板(200)可包括:灯基板(210),其上设置有所述装置灯(300);以及元件基板(220),其连接于所述灯基板(210)并且被配置为允许用于将电信号传递到所述装置灯(300)的元件设置在其上,其中,所述灯基板(210)和所述元件基板(220)彼此一体地形成,并且设置在彼此相同的平面上。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基板支撑件(700)可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内以弹性地支撑所述装置基板(200)。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基板支撑件(700)可被形成为Y形。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基板支撑件(700)可包括: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其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中;以及一对相对的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其连接于所述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和所述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可包括通过弯曲形成的条带。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和所述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可被形成为通过冲压和弯曲制成的条带。
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还可包括保持增量(800),所述保持增量(800)周向突出地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周缘上,从而朝向所述灯基座的后表面取向。
在该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中,所述装置壳体(100)可包括含有周向突出部的壳体本体(110),并且所述保持增量(800)可以是高度在所述壳体本体(110)的周向方向上变化的倾斜结构。
有益效果
如上构造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提供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该LED灯装置利用紧凑和简单的结构确保了低成本、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可具有直接接触型而非传统端子连接型的改进结构,并且实现了仪器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结构的改进。
另外,使用附接有散热板的FPCB的传统LED模块的不足在于:LED PCB和驱动器PCB彼此分离,从而造成组装过程中的劳力增加,并且LED PCB所产生的热只从LED PCB发出。然而,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器PCB处于LED PCB的中心部分,通过向上LED PCB施加力将驱动器PCB与仪器容易地接合,并且LED PCB所产生的热可利用LED PCB和驱动器PCB彼此接合的结构传递到驱动器PCB,使得可以应对并解决对LED寿命产生绝对影响的与发热关联的问题。
另外,在与LED灯装置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实现基板之间的连接,使得可执行紧凑的空间布置。
此外,利用弯曲或冲压条带形成基板支撑件的结构,使工艺成本降低,并且可用Y形端子结构实现采用接触弹性支撑件的接触状态加强结构。
另外,形成为焊料的连接器端子单元可提供利用保持增量来加强连接状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是明显的,在附图中:
图1和图2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和图4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投影立体图和局部立体图;
图5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装置基板和装置散热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和图7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组装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8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接触端子单元和连接器端子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至图11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组装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组装连接状态的示意性局部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12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所连接的车辆灯基座的后表面的示意性状态图;
图13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装置散热单元所连接的示意性状态图;
图14至图17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立体图;
图18和图19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立体图;
图20和图21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修改形式的示意性局部立体图;
图22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3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4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25至图28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29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组装立体图;
图30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修改形式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31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修改形式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32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33和图34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和放大局部立体图;以及
图35是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基板支撑件的修改形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该注意,附图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尽管相同的元件在不同附图中示出。在下面的描述中,在下文中将避免对不必要地使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混淆不清的已知功能和构造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提供了从LED产生光并且将光提供给车辆的装置灯。
更具体地,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安装在用于车辆的灯基座2上。灯基座2安装在车辆上。灯基座罩2a设置在灯基座2上,并且从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产生的光穿过用于车辆的灯基座罩2a发出。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灯基座2包括允许LED灯装置10以插入的方式安装在其中的安装孔以及基座端子20。基座端子20以两个分开端子的形式设置在安装孔的外周缘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插入安装孔中,并且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连接地设置在基座端子20的形成在车辆灯基座2的后表面上的对应位置处,位于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的前方。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包括装置壳体100、装置基板200和装置灯300。如有需要,LED灯装置10还可选择性地或完全地包括装置散热单元400和接触端子单元500。尽管将重点放在包括装置散热单元400和接触端子单元500的情况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LED灯装置10,但是可根据设计规范以各种方式选择和配置LED灯装置10。
首先,装置壳体100至少部分地插入基座端子20的侧面中。
装置壳体100包括壳体本体110和壳体罩120。壳体本体110和壳体罩120彼此接合,以在其间限定内部空间从而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容纳其他构成元件。
壳体本体110包括主体111。主体111包括位于其外周缘处的本体保持器113以及位于其中心的用于容纳其他构成元件的本体容纳部115。本体保持器113具有与对应于壳体罩120的外周缘的罩保持器123接合的配置。
壳体本体110的主体111具有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一对相对的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使得连接器端子通过本体连接器通孔至少部分地暴露于外部,并最终当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安装于车辆灯基座2时,它连接于基座端子20。
壳体罩120可包括光传递部121,光传递部121在其前端带有光学标记或图标,以便平稳地传递预定的光。壳体罩120可被配置为包括形成在其内周表面上的罩基板支撑肋125,以稳定地支撑装置基板200。
装置基板200设置在装置壳体100中并且被配置为与基座端子20建立电连接。装置基板200可利用下面将描述的连接器端子单元600或接触端子单元500连接于基座端子20侧,并且基座端子20可连接于外部电源,以允许外部电力作为电信号被供应到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基板200可被实现为FPCB的柔性基板,并且可被实现为传统的硬型印刷电路板(PCB)。在该实施方式中,将重点放在柔性印刷电路板(PCB)的情况描述装置基板200。
装置基板200包括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
装置灯300设置在灯基板210的一个表面上。
元件基板220连接于基板210的一侧,并且包括设置在其上的用于将电信号传递到装置灯300的元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用连接基板230彼此连接。灯基板210、元件基板220和连接基板230被配置为,使得它们彼此一体地形成(参见图6)。
另外,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它们彼此相交的平面上。当被设置在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上时,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未处于同一平面上,而是处于它们彼此相交的平面上,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它们彼此垂直的平面上(参见图5)。
连接基板230用于将与灯散热部410附接的灯基板210和与元件散热部420附接的元件基板220互连。连接基板230被配置为沿着灯散热部410的侧面和底表面设置。
下面将描述的接触端子单元500的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形成在元件基板220上,以形成连接器接触端子520与连接器端子单元600接触地连接的状态。
同时,装置灯300被实现为预定的LED元件。在该实施方式中,尽管设置的是单个装置灯300,但是可根据设计规范以各种方式配置装置灯300。
装置灯300包括设置在装置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的LED元件。
另外,装置散热单元400与装置基板200紧密接触,以散发来自装置灯300的热。装置散热单元400由非导电金属制成,以允许散热同时限制电连接。
装置散热单元400包括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灯散热部410与灯基板210紧密接触,元件散热部420连接于灯散热部410并且与元件基板220紧密接触,以散发来自元件基板220的热。
在该实施方式中,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被设置成彼此垂直。灯散热部410可具有各种形状。灯散热部410可具有盘形状,还有其他各种形状。为了对应于灯散热部410的盘形状,灯基板210也可具有盘形状。灯散热部的盘(圆形)形状和灯基板的对应形状是优选的,因为这些形状增强了可制造性。然而,灯散热部和灯基板的形状不限于盘(圆形)形状,而是可进行各种修改,诸如被形成为大体圆形、椭圆形和矩形形状。
预定粘合部设置在灯散热部410的一个表面和元件散热部42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可被配置为粘附地设置在粘合部上。
另外,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与基座端子20形成直接接触。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在基座端子20和装置基板200之间建立基于接触的电连接。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被设置成其一端至少部分地被引出到装置壳体100的外部。
换句话讲,如前所述,本体连接器通孔117形成在壳体本体110的主体111的外周缘上,并且连接器端子单元600的一端至少部分地通过本体连接器通孔117暴露于外部,使得当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安装于车辆灯基座2时,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连接到基座端子20。
同时,接触端子单元500在装置基板20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之间传递电信号。
更具体地,接触端子单元500包括基板接触端子510和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基板接触端子510设置在装置基板200上,并且连接器接触端子520连接于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并与基板接触端子510接触。
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包括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和连接器接触端子连接部522(参见图8)。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弯曲T形导电金属片形成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并且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包括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和连接器接触端子连接部522。
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被设置成面对在装置壳体100内部的装置基板200上形成的基板接触端子510。另外,连接器接触端子连接部52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并且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连接于连接器接触端子连接部522的一侧。
除此之外,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成对地设置,使接触端子连接部522介于其间,使得装置散热单元400在装置壳体100内部至少部分地形成弹性接触状态。换句话讲,当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成对地弯曲设置成彼此面对而使接触端子连接部522介于其间时,被形成为在其间限定预定的间隙。被设置成彼此面对的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被形成为在其之间限定预定间隙。该预定间隙被形成为小于装置散热单元400的元件散热部420的厚度,使得元件散热部420配合地插入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之间,以便被保持就位。这种结构还可确保连接器接触端子接触部521与基板接触端子510之间的接触状态,基板接触端子510形成在接触地设置在元件散热部420的一个表面上的元件基板220的一个表面上。
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的装置散热单元400可具有各种配置。
换句话讲,如前所述,装置基板200是柔性基板(FPCB),并且包括:灯基板210,其上设置有装置灯300;和元件基板220,其上设置有用于将电信号传递到装置灯300的元件并且连接于灯基板210。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它们彼此相交的平面上,并且装置散热单元400包括:灯散热部410,其与灯基板210紧密接触;以及元件散热部420,其连接于灯散热部410并且与元件基板220紧密接触以散发来自元件基板220的热。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以直接接触方式彼此连接。
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可被配置为以相互接合方式连接。换句话讲,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可彼此垂直地连接。垂直地连接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的结构包括灯散热安装部413和元件散热安装部423。元件散热安装部423形成在元件散热部420的顶表面上,以便与灯散热安装部413接合。
作为这种压配接合方式的示例,如图21中所示,灯散热安装部413和元件散热安装部423可被配置为,使得它们在灯散热部410所处的平面上彼此滑动配合接合。换句话讲,灯散热安装部413以诸如滑动线的笔直槽的形式形成在灯散热部410的下侧,并且元件散热安装部423突出地形成在元件散热部420的顶端,使得元件散热安装部423可滑动地插入灯散热安装部413中。
这种可滑动插入过程可确保更快速地配置,以防止元件散热安装部423不期望地与灯散热安装部413分离和脱离。
另外,除了滑动方式之外,灯散热安装部413和元件散热安装部423的配合接合结构可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简单的直接配合接合方式。
换句话讲,如图14至图17中所示,灯散热安装部413和元件散热安装部423可在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彼此垂直连接的方向上彼此配合地接合。
灯散热安装部413和元件散热安装部423可以具有以下的结构:突出结构在灯散热部410所处的平面上与灯散热安装部413配合地接合。换句话讲,灯散热安装部413贯穿地形成在灯散热部410上,或者在灯散热部410的下侧形成为凹陷形状。元件散热部420具有突出地形成在其顶端上的元件散热安装部423,并且设置在与由灯散热部410所形成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使得当元件散热部420与灯散热部410接合时,元件散热安装部423配合地插入灯散热安装部413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灯散热安装部413和元件散热安装部423以成对设置的方式配置,使得它们彼此配合地接合。
这种压配插入过程可确保更快速地配置,以防止元件散热安装部423不期望地与灯散热安装部413分离和脱离。
同时,如前所述,装置基板200附接于装置散热单元400。装置散热单元400还可包括用于防止由于连接基板230弯曲而受损并且在装置散热单元400形成为圆形形状时避免与连接基板230连接的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30从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释放的构成元件。换句话讲,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借助连接基板230彼此连接,并且被倒角的灯散热切口411形成在灯散热部410的、连接基板230所处的端部处。
当灯散热部410形成为圆形形状时,灯散热切口411形成在灯散热部410的端部,使得可形成装置基板200的平缓弯曲角度,或者可防止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不期望地由于释放而与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分离或脱离。
同时,在装置散热单元具有这种散热结构的情况下,其可具有以下配置:连接基板230设置在一对元件散热安装部423之间,以便介于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灯基板210上的装置灯300和设置在元件基板220上的元件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参见图19),使得连接基板230设置在两个元件散热安装部423之间,并且可以通过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之间的位置固定,防止由于出现的老化而劣化。
换句话讲,可防止灯基板210或元件基板220由于发热引起的粘附性能劣化而从灯散热部410和元件散热部420释放和脱离。
另外,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还可包括用于防止散热部从基板释放和分离的构成元件。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还包括灯基板切口211和灯散热切口容纳部415。灯基板切口211从灯基板210的外周缘向内凹进地形成,以便定位在灯基板210和连接基板230的连接点外侧。灯散热切口容纳部415从灯散热部410的灯散热切口411的端部向内凹进,以允许连接基板230被容纳在其中。
另外,同时,与先前提到的实施方式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可具有以下结构:与在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的纵向方向上连接的接触端子单元不同,在与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形成接触端子单元的接触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先前提到的实施方式不同,将重点描述装置基板200和接触端子单元500彼此连接的配置,并不包括装置散热单元400,并且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指定与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3至图28中所示,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包括装置壳体100、装置基板200、装置灯300、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接触端子单元500。接触端子单元500用于在装置基板20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之间传递电信号。接触端子单元500连接于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侧。
在该实施方式中,装置基板200可被形成为普通的印刷电路板。装置灯300设置在装置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
壳体本体110的主体111具有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一对相对的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使得连接器端子通过本体连接器通孔至少部分地暴露于外部,并最终当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安装于车辆灯基座2时,连接器端子连接于基座端子20。
以与以上提到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壳体本体110的主体111具有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一对相对的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使得连接器端子通过本体连接器通孔至少部分地暴露于外部,并最终当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安装于车辆灯基座2时,连接器端子连接于基座端子20。
另外,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与基座端子20形成直接接触。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在基座端子20和装置基板200之间建立基于接触的电连接。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被设置成其一端至少部分地被引出到装置壳体100的外部。换句话讲,如前所述,本体连接器通孔117形成在壳体本体110的主体111的外周缘上,并且连接器端子单元600的一端至少部分地通过本体连接器通孔117暴露于外部,使得当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安装于车辆灯基座2时,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连接到基座端子20。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本体连接器通孔117至少部分地暴露于外部的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连接于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侧的接触端子单元500至少部分地彼此一体地形成。
更具体地,接触端子单元500包括基板接触端子510和连接器接触端子520。
基板接触端子510设置在装置基板200的与装置基板200的其上设置有装置灯300的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并且连接器接触端子520连接于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设置在装置基板200的另一表面上的基板接触端子510。
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彼此一体地形成。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包括连接器端子基座601和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
连接器端子基座601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装置壳体中,并且连接于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并且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连接于连接器端子基座601并且与基座端子20紧密接触。
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被配置为设置在通过弯曲而形成的导电条的两端处。换句话讲,可弯曲长导电金属条带,以形成Y形导电结构,如图24中所示。当弯曲长导电金属条时,其两端中的每个形成Y形导电结构的顶端。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具有固定端子接触突起523和连接器端子接触突起605,固定端子接触突起523和连接器端子接触突起605分别突出地形成在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上,使得形成在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上的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可平滑地与基座端子20紧密接触。
如先前描述的,装置壳体包括形成在装置壳体的两端的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以允许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中,呈突出状。在本体连接器通孔117的外周缘处形成倾斜布置结构,使得可防止被引出的连接器端子单元600的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被引导或过度弯曲。
装置壳体10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装置壳体容纳部112以及形成在装置壳体容纳部112的外周缘处以便形成装置基板200的稳定支撑状态的本体基板支撑件114。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未示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装置还可包括装置散热单元,如有需要,该装置散热单元在装置壳体容纳部112中执行散热功能。
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设置在装置壳体容纳部112的两侧。换句话讲,装置壳体100包括形成在其中的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允许连接器端子基座601被容纳地设置在其中并且限制连接器接触端子520的移动。
连接器端子基座601沿着装置壳体容纳部112的内表面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处,并且设置在装置连接器端子基座601的顶端处的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被向上暴露。连接器接触端子520朝向装置基板200的内部取向,并且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朝向装置基板200的外部取向。
这样,形成为Y形的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以以弹性支撑装置基板200这样的方式实现。换句话讲,本体基板支撑件114形成装置基板200的稳定支撑状态,并且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形成Y形的一端以形成预定的初始高度台阶,使得可利用弹性支撑结构保持与形成在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上的基板接触端子510成更准确的接触状态。
另外,同时,与先前提到的实施方式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可具有并不包括接触端子单元的结构。用相同的名称和参考符号来指定与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或基本上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以避免冗余。如图29至图35中所示,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包括装置壳体100、装置基板200、装置灯300和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设置在装置基板200上,与装置灯300齐平,并且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可被形成为焊料。
换句话讲,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可具有以下结构:并不包括单独的接触端子单元,并且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与基座端子20直接接触。装置基板200包括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灯基板210上设置有装置灯300,元件基板220连接于灯基板210并且元件基板220上设置有用于将电信号传递到装置灯300的元件。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彼此一体地形成,并且设置在彼此相同的平面上。如图31中所示,灯基板210和元件基板220彼此一体地形成。元件基板220以180度相对状态设置在圆形形状的灯基板210的外周缘处。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设置在元件基板220处。
如先前描述的,装置壳体包括形成在其两端的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与先前提到的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端子单元突出地设置的情况不同,本体连接器通孔117形成设置元件基板200所在的位置。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包括设置在装置基板200下方的基板支撑件700。基板支撑件700设置在装置壳体100内,以弹性地支撑装置基板200。基板支撑件700形成为Y形。基板支撑件700类似于就弹性支撑装置基板200的功能而言具有接触端子单元和连接器端子单元的、形成为Y形的结构。
基板支撑件700包括基板支撑件基底730和一对相对的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基板支撑件基座730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装置壳体100中,并且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连接于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并支撑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
以与先前提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装置壳体10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装置壳体容纳部112以及形成在装置壳体容纳部112的外周缘处以便形成装置基板200的稳定支撑状态的本体基板支撑件114。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未示出,但是如有需要,本实用新型的LED灯装置还可包括装置散热单元,该装置散热单元在装置壳体容纳部112中执行散热功能。
装置壳体100包括形成在其中的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允许基板支撑件基座730被容纳地设置在其中并且限制基板支撑底座730的移动。
基板支撑件基座730沿着装置壳体容纳部112的内表面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处,并且设置在基板支撑件基座730的顶端处的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被向上暴露。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中的一个朝向装置基板200的内部取向,并且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中的另一个朝向装置基板200的外部取向。
这样,形成为Y形的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可以以弹性支撑装置基板200这样的方式实现。换句话讲,本体基板支撑件114形成装置基板200的稳定支撑状态,并且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形成Y形的一端以形成预定的初始高度台阶,使得可利用将装置基板200朝向基座端子20弹性支撑的结构来保持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端子20之间更准确的接触状态。
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和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包括通过弯曲形成的条带。
也就是说,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和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可具有以下结构:它们设置在通过弯曲形成的条带的两端处。换句话讲,可弯曲长导电金属条带,以形成Y形导电结构,如图30中所示。当弯曲长导电金属条时,其两端形成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的顶端。
同时,除了通过弯曲一个导电条带形成基板支撑件之外,还可利用冲压工艺配置基板支撑件。换句话讲,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和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可被形成为通过冲压和弯曲而制成的条带。如图35中所示,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可具有以下结构:其中的至少一个是通过冲压形成的,并且在与其中另一个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以形成Y形。这并不包括复杂的弯曲结构,使得可以以更简单更快速的方式制造构成元件,由此实现减少处理时间或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装置壳体100还可包括用于加强被实现为焊料的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与基座端子20之间的接触状态的构成元件。
也就是说,为了在将被实现为焊料的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以插入的方式连接并安装于车辆灯基座2侧的过程中确保更平滑的接触状态,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还可包括在装置壳体100的壳体本体110的主体111的朝向车辆灯基座2取向的一个表面的外周缘上周向形成的保持增量800。保持增量800具有在LED灯装置的周向方向上变化的高度。保持增量800在装置壳体100的外周缘上周向突出地形成,以朝向用于车辆的灯基座的后表面取向。装置壳体100包括含有周向突出部的壳体本体110,并且保持增量800是高度在壳体本体110的周向方向上变化的倾斜结构。
换句话讲,如图32至图34中所示,可防止在装置壳体和灯基座2的后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或者使该间隙最小化,以通过使用具有在安装LED灯装置10的方向上的倾斜台阶的保持增量800来实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基座端子20之间的准确接触状态,以避免被实现为焊料的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基座端子20之间的接触缺陷状态,该接触缺陷状态是因在利用包括具有高度差的倾斜结构的保持增量800将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安装于灯基座2的过程中焊料的变形而形成间隙引起的。
虽然已结合附图中例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它们仅仅是例示性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实施方式的各种等同修改形式和变形形式。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装置安装在用于所述车辆的灯基座(2)上以便连接于基座端子(20),所述灯基座安装在所述车辆上并且具有设置在其后表面上的所述基座端子(20),该LED灯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100),该装置壳体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基座端子(20)的一侧中;
装置基板(200),该装置基板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中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座端子(20)建立电连接;
装置灯(300),该装置灯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的LED元件;
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该连接器端子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基座端子(20)与所述装置基板(200)之间建立基于接触的电连接,并且被设置成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的一端至少部分地被引出到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以及
接触端子单元(500),该接触端子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装置基板(20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之间传递电信号,
其中,所述接触端子单元(500)连接于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单元(50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至少部分地彼此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单元(500)包括:
基板接触端子(510),该基板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另一个表面与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其上设置有所述装置灯(300)的一个表面相对;以及
连接器接触端子(520),该连接器接触端子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和所述基板接触端子(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彼此一体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包括:
连接器端子基座(601),该连接器端子基座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中并且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以及
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该连接器端子接触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端子基座(601)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座端子(20)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和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设置在通过弯曲形成的导电条带的两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包括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两端的本体连接器通孔(117),以允许所述连接器端子接触件(603)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连接器通孔中,呈突出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包括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中的本体连接器安装部(119),以允许所述连接器端子基座(601)容纳地设置在所述本体连接器安装部中并且限制所述连接器接触端子(520)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包括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中的本体基板支撑件(114),以允许所述装置基板(200)安置地支撑在所述本体基板支撑件上。
10.一种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装置安装在用于所述车辆的灯基座(2)上以便连接于基座端子(20),所述灯基座安装在所述车辆上并且具有设置在其后表面上的所述基座端子(20),该LED灯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100),该装置壳体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基座端子(20)的一侧中;
装置基板(200),该装置基板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中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座端子(20)建立电连接;
装置灯(300),该装置灯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的LED元件;以及
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该连接器端子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基座端子(20)与所述装置基板(200)之间建立基于接触的电连接,并且被设置成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的一端至少部分地被引出到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
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设置在所述装置基板(200)上,与所述装置灯(300)齐平,并且
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单元(600)是焊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基板(200)包括:
灯基板(210),该灯基板上设置有所述装置灯(300);以及
元件基板(220),该元件基板连接于所述灯基板(210)并且被配置为允许用于将电信号传递到所述装置灯(300)的元件设置在所述元件基板上,
其中,所述灯基板(210)和所述元件基板(220)彼此一体地形成,并且设置在彼此相同的平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LED灯装置还包括基板支撑件(700),所述基板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内以弹性地支撑所述装置基板(2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支撑件(700)形成为Y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支撑件(700)包括:
基板支撑件基座(730),该基板支撑件基座以插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100)中;以及
一对相对的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所述基板支撑件接触件连接于所述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装置基板(200)的后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和所述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包括通过弯曲形成的条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支撑件基座(730)和所述基板支撑件接触件(710、720)被形成为通过冲压和弯曲制成的条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LED灯装置还包括保持增量(800),所述保持增量(800)周向突出地形成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周缘上,从而朝向所述灯基座的后表面取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00)包括含有周向突出部的壳体本体(110),并且所述保持增量(800)是高度在所述壳体本体(110)的周向方向上变化的倾斜结构。
CN201790001231.1U 2016-07-29 2017-07-07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 Active CN2096388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097423 2016-07-29
KR20160097424 2016-07-29
KR10-2016-0097424 2016-07-29
KR10-2016-0097423 2016-07-29
KR1020160103119A KR101848557B1 (ko) 2016-07-29 2016-08-12 차량용 엘이디 램프 유니트
KR10-2016-0103119 2016-08-12
KR10-2016-0103121 2016-08-12
KR1020160103121A KR101840450B1 (ko) 2016-07-29 2016-08-12 차량용 엘이디 램프 유니트
PCT/KR2017/007338 WO2018021725A1 (ko) 2016-07-29 2017-07-07 차량용 엘이디 램프 유니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8867U true CN209638867U (zh) 2019-11-15

Family

ID=61232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231.1U Active CN209638867U (zh) 2016-07-29 2017-07-07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4) KR101840449B1 (zh)
CN (1) CN20963886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27196A (ko) 2018-09-04 2020-03-1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led 램프 장치
KR102272936B1 (ko) 2019-10-21 2021-07-05 주식회사 반디 차량용 엘이디램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9456B2 (ja) 2012-08-22 2016-09-0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源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14410A (ko) 2018-02-08
KR20180014411A (ko) 2018-02-08
KR101841841B1 (ko) 2018-05-08
KR101848557B1 (ko) 2018-04-13
KR20180014413A (ko) 2018-02-08
KR20180014412A (ko) 2018-02-08
KR101840449B1 (ko) 2018-03-21
KR101840450B1 (ko) 2018-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4808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with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5739615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車輌用灯具
JP2011530788A (ja) Ledモジュール
CN103206646A (zh) 照明模块
US9335007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lamp assembly
WO2017092373A1 (zh) Led灯一体式电连接结构
CN209638867U (zh) 用于车辆的led灯装置
CN107208862B (zh) 车用灯和包括该车用灯的车用灯组件
CN105042463A (zh) 车辆用灯具及光源单元
US20170104285A1 (en) Connector, and header and socket which are used in connector
US712528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837948B2 (ja) カバーアセンブリ
CN102997084B (zh) Led单元及使用该led单元的led照明器具
CN102427175B (zh) 一种热插拔式电连接器
JP5626874B2 (ja) コネクタ及び照明装置
JP2018206534A (ja) 多灯多段式の光源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5830404B2 (ja) 車両用灯具
US10041657B2 (en) Clip unit and edge mounted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assembly comprising a clip unit
US20160134033A1 (en) Connector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CN217485787U (zh) 一种弹片组件、电器盒及磁吸轨道灯具
KR101699433B1 (ko) 차량용 실내등에 사용되는 엘이디 램프장치
CN216976594U (zh) 一种灯具
CN110011097B (zh) 连接器
CN110426936B (zh) 芯片安装装置以及成像盒
JP2001035210A (ja) 車両用灯具のled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