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9913U - 一种防撞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9913U
CN209619913U CN201920186629.8U CN201920186629U CN209619913U CN 209619913 U CN209619913 U CN 209619913U CN 201920186629 U CN201920186629 U CN 201920186629U CN 209619913 U CN209619913 U CN 209619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type
bolt
guardrail beam
type girder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66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大志
赵兰迎
刘文江
郭忠印
苏传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1866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9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9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99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梁和支撑部,所述护栏梁包括不少于两段的直线型主梁,相邻的直线型主梁头部重叠且通过螺栓固定,最前端的直线型主梁端部配合安装能够使直线型主梁发生弯曲变形的碰撞部,剩余部分的直线型主梁朝向路面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滚轮组,所述护栏梁侧边设置支撑部,所述直线型主梁通过支撑部与地面连接。本防撞护栏采用在护栏梁表面加装滚轮组的方式,使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够在转动的滚轮组引导下,改变碰撞方向,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降低碰撞对车辆的损毁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护栏多是采用波浪形金属防护带与锚固装置组成,发生撞击时,防护带产生纵向压缩变形吸能,减少撞击力造成的伤害,主要靠防护带自身材质及形状结构吸能;撞击接触面积小,缓冲效果、防护程度受限,车辆损伤大。尤其是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由于存在碰撞角度,造成撞击面积较小,对车身损毁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撞护栏,采用护栏梁表面加装滚轮组的方式,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转动的滚轮组能够引导车辆改变碰撞方向,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降低碰撞对车辆的损毁程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梁和支撑部,所述护栏梁包括不少于两段的直线型主梁,相邻的直线型主梁头部重叠且通过螺栓固定,最前端的直线型主梁端部配合安装能够使直线型主梁发生弯曲变形的碰撞部,剩余部分的直线型主梁朝向路面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滚轮组,所述护栏梁侧边设置支撑部,所述直线型主梁通过支撑部与地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组包括滚轮支架和轴线竖直的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轴承副与滚轮支架转动安装,所述直线型主梁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条形的镂空孔,所述滚轮支架通过螺栓与镂空孔配合安装,镂空孔为长度方向在护栏梁长度方向上的长条孔,连接滚轮支架的螺栓设置在镂空孔的中部。镂空孔可以减轻护栏梁的重量,也可以用于安装固定板的紧固螺栓,且条形的镂空孔内部配合安装滚轮组,发生碰撞后,滚轮组能够在镂空孔中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从而吸收部分碰撞的能量,有利于降低车辆的损毁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碰撞部包括碰撞头,碰撞头为内部中空且背离路面的一侧具敞口的壳体,所述碰撞头的后端设置套筒,所述直线型主梁水平布置且贯穿套筒,所述护栏梁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的圆周面与直线型主梁处于碰撞头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碰撞头具有与护栏梁相同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竖直布置且同轴的上锚杆和下锚杆,所述上锚杆和下锚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碰撞头的上锚杆与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梁的上锚杆与护栏梁固定连接,所有下锚杆与路面固定连接,所述碰撞头的前端内部与直线型主梁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为向外弯曲的弧形板,弧形板的一端与套筒邻近路面的内侧壁平滑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指向背离路面的一侧,所述的套筒到碰撞头敞口形成滑轮、直线型主梁和滚轮组能通过的通道。碰撞部内部设置能够螺旋变形吸能的护栏梁,解决车辆正面碰撞损伤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扩大碰撞头正面碰撞面积的方式,提升接触面积,降低碰撞位置的损伤程度,并且护栏梁在碰撞后呈螺旋形变形,占地面积较小,带有滚轮组的直线型主梁也能从碰撞部穿出发生螺旋变形,滚轮组在从碰撞头穿出时,滚轮组的滚动还能起到减少摩擦阻力的作用,使直线型主梁能顺利穿出碰撞头,且护栏梁发生形变后,能够向路外弯曲,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通行能力,且本实用新型整体均采用单一的金属材质,在进行事后处理时,无需对材料进行分类回收,方便回收再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锚杆的侧边设置薄片,所述薄片与套筒固定安装,所述碰撞部侧边处于上锚杆前方的位置固定设置横杆,通过设置横杆,在碰撞头被碰撞时,能够带动横杆后移,与上锚杆接触,带动上锚杆向下弯曲倾倒,从而避免上锚杆与车辆接触,而上锚杆与套筒采用薄片连接,在受力时,薄片能够被轻易撕裂,从而使上锚杆与套筒脱离,避免上锚杆影响护栏梁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护栏梁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碰撞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索,所述连接索的另一端与上锚杆连接,通过固定板牵扯连接索,平衡碰撞部作用在护栏梁上的作用力,使碰撞部的上锚杆受到的两侧拉力相同,避免上锚杆承受碰撞部朝向一侧的倾覆力造成的变形问题;
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端部开口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开口朝靠近碰撞部的一端,所述条形槽内部设置与护栏梁连接的紧固螺栓,通过开口的条形槽设计,使固定板在受到朝向后端的碰撞力时能够主动与护栏梁脱离,避免对护栏梁的弯曲变形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锚杆和下锚杆之间通过水平或竖直布置的螺栓连接,当螺栓水平布置时,螺栓的轴线与直线型主梁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栏梁的直线型主梁截面为W形,通过W形的截面设计,提升护栏梁的抗弯曲能力,在发生弯曲变形时,吸收更多的能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防撞护栏通过在护栏梁侧边设置能够旋转的滚轮组,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滚轮组旋转,能够引导车辆改变碰撞角度,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降低碰撞造成的车辆损失,且护栏梁端部设置碰撞部,通过碰撞部作用,当车辆与碰撞部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通过护栏梁的变形吸能,使车辆快速静止,且减小车辆的变形,降低事故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碰撞部与护栏梁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碰撞部与护栏梁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处剖视图。
图中:1碰撞部、101碰撞头、102引导部、103套筒、104横杆、2护栏梁、201直线型主梁、202滑轮、3支撑部、301上锚杆、302下锚杆、303连接索、304固定板、305薄片、4滚轮组、401滚轮支架、40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梁2和支撑部3,护栏梁2包括不少于两段的直线型主梁201,相邻的直线型主梁201头部重叠且通过螺栓固定,最前端的直线型主梁201端部配合安装能够使直线型主梁201发生弯曲变形的碰撞部1,剩余部分的直线型主梁201朝向路面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滚轮组4,护栏梁2侧边设置支撑部3,直线型主梁201通过支撑部3与地面连接。
滚轮组4包括滚轮支架401和轴线竖直的滚轮402,滚轮402通过轴承副与滚轮支架401转动安装,直线型主梁201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条形的镂空孔,滚轮支架401通过螺栓与镂空孔配合安装,镂空孔为长度方向在护栏梁2长度方向上的长条孔,连接滚轮支架401的螺栓设置在镂空孔的中部。镂空孔可以减轻护栏梁的重量,也可以用于安装固定板304的紧固螺栓,且条形的镂空孔内部配合安装滚轮组4,发生碰撞后,滚轮组4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从而吸收部分碰撞的能量,有利于降低车辆的损毁程度。
碰撞部1包括碰撞头101,碰撞头101为内部中空且背离路面的一侧具敞口的壳体,碰撞头101的后端设置套筒103,直线型主梁201水平布置且贯穿套筒103,护栏梁2还包括滑轮202,滑轮202的圆周面与直线型主梁201处于碰撞头1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碰撞头101具有与护栏梁2相同的支撑部3,支撑部3包括竖直布置且同轴的上锚杆301和下锚杆302,上锚杆301和下锚杆302通过螺栓连接,碰撞头101的上锚杆301与套筒103的外壁固定连接,护栏梁2的上锚杆301与护栏梁2固定连接,所有下锚杆302与路面固定连接,碰撞头101的上锚杆301与套筒103的外壁固定连接,护栏梁2的上锚杆301与护栏梁2固定连接,所有下锚杆302与路面固定连接,套筒103到碰撞头101敞口形成滑轮202、直线型主梁201和滚轮组4能通过的通道。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在碰撞头101内部增加加强肋或支撑杆的方式,提升碰撞头101自身的抗变形能力,碰撞部1内部设置能够螺旋变形吸能的护栏梁2,解决车辆正面碰撞损伤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扩大碰撞头101正面碰撞面积的方式,提升接触面积,降低碰撞位置的损伤程度,并且护栏梁2在碰撞后呈螺旋形变形,占地面积较小,带有滚轮组4的直线型主梁201也能从碰撞部1穿出发生螺旋变形,滚轮组4在从碰撞头穿出时,滚轮组的滚轮402沿着引导部102的滚动还能起到减少摩擦阻力的作用,使直线型主梁能顺利穿出碰撞头,且护栏梁2发生形变后,能够向路外弯曲,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通行能力,且本实用新型整体均采用单一的金属材质,在进行事后处理时,无需对材料进行分类回收,方便回收再利用。
碰撞头101的前端内部与直线型主梁201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引导部102,引导部102为向外弯曲的弧形板,弧形板的一端与套筒邻近路面的内侧壁平滑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指向背离路面的一侧,通过直线型主梁201与弧形板的弧面的接触,迫使直线型主梁201发生卷曲,从而进行形变吸能,避免后端的直线型主梁201提前受力变形。
上锚杆301的侧边设置薄片305,薄片305与套筒103或直线型主梁201固定安装,薄片305厚度不超过0.5cm,使得此处连接强度比较薄弱,碰撞部1侧边处于上锚杆301前方的位置固定设置横杆104,通过设置横杆104,在碰撞头101被碰撞时,能够带动横杆104后移,与上锚杆301接触,带动上锚杆301向下弯曲倾倒,从而避免上锚杆301与车辆接触,而上锚杆301与护栏梁2采用薄片305连接,在受力时,薄片305能够被轻易撕裂,从而使上锚杆301与套筒103脱离,避免上锚杆301影响护栏梁2发生形变。
本防撞防栏还包括固定板304,固定板304通过螺栓与护栏梁2连接,固定板304靠近碰撞部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索303,连接索303优选但不局限于柔韧性较好的钢索,起到牵引拉扯的作用,连接索303的另一端与上锚杆301连接,通过固定板304牵扯连接索303,平衡碰撞部1作用在护栏梁2上的作用力,使碰撞部1的上锚杆301受到的两侧拉力平衡,避免碰撞部1的上锚杆301承受碰撞部1朝向一侧的倾覆力造成的变形问题。
固定板304的两侧分别设置端部开口的条形槽,条形槽开口朝靠近碰撞部1的一端,条形槽内部设置与护栏梁2连接的紧固螺栓,通过开口的条形槽设计,以及上锚杆301撞倒后连接索303松弛,使固定板304受到震动时能够主动与护栏梁2脱离,避免对护栏梁2的弯曲变形造成影响。
上锚杆301和下锚杆302之间通过水平或竖直布置的螺栓连接,当螺栓水平布置时,螺栓的轴线与直线型主梁201垂直,上锚杆301在发生碰撞时,绕螺栓轴线转动,能够向后倾倒,当采用竖直布置的螺栓时,上锚杆301与下锚杆302同轴,在发生碰撞时,螺栓受力扯断,上锚杆301与下锚杆302分离。
护栏梁2的直线型主梁201截面为W形,通过W形的截面设计,提升护栏梁2的抗弯曲能力,在发生弯曲变形时,吸收更多的能量,且能够预防护栏梁2与引导部102接触前变形,从而避免无法穿过套筒103的问题。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布置在道路两边,且碰撞部1处于来车方向一端所在的护栏端头,且安装时应注意弧形板的开口朝向路面外部的一侧,且将下锚杆302与路基面固定安装,用于支撑护栏梁2;
当车辆与护栏梁2的侧边发生侧面碰撞时,由于存在一定的碰撞角度,碰撞会造成滚轮402旋转,从而引导车辆改变碰撞角度,使车辆前进方向逐渐与护栏梁2平行,从而降低碰撞力度,减小碰撞变形,降低损失;
当车辆正面碰撞碰撞头101的前端面时,带动碰撞头101后移,此时,护栏梁2相对与碰撞头101向前运动,滑轮202与引导部102的弧度面接触,带动直线型主梁201沿弧形板的弧面进行弯曲变形,碰撞部1沿直线型主梁201向后运动,直线型主梁201从碰撞头101的背离路一侧的敞口伸出并发生弯曲弯形,并缠绕成螺旋状,从而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在碰撞时,横杆104随碰撞头101后移,与上锚杆301碰撞,造成薄片305撕裂,使套筒103与上锚杆301脱离,且带动上锚杆301向下弯曲,避免上锚杆301碰撞车辆,且当护栏梁2变形时,其自身会发生震动,迫使固定板304与护栏梁2产生相对运动,使紧固螺栓与固定板304的条形槽脱离,从而使固定板304与护栏梁2脱离,避免对护栏梁2的弯曲变形造成影响,即使震动不足以使固定板304脱离,当碰撞头101后移至固定板304位置时,推动固定板304后移,同样能够使固定板304与护栏梁2脱离,碰撞头101在车辆推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上锚杆301上的薄片依次被横杆104撞断,上锚杆301依次倾倒,带滚轮组4的护栏梁被碰撞部卷曲,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在碰撞头101的前端面粘贴醒目的提示标,有助于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本防撞护栏通过在护栏梁2侧边设置能够旋转的滚轮组4,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滚轮组4旋转,能够引导车辆改变碰撞角度,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降低碰撞造成的车辆损失,且护栏梁2端部设置碰撞部1,通过碰撞部1作用,当车辆与碰撞部1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通过护栏梁2的变形吸能,使车辆快速静止,且减小车辆的变形,降低事故损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梁(2)和支撑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梁(2)包括不少于两段的直线型主梁(201),相邻的直线型主梁(201)头部重叠且通过螺栓固定,最前端的直线型主梁(201)端部配合安装能够使直线型主梁(201)发生弯曲变形的碰撞部(1),剩余部分的直线型主梁(201)朝向路面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滚轮组(4),所述护栏梁(2)侧边设置支撑部(3),所述直线型主梁(201)通过支撑部(3)与地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4)包括滚轮支架(401)和轴线竖直的滚轮(402),所述滚轮(402)通过轴承副与滚轮支架(401)转动安装,所述直线型主梁(201)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条形的镂空孔,所述滚轮支架(401)通过螺栓与镂空孔配合安装,镂空孔为长度方向在护栏梁(2)长度方向上的长条孔,连接滚轮支架(401)的螺栓设置在镂空孔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部(1)包括碰撞头(101),碰撞头(101)为内部中空且背离路面的一侧具敞口的壳体,所述碰撞头(101)的后端设置套筒(103),所述直线型主梁(201)水平布置且贯穿套筒(103),所述护栏梁(2)还包括滑轮(202),所述滑轮(202)的圆周面与直线型主梁(201)处于碰撞头(1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碰撞头(101)具有与护栏梁(2)相同的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包括竖直布置且同轴的上锚杆(301)和下锚杆(302),所述上锚杆(301)和下锚杆(30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碰撞头(101)的上锚杆(301)与套筒(10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梁(2)的上锚杆(301)与护栏梁(2)固定连接,所有下锚杆(302)与路面固定连接,所述碰撞头(101)的前端内部与直线型主梁(201)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引导部(102),所述引导部(102)为向外弯曲的弧形板,弧形板的一端与套筒邻近路面的内侧壁平滑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指向背离路面的一侧,所述的套筒(103)到碰撞头(101)敞口形成滑轮(202)、直线型主梁(201)和滚轮组(4)能通过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杆(301)的侧边设置薄片(305),所述薄片(305)与套筒(103)或护栏梁(2)固定安装,所述碰撞部(1)侧边处于上锚杆(301)前方的位置固定设置横杆(104); 还包括固定板(304),所述固定板(304)通过螺栓与护栏梁(2)连接,所述固定板(304)靠近碰撞部(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索(303),所述连接索(303)的另一端与上锚杆(301)连接;所述固定板(304)的两侧分别设置端部开口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开口朝靠近碰撞部(1)的一端,所述条形槽内部设置与护栏梁(2)连接的紧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杆(301)和下锚杆(302)之间通过水平或竖直布置的螺栓连接,当螺栓水平布置时,螺栓的轴线与直线型主梁(201)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梁(2)的直线型主梁(201)截面为W形。
CN201920186629.8U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防撞护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19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6629.8U CN209619913U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防撞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6629.8U CN209619913U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防撞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9913U true CN209619913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662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19913U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防撞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99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134A (zh) * 2019-02-02 2019-04-19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防撞护栏
CN112942198A (zh) * 2021-02-03 2021-06-11 西华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段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CN112942048A (zh) * 2021-02-02 2021-06-11 李士环 一种公路桥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134A (zh) * 2019-02-02 2019-04-19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防撞护栏
CN112942048A (zh) * 2021-02-02 2021-06-11 李士环 一种公路桥梁
CN112942198A (zh) * 2021-02-03 2021-06-11 西华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段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CN112942198B (zh) * 2021-02-03 2022-04-12 山东冠县众立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段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3134A (zh) 一种防撞护栏
CN209619913U (zh) 一种防撞护栏
CN109653138A (zh) 一种旋转吸能的防撞护栏端头装置
US6719483B1 (en) Collision safety device
US6554256B2 (en) Highway guardrail end terminal assembly
US6644888B2 (en) Roadway guardrail structure
US20060119116A1 (en) Underride protection bumper for a trailer
JP6273032B2 (ja) 衝突衝撃吸収装置
WO2012074480A1 (en) Impact attenuator for vehicles
CN102464002A (zh) 轨道车辆用防爬器
US10640149B2 (en) Apron upper member of vehicle
CN209619917U (zh) 一种旋转吸能的防撞护栏端头装置
CN209955926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210881985U (zh) 带有缓冲防撞柱的防撞装置
CN112523079A (zh) 一种公路桥梁安全防撞护栏设备
CN110607745B (zh) 一种路桥的防撞结构
CN106836077A (zh) 可倾式网状防撞护栏
CN105780690A (zh) 护栏端头和护栏
CN112298264B (zh) 中间半永久车钩、中间车端部碰撞吸能结构及轨道车辆
KR20150051778A (ko) 충돌 충격 흡수장치
CN210881981U (zh) 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
CN211364467U (zh) 用于道路维护设备上的防扭多级缓冲防撞装置
KR102054476B1 (ko) 도로용 충격흡수 장치
CN105484188B (zh) 一种防阻块和采用该防阻块的高度自适应的防护栏
CN201137049Y (zh) 波形梁护栏端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