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8510U -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8510U
CN209618510U CN201821996577.2U CN201821996577U CN209618510U CN 209618510 U CN209618510 U CN 209618510U CN 201821996577 U CN201821996577 U CN 201821996577U CN 209618510 U CN209618510 U CN 209618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roll
frame
press polish
stretch fabric
quie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65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汉洪
杜国海
谢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ANG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ANG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ANG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ANG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65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8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8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8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主要包括有机架、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及摆布架;设机架以穿布方向为前后向,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呈前后并排且相互平行地设于机架上,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连接有带动二者同步转动的主动辊驱动机构;机架还设有用于配合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导引穿布的静罗拉组;摆布架可摆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对应第二主动辊的后方处。本案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针对弹力布压光专门设计新颖地摆布鞍马落布作业方式,张力较传统中心卷曲张力要小许多,对布的拉伸也大幅减小,从而大大改善了布面发亮及缩率,幅宽等异常。保证布面品质,及面料的缩率,同时还改善手感。

Description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中,在染整的后整当中经常会使用到压光机,压光机的主要作用是使面料表面更加平整,以利于后续的涂层作业不至于胶面粗糙或者透胶等异常出现。而弹力面料由于本身的弹性较大,在压光过程中会由于弹性引起的压光张力不一致,使压光效果不好。再者由于现有压光落布都是采取中心卷曲的落布方式,整个作业过程中张力偏大,使弹力面料的幅宽收缩偏大,经向缩率偏大,且布面容易出现发亮及手感较板等问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针对弹力布压光存在的所述问题提出专门的新颖落布方式,达到保证布面品质、面料缩率,及改善手感等有益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主要包括有机架、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及摆布架;设机架以穿布方向为前后向,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呈前后并排且相互平行地设于机架上,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连接有带动二者同步转动的主动辊驱动机构;机架还设有用于配合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导引穿布的静罗拉组;摆布架可摆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对应第二主动辊的后方处。
所述静罗拉组包括有第一静罗拉、第二静罗拉及第三静罗拉;第一静罗拉设于第一主动辊前方处,第二静罗拉设于第一静罗拉与第一主动辊之间的下方位置,第三静罗拉设于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的下方位置。
所述第一静罗拉、第一主动辊及第二主动辊呈相互平行且等高设置,第二静罗拉和第三静罗拉呈相互平行且等高设置。
所述主动辊驱动机构包括有主动辊马达和两组传动皮带组;主动辊马达通过一组传动皮带组与第一主动辊传动连接,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间通过另一组传动皮带组传动连接。
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带动摆布架摆动的摆布架驱动机构,该摆布架驱动机构包括摆布架马达、偏心轮及连杆件;摆布架马达与偏心轮传动连接,连杆件连接于偏心轮与摆布架之间。
所述摆布架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传动皮带组和传动杆件,摆布架马达通过传动皮带组与传动杆件传动连接,偏心轮和连杆件均设有位于传动杆件两端的两组,两组连杆件分别连接于摆布架的左右两侧位置。
所述落布装置还包括A字架,该A字架安设在摆布架的下方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落布装置主要应用于弹力布压光作业中,当压光机开始运行前,先把布穿好,从压光机送出的弹力布进入入本案落布装置穿布,在静罗拉组配合下依次上下穿过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后,再经过落布架。压光机运行时,通过主动辊驱动机构带动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转动,并且调节转速大于压光出布时的速度,从而形成一定的张力带动布向后方传递,并通过摆布架实现鞍马落布。
本案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针对弹力布压光专门设计新颖地摆布鞍马落布作业方式,由于布向后方传动主要靠两个主动辊与压光出布时的速度差来形成张力,因此张力较传统中心卷曲张力要小许多,对布的拉伸也大幅减小,从而大大改善了布面发亮及缩率,幅宽等异常。弹力布压光后直接进行摆布作业,通过摆布摆动方式增加面料对空气的接触,使弹力面料尽快回潮,保证手感并及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弹力布压光时的张力,保证布面品质,及面料的缩率,同时还改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的一立体图;
图2是本新型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新型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机架2,第一主动辊31,第二主动辊32,
静罗拉组4,第一静罗拉41,第二静罗拉42,第三静罗拉43,
摆布架5,主动辊驱动机构6,主动辊马达61,传动皮带组62、63,
摆布架驱动机构7,摆布架马达71,偏心轮72,连杆件73,
传动皮带组74,传动杆件75,A字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如图1-3所示,主要包括有机架2、第一主动辊31、第二主动辊32及摆布架5。
设机架2其以穿布方向为前后向,与前后向相垂直的方向为左右向。第一主动辊31和第二主动辊32呈前后并排且相互平行地设于机架2上,第一主动辊31和第二主动辊32的长度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二者较佳地呈等高设置。
第一主动辊31和第二主动辊32连接有带动二者同步转动的主动辊驱动机构6,实现第一主动辊31和第二主动辊32主动转动以带动穿过的布面料往落布方向传送。给出的优选实施例,主动辊驱动机构6包括有主动辊马达61和两组传动皮带组62、63;主动辊马达61通过一组传动皮带组62与第一主动辊31传动连接,第一主动辊31与第二主动辊32间通过另一组传动皮带组63传动连接。两组传动皮带组62、63较佳的分别传动连接于第一主动辊31的两端位置。于此,由主动辊马达61启动工作,通过传动皮带组62带动第一主动辊31转动,并且通过传动皮带组63带动第二主动辊32同步转动。通过调节主动辊马达61的转速,即可对应调节第一主动辊31和第二主动辊32的转速作用。
机架2还设有静罗拉组4,该静罗拉组4用于配合第一主动辊31和第二主动辊32导引穿布作用。给出的优选实施例,静罗拉组4包括有第一静罗拉41、第二静罗拉42及第三静罗拉43;第一静罗拉41设于第一主动辊31前方处,第一静罗拉41作为引入导引辊件,用于导引从压光机送来的布面料。第二静罗拉42设于第一静罗拉41与第一主动辊31之间的下方位置,第三静罗拉43设于第一主动辊31与第二主动辊32之间的下方位置。
摆布架5可摆动地设于机架2上的对应第二主动辊32的后方处,较佳地设于机架2的后端部位置。摆布架5的上端部活动铰接在机架2上,机架2上还设有用于带动摆布架5摆动的摆布架驱动机构7。该摆布架驱动机构7一优选实施例,包括摆布架马达71、偏心轮72及连杆件73;摆布架马达71与偏心轮72传动连接,连杆件73连接于偏心轮72与摆布架5之间,即连杆件73的两端分别活动铰接在偏心轮72和摆布架5上。由此,通过摆布架马达71启动工作,带动偏心轮72转动,通过连杆件73联动,即可实现带动摆布架5摆动操作。
进一步,为了利于摆布架5的平稳摆动作用,摆布架驱动机构7还包括有传动皮带组74和传动杆件75。传动杆件75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摆布架马达71通过传动皮带组74与传动杆件75传动连接,偏心轮72和连杆件73设有一一对应的两组,分别设于传动杆件75两端位置,两组连杆件73分别连接于摆布架5的左右两侧位置。摆布架马达71通过传动皮带组74和传动杆件75传动,带来两组偏心轮72和连杆件73同步动作,最终带动摆布架5平稳、可靠摆动效果。
所述落布装置还包括用于承接落布的A字架8,该A字架8安设在摆布架5的下方位置。
本新型落布装置主要应用于弹力布压光作业中,当压光机开始运行前,先把布穿好,从压光机送出的弹力布进入入落布装置穿布,穿布的顺序为压光机→第一静罗拉41上→第二静罗拉42下→第一主动辊31上→第三静罗拉43下→第二主动辊32上→落布架5→A字架8。压光机运行时,通过主动辊驱动机构6带动第一主动辊31、第二主动辊32同步转动,并且调节转速大于压光出布时的速度,从而形成一定的适中张力带动布向后方传递,并通过摆布架5实现在A字架8上的鞍马落布效果。
所述穿布方式,为了利于穿布及利于对布传送调节,将第一静罗拉41、第一主动辊31及第二主动辊32设为呈相互平行且等高设置,第二静罗拉42和第三静罗拉43呈相互平行且等高设置。
本案是基于弹力布压光作业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而专门设计的新颖摆布鞍马落布作业方式,由于布向后方传动主要靠两个主动辊(第一主动辊31、第二主动辊32)与压光出布时的速度差来形成张力,因此对布的牵引张力较传统中心卷曲张力要小许多,对布的拉伸也大幅减小,从而大大改善了布面发亮及缩率,幅宽等异常。弹力布压光后直接进行摆布作业,这个作业时间点和作业方式十分关键,弹力布压光出布后,再经过小张力的中间牵引传送,即及时通过摆布摆动方式增加面料对空气的接触,使弹力面料尽快回潮,保证手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弹力布压光时的张力,保证布面品质,及面料的缩率,同时还改善手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机架、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及摆布架;设机架以穿布方向为前后向,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呈前后并排且相互平行地设于机架上,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连接有带动二者同步转动的主动辊驱动机构;机架还设有用于配合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导引穿布的静罗拉组;摆布架可摆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对应第二主动辊的后方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罗拉组包括有第一静罗拉、第二静罗拉及第三静罗拉;第一静罗拉设于第一主动辊前方处,第二静罗拉设于第一静罗拉与第一主动辊之间的下方位置,第三静罗拉设于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的下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罗拉、第一主动辊及第二主动辊呈相互平行且等高设置,第二静罗拉和第三静罗拉呈相互平行且等高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驱动机构包括有主动辊马达和两组传动皮带组;主动辊马达通过一组传动皮带组与第一主动辊传动连接,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间通过另一组传动皮带组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带动摆布架摆动的摆布架驱动机构,该摆布架驱动机构包括摆布架马达、偏心轮及连杆件;摆布架马达与偏心轮传动连接,连杆件连接于偏心轮与摆布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布架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传动皮带组和传动杆件,摆布架马达通过传动皮带组与传动杆件传动连接,偏心轮和连杆件均设有位于传动杆件两端的两组,两组连杆件分别连接于摆布架的左右两侧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布装置还包括A字架,该A字架安设在摆布架的下方位置。
CN201821996577.2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Active CN209618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6577.2U CN209618510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6577.2U CN209618510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8510U true CN209618510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6577.2U Active CN209618510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8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9186A (zh) * 2021-11-01 2022-01-28 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 摆布落布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9186A (zh) * 2021-11-01 2022-01-28 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 摆布落布架
CN113979186B (zh) * 2021-11-01 2022-04-01 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 摆布落布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18510U (zh) 一种弹力布压光落布装置
CN105177904A (zh) 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磨毛整理装置
CN105129484A (zh) 一种导布装置
CN106192228B (zh) 缝纫机
CN105350209A (zh) 多辊磨毛机
CN203700640U (zh) 三托辊积极式双芯包芯纱生产装置
CN109281189B (zh) 一种弹力无胆防绒面料的制作工艺
CN112796015A (zh) 一种用于纱线的磨纱设备
CN104928877B (zh) 一种磨毛机磨毛系统
CN201053073Y (zh) 一种新型复式烫剪联合机
CN103321008A (zh) 一种双磨区的磨毛机
CN205035643U (zh) 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磨毛整理装置
CN108796911A (zh) 一种冷轧印染的堆置固色装置
CN214244941U (zh) 一种立式多辊的自动化织物面料磨毛机
CN213804418U (zh) 一种阻燃式涤纶染色布的恒温定型装置
CN115258779A (zh) 一种无纺布梳理机长帘张紧辊纠偏设备
CN203451851U (zh) 一种双磨区的磨毛机
CN113265820A (zh) 一种双面拉毛设备
TWI358474B (zh)
CN212051975U (zh) 一种可控制纬向张力的起毛机
CN113529218A (zh) 一种用于毛巾生产加工的捻线设备
CN207582077U (zh) 预针刺喂棉机
CN201254652Y (zh) 实验用织物起毛设备
CN215100999U (zh) 一种打底裤生产用原料投放装置
CN205557065U (zh) 多辊磨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