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2090U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2090U
CN209592090U CN201920447532.8U CN201920447532U CN209592090U CN 209592090 U CN209592090 U CN 209592090U CN 201920447532 U CN201920447532 U CN 201920447532U CN 209592090 U CN209592090 U CN 209592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electrode assembly
shell
secondary cell
cel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75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475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2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2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2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壳体、顶盖组件和底板。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收容于壳体内,顶盖组件连接于壳体并覆盖壳体的开口。底板收容于壳体内且位于电极组件的远离顶盖组件的一侧。壳体的内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位于底板的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第二表面从第一表面的边缘朝靠近顶盖组件的方向延伸,且第二表面为弧形。底板至少覆盖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通常包括电极组件、壳体和顶盖组件,电极组件为二次电池实现充放电的核心构件。壳体收容电极组件,顶盖组件连接于壳体以将电极组件密封在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设置于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
壳体一般采用铝材质,且通过挤压拉伸工艺制造。由于工艺制造方面的原因,壳体底部的边角处为倒圆角结构。在将电极组件放入壳体的过程中,电极组件容易被放置到圆角上;电极组件的重量全部作用在圆角上,电极组件的中部区域容易因缺少支撑而塌陷,导致极片与壳体接触,引发安全风险。另外,电极组件的与圆角接触的部位受力较大,极片很容易被压坏,引发短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降低极片被压环的风险,避免短路,提高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壳体、顶盖组件和底板。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收容于壳体内,顶盖组件连接于壳体并覆盖壳体的开口。底板收容于壳体内且位于电极组件的远离顶盖组件的一侧。壳体的内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位于底板的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第二表面从第一表面的边缘朝靠近顶盖组件的方向延伸,且第二表面为弧形。底板至少覆盖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
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指向顶盖组件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底板的厚度。
底板的厚度为0.1mm-0.5mm。
第二表面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半径为1mm-3mm。
底板与第二表面接触的部分朝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折,并且底板与第二表面接触的部分的弯折弧度小于第二表面的弧度。
底板完全覆盖第二表面。
电极组件为卷绕式结构,且电极组件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和两个窄面,两个扁平面沿厚度方向相互面对,两个窄面沿宽度方向相互面对,且各窄面至少部分为弧形。第二表面为两个且分别从第一表面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
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绝缘片,绝缘片包覆在电极组件的外侧。绝缘片的一部分设置于底板和电极组件之间且连接于底板。
沿宽度方向,底板的两端超出绝缘片。
底板粘接或熔接于绝缘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中,底板将电极组件和第一表面隔开,可以避免极片与第一表面接触,避免短路。另外,底板还可以支撑电极组件,降低电极组件的中部区域塌陷的风险。同时,底板至少覆盖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以减小电极组件与第二表面接触的风险。底板覆盖第二表面的部分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对电极组件施加的挤压力,进而降低极片被压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一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另一示意图,其中壳体和顶盖组件省略。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虚线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一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壳体的另一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底板和绝缘片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电极组件
11 正极极片
12 负极极片
13 隔膜
14 扁平面
15 窄面
2 壳体
21 第一表面
22 第二表面
23 第三表面
24 第四表面
25 第五表面
3 顶盖组件
31 顶盖板
32 电极端子
33 转接片
4 底板
5 绝缘片
X 宽度方向
Y 厚度方向
Z 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顶盖组件3和底板4。
参照图3,电极组件1包括正极极片11、负极极片12和隔膜13,隔膜13将正极极片11和负极极片12隔开。本申请的电极组件1可为卷绕式结构,具体地,正极极片11、负极极片12和隔膜13均为带状结构,将正极极片11、隔膜13和负极极片12依次层叠并卷绕两圈以上以形成电极组件1,并且电极组件1呈扁平状。在制备电极组件1时,电极组件1可先卷绕成中空的柱形结构,卷绕完成再按压成扁平状。图3为电极组件1的外形轮廓的示意图,电极组件1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14和两个窄面15,电极组件1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14和两个窄面15,两个扁平面14沿厚度方向Y相互面对,两个窄面15沿宽度方向X相互面对,且各窄面15至少部分为弧形。与窄面15相比,扁平面111d可以是相对平整的表面,并不要求是纯平面。在此补充的是,宽度方向X和厚度方向Y均大体垂直于电极组件1的卷绕轴,二次电池的高度方向Z大体平行于电极组件1的卷绕轴。
正极极片11包括铝箔和涂覆于铝箔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三元材料、锰酸锂或磷酸铁锂。负极极片12包括铜箔和涂覆于铜箔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石墨或硅。
壳体2内部形成有容纳腔,以收容电极组件1和电解液。壳体2在一端形成开口,而电极组件1可经由所述开口放置到壳体2内。壳体2可由铝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顶盖组件3包括顶盖板31、电极端子32和转接片33。顶盖板连接于壳体2并覆盖壳体2的开口,以将电极组件1密封在壳体2内。电极端子32为两个且设置于顶盖板31,一个电极端子32经由一个转接片33与正极极片11电连接,另一个电极端子32经由另一个转接片33与负极极片12电连接。
底板4收容于壳体2内且位于电极组件1的远离顶盖组件3的一侧,也就是说,底板4位于电极组件1沿高度方向Z的下侧。底板4可由具有弹性绝缘材料制成,例如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或聚丙烯。
壳体2的内表面包括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第一表面21位于底板4的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第二表面22从第一表面21的边缘朝靠近顶盖组件3的方向延伸。第一表面21大体为垂直于高度方向Z的平面,第二表面22为弧形。壳体2是通过挤压拉伸工艺制造,弧形的第二表面22可以减小在成型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避免壳体2破裂。
第一表面21在底板4的下侧,在电极组件1的重力作用下,底板4可与第一表面21紧密贴合。底板4将电极组件1和第一表面21隔开,可以避免正极极片11或负极极片12与第一表面21接触,避免短路。另外,底板4还可以支撑电极组件1,降低电极组件1的中部区域塌陷的风险。
在将电极组件1放入壳体2的过程中,电极组件1可能会与第二表面22接触,由于第二表面22为弧形,与电极组件1接触时会造成应力集中,电极组件11的极片容易被压坏。
优选地,本申请的底板4至少覆盖第二表面22的部分区域,以减小电极组件1与第二表面22接触的风险。
装配前,底板4可为具有均匀厚度的平板,当电极组件1和底板4放入壳体2后,底板4与第二表面22接触的部分会沿着第二表面22变形;而由于底板4具有一定的厚度,底板4与第二表面22接触的部分弯折变形后的弧度要小于第二表面22的弧度,也就可以减小电极组件1靠近第二表面22的边缘区域和电极组件1远离第二表面22的中部区域之间的高度差;也就是说,底板4覆盖第二表面22的部分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对电极组件1施加的挤压力,进而降低极片被压环的风险。
在工作过程中,活性物质可能会掉落到底板4上;而由于底板4与第二表面22接触的部分向上弯折(即朝远离第一表面21的方向弯折),可以阻挡活性物质颗粒的流动,避免活性物质与壳体2接触,降低短路风险。
在电极组件1中,隔膜13需要将正极极片11和负极极片12隔开,因此,沿高度方向Z,隔膜13靠近底板4的一端会超出正极极片11和负极极片12,隔膜13超出正极极片11和负极极片12的部分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极片受到的挤压力。
优选地,底板4完全覆盖第二表面22,从而将电极组件1与第二表面22彻底隔开,避免电极组件1的极片与第二表面22接触,防止短路。
参照图4,第二表面22在第一表面21指向顶盖组件3的方向(即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d大于底板4的厚度,这样减小底板4占用的空间,提高在高度方向Z上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然此时电极组件1仍然会受到第二表面22的挤压,但经过底板4的缓冲,可以减小电极组件1所受到的挤压力,降低极片被压坏的风险。
底板4的厚度为0.1mm-0.5mm。如果底板4的厚度小于0.1mm,那么底板4沿第二表面22变形的区域仍具有较大的弧度,电极组件1所受到的挤压力偏大。如果底板4的厚度大于0.5mm,那么底板4的刚度偏大,底板4不易沿着第二表面22弹性变形,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底板4和第二表面22之间以及底板4和第一表面21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从而造成空间浪费,降低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第二表面22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半径为1mm-3mm,所述圆弧面大体平行于厚度方向Y。如果所述半径小于1mm,那么在壳体2的成型过程中,第二表面22的应力集中严重,壳体2容易在第二表面22处破裂。如果所述半径大于3mm,那么第二表面22的弧度过大,即使经过底板4的缓冲,电极组件1的极片仍可能被挤压力破坏。
参照图5和图6,壳体2的内表面还包括第三表面23、第四表面24和第五表面25。第二表面22为两个且分别从第一表面21沿宽度方向X的两端延伸。第三表面23为两个且分别从第一表面21沿厚度方向Y的两端延伸,且第三表面23为弧形。第四表面24为两个且大体为垂直于宽度方向X的平面,各第四表面24从对应一个第二表面22远离第一表面21的一端延伸。第五表面25为两个且大体为垂直于厚度方向Y的平面,各第五表面25分别从对应一个第三表面23的远离第一表面21的一端延伸。第五表面25的面积大于第四表面24的面积。
电极组件1的扁平面14与第五表面25沿厚度方向Y相对设置,电极组件1的窄面15与第四表面24沿宽度方向X相对设置。
在将电极组件1放入壳体2的过程中,电极组件1的窄面15沿着第四表面24移动,且电极组件1的下端可能会挤压弧形的第二表面22上。然而,参照图3,窄面15大体为弧形,电极组件1只有在沿宽度方向X的顶端处会挤压弧形的第二表面22;当电极组件1与第二表面22彼此挤压时,电极组件1的受力面积较小,所以电极组件1的极片被第二表面22压伤的风险较高。因此,在本申请中,底板4需要覆盖第二表面22。
在将电极组件1放入壳体2的过程中,电极组件1的扁平面14沿着第五表面移动,且电极组件1的下端可能会挤压弧形的第三表面23。参照图3,电极组件1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较大的尺寸,当电极组件1与第三表面23彼此挤压时,电极组件1的受力面积较大,所以电极组件1的极片被第三表面23压伤的风险较低。因此,在本申请中,底板4无需覆盖第三表面23。
为了降低电极组件1与壳体2接触的风险,本申请的二次电池还包括绝缘片5,绝缘片5包覆在电极组件1的外侧。
参照图7,初始时,绝缘片5可为平板状。本申请可通过弯折将绝缘片5制成一个矩形的框体,框体内部形成收容电极组件的空腔。为了便于弯折,减小绝缘片5的恢复力,可在弯折的部分设置条形的缝隙。
绝缘片5的一部分设置于底板4和电极组件1之间且连接于底板4,优选地,底板4粘接或熔接于绝缘片5。在二次电池的成型过程中,参照图7,可先将底板4固定到绝缘片5的下侧,然后,将电极组件1放置到绝缘片5的上侧,其次再弯折绝缘片5以使绝缘片5包覆电极组件1,最后将底板4、绝缘片5和电极组件1一同放入壳体2内。
优选地,沿宽度方向X,底板4的两端超出绝缘片5。底板4超出绝缘片5的部分可以贴合在第二表面22上。如果绝缘片5与底板4在宽度方向X上齐平,绝缘片5会阻挡底板4的弯折变形,导致底板4与第二表面22之间以及底板4与第一表面21之间产生较大的减小,降低空间利用率。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顶盖组件(3)和底板(4);
壳体(2)具有开口,电极组件(1)收容于壳体(2)内,顶盖组件(3)连接于壳体(2)并覆盖壳体(2)的开口;
底板(4)收容于壳体(2)内且位于电极组件(1)的远离顶盖组件(3)的一侧;
壳体(2)的内表面包括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第一表面(21)位于底板(4)的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第二表面(22)从第一表面(21)的边缘朝靠近顶盖组件(3)的方向延伸,且第二表面(22)为弧形;
底板(4)至少覆盖第二表面(22)的部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22)在第一表面(21)指向顶盖组件(3)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底板(4)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底板(4)的厚度为0.1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22)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半径为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底板(4)与第二表面(22)接触的部分朝远离第一表面(21)的方向弯折,并且底板(4)与第二表面(22)接触的部分的弯折弧度小于第二表面(22)的弧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底板(4)完全覆盖第二表面(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电极组件(1)为卷绕式结构,且电极组件(1)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14)和两个窄面(15),两个扁平面(14)沿厚度方向(Y)相互面对,两个窄面(15)沿宽度方向(X)相互面对,且各窄面(15)至少部分为弧形;
第二表面(22)为两个且分别从第一表面(21)沿宽度方向(X)的两端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绝缘片(5),绝缘片(5)包覆在电极组件(1)的外侧;
绝缘片(5)的一部分设置于底板(4)和电极组件(1)之间且连接于底板(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X),底板(4)的两端超出绝缘片(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底板(4)粘接或熔接于绝缘片(5)。
CN201920447532.8U 2019-04-03 2019-04-03 二次电池 Active CN209592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7532.8U CN209592090U (zh) 2019-04-03 2019-04-03 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7532.8U CN209592090U (zh) 2019-04-03 2019-04-03 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2090U true CN209592090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7532.8U Active CN209592090U (zh) 2019-04-03 2019-04-03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20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238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3197162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238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3197162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3652B2 (en) Battery cell and case with corresponding small grooves
KR100866767B1 (ko) 이차전지용 안전부재
CN209675429U (zh) 一种二次电池
CN210224213U (zh) 具有一体化绝缘极耳的卷绕型纽扣电池
CN209401732U (zh)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CN209592090U (zh) 二次电池
CN110190340A (zh) 二次电池
CN209592206U (zh) 二次电池
CN209401784U (zh) 二次电池
KR20230009442A (ko) 극 단편, 권취형 배터리 셀, 및 배터리
JP4769780B2 (ja) 二次電池
CN209843858U (zh) 大容量单体电池
CN111725552A (zh) 纽扣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101688580B1 (ko) 곡면이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CN209401731U (zh) 二次电池
CN209232828U (zh) 铝壳锂离子电池及其壳体及其顶盖
KR101826862B1 (ko) 보호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08208837U (zh) 一种软包圆盘锂离子电池组
WO2023093331A1 (zh) 电芯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3206326A (zh) 一种折叠式扣式锂电池
CN110444722A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组及电池组件
JP2022531336A (ja) 二次電池用電池ケース及びパウチ型二次電池
CN209119244U (zh) 铝壳锂离子电池
CN219457704U (zh) 一种电芯和电池
CN218975514U (zh) 电池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