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1887U -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1887U
CN209581887U CN201920149466.6U CN201920149466U CN209581887U CN 209581887 U CN209581887 U CN 209581887U CN 201920149466 U CN201920149466 U CN 201920149466U CN 209581887 U CN209581887 U CN 209581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quick release
rod type
type unmanned
novel qu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94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秋阳
王铸
史学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ng Nong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g Nong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g Nong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g Nong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94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1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1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1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所述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包括机架;多个机臂,所述机臂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呈镜面对称设置;多个喷杆,每一所述喷杆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并与所述机臂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无人机维修的便利性和转场地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在农业植保的应用中,无人机的机体都自带有喷头,现目前喷头通过喷杆安装于机体上,且喷杆与机体通常为一体结构,不利于更换和维修,也不利于安置存放无人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旨在提高无人机维修的便利性和转场地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包括机架;
多个机臂,所述机臂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呈镜面对称设置;
多个喷杆,每一所述喷杆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并与所述机臂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喷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头,所述机臂的端部套设有动力架,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动力架插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动力架开设有与所述机臂相配合的套孔,所述动力架的外周壁设有内齿孔,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设有外齿,所述外齿插设于所述内齿孔中。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设有插接孔,所述动力架面向所述连接头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柱。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形成有内腔并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气动快接头,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气动快接头的内孔共同形成所述插接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相连接的座部和盖部,所述盖部盖合于所述座部以配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盖部开设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气动快接头背离所述插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座部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座部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插接柱的容纳槽,所述气动快接头连接于所述容纳槽槽底,所述盖部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底,所述盖部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底凸设有抵持凸起,所述抵持凸起围绕所述安装孔的周缘;
所述座部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抵持凸起抵接所述气动快接头的端部,按压所述盖部以挤压所述气动快接头,使所述插接柱脱离所述插接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头至所述动力架的方向上呈扩口状。
可选地,所述动力架于所述套孔的周壁开设有与所述内齿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齿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插接柱通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于所述动力架;
当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内齿孔内时,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可选地,所述盖部背离所述座部的端部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外齿的周面相垂直设置,所述动力架于内齿孔的周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台阶面裸露于所述避让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无人机的机臂连接于机架上,喷杆与机臂呈夹角设置,可以使得喷杆向地面的方向延伸,进而更接近底面,减少风速对药物喷洒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喷洒效果;同时,喷杆与机臂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在喷杆出现损坏的情况下可以拆卸下来,便于维修和更换,节约成本;在需要运输和转换场地的情况下也可以拆卸下来,从而避免运输和转场中的磕碰喷杆,有效保护喷嘴,也方便了无人机的存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中喷杆与动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喷杆与动力架拆卸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的机臂与喷杆拆卸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的喷杆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无人机 511a 外齿 55 喷嘴
10 机架 511b 安装孔 70 动力架
11 安装框架 511c 连接槽 71 套孔
13 底座 511d 抵持凸起 73 内齿孔
30 机臂 511e 台阶面 75 插接柱
50 喷杆 513 座部 77 通孔
51 连接头 513a 容纳槽 79 避让孔
51a 内腔 53 气动快接头 80 药箱
511 盖部 531 内孔 90 旋翼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100。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100包括:
机架10;
多个机臂30,所述机臂30安装于所述机架10上,并呈镜面对称设置;
多个喷杆50,每一所述喷杆50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机臂30远离所述机架10的端部,并与所述机臂30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100为植保无人机,主要用于喷洒药物和种子等,为植物提供保护。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100包括有机架10,该机架10包括有安装框架11和底座13,安装框架11大致围成一个四方体形状,底座13为两个并行放置的滑杆,两滑杆分别安装于安装框架11的两相对的底边,安装框架11的四个顶角分别连接有四个机臂30,每一机臂30分别沿着该顶角的对角线向外延伸,以此四个机臂30以安装框架11为镜面对称设置。当然,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100的机架10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安装框架11还可以是正六边形或圆形状等等,机臂30也可以设置六个或八个等等。
可以理解地,在机臂30上安装有旋翼90和驱动旋翼90转动的电机,该电机驱动旋翼90转动实现无人机100的飞行,具体地,旋翼90安装于机臂30的尾端,该尾端为远离安装框架11的一端,从而能够实现更稳定地飞行。同样地,用于喷洒的喷杆50也设于机臂30的尾端,并与旋翼90相对设置,旋翼90设置于机臂30的上侧,喷杆50设置于机臂30的下侧,从而实现较大面积的喷洒。
当然,该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100还包括有控制装置(未标示)和药箱80,两者均装设于机架10上,药箱80用于装设药物等,并与喷杆50通过管路连接,从而将药物输送至喷杆50内进行喷洒。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100的整体功能运转,例如飞行、喷洒药物等,故控制装置与电机、喷杆50或药箱80等电连接,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无人机100的机臂30连接于机架10上,喷杆50与机臂30呈夹角设置,可以使得喷杆50向地面的方向延伸,进而更接近底面,减少风速对药物喷洒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喷洒效果;同时,喷杆50与机臂3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在喷杆50出现损坏的情况下可以拆卸下来,便于维修和更换,节约成本;在需要运输和转换场地的情况下也可以拆卸下来,从而避免运输和转场中的磕碰喷杆50,有效保护喷嘴55,也方便了无人机100的存放。
请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喷杆50的端部设有连接头51,所述机臂30的端部套设有动力架70,所述连接头51与所述动力架70插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喷杆50的端部设有连接头51,该连接头51主要用于安装固定,喷杆50远离连接头51的一端连接有喷嘴55,用于喷洒药物。可以理解的,机臂30固定于机架10后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动力架70套设于机臂30上,其上端用于安装旋翼90和电机,下端连接喷杆50。连接头51与动力架70的连接方式为插接,该连接方式简单便捷,可以更加快速实现喷杆50的拆装,方便维修的同时可提高拆装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动力架70开设有与所述机臂30相配合的套孔71,所述动力架70的外周壁设有内齿孔73,所述连接头51的端部设有外齿511a,所述外齿511a插设于所述内齿孔73中。
本实施例中,动力架70呈筒状,其中部开设有套孔71,该套孔71与机臂30的周面相配合,例如机臂30为六边形柱状,套孔71的开口则为六边形,当然,并不限定于该形状。当动力架70套设于机臂30时,使用紧固件垂直穿过动力架70和机臂30从而使两者紧固,实现稳定安装。动力架70与连接头51为插接结构,具体地,动力架70的周面凸设有凸块,凸块开设有内齿孔73,连接头51的端部设有外齿511a,从而使得外齿511a可以插固于内齿孔73中,该连接方式简单,且可以避免喷杆50相对于动力架70发生周向转动,进而提高喷杆50喷洒的稳定性。当然,动力架70于连接头51也可以通过圆孔和圆柱实现紧配合插接。
请结合图4和图5,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51的端部设有插接孔,所述动力架70面向所述连接头51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柱75。
在上述内齿孔73与外齿511a插接配合的结构中,连接头51的端部还可以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动力架70的面向连接头51的一侧设有插接柱75,插接柱75与之相匹配。本实施例中,设置插接孔为圆孔,插接柱75为圆柱体,插接柱75与插接孔的紧配合可以实现稳定插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喷杆50与动力架70插接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51的内部形成有内腔51a并开设有与所述内腔51a连通的安装孔511b,所述内腔51a内安装有气动快接头53,所述安装孔511b与所述气动快接头53的内孔531共同形成所述插接孔。
本实施例中,连接头51的插接孔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安装孔511b由连接头51本身开设,另一部分由安装于连接头51内腔51a中的气动快接头53的内孔531形成,可以理解地,该气动快接头53为现有结构,其内孔531中设有一轴用卡簧(未图示),当插接柱75插入插接孔内时,即插接柱75穿过安装孔511b插入内孔531中时,该卡簧可以卡固插接柱75实现较为稳定的连接,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喷杆50安装的稳定性。气动快接头53在受到挤压时可以使得卡簧松开,从而使得插接柱75脱离内孔531,即从插接孔中抽出,从而实现喷杆50的拆卸,该结构简单方便,有效提高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拆装效率。此处,插接柱75可以是透明软管,可以实现更好的卡固插接效果。
请结合参照图6,具体的结构中,所述连接头51包括相连接的座部513和盖部511,所述盖部511盖合于所述座部513以配合形成所述内腔51a,所述盖部511开设所述安装孔511b并与所述内腔51a连通,所述气动快接头53背离所述插接柱75的一端与所述座部513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气动快接头53安装于连接头51内,将连接头51设为相连接的座部513和盖部511,盖部511盖设于座部513上从而形成内腔51a。具体地,先将气动快接头53螺纹连接于座部513,再将盖部511盖设于座部513上,盖部511开设与内腔51a连通的安装孔511b,故而安装孔511b与气动快接头53的内孔531相对应,从而使得插接柱75插入插接孔中实现插接。当然,当盖部511连接于座部513后,可以设置盖部511与座部513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整体,从而在实现连接头51与动力架70的插拔时更加方便快速。也可以设置盖部511与座部513为可拆卸结构,便于维修气动快接头53,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座部513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插接柱75的容纳槽513a,所述气动快接头53连接于所述容纳槽513a槽底,所述盖部511一端开设有连接槽511c,所述安装孔511b开设于所述连接槽511c的槽底,所述盖部511于所述连接槽511c的槽底凸设有抵持凸起511d,所述抵持凸起511d围绕所述安装孔511b的周缘;
所述座部513插入所述连接槽511c内,所述抵持凸起511d抵接所述气动快接头53的端部,按压所述盖部511以挤压所述气动快接头53,使所述插接柱75脱离所述插接孔。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盖部511与座部513的稳定连接,盖部511与座部513的连接方式设置为插接与卡扣的配合方式。具体地,座部513形成有容纳气动快接头53的容纳槽513a,盖部511开设有连接槽511c,安装孔511b开设于连接槽511c的槽底,座部513可插入连接槽511c中,使得安装孔511b与气动快接头53的内孔531实现相衔接。此时,座部513的周面凸设有卡凸,盖部511于连接槽511c的槽侧壁开设有卡孔,当座部513插入连接槽511c内时,卡凸可卡固于卡孔中,从而实现稳定的连接结构。
同时,为了实现对气动快接头53的挤压,盖部511于连接槽511c的槽底凸设有抵持凸起511d,该抵持凸起511d呈筒状,围绕于安装孔511b的周缘,不影响插接柱75的插接,也可抵接至气动快接头53的端部,从而在对盖部511进行挤压时,通过带动抵持凸起511d对气动快接头53端部的挤压,快速实现插接柱75从内孔531中脱离,进而实现喷杆50的拆卸,简单便捷,有效提高维修和更换的效率。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安装孔511b沿所述连接头51至所述动力架70的方向上呈扩口状。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方便喷杆50的安装,设置安装孔511b在喷杆50插接的方向上呈扩口状,可以不用完全对准插接柱75与安装孔511b就实现快速插入内孔531中,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具体地,安装孔511b可以为梯形孔,也可以为沉孔,总之保证开口的尺寸大于插接柱75即可。
请再次参照图5,在设置插接柱75与插接孔的插接结构上,为了保证插接柱75的稳定性,所述动力架70于所述套孔71的周壁开设有与所述内齿孔73连通的通孔77,所述通孔77与所述内齿孔73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插接柱75通过所述通孔77螺纹连接于所述动力架70;
当所述连接头51插入所述内齿孔73内时,所述插接柱75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本实施例中,插接柱75通过通孔77穿入套孔71内,并通过紧固件实现与动力架70的稳定连接,该连接方式简单且稳定性好,可以很好保证喷杆50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通孔77与内齿孔73的中心线相重合,可以在插接插接柱75的同时,使得盖部511的外齿511a插入内齿孔73内,保证座部513与盖部511两者的受力均匀,双重插接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喷杆50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盖部511背离所述座部513的端部形成有台阶面511e,所述台阶面511e与所述外齿511a的周面相垂直设置,所述动力架70于内齿孔73的周壁上开设有避让孔79,所述台阶面511e裸露于所述避让孔79。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施力插拔喷杆50,盖部511背离座部513的端面形成有台阶面511e,该台阶面511e与外齿511a的周面垂直,从而在外齿511a插入内齿孔73内时,台阶面511e抵接外齿511a孔的开口周缘。动力架70于内齿孔73的周壁开设避让孔79,从而使得台阶面511e可裸露于避让孔79,同时部分外齿511a也裸露于避让孔79处,此时,可以将手施力于台阶面511e处,并配合挤压盖部511的上端,进而使得外齿511a脱离内齿孔73,同时插接柱75脱离插接孔,实现喷杆50的快速拆装,有效提高无人机100的维修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包括:
机架;
多个机臂,所述机臂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呈镜面对称设置;以及
多个喷杆,每一所述喷杆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并与所述机臂呈夹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头,所述机臂的端部套设有动力架,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动力架插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架开设有与所述机臂相配合的套孔,所述动力架的外周壁设有内齿孔,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设有外齿,所述外齿插设于所述内齿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设有插接孔,所述动力架面向所述连接头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形成有内腔并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气动快接头,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气动快接头的内孔共同形成所述插接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相连接的座部和盖部,所述盖部盖合于所述座部以配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盖部开设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气动快接头背离所述插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座部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部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插接柱的容纳槽,所述气动快接头连接于所述容纳槽槽底,所述盖部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底,所述盖部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底凸设有抵持凸起,所述抵持凸起围绕所述安装孔的周缘;
所述座部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抵持凸起抵接所述气动快接头的端部,按压所述盖部以挤压所述气动快接头,使所述插接柱脱离所述插接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头至所述动力架的方向上呈扩口状。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架于所述套孔的周壁开设有与所述内齿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齿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插接柱通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于所述动力架;
当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内齿孔内时,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10.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背离所述座部的端部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外齿的周面相垂直设置,所述动力架于内齿孔的周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台阶面裸露于所述避让孔。
CN201920149466.6U 2019-01-25 2019-01-25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Active CN209581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9466.6U CN209581887U (zh) 2019-01-25 2019-01-25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9466.6U CN209581887U (zh) 2019-01-25 2019-01-25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1887U true CN209581887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8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9466.6U Active CN209581887U (zh) 2019-01-25 2019-01-25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1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9031U (zh) 一种固定翼电动无人机
CN207045661U (zh) 八旋翼植保无人机及其飞行翼臂旋钮式拆件
CN105857603A (zh) 一种机臂可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
CN209581887U (zh) 新型快拆喷杆式无人机
CN206087262U (zh) 一种无人机机架
CN114889816B (zh) 一种大载重无人机飞行平台
CN208842623U (zh) 一种轻质电力巡检无人机
CN108791844A (zh) 一种便于拆卸药箱的农业用飞行器
CN206900640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机翼保护机构
CN209192224U (zh) 一种无人机便于拆卸的螺旋桨
CN214729601U (zh) 一种无人机可拆装机臂
CN205589510U (zh) 一种新型喷洒农药无人机
CN206039945U (zh) 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
CN214267972U (zh) 一种四旋翼无人植保机
CN212125495U (zh) 一种快拆结构及无人机
CN206278255U (zh) 一种可折叠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CN208683110U (zh) 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CN208278314U (zh) 一种无人机快拆脚架及无人机
CN202896870U (zh) 飞行器高强度机体构架
CN205186536U (zh) 四轴飞行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CN209239963U (zh) 一种带快换接头的多功能电动工具
CN110844077A (zh) 一种智能化的植保用无人机
CN206878597U (zh) 一种植保机用的电机罩及植保机
CN21843176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无人机防护机构
CN214930641U (zh) 快拆式农药无人机喷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