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2964U - 一种捕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捕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2964U
CN209572964U CN201821993747.1U CN201821993747U CN209572964U CN 209572964 U CN209572964 U CN 209572964U CN 201821993747 U CN201821993747 U CN 201821993747U CN 209572964 U CN209572964 U CN 209572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use
asphyxia
entrance
mouse 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37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雅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937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2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2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2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捕鼠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捕鼠装置,包括:壳体,为一端具有入口的腔体结构;单向门,设置在壳体内靠近入口的一端,单向门朝向沿入口至壳体内部的方向开启,反向关闭;以及阻气膜,设置在壳体内远离入口的一端,阻气膜与远离入口一端的壳体形成窒息腔,阻气膜具有弹性,其上开设有供老鼠头部穿过的窒息孔。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实现对老鼠的捕杀一体,从而提高捕鼠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捕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捕鼠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适于家用的灭鼠方法可分为:器具灭鼠法、药物灭鼠法、以及电子灭鼠法等。药物灭鼠法在使用中存在二次污染,容易出现儿童或家畜误食的问题,并且在长期使用时鼠类具有耐药性及适应性,食用后并不会立即死亡,而是藏匿于隐蔽角落,腐烂发臭,污染环境。电子灭鼠法能耗较大,在使用时仅起到了驱鼠功能,并没有真正的灭鼠,短期使用后失效。
因此现有使用较多的为器具灭鼠法,器具灭鼠法是指利用机械对老鼠进行诱捕,例如公开号为CN202310998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倒刺形成单向通道从而对老鼠进行诱捕的装置,这种装置仅实现了对老鼠的捕捉,未对老鼠进行消灭,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鼠类属于啮齿目动物,具有很强的啃食能力,如不及时处理,集鼠器很容易被笼内老鼠或召唤的其它鼠类咬破,既未抓到老鼠,同时还造成了装置的损坏;2)该装置想要实现集鼠器中同时抓捕多只老鼠,但是经过长期实际观察,当笼内老鼠将饵料吃掉之后,后续难以再引诱老鼠,同时集鼠器中活动空间较大,笼内有老鼠被捉之后会长时间发出叫声,也就不会再有老鼠进入装置中,造成了装置制造成本较大,但是实际上捕鼠效率很低;3)需要用户对捉到的老鼠进行处理,由于该装置仅实现对鼠类的捕捉,后续无论用户如何处理活鼠,均会造成不便或心理不适,家庭放置也不雅观,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捕鼠装置捕鼠效率低、不具有捕杀能力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捕杀一体、捕鼠效率高的捕鼠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捕鼠装置,包括:
壳体,为一端具有入口的腔体结构;
单向通道,设置在壳体内靠近入口的一端,单向通道朝向沿入口至壳体内部的方向通行;以及
阻气膜,设置在壳体内远离入口的一端,阻气膜与远离入口一端的壳体形成窒息腔,阻气膜具有弹性,其上开设有供老鼠头部穿过的窒息孔。
单向通道由设置在壳体内的单向门形成,单向门包括尖端朝向窒息腔一侧倾斜的若干倒刺,若干倒刺形成供老鼠沿入口向窒息腔方向单向通过的通过孔。
单向门还包括与壳体内壁连接的挡板,通过孔开设在挡板上与壳体底部连接的位置处。
通过孔为拱形,拱形的直边与壳体底部的内壁平齐,若干倒刺绕拱形的弧边均匀布置,若干倒刺的尖端朝向拱形的弧边的圆心。
倒刺包括与挡板连接且具有弹性复位能力的连接部、由连接部向弧边的圆心延伸的尖刺部、以及成型在尖刺部后侧以抵接在挡板上的抵接部;
倒刺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抵接部抵接在挡板上,以使得倒刺可以沿朝向窒息腔一侧发生弹性形变,而反向不能。
倒刺与挡板一体成型。
挡板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其中,多个挡板在壳体内依次间隔设置。
阻气膜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壳体内,阻气膜为圆形结构,其中部开设有窒息孔。
支撑板位于窒息腔的一侧成型有朝向阻气膜圆心环形均匀布置的若干倒刺。
支撑板上固定有多个阻气膜,窒息腔内设置有阻隔板以使每个阻气膜与窒息腔形成独立的腔体。
壳体在沿入口至窒息腔的长度方向上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盖体,设置在入口处用于密封壳体,盖体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入口底部的壳体上。
盖体上设置有消毒药包,消毒药包包括消毒剂以及将消毒剂密封粘接在盖体上的粘接膜。
粘接膜的上表面固接有第一绳体,第一绳体穿过设置在盖体另一端的吊环,壳体的入口处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绳体;
其中,在第一绳体朝向远离壳体拉动的过程中,粘接膜被撕开以使得消毒剂进入壳体内。
盖体的缘部设有用于与壳体密封卡合的凹槽。
壳体位于窒息腔一侧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三绳体。
窒息孔为圆形,直径为15-20mm。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包括壳体、单向门和阻气膜,壳体为一端具有入口的腔体结构,单向门设置在靠近入口的壳体内,单向门朝向沿入口至壳体内部的方向开启,反向关闭,使得老鼠只能沿入口向壳体内部通行,实现对老鼠的捕捉。阻气膜设置在壳体内远离入口的一端,阻气膜与壳体形成窒息腔,阻气膜具有弹性,其上开设有供老鼠头部穿过的窒息孔,进入装置内的老鼠由于单向门的作用仅能向窒息腔移动,老鼠的头部穿过窒息孔后,由于阻气膜的具有弹性,对老鼠的颈部进行勒紧,在窒息腔内形成密闭的小空间,使得老鼠很快窒息死亡,实现短时间对老鼠的捕杀,有效避免老鼠啃食或通过叫声召唤同伴破坏捕鼠装置,同时无需用户对捕捉到的老鼠进行二次处理,降低用户心理不适,捕鼠简单有效,适于家用。
2)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单向门包括尖端朝向窒息腔一侧倾斜的若干倒刺,若干倒刺形成供老鼠沿入口向窒息腔方向单向通过的通过孔,使用倒刺结构形成单向门,结构设置简单,同时利用刺痛更加快速的驱使老鼠进入窒息腔,实现对鼠类短时间的捕杀,提高捕鼠效率。
3)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单向门还包括与壳体内壁连接的挡板,通过孔开设在挡板上与壳体底部连接的位置处,挡板快速安装在壳体内壁上,便于单向门的安装,同时通过孔开设在挡板底部,使得老鼠更易通过,更容易诱捕老鼠。
4)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通过孔设置为拱形,拱形的直边与壳体底部的内壁平齐,若干倒刺绕拱形的弧边均匀布置,若干倒刺的尖端朝向拱形的弧边的圆心,拱形通过孔加工更易成型,符合老鼠钻洞的习性,通过孔底边与壳体底部内壁平齐,使得老鼠通过单向门没有障碍,同时倒刺绕通过孔的弧边环绕设置,结构更加合理。
5)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倒刺与挡板一体成型,倒刺包括与挡板连接且具有弹性复位能力的连接部、由连接部向弧边的圆心延伸的尖刺部、以及成型在尖刺部后侧以抵接在挡板上的抵接部,倒刺未发生形变时,抵接部抵接在挡板上,使得倒刺可以沿朝向窒息腔一侧发生弹性形变,反向不能,从而形成单向通道,当老鼠通过单向门时,顶动倒刺发生形变使得形成可以进入壳体内部的通过孔,当老鼠退出时,倒刺刺痛老鼠,使得老鼠被迫进入捕鼠装置中。同时挡板设置为一层或多层,使得壳体内部空间进一步缩小,进而减小老鼠的活动空间,使得老鼠进入窒息腔。
6)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阻气膜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壳体内,且支撑板位于窒息腔一侧成型有倒刺,在老鼠的头部进入窒息腔后,倒刺结构使得老鼠无法挣扎退出。
7)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支撑板上固定有多个阻气膜,窒息腔内设置有阻隔板以使每个阻气膜与窒息腔形成独立的腔体,多个阻气膜结构使得同一壳体可同时捕捉多只老鼠,捕鼠效率更高。
8)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壳体在沿入口至窒息腔的长度方向上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使得老鼠在壳体内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利于老鼠向窒息腔移动,同时减小窒息腔的空间,使得老鼠更快窒息。
9)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壳体的入口处设置有盖体,盖体活动连接在入口底部的壳体上,用于密封所述壳体,便于使用者对捕鼠装置进行盖合,减少心理不适,并且整洁卫生,便于后续对捕鼠装置的清理。
10)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盖体上设置有消毒药包,消毒药包包括消毒剂和将消毒剂粘接在盖体上的粘接膜,用户可通过撕开粘接膜对捕鼠器内部进行消毒,防止鼠疫传播,整洁卫生。
11)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粘接膜上固接有第一绳体,第一绳体穿过设置在盖体上的吊环,在向远离壳体拉动第一绳体的过程中,粘接膜被撕开,消毒剂进入壳体内部,无需用户手动撕开粘接膜,即可完成对壳体内的消毒,干净方便,壳体的入口处的顶部固接有第二绳体,通过第二绳体与第一绳体绑系,完成盖体的关闭,同时绳体便于用户提起捕鼠装置,整个过程无需用户触碰捕鼠装置,降低用户心理不适,同时操作简单快捷,整体干净环保。
12)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盖体的缘部设有与壳体密封卡合的凹槽,使得盖体盖合之后,壳体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对未完全窒息的老鼠实现二次窒息,同时在后续清理中更加便捷卫生,避免滋生有害物质。
13)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壳体靠近窒息腔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第三绳体,便于对捕鼠装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捕鼠装置的结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倒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捕鼠装置的结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入口;12-窒息腔;13-组隔板;2-单向门;21-倒刺;211-连接部;212-尖刺部;213-抵接部;22-通过孔;23-挡板;3-阻气膜;31-窒息孔;32-支撑板;4-盖体;41-消毒药包;411-消毒剂;412-粘接膜;51-第一绳体;52-第二绳体;53-第三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捕鼠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一端敞口的腔体结构,敞口作为壳体1的入口11,同时,为适于鼠类进洞就钻的特性,壳体1的入口11设置为类似于半圆形的拱形柱体结构,拱形的直边作为壳体1的底面,弧边形成供鼠类钻设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实现为具有一定刚性的塑料结构,例如PVC塑料材质。
在壳体1靠近入口11的一侧设置有单向门2,单向门2包括与壳体1内壁大小适配的挡板23和开设在挡板23上的通过孔22,挡板23卡合在壳体1的内壁上,使得老鼠仅能从通过孔22进入壳体内部。通过孔22开设在挡板23的底部中间位置,其呈拱形结构,拱形的直边与壳体1底面的内壁平齐,使得老鼠可以无障碍通过通过孔22,拱形的弧边上均匀设置有倒刺21,如图1所示,倒刺21的尖端朝向壳体1的内侧倾斜形成单向通道。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孔22的弧边上呈环形均匀布置有多个倒刺21,多个倒刺21的尖端朝向拱形的弧边的圆形延伸。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中倒刺21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倒刺21和挡板23采用例如PVC塑料一体成型,倒刺21包括挡板23成型连接的连接部211、由连接部211向通过孔22的圆心延伸同时朝向壳体1内部弯曲的尖刺部212、以及成型在尖刺部212后侧壁上以抵接在挡板23上的抵接部213。由于材质和结构原因,连接部21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和弹性复位能力,在倒刺21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抵接部213抵靠在挡板2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倒刺21的单向工作原理为:
当老鼠进入通过孔22时,老鼠首先接触尖刺部212的后部,此时连接部211发生形变,抵接部213与挡板23脱离,不再抵靠挡板23,由于连接部211具有弹性复位能力,使得尖刺部212的尖端始终抵接在老鼠的皮肤表面。当老鼠继续前进时,倒刺21被进一步顶开,使得老鼠可以继续前进;而当老鼠选择后退时,尖刺部212的尖端刺入老鼠皮肤,直至抵接部213抵靠住挡板23,此时倒刺21无法再向后方发生变形,老鼠越后退倒刺21刺入皮肤越深,刺痛感越强烈,且无法退出通过孔22,因此老鼠只能向前方运动,使得通过孔22实现单向功能。
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23共设置为三个,三个挡板23在壳体1内依次间隔设置,使得进入壳体1内的老鼠可活动空间减小,只能向前移动,加快对老鼠的捕杀。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内远离入口11的前端设置有阻气膜3,阻气膜3通过支撑板32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32卡接在壳体1的内壁前端,其上设有多个圆形结构的阻气膜3。阻气膜3具有弹性,其中部开设有圆形的窒息孔31,窒息孔31的直径为15-20mm,使得老鼠仅头部可以穿过窒息孔31。支撑板32与壳体1的前端形成窒息腔12,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阻气膜3之间设置有组隔板13,将每个阻气膜3与窒息腔12形成独立的窒息腔体。
阻气膜3与壳体1形成的窒息腔12,当老鼠的头部伸入窒息腔12内时,阻气膜3不具有透气能力,使得老鼠在短时间内窒息。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气膜3实现为弹性橡胶材质的膜。同时,支撑板32位于窒息腔12的一侧成型有朝向阻气膜32圆心环形均匀布置的若干倒刺21,倒刺21采用上述类似倒刺结构即可,此处不再赘述,倒刺21可防止老鼠在窒息腔12内剧烈挣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捕鼠装置还包括有盖体4,盖体4铰接在壳体1入口11处的底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4呈与入口11大小适配的拱形结构,盖体4的缘部设有凹槽结构,用于与壳体密封卡合,当捕鼠装置捕鼠成功后,盖体4将壳体1内部密封,形成对老鼠的二次窒息。
捕鼠装置工作时,盖体4处于开启状态,盖体4的上表面设置有消毒药包41,消毒药包41包括消毒剂411和将消毒剂411密封粘接在盖体4上的粘接膜412。在本实施方式中,消毒剂411可以实现为过氧乙酸溶液。粘接膜412的上表面固接有第一绳体51,第一绳体51穿过设置在盖体4端部的吊环,壳体1的入口1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绳体52,当用户拉动第一绳体51时,粘接膜412被撕开,消毒剂411进入壳体1内,从而实现为壳体1内的消毒。同时,壳体1位于窒息腔12的前端外壁上连接有第三绳体53,第三绳体53便于将捕鼠装置固定在连接物上,例如在家庭使用中,可以将捕鼠装置固定在角落的桌角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捕鼠装置进行了说明,下面针对捕鼠装置的使用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参考图1至图5,在捕鼠装置工作时,通过第三绳体53将捕鼠装置固定在最好是角落位置的连接物上,窒息腔12内放置有诱饵,用于引诱老鼠,盖体4呈开启状态。
当老鼠进入壳体1,通过通过孔22时,由于上述的倒刺21工作原理,老鼠只能向前运动,直至通过最后一层通过孔22。由于窒息腔12内诱饵的引诱,同时迫于倒刺21结构,老鼠只能将头部钻向窒息孔31,窒息孔31的孔径小于老鼠头部尺径,在老鼠向前移动的情况下,阻气膜3发生形变,使得老鼠的头部可以完全钻入窒息腔12内,此时窒息孔31卡在老鼠的颈部,同时由于后方的倒刺21结构,使得老鼠后退的空间失去,无法脱离窒息膜3对颈部的卡合,同时由于窒息腔12内空间有限,很快会产生窒息,完成对老鼠的捕杀。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了多个阻气膜3,可以同时捕杀多只老鼠。
当完成老鼠的捕杀后,用户将第三绳体53松开,同时如图5所示,将第一绳体51和第二绳体52打结,在第一绳体51拉动时,由于粘接膜412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使得盖体4先朝向入口11处关闭,继续拉动第一绳体51和第二绳体52时,第一绳体51上的拉力克服粘接膜412的抗拉能力,使得粘接膜412被撕开,消毒剂411落入壳体1内进行消毒,然后将盖体4和壳体1卡紧,通过绳体提起捕鼠装置进行后续处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接触老鼠,减少用户心理不适感。
图6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捕鼠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捕鼠装置作为一次性的捕鼠装置使用,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壳体1在沿入口11至窒息腔12的长度方向上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阻气膜3和通过孔22的数量也相应减少,例如阻气膜3设置为一个,即捕鼠装置作为一次性的捕鼠器,对老鼠实现快速捕杀及后续清理。锥形的结构使得老鼠在壳体1内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加快对老鼠的捕杀。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上述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有其它可替代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挡板23的设置数量和阻气膜3的设置数量。挡板23的目的在于减小老鼠的可活动空间,因此可根据壳体1的大小进行数量的布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阻气膜3的数量在于预期同一捕鼠装置可同时抓捕老鼠的数量,因此阻气膜3的数量也应根据壳体1的大小进行改变,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另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单向门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结构,例如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单向门等结构实现,这种结构导致捕鼠装置的结构复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根据本公开的说明以及现有技术对单向门2进行多种实施,本公开不再针对单向门进行赘述。
在再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倒刺21的连接部211可以替换为铰链连接结构,倒刺21与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挡板23上。考虑到老鼠在进入捕鼠装置存在挣扎的情况,这种结构根据倒刺21的材质不同会发出较大的声响,而对老鼠的抓捕往往在夜间进行,因此会影响用户休息,给用户带来不便。
在再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倒刺21的尖刺部212、连接部211、以及抵接部213设置为分体结构,抵接部213固定或一体成型在挡板23上,当倒刺21朝向入口11方向形变时,尖刺部212与抵接部213抵接,使得倒刺21无法发生形变。
在再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的材料,壳体1还可以替换为金属结构、柔性的塑料袋体结构等任何适于实施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设为柔性塑料袋体材质,支撑板32和挡板23为硬质材料,其作为壳体1的支撑件将壳体1撑起为腔体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公开的捕鼠装置更利于运输和存放,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组装使用,同时满足各组件的通配型,便于组件更换以及替换。
在再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壳体1和通过孔22的形状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拱形的壳体1和通过孔22符合常规的孔洞形状,适于鼠类见洞就钻的习性,但是本公开的壳体1和通过孔2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例如:壳体1的径向截面可以为矩形、多边形等其它任何适于实施的形状,壳体1的轴向长度上可以是柱状、锥状等其它任何适于实施的形状,而通过孔22也可以是矩形、多边形、圆形等其它任何适于实施的形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7)

1.一种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为一端具有入口(11)的腔体结构;
单向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入口(11)的一端,所述单向通道朝向沿所述入口(11)至所述壳体(1)内部的方向通行;以及
阻气膜(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远离所述入口(11)的一端,所述阻气膜(3)与远离所述入口(11)一端的所述壳体(1)形成窒息腔(12),所述阻气膜(3)具有弹性,其上开设有供老鼠头部穿过的窒息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通道由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单向门(2)形成,所述单向门(2)包括尖端朝向所述窒息腔(12)一侧倾斜的若干倒刺(21),所述若干倒刺(21)形成供老鼠沿所述入口(11)向所述窒息腔(12)方向单向通过的通过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门(2)还包括与所述壳体(1)内壁连接的挡板(23),所述通过孔(22)开设在所述挡板(23)上与所述壳体(1)底部连接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孔(22)为拱形,所述拱形的直边与所述壳体(1)底部的内壁平齐,所述若干倒刺(21)绕所述拱形的弧边均匀布置,所述若干倒刺(21)的尖端朝向所述拱形的弧边的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刺(21)包括与所述挡板(23)连接且具有弹性复位能力的连接部(211)、由所述连接部(211)向所述弧边的圆心延伸的尖刺部(212)、以及成型在所述尖刺部(212)后侧以抵接在所述挡板(23)上的抵接部(213);
所述倒刺(21)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抵接部(213)抵接在所述挡板(23)上,以使得所述倒刺(21)可以沿朝向所述窒息腔(12)一侧发生弹性形变,而反向不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刺(21)与所述挡板(23)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23)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其中,多个所述挡板(23)在所述壳体(1)内依次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气膜(3)通过支撑板(32)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阻气膜(3)为圆形结构,其中部开设有所述窒息孔(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32)位于所述窒息腔(12)的一侧成型有朝向所述阻气膜(3)圆心环形均匀布置的若干所述倒刺(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32)上固定有多个阻气膜(3),所述窒息腔(12)内设置有阻隔板(13)以使每个阻气膜(3)与所述窒息腔(12)形成独立的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9或10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在沿所述入口(11)至所述窒息腔(12)的长度方向上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体(4),设置在所述入口(11)处用于密封所述壳体(1),所述盖体(4)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入口(11)底部的所述壳体(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4)上设置有消毒药包(41),所述消毒药包(41)包括消毒剂(411)以及将所述消毒剂(411)密封粘接在所述盖体(4)上的粘接膜(41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膜(412)的上表面固接有第一绳体(51),第一绳体(51)穿过设置在所述盖体(4)另一端的吊环,所述壳体(1)的入口(11)处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绳体(52);
其中,在所述第一绳体(51)朝向远离所述壳体(1)拉动的过程中,所述粘接膜(412)被撕开以使得所述消毒剂(411)进入所述壳体(1)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4)的缘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1)密封卡合的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位于所述窒息腔(12)一侧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三绳体(53)。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窒息孔(31)为圆形,直径为15-20mm。
CN201821993747.1U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捕鼠装置 Active CN209572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3747.1U CN209572964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捕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3747.1U CN209572964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捕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2964U true CN209572964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4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3747.1U Active CN209572964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捕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29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233A (zh) * 2018-11-29 2019-03-08 贾雅铭 一种捕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233A (zh) * 2018-11-29 2019-03-08 贾雅铭 一种捕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70124B2 (ja) 害虫用捕獲具、及びこの害虫用捕獲具を備えた吸引装置
CN209572964U (zh) 一种捕鼠装置
KR101447834B1 (ko) 해충퇴치기
CN109430233A (zh) 一种捕鼠装置
CN203058168U (zh) 带弹性门板的老鼠诱捕器
CN202406881U (zh) 捕蟑器
CN215224158U (zh) 一种红火蚁诱捕装置
CN213756339U (zh)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KR200387267Y1 (ko) 파리잡이 통
CN203087370U (zh) 新型简易捕鼠笼
CN206118881U (zh) 一种捕灭苍蝇装置
JP2018000185A (ja) 電気掃除機ノズルに被せる害虫を捕獲する道具
JP5648899B2 (ja) 筒状ゴキブリ捕獲棒
JP3234148U (ja) 虫捕殺装置
JP2017035053A (ja) 虫捕獲器
CN218184823U (zh) 一种新型嶂螂诱捕灭杀装置
JP2021000065A (ja) 家虫キャッチャー
JP2017023034A (ja) カップ状殺虫器
JP2007060928A (ja) ナメクジ捕獲器
CN213639382U (zh) 一种农业用组合式诱虫灯
CN201518675U (zh) 蟑螂诱捕器
CN208273949U (zh) 一种蟑螂诱捕器
CN221104576U (zh) 一种病媒生物消杀装置
KR100940463B1 (ko) 기능성 티슈
CN219478990U (zh) 一种诱捕式苍蝇捕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