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6339U -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6339U
CN213756339U CN202022139092.5U CN202022139092U CN213756339U CN 213756339 U CN213756339 U CN 213756339U CN 202022139092 U CN202022139092 U CN 202022139092U CN 213756339 U CN213756339 U CN 213756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lid
cover
fruit fly
insec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90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390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6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6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6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包括盖体和设置于盖体上方的遮雨罩;所述盖体设有若干由上至下的进虫通道,且进虫通道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所述盖体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围蔽进虫通道的敞口上方,并在盖体的侧壁形成有与进虫通道连通的入口。本实用新型的盖子结构简单,其进虫通道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且由隔板将入口形成在盖子的侧壁上,进虫孔管道的设计更符合果蝇飞行轨迹,敞口形状的进虫通道更有利于诱捕果蝇,进虫通道的出口为细孔则增大果蝇飞出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杀害虫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背景技术
果蝇广泛地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是危害瓜果的主要害虫之一。雌果蝇产卵于成熟的果实上,孵化后的幼虫蛀食果实,造成受害果实凸凹不平,果汁外溢和落果,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影响鲜销、贮藏、加工及商品价格。
利用引诱剂诱杀是一条安全、方便的方法。不需要化学农药,既方便使用,又安全、环保、生态。其组成包括引诱剂和诱捕器。因此这不仅依赖于引诱剂的引诱力,也与诱捕器的物理结构有关,必须要使果蝇容易进入诱捕器,且不容易逃逸。现有果蝇诱捕器包含瓶体和瓶盖,瓶盖上设置有多个进虫通道。瓶体内放置食物或引诱剂等,果蝇通过进虫通道进入瓶体内,被引诱剂诱杀或困在诱捕器内。
经申请人调研发现,现有诱铺器存在如下问题:现有诱铺器盖子结构普遍复杂,且部分存在果蝇不易进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诱捕器盖子结构复杂,果蝇不易进入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包括盖体和设置于盖体上方的遮雨罩;
所述盖体设有若干由上至下的进虫通道,且进虫通道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
所述盖体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围蔽进虫通道的敞口上方,并在盖体的侧壁形成有与进虫通道连通的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子还包括用于吸附果蝇引诱剂的吸液单元;
所述吸液单元呈长条状,吸液单元插接在盖体上并自盖体的底部伸出。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液单元为长条状的棉棒或吸水海绵棒。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体包括多个进虫通道,进虫通道以盖体中心呈旋涡状形成;
所述隔板与进虫通道的敞口轮廓相适配,隔板为若干弧形板体依次衔接形成。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雨罩具有连接部,所述盖体设有适配连接部的连接结构;遮雨罩通过连接部与盖体可拆卸式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为自遮雨罩中部向下延伸的中空管柱,在连接部的末端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切槽,且连接部的末端外壁上设置有卡块;
所述连接结构为开设在盖体中部的穿孔;所述遮雨罩的连接部穿设穿孔并通过卡块限位连接在盖体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体的底部具有带开口的腔室,所述腔室与进虫通道相连通;在腔室内壁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内螺纹。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腔室的内壁呈阶梯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
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的内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分别开设有内螺纹。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果蝇诱捕器,包括带开口的容器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所述盖子连接于容器的开口处并遮蔽容器的开口。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子还包括用于吸附果蝇引诱剂的吸液单元;所述吸液单元呈长条状,吸液单元插接在盖体上并自盖体的底部延伸入容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盖子结构简单,其进虫通道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且由隔板将入口形成在盖子的侧壁上,进虫孔管道的设计更符合果蝇飞行轨迹,敞口形状的进虫通道更有利于诱捕果蝇,进虫通道的出口为细孔则增大果蝇飞出的难度。
2、本实用新型的果蝇诱捕器,实现果蝇的引诱捕捉,不需要喷洒农药,因此属于无公害灭虫产品。基于盖子结构,易引诱果蝇进入容器中,而且,果蝇一旦进入容器,鉴于容器本身的大容腔和进虫通道在容器开口的狭小出口,果蝇难以飞出。因此,在保证果蝇容易进入容器的前提下,也避免果蝇从容器飞出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诱捕果蝇的盖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盖子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子的局部切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雨罩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雨罩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立体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立体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立体图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果蝇诱捕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
10-盖体、11-隔板、12-穿孔、13-腔室;
20-进虫通道;
30-遮雨罩、31-连接部、32-切槽、33-卡块;
40-吸液单元;
50-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果蝇的盖子的优选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盖子包括一盖体10和一遮雨罩30。所示盖体10上开设有若干进虫通道20,供于果蝇进入。所述遮雨罩30与盖体10可拆卸式连接,遮雨罩30位于盖体10上方,以阻隔雨水或异物,避免进虫通道20阻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诱捕果蝇的盖子,其可通过连接在容器上,作为遮蔽容器开口的盖子。基于盖子结构,通过引诱剂容易引诱果蝇进入容器中。而且,果蝇一旦进入容器,鉴于容器本身的大容腔和进虫通道20在容器开口的狭小出口,果蝇难以飞出。
如图6示,所述盖体10整体呈短圆柱状结构,盖体10的底部外径大于顶部外径。所述盖体10上设有若干由上至下的进虫通道20,且进虫通道20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现有的进虫通道20多采用等径的柱状通道,为了避免果蝇逃出,进虫通道20较为狭小,这导致进虫通道20的入口同样狭小,既不利于果蝇发现和进入。
另一方面,在盖体10的顶部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隔板11,隔板11与盖体10采用塑料一体成型制得。所述隔板11用于围蔽进虫通道20的敞口上方,并在盖体10的侧壁形成有与进虫通道20连通的入口。在盖体10的底部具有带开口的腔室,所述腔室与进虫通道20相连通;在腔室内壁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内螺纹,以实现盖体10与容器的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盖体10包括多个进虫通道20,进虫通道20以盖体10中心呈旋涡状形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示,所述盖体10开设有三个进虫通道20。进虫通道20临近盖体10的外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隔板11与进虫通道20的敞口轮廓相适配,隔板11为若干弧形板体依次衔接形成,若干弧形板体是一体成型的。
具体的,基于隔板11向上延伸的结构,隔板11在水平方向形成了一进入通道,进入通道的开口在盖体10的外壁上,遮雨罩30遮蔽了进入通道的上方开口。每一进入通道对应一进虫通道20,若干的进入通道也呈旋涡状分布。
通过此设计,隔板11形成的进入通道以及进虫通道20结构,两者结合的设计更符合果蝇飞行轨迹以及性信息素在空气中的流通原理。更容易引诱果蝇进入盖体10。
如图1示,所述盖子还包括用于吸附果蝇引诱剂的吸液单元40;所述吸液单元40呈长条状,吸液单元40插接在盖体10上并自盖体10的底部伸出。在盖子与容器连接是,吸液单元40自盖体10的底部延伸入容器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液单元40为长条状的棉棒或吸水海绵棒。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果蝇诱铺器的结构主要如下:(1)引诱剂投放零件多为圆盘状,悬空在容器内,引诱剂吸附在圆盘上棉片上。(2)部分诱铺器直接将引诱剂投放在容器中,淹过瓶底。为此,现有果蝇诱铺器存在以下问题:果蝇并不会容易沾到圆盘或瓶底的引诱剂,而停于容器的内壁上,未粘到引诱剂而存活的果蝇,容易由瓶盖的通道飞出,再逃出率高。
通过此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根长条状的吸液单元40吸附引诱剂,且吸液单元40呈柱状的延伸入容器中,吸液单元40的表面积远大于圆盘,且并非设置在容器底部。在容器内飞行的果蝇,极其容停留或触碰到长条状的吸液单元40,进而诱杀果蝇,提高诱杀率和降低再逃出率。
如图4示,所述遮雨罩30具有连接部31,所述盖体10设有适配连接部31的连接结构;遮雨罩30通过连接部31与盖体10可拆卸式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中,所述连接部31为自遮雨罩30中部向下延伸的中空管柱。在连接部31的末端外壁上设置有卡块33,卡块33截面呈倒三角形,卡块33的外径自连接部31的末端向顶部逐渐增大。所述连接结构为开设在盖体10中部的穿孔12;所述遮雨罩30的连接部31穿设穿孔12,并通过卡块33抵顶盖体10的孔口部位以卡合限位在盖体10上。
具体的,由于卡块33的整体外径大于穿孔12的内径,为此,在连接部31的末端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切槽32,切槽32将连接部31的末端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卡块33均分别位于左右两部分的外壁上。连接部31的末端的左右两部分在压力下可以彼此聚拢,使得具有卡块33的部分可以穿过穿孔12。
如图8示,所述盖体10的底部具有带开口的腔室13,所述腔室13与进虫通道20相连通;在腔室内壁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内螺纹。盖体10通过内螺纹,可以与绝大部分的容器进行连接,如特定诱捕瓶、矿泉水瓶、饮料瓶等等。这样实现了盖子的通用性能,无需特定的诱捕瓶。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13的内壁呈阶梯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述第一容腔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的内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分别开设有内螺纹。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不同的大小的内螺纹,以适配不同的容器,实用性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果蝇诱捕器,其包括容器和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所述容器50具有开口,所述盖子连接于容器50的开口处并遮蔽容器50的开口。
具体的,所述盖子还包括用于吸附果蝇引诱剂的吸液单元40;所述吸液单元40呈长条状,吸液单元40插接在盖体10上并自盖体10的底部延伸入容器内。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诱捕果蝇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设置于盖体上方的遮雨罩;
所述盖体设有若干由上至下的进虫通道,且进虫通道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
所述盖体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围蔽进虫通道的敞口上方,并在盖体的侧壁形成有与进虫通道连通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还包括用于吸附果蝇引诱剂的吸液单元;
所述吸液单元呈长条状,吸液单元插接在盖体上并自盖体的底部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液单元为长条状的棉棒或吸水海绵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多个进虫通道,进虫通道以盖体中心呈旋涡状形成;
所述隔板与进虫通道的敞口轮廓相适配,隔板为若干弧形板体依次衔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雨罩具有连接部,所述盖体设有适配连接部的连接结构;遮雨罩通过连接部与盖体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为自遮雨罩中部向下延伸的中空管柱,在连接部的末端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切槽,且连接部的末端外壁上设置有卡块;
所述连接结构为开设在盖体中部的穿孔;所述遮雨罩的连接部穿设穿孔并通过卡块限位连接在盖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底部具有带开口的腔室,所述腔室与进虫通道相连通;在腔室内壁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的内壁呈阶梯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
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的内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分别开设有内螺纹。
9.一种果蝇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开口的容器和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所述盖子连接于容器的开口处并遮蔽容器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果蝇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还包括用于吸附果蝇引诱剂的吸液单元;所述吸液单元呈长条状,吸液单元插接在盖体上并自盖体的底部延伸入容器内。
CN202022139092.5U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Active CN213756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9092.5U CN213756339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9092.5U CN213756339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6339U true CN213756339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9092.5U Active CN213756339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6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38073A1 (en) * 2020-01-30 2023-02-09 Manoj Kumar R Delivery system embedded trap device for attracting female and male fruit fli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38073A1 (en) * 2020-01-30 2023-02-09 Manoj Kumar R Delivery system embedded trap device for attracting female and male fruit fli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5576B1 (ko) 해충 포획기
KR101799771B1 (ko) 말벌 포획장치
KR101822029B1 (ko) 꿀벌통을 이용한 말벌 포획기
CN213756339U (zh) 一种用于果蝇诱捕的盖子及果蝇诱捕器
JP5268408B2 (ja) 飛翔昆虫類捕獲器
CN201919530U (zh) 昆虫性诱染毒装置
CN216363272U (zh) 一种用于性引诱果蝇的装置
CN205337302U (zh) 一种榛实象诱捕器
CN211064733U (zh) 一种灭蝇装置
CN212232783U (zh) 胡蜂诱捕装置
CN209995179U (zh) 一种果树害虫诱捕装置
CN208095787U (zh) 一种性诱烟草斜纹夜蛾的简易诱捕器
CN212877288U (zh) 一种蟑螂诱捕装置
CN112021273A (zh) 胡蜂诱捕装置
CN102224814B (zh) 鳞翅目害虫专用型诱杀器
JP6879735B2 (ja) 飛翔害虫捕獲器
CN210746811U (zh) 一种棉铃虫混合诱捕装置
CN218007818U (zh) 一种昆虫活体采集装置
CN210299110U (zh) 一种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
CN206078723U (zh) 一种胡蜂捕捉器
CN215582964U (zh) 一种天牛诱捕装置
JP6405333B2 (ja) 蚊を主とする害虫の誘引捕獲装置
CN211793878U (zh) 一种杨梅果蝇诱杀装置
CN100459860C (zh) 果蝇诱捕器
CN220987303U (zh) 一种柑橘种植用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