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6209U -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6209U
CN209546209U CN201822240515.5U CN201822240515U CN209546209U CN 209546209 U CN209546209 U CN 209546209U CN 201822240515 U CN201822240515 U CN 201822240515U CN 209546209 U CN209546209 U CN 209546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inner walls
natural heat
groov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05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君
班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A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A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A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A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05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6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6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6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柜体,柜体铰接有柜门,柜体内的至少一个内壁设有自然散热器,或者,柜门内壁设有自然散热器,自然散热器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外侧壳体与内侧壳体之间设置有褶皱式散热板,外侧壳体内壁上方开设有外循环散热出风口,外侧壳体内壁下方开设有外循环散热进风口,内侧壳体内壁上方开设有内循环进风口,内侧壳体内壁下方开设有内循环出风口,褶皱式散热板的侧面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一凹槽,褶皱式散热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机柜热效果佳,且结构简单,加工生产难度低,组装方便、可靠,可以实现自然对流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元器件对环境温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又有较严格的防尘要求,为此,电子元器件通常需要安装在密闭的机柜内,使其内外空气隔绝,通过热交换器使内外空气在互不接触的情况下,分别流经热交换器金属换热片的两面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机柜内的温度。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换热器中,换热效果不佳,并且换热器表面空气流动的风阻较大,导致其换热效率较低,换热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果佳,且结构简单,加工生产难度低,组装方便、可靠,易于实现自然对流散热的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柜体,所述柜体铰接有柜门,所述柜体内的至少一个内壁设有自然散热器,或者,所述柜门内壁设有所述自然散热器,所述自然散热器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所述外侧壳体与所述内侧壳体之间设置有褶皱式散热板,所述外侧壳体内壁上方开设有在所述外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循环散热出风口,所述外侧壳体内壁下方开设有在所述外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循环散热进风口,所述内侧壳体内壁上方开设有在所述内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内侧壳体内壁下方开设有在所述内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内循环出风口;所述褶皱式散热板的侧面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一凹槽,所述褶皱式散热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大小。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设有梳形支架,所述梳形支架设有相互间隔的梳形齿,所述梳形齿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并可以形成紧密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梳形支架与所述褶皱式散热板之间通过铆钉进行坚固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外侧壳体为钣金件壳体。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内侧壳体为钣金件壳体。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的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都设置有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通过换气通道实现内外循环换气散热,自然风从循环进风口进入,再从循环出风口吹出,将散热器中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了内外循环交叉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且散热器表面空气流动的风阻进一步减小,不需要风扇,也能起到较好的散热和降温效果,其成本降低,安装方便,使用寿命延长。同时,在循环进风口、循环出风口、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形成较强的自然对流,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所以,该散热机柜换热效果佳,且结构简单,加工生产难度低,组装方便、可靠,可以实现自然对流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实施例中外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实施例中内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实施例中自然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实施例中自然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实施例中褶皱式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用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设置有柜体2,柜体2铰接有柜门3,柜体2内的至少一个内壁设有自然散热器4,或者,柜门2内壁设有自然散热器40,自然散热器4包括外侧壳体20和内侧壳体30,外侧壳体20与内侧壳体30之间设置有褶皱式散热板40,外侧壳体20内壁上方开设有在外侧壳体20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循环散热出风口21,外侧壳体20内壁下方开设有在外侧壳体20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循环散热进风口22,内侧壳体30内壁上方开设有在内侧壳体30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内循环进风口31,内侧壳体30内壁下方开设有在内侧壳体30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内循环出风口32。
参见图6,褶皱式散热板40的侧面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一凹槽41,褶皱式散热板40的正反两面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二凹槽42,第一凹槽41的大小大于第二凹槽42的大小。可见,以阵列的方式设置散热片,且散热片之间的缝隙形成散热通道,另外就是这种阵列方式布置的散热片,自然形成网格状交错的散热通道,使其散热能力大大加强。其中,分布间距也根据热源散热大小进行计算匹配,可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优选的,外侧壳体20为钣金件壳体,内侧壳体30为钣金件壳体。
因此,外侧壳体20内壁上方设有外循环散热出风口21,外侧壳体20内壁下方设有外循环散热进风口22,内侧壳体30内壁上方开设有内循环进风口31,内侧壳体30内壁下方设有内循环出风口32,褶皱式散热板40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41,褶皱式散热板40的正反两面分别设有第二凹槽42,第一凹槽41的大小大于第二凹槽42的大小,可以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符合上升热气流低流阻流动的通道,利用空气吸热膨胀上升的流动机理,形成较强的自然对流,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利用自然风将散热器内的热量带走,形成自然对流散热流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42的两端设有梳形支架43,梳形支架43设有相互间隔的梳形齿,梳形齿与第二凹槽42相适配并可以形成紧密连接。其中,梳形支架43与褶皱式散热板40之间通过铆钉进行坚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不需要采用水冷装置和散热风扇,即能达到较高的散热效果,与常规的片式散热器相比,热源及其他条件相同,且散热面积与体积也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控制器及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
本实施例的自然散热器4是由金属板加工而成,所述金属板可以采用薄钢板、铝板、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金属板可以是平面板,也可以是板上设有细密波纹的波纹板,采用波纹板加工散热器,可以进一步增大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当然,本实例中的自然散热器4的数量不作限定,可根据用户需求在柜体四周安装1到4个自然散热器4。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的外侧壳体20和内侧壳体30都设置有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通过换气通道实现内外循环换气散热,自然风从循环进风口进入,再从循环出风口吹出,将散热器中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了内外循环交叉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且散热器表面空气流动的风阻进一步减小,不需要风扇,也能起到较好的散热和降温效果,其成本降低,安装方便,使用寿命延长。同时,在循环进风口、循环出风口、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形成较强的自然对流,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所以,该散热机柜换热效果佳,且结构简单,加工生产难度低,组装方便、可靠,可以实现自然对流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也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柜体,所述柜体铰接有柜门,所述柜体内的至少一个内壁设有自然散热器,或者,所述柜门内壁设有所述自然散热器,所述自然散热器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所述外侧壳体与所述内侧壳体之间设置有褶皱式散热板,所述外侧壳体内壁上方开设有在所述外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循环散热出风口,所述外侧壳体内壁下方开设有在所述外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循环散热进风口,所述内侧壳体内壁上方开设有在所述内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内侧壳体内壁下方开设有在所述内侧壳体内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内循环出风口;
所述褶皱式散热板的侧面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一凹槽,所述褶皱式散热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设有梳形支架,所述梳形支架设有相互间隔的梳形齿,所述梳形齿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并可以形成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形支架与所述褶皱式散热板之间通过铆钉进行坚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壳体为钣金件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壳体为钣金件壳体。
CN201822240515.5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Active CN209546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0515.5U CN209546209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0515.5U CN209546209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6209U true CN209546209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0515.5U Active CN209546209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6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57370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1370370B (zh) 散热模组
US20080023189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5352345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
CN210014672U (zh) 一种冷凝蒸汽的散热结构
CN209558628U (zh) 电控盒和空调器
CN106659063A (zh) 一种内置风道式密封机箱
CN209546209U (zh)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CN205542746U (zh) 散热器
CN109462969A (zh) 一种分布式自然对流散热机柜
CN209341861U (zh) 一种空冷凝汽器及其换热管组件
CN209151468U (zh) 一种新型的风机安装形式的全密闭传导风冷机箱
CN210569191U (zh) 一种电暖换热结构和电暖风机
CN209376121U (zh) 一种控制配件箱的散热系统
CN207422728U (zh) 一体式顶置制冷机组热模块散热装置
CN207096922U (zh) 计算机机箱散热系统
CN209882419U (zh) 一种分布式强制对流散热机柜
CN109462970A (zh) 一种分布式强制对流散热机柜
CN214223449U (zh) 高效散热结构及其制冷器具
CN201057958Y (zh) 具有对流式散热装置的饮水机
CN221010605U (zh) 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
CN2506175Y (zh) 一种散热装置的传热水箱
CN218922317U (zh) 一种冰胆散热装置
CN214791523U (zh) 空调器
CN210199679U (zh) 一种具有aRGB光效的水冷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