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6306U -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6306U
CN209536306U CN201920148258.4U CN201920148258U CN209536306U CN 209536306 U CN209536306 U CN 209536306U CN 201920148258 U CN201920148258 U CN 201920148258U CN 209536306 U CN209536306 U CN 209536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ing portion
blowing
feeding machanism
elastic
drive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82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俊安
刘利波
孙杰
马国东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82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6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6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6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供料机构包括基座、弹性部、放料部及抖料部,弹性部设置于基座,放料部用于放置物料,弹性部的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放料部连接,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支撑于弹性部上。抖料部能够驱动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抖动。上述供料机构,由于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支撑于弹性部上,且放料部能够相对抖料部沿竖直方向运动。当抖料部驱动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抖动,从而使得放料部上的物料掉落。采用上述供料机构的供料系统,可以避免通过人工逐个放料。

Description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半导体工业快速发展,各类元件的需求急剧增加。在生产各类元件的过程中,由于物料的体积较小,其放置状态杂乱无序。为保证加工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将物料逐个放入至自动加工设备中,进而保证物料的放置效果,从而保证加工过程的有效性。但是,工作人员逐个放置物料的方式严重降低了上料速度,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不利于上料工作的持续进行。同时,工作人员持续进行同一重复性工作时容易产生疲惫感,不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旨在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料机构,包括:
基座;
放料部,用于放置物料;
弹性部,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料部连接,所述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支撑于所述弹性部上;以及
抖料部,能够驱动所述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所述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抖动。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为片状。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部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抖料部包括驱动件及从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从动件旋转,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偏心设置,所述放料部包括置物件及连接件,所述置物件与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置物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件抵接,所述从动件能够在旋转时驱动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从动件包括偏心轮及轴承,所述偏心轮偏心套设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轴承同轴套设于所述偏心轮上,且所述轴承与所述连接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段及抵接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抵接段垂直,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置物件连接,且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从动件间隔设置,所述抵接段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从动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调节件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件及所述放料部,以将所述调节件固定于所述放料部上,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放料部之间设有供所述物料通过的间隙,所述调节件及所述放料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长孔,所述长孔用于调节所述间隙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储料部,所述储料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储料部用于存储物料,且所述储料部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物料流出至所述放料部上的开口。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供料系统,包括机架、振动盘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供料机构,所述振动盘及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供料机构用于向所述振动盘供料。
可选地,所述供料系统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检测部与所述抖料部电连接,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振动盘内的所述物料的数量,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抖料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供料机构,由于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支撑于弹性部上,且放料部能够相对抖料部沿竖直方向运动。当抖料部驱动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抖动,从而使得放料部上的物料掉落。采用上述供料机构的供料系统,供料机构能够将产品抖落至振动盘,避免通过人工逐个放料,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供料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供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供料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料系统,供料系统包括机架、振动盘及供料机构10,供料机构10及振动盘均设置于机架上,供料机构10用于向振动盘输送物料。物料落入至振动盘后,振动盘将物料有序地排列出来,以配合自动加工设备完成对物料的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供料机构10包括基座100、弹性部200、放料部300及抖料部400。基座100设置于机架上,弹性部200的一端与基座 100连接,另一端与放料部300连接,放料部300沿竖直方向支撑于弹性部200 上。放料部300用于放置物料,且放料部300能够相对抖料部400沿竖直方向运动。
抖料部400包括驱动件410及从动件420,驱动件410设置于基座100上,用于驱动从动件420旋转,且驱动件410与从动件420偏心设置。放料部300 包括置物件310及连接件320,置物件310与弹性部200连接,用于放置物料。连接件320的一端与置物件310连接,另一端与从动件420抵接。从动件420 能够在旋转时驱动放料部300沿水平方向运动。放料部300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弹性部200发生弹性形变,以驱动放料部300沿竖直方向抖动。放料部300抖动时,放料部300上的物料也跟随抖动,从而使得放料部300上的物料能够逐步往靠近振动盘的方向移动,以掉落至振动盘内。同时,由于弹性部200发生弹性形变,弹性部200与抖料部400共同作用以使放料部300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20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段321及抵接段 322,固定段321与置物件310连接,且固定段321与从动件420间隔设置,以避免从动件420限制放料部30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幅度。抵接段322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从动件420抵接。驱动件410为直流马达,当驱动件410工作时,从动件420跟随驱动件410转动。由于从动件420相对于驱动件410偏心设置,当驱动件410工作时,从动件420与抵接段322接触的位置与从动件420的旋转轴线的距离周期性变化,以使放料部300沿水平方向运动。而且,由于弹性部200在放料部300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发生弹性形变,从动件420与抵接段322 接触的位置与从动件420的旋转轴线的距离由大变小时,弹性部200复位,并驱动放料部300换向,以使得放料部300能够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抖料部400往复运动使得放料部300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从动件420包括偏心轮421 及轴承422,偏心轮421偏心套设于驱动件410上,轴承422同轴套设于偏心轮 421上,且轴承422与抵接段322抵接。通过设置轴承422,轴承422与抵接段 322滚动接触,可以减小从动件420与抵接段322之间的摩擦力。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从动件420除与抵接段322抵接外,还可以同时与固定段321抵接。此时,从动件420驱动放料部300沿斜向上方向运动。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410也可以为气缸,气缸通过摆杆与从动件420连接,以使得从动件420旋转。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弹性部200为片状。此时,弹性部200在使放料部300与基座100弹性连接的同时,还能稳定支撑放料部300。具体地,弹性部200的两端均设有通孔,基座100及置物件310上设有螺纹孔,以通过紧固件将弹性部200的一端与基座100连接,另一端与置物件310连接,安装及更换方便。而且,由于弹性部200的厚度较薄,为保护弹性部200,供料机构10还包括压板210,弹性部200的一端位于基座100与压板210之间,另一端位于置物件310与压板210之间,压板210上设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设的通孔。通过设置压板210,可也避免紧固件直接与弹性部200接触,增加了弹性部200的受力面积。
当从动件420驱动放料部300运动时,弹性部200与放料部300连接的一端移动。由于弹性部200的另一端与基座100固定连接,当从动件420上距离其旋转轴线最远的部分不再与抵接段322抵接时,弹性部200复位,使放料部 300换向。如此,抖料部400与弹性部200共同作用而使得放料部300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同时,放料部300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弹性部200与放料部300 连接的一端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放料部300在竖直方向上抖动,以将物料抖落至振动盘内。
进一步地,弹性部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部200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以更加稳定地支撑放料部300。
应当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中,弹性部200也可以为非片状,例如,弹性部200也可以为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件等其他形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20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置物件310包括底板311、以及围绕底板311且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及第三侧板314,且第一侧板 312与第三侧板314相对设置,物料可从第一侧板312与第三侧板314之间掉落至振动盘内。而且,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及第三侧板314可以避免物料在抖动时从除正对振动盘以外的其他位置掉落。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置物件310还包括安装块315,安装块315 固定在第一侧板312及第三侧板314上。供料机构10还包括调节件500及紧固件,紧固件穿设于调节件500及安装块315,以将调节件500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安装块315上,调节件500与底板311之间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间隙316。而且,调节件500上还设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设的长孔510,以调节调节件500与底板 311之间的间隙316的大小,从而调节物料掉落至振动盘上的速度,以匹配自动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当然,长孔510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块315上。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供料系统还包括检测部20。检测部20设置于机架上,且检测部20与驱动件410电连接,检测部20用于检测振动盘内的物料的数量,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驱动件410。具体地,检测部20为光纤传感器,其能检测振动盘内的物料的高度,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驱动件410,驱动件410根据检测信号开始或停止工作。当振动盘内的物料高度达到预设值时,驱动件410 停止工作,从而暂时停止向振动盘内供料。当振动盘内的物料的高度减小至另一预设值时,驱动件410重新开始工作,以向振动盘供料,从而匹配自动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供料机构10还包括储料部700,储料部700设置于基座100上,用于存储物料,且储料部700上设有用于供物料流出至放料部300上的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储料部700为漏斗状。加工之前,可以在储料部700内放置大量物料,以不断向放料部300提供物料。这样,可以避免在放料部300上放置过多物料而影响放料部300运动,或者使得弹性部200受力较大而影响弹性部200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储料部700,还可以延长相邻两次添加物料间隔的时间,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放料部,用于放置物料;
弹性部,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料部连接,所述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支撑于所述弹性部上;以及
抖料部,能够驱动所述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放料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所述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放料部沿竖直方向抖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片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部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抖料部包括驱动件及从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从动件旋转,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偏心设置,所述放料部包括置物件及连接件,所述置物件与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置物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件抵接,所述从动件能够在旋转时驱动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偏心轮及轴承,所述偏心轮偏心套设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轴承同轴套设于所述偏心轮上,且所述轴承与所述连接件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段及抵接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抵接段垂直,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置物件连接,且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从动件间隔设置,所述抵接段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从动件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调节件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件及所述放料部,以将所述调节件固定于所述放料部上,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放料部之间设有供所述物料通过的间隙,所述调节件及所述放料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长孔,所述长孔用于调节所述间隙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储料部,所述储料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储料部用于存储物料,且所述储料部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物料流出至所述放料部上的开口。
9.一种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振动盘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供料机构,所述振动盘及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供料机构用于向所述振动盘供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系统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检测部与所述抖料部电连接,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振动盘内的所述物料的数量,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抖料部。
CN201920148258.4U 2019-01-25 2019-01-25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Active CN209536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8258.4U CN209536306U (zh) 2019-01-25 2019-01-25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8258.4U CN209536306U (zh) 2019-01-25 2019-01-25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6306U true CN209536306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8258.4U Active CN209536306U (zh) 2019-01-25 2019-01-25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6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2639A (zh) * 2021-02-26 2021-07-13 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铆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2639A (zh) * 2021-02-26 2021-07-13 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铆合装置
CN113102639B (zh) * 2021-02-26 2023-03-24 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铆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8126B (zh) 一种led器件分选机
CN209536306U (zh) 供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CN206945248U (zh) 一种耐高温材料双向振动检测设备
CN107187830B (zh) 一种自动化镶石设备
CN103922088A (zh) 不规则物料排序振动盘
CN105083990B (zh) 液晶面板抓取旋转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08312092A (zh) 一种用于惯性产品检测的转台夹具
CN208357269U (zh) 一种贴片电容外观分选机
CN206725717U (zh) 电感式接近开关响应频率检测装置
CN206206938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声控屏幕角度调整仪
CN109048862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分拣机器人
CN209226117U (zh) 一种可控力的物料拾取机构
CN201711292U (zh) 笔头分选机
CN103124394A (zh) 硅麦自动检测机
CN209502291U (zh) 一种针对螺钉的自动检测的分离装置
CN201130531Y (zh) 弹性臂加载力测量系统
CN102236212B (zh) 调节液晶显示面板制造过程中摩擦强度的方法
CN207671151U (zh) 一种异型螺母用上料装置
US20230400143A1 (en) Multiple-angle display adjusting device
CN113639624B (zh) 一种腕力球生产直径检测装置
CN105588741A (zh) 一种红外激光切割缺口制样机
CN212475104U (zh) 一种与视觉检测系统连接用的板条零件上料装置
CN209215015U (zh) 一种智能中流量空气总悬浮颗粒采样器
CN103985662A (zh) 一种对位装置及对位平台
CN203855104U (zh) 不规则物料排序振动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