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5593U -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5593U
CN209535593U CN201920188006.4U CN201920188006U CN209535593U CN 209535593 U CN209535593 U CN 209535593U CN 201920188006 U CN201920188006 U CN 201920188006U CN 209535593 U CN209535593 U CN 209535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oller
mould body
membrane
hol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80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亮
王雄
时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80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5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5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55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二压辊组件,所述第一、二压辊组件至少有一个是双压辊结构,所述双压辊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辊底座421;置于所述两个压辊底座421中间的第一压辊422和置于所述第一压辊422上部的第二压辊423,所述第一压辊422与所述两个压辊底座421固连;分别设置在两个压辊底座421内侧且驱动所述第二压辊423升降的两个压辊开合组件424。这样,通过压辊开合组件驱动第二压辊上升,覆膜从第一二压辊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防止出现褶皱。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背景技术
贴体包装就是把透明的塑料薄膜加热到软化程度,然后覆盖在衬有纸板在包装设备中采用覆膜包装是非常普遍的操作,但是现有设备中采用的压辊是单压辊,在拉膜过程中极易出现拉膜不平衡问题,导致覆膜出现褶皱,进而影响包装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用于解决覆膜在拉膜过程中出现褶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二压辊组件,所述第一、二压辊组件至少有一个是双压辊结构,所述双压辊结构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辊底座421;
置于所述两个压辊底座421中间的第一压辊422和置于所述第一压辊422上部的第二压辊423,所述第一压辊422与所述两个压辊底座421固连;
分别设置在两个压辊底座421内侧且驱动所述第二压辊423升降的两个压辊开合组件424。
由上,通过压辊开合组件驱动第二压辊上升,覆膜从第一二压辊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防止出现褶皱。
较佳的,所述压辊开合组件424包括
导柱座4242,安装在所述压辊底座421内侧,
导柱4243,上部分为圆柱,竖直穿过所述导柱座4242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下部分为块状结构,所述块状结构的底面为内凹圆弧,
第一弹簧4244,设置在所述导柱4243外侧所述导柱座4242和所述块状结2432之间,
把手4241,包括相连的手和截面为凸形的凸轮,所述第二压辊423的端部穿过所述凸轮块上的通孔并伸出,
所述第二压辊423的伸出所述凸轮的端部与所述块状结构的底部内凹圆弧面配合,
垫块4245,置于所述凸轮块的下部并与之接触。
由上,通过驱动手柄,带动凸轮块转动,根据凸轮块表面的凸形特点,驱动第二压辊上升。
较佳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斜后上部的拉膜轴组件44,其包括:
拉膜轴445,其一端设有固定挡圈4453,另一端端面设置有深度与所述拉膜轴445长度方向平行的U形槽4451,在所述拉膜轴445的圆周设置有垂直贯穿所述U形槽4451的通孔4452;
卷膜器444套设在所述拉膜轴445上;
锁片441,其中心设置一环形孔4411,插进所述拉膜轴445端部的所述U形槽4451里;
圆柱销442,穿过所述通孔4452和所述环形孔4411。
由上,通过锁片441和圆柱销将卷膜器444固定在拉膜轴上,安装取下卷膜器都方便。
较佳的,所述卷膜器444包括第一端部4441、第二端部4442以及插在所述第一、二端部端面孔里的三个圆柱条4443。
较佳的,所述拉膜轴组件44还包括第二弹簧,在所述U形槽4451的底部沿着所述拉膜轴445长度方向设置一盲孔,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盲孔和所述圆柱销442之间。
由上,设置第二弹簧顶住圆柱销,防止圆柱销松动,卷膜器固定不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贴体气调封口一体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一种贴体气调封口一体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上、下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下通气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模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模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顶紧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下模机构的俯视图;
图11为下模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拉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双压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压辊开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压辊开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拉膜轴组件的剖面方向示意图;
图17为拉膜轴组件的剖面图;
图18为拉膜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单压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贴体气调封口一体包装机,包括上模机构5、下模机构2、支撑上、下模组件的支撑架3、设置在上、下模组件两侧的拉膜机构4、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架3上部的控制该机器各组件有序工作的控制柜6和设置在支撑架3下部的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气调配气系统、气缸动力系统和真空动力系统。
支撑架3
如图3所示,支撑架3包括顶板31、立柱32和底板33,所述顶板31与底板33中间设置有至少两根立柱32,所述立柱32内部中空,电线和气管经过立柱32内的空腔到达箱体1或控制柜6,该设置可以有效的解决设备内电线和通气管的杂乱状态,美化设备内部构造。
上模机构5
参照图3和4,上模机构5包括上模本体51、于上模本体51的上部设置并与上模本体51的壳体固连驱动上模本体51升降的伸出杆向上伸出的气缸52、设置在上模本体51一侧的上通气块53以及设置在气缸52的伸出杆端部与顶板31之间的方便拆除气缸52的滑块滑轨组件54。
气缸52为双头双活塞气缸,其活塞杆一个向上伸出,一个向下伸出,向上伸出的活塞杆端部与后述的滑块541固连,向下伸出的活塞杆与设置在上模本体51内的安装有刀具架和模具架等相关部件的板固连。当气缸5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时,因为顶板31固定,气缸带着上模本体51下行,与下模本体合模;当当气缸52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时,带着刀具架向下将上、下模合模以外的覆膜切掉。该双头双活塞缸避免了使用两个气缸容易导致的升降不平衡问题,也避免了使用两个气缸实现刀具架等部件升降的不平衡问题,且使用滑块滑轨组件实现气缸的快速拆卸和更换。
上通气块53包括第一上通气孔531、上气调孔532和第二上通气孔533,所述上通气孔531和上气调孔532不与上模本体51内空腔相连通,所述上通气孔533只与上模本体51内空腔相连通。
滑块滑轨组件54包括滑轨542和沿着滑轨542滑动的滑块541,滑轨542安装在顶板31的下表面上,滑块541与气缸的伸出杆端部固连。当需要更换气缸52时,气缸52沿着滑轨滑动,实现气缸52的快速拆卸和更换
下模机构2
如图5所示,下模机构2包括下模本体21、设置在下模本体21侧的下通气块22、设置在下模本体21中间并驱动下模本体21旋转的下模旋转组件233、设置在下模本体21下部一侧的下模定位组件24;下模本体21的上表面分成2个或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上设有放置托盘的凹槽,托盘可以为盒装托盘或平板托盘,每个分区侧面均设置一个下通气块22,所以下通气块22数量至少为两个,下模本体21每次旋转后,上模本体51与下模本体21上的一个分区相对应,上模本体51上的上通气快53与对应分区上的下通气块22位置相对应,上模本体51上的刀具架和模具架也与下模本体21对应分区的托盘位置相对应。
下通气块22包括设置在通气块上部的第一定位轴221、与第一定位轴221相邻的贯穿该通气块的下气调孔222和下通气孔223;下气调孔222和下通气孔223的一端分别与下模本体21的内空腔相连通;当上、下模本体合模时,第一定位轴221插进上模本体上的圆柱孔(未画出)内,对上模本体进行定位,且上模机构5的上通气块53和下模机构2的下通气块22在进行贴体气调封口工作时会紧贴在一起,具体为上气调孔532与下气调孔222连通,第一上通气孔531与下通气孔223连通,上气调孔532、第一、二上通气孔均为直角转弯孔。
如图7所示,下模旋转组件233其包括旋转轴231、从上到下依次套设在旋转轴231上的两个轴承235、上旋转座232、旋转座垫片233、下旋转座234;轴承235与旋转轴231过盈配合,上、下旋转轴以及两者之间的旋转座垫片233与旋转轴231间隙配合,螺栓通过上旋转轴232上的螺纹孔2321与下模本体21固连,下旋转座234设置于底板33上;旋转座垫片233为两块半圆形垫片合到一起,组成圆形垫片,旋转座垫片23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2331,以减少与上旋转座232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提升下模本体21的旋转效率,减轻工人的操作难度;上旋转座232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旋转座垫片233的材料最好采用铜,以提高上旋转座和旋转座垫片的使用寿命。
当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时,由于下模本体21通过轴承235与旋转轴231连接,旋转轴231并不随下模本体21一起转动,上旋转座232由于与下模本体21固连,上旋转座232与下模本体21一起转动,下旋转座234并与上旋转座232一起转动,这样,当下模本体21上的一个分区上的物料包装封口后,旋转下模本体21对另一分区上的物料进行包装,包装好的物料被新的未封装的物料代替,这样不用将下模本体21抽出拿出包装好的物料,重新放置未包装的物料,该下模下模旋转组件233提高了物料的包装效率。
如图8至图11所示,下模定位组件24包括顶紧组件241和驱动顶紧组件241将下模本体21顶紧的驱动件242;顶紧组件241包括两对顶紧滑座2411和沿着顶紧滑座2411滑动的顶紧滑块2412,与两个顶紧滑块2412相连的拉杆2413,拉杆2413上部设置第二定位轴2414,每个顶紧滑块2412上部固连一顶紧块2415;顶紧滑块2412在顶紧滑座2411上滑动的表面上有一斜面24111,顶紧滑块2412滑过该斜面时,顶紧滑块2412的高度升高,顶紧块2415顶住上部的下模本体21;驱动件242为一伺服气缸,其设置在两个顶紧滑座2411之间,该伺服气缸的伸出杆端部与拉杆2413相连。
当下模本体21转动180度时,设置在下模本体21上的与上模本体对应的分区附近的下模到位传感器(未画出)将下模本体21转动到位的信号传给控制器(未画出),控制器控制伺服气缸启动,其伸出杆伸出,拉杆2413带动两个顶紧滑块2412沿着顶紧滑座2411滑动,当两个顶紧滑块2412滑过顶紧滑座2411上的斜面24111时,两个顶紧滑块2412高度升高,两个顶紧滑块2412上的顶紧块2415顶紧其上部的下模本体21底部,实现对下模本体21的上下定位,同时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上升,第二定位轴2414卡进定位凹槽212中,实现对下模本体21的水平定位;当下模本体21上的与上模本体相对应的分区的托盘上的物料封装好时,物料封装传感器将物料封装好的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气缸反转,伺服气缸的伸出杆缩回,拉杆2413带着两个顶紧滑块2412沿着顶紧滑座2411退回,顶紧块2415松开对下模本体21的顶紧,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下降从定位凹槽212里脱离,解除对下模本体21的水平锁定。
下模定位组件24是实现下模本体21定位的关键,下模本体21每次旋转后的定位,对于物料的包装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包装过程中的抽真空、刀具切膜等工序都是需要位置准确的,若不能保证准确度,产品包装切膜也会出现偏差,造成包装极不美观,而本结构就可以很好地保证下模本体21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包装工作准确无误进行。
下模本体21上因为设置了下模旋转组件23和下模定位组件24,从而实现下模本体21的旋转定位,在下模本体21对应的分区进行贴体、气调或封口工作时,下模本体21上的其它分区可以放置托盘和新的产品,然后包装分区完成,可以立即把刚才放置托盘和新的产品的分区旋转到加工包装区域,之前加工的分区就会旋转出来,然后取出包装好的产品,在此分区放置新的托盘和新的产品,等待下一次旋转,正是这种旋转的结构形式,减少了上一次产品包装和下一次产品包装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使用时,在下模本体21的一个分区上面放好托盘以及需要包装的物料(食品或物品),操作设备开始工作后,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反转,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下降脱离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随后工人可以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放置托盘的分区转到包装区域,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检测到下模本体21到位,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正转,其伸出杆伸出带动顶紧滑块2412沿着顶紧滑座2411滑动,顶紧滑块2412高度升高,顶紧块2415高度也升高,顶紧其上部的下模本体21,同时定位轴高度随着拉板2413升高后卡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中,下模本体21位置被上下左右限定从而可以对物料进行包装;当此分区包装结束后,物料封装传感器将物料包装好的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反转,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下降,第二定位轴2414脱离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不再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随后工人可以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刚刚包装完物料的分区转走,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到下模本体21新的分区到位,伺服气缸242正转,使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升高,第二定位轴2414卡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中,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又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如此循环以上的工作步骤,可实现循环不断的包装工作。
拉膜机构4
如图12所示,拉膜机构4包括放置覆膜辊的阻尼辊41、于阻尼辊41斜前下部设置的第一压辊组件42、与第一压辊组件42相对设置且远离阻尼辊41侧的第二压辊组件45以及设置于第二压辊组件45斜后上部的拉膜轴组件44,阻尼辊41与拉膜轴组件44相对设置,覆膜辊上的覆膜43经过第一压辊组件,然后穿过上、下模本体之间的缝隙,再经过第二压辊组件,最后包覆在拉膜轴组件44上。
第一、二压辊组件均为双压辊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覆膜拉膜过程中的覆膜褶皱问题,有效保证拉膜时覆膜的平整度。
如图13所示,第一、二压辊组件均包括第一压辊422、置于第一压辊422上部的第二压辊423、将第一、二压辊夹在中间的两个压辊底座421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压辊底座421内侧且驱动第二压辊423升降的两个压辊开合组件424。第一压辊422与两端的压辊底座421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更换。
如图14所示,压辊开合组件424包括把手4241、导柱座4242、导柱4243、第一弹簧4244和垫块4245;导柱座4242安装在压辊底座421上,导柱4243的上部分为圆柱2431,该圆柱2431竖直穿过导柱座2042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其下部分为块状结构2432,第一弹簧4244设置在导柱4243外侧导柱座4242和块状结构2432之间,块状结构2432的底端面为内凹圆弧形,第二压辊423端部伸出的圆柱轴与块状结构2432的底端内凹圆弧形面配合,把手4241包括相连的手柄2411和凸轮块2412,凸轮块2412表面为凸形,第二压辊423端部伸出的圆柱轴穿过凸轮块2412上的通孔并伸出,伸出凸轮块2412的第二压辊423端部的圆柱轴与块状结构2432的底端内凹圆弧形面配合,垫块4245设置在凸轮块2412的下部并与之接触,当转动手柄2411时,压在垫块4245上的凸轮块2412由于其表面的凸形,迫使第二压辊423抬起上升一定高度,覆膜从第一、二压辊之间的缝隙中穿过,该操作简单,并且此凸轮块复位后与垫块4245接触的部分为平面,保证凸轮块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凸轮块随意转动的现象。
如图15至18所示,拉膜轴组件44包括锁片441、圆柱销442、第二弹簧443、卷膜器444、拉膜轴445、联轴器446、电机447,所述电机44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46与拉膜轴445相连;所述拉膜轴445的一端设有与拉膜轴固连的固定挡圈4453,另一端的端面中心设置有深度与拉膜轴445长度方向平行的U形槽4451,在拉膜轴445的圆周设置有垂直贯穿U形槽4451的通孔4452,在U形槽4451的底部沿着拉膜轴445的长度方向设置一盲孔(图中未画出);卷膜器444套设在拉膜轴445上,由固定挡圈限制卷膜器444位置,卷膜器444包括第一端部4441、第二端部4442以及插在第一、二端部端面孔里的三个圆柱条4443;锁片441为一环形件,其中间设置一环形孔4411,锁片441插进拉膜轴445的U形槽4451里,圆柱销442穿过通孔4452和环形孔4411将卷膜器444和拉膜轴445固连在一起,限制卷膜器444另一端位置,第二弹簧设置在盲孔和圆柱销之间,顶住圆柱销,防止其松动。
安装时先将覆膜缠在卷膜器444的三个圆柱条4443外周上几圈,然后将三个圆柱条4443套在拉膜轴445上,将锁片441插进拉膜轴445的U形槽4451里,用圆柱销442进行锁定。
如上所述的第一、二压辊其中之一或两者可为单压辊,单压辊与双压辊相比少了第二压辊和压辊开合组件,如图19所示,这样在保证覆膜平整的情况下简化了结构,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设备包装用的托盘可以是盒状托盘或平板托盘,盒状托盘可以直接放置到下模本体21上的托盘卡槽中,盒状托盘的封口边缘和上模本体51中的模具边相对应,这样便于道具切割覆膜,并且保证美观;平板托盘可以直接放置在下模本体21的托盘卡槽中,在封口时,上模本体51中的刀具切覆膜时,会直接把超出模具边缘多余的平板材料切掉。盒状托盘可以直接放置于货架,平板托盘可以挂到货架,由此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盒状包装和平板包装,以应对不同的商品售卖形式,例如水产生鲜、鲜肉牛排或者其它需要贴体气调封口包装的物品,都可以适用,由此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和普及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分为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贴体模式、气调模式和封口模式,贴体模式主要包括抽真空、切膜等环节,气调模式主要包括抽真空、气调充气、封口、切膜等工作,而封口模式没有抽真空环节,只有封口的工作,三种模式的切换通过控制柜6上面的控制器进行操作,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贴体模式:首先,将覆膜辊安装到阻尼辊41上,再将覆膜拉展绕过第一压辊组件42和第二压辊组件45,在第一压辊组件42和第二压辊组件45中间的覆膜,同时也穿过上模本体51和下模本体21之间的缝隙,再缠绕到拉膜轴组件44上;然后在下模本体21一个分区上面放好托盘以及需要贴体包装的食品或物品,然后工作模式选择贴体模式,按下控制柜6上的开始按钮,控制器控制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反转,第二定位轴2414推退出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随后工人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放置托盘的分区转到上模本体51对应的下面,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检测到下面有托盘和物料,即检测到下模本体21到位,控制器控制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正转,第二定位轴2414卡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里,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也会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之后在控制器控制下,气缸521的活塞杆向上伸出,上模本体51下行,上模本体51中的预热部件对覆膜进行预热,同时气缸521的另一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刀具架和模具架向下运行,当上模本体51和下模本体21贴合到一起,上模本体51中的模具架会将覆膜压到下模本体21的托盘边缘,上通气块53和下通气块22贴合到一块,真空泵工作,真空管通过连接第二上通气孔533实现上模本体51内腔抽真空工作,使覆膜贴到上模本体内的上模具上,使覆膜形状形成上模具的形状;另一条真空管通过连接第一上通气孔531,第一上通气孔531与下通气孔223连通,实现下模本体21内腔抽真空工作,使变成上模具形状的覆膜贴到物料上;上模本体51抽真空停止,此时上模本体51内的刀具架开始下行,上模本体51中的刀具架下行后,切刀将盒状托盘的覆膜边缘切断,如果是平板托盘,切刀也会把平板托盘多出的边缘部分切掉,切完之后,刀具架上行复位,模具架也随同上行复位,下模本体21抽真空停止;接下来,在控制器控制下,相关电动阀打开,下模本体21和上模本体51中的内腔放气,去除真空状态;最后,上模本体51上行,到达最高位置,拉膜轴组件44的拉膜电机447工作,用过的覆膜被卷到拉膜轴组件44上面,下模定位组件24的伺服气缸242反转,将第二定位轴2414退出定位凹槽212,下模定位组件24的顶紧块2415不会再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随后工人可以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刚刚贴体的分区转走,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到下模本体21新的分区到位,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正转,将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升高,第二定位轴2414卡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里,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也会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如此循环以上的工作步骤,可实现循环不断的贴体工作。
气调模式:首先,将覆膜辊安装到阻尼辊41上,再将覆膜拉展绕过第一压辊组件42和第二压辊组件45,在第一压辊组件42和第二压辊组件45中间的覆膜,同时也穿过上模本体51和下模本体21之间的缝隙,再缠绕到拉膜轴组件44上;然后,在下模本体21一个分区上面放好托盘以及需要气调包装的食品或物品,然后工作模式选择气调模式,按下控制柜6上的开始按钮,下模定位组件24的伺服气缸242反转,将第二定位轴2414退出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随后工人可以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放置托盘的分区转到上模本体51对应的下面,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工作,检测到下模本体21到位,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工作,将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升高,第二定位轴2414卡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中,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也会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之后在控制器控制下,气缸521的设置在上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实现上模本体51的下行,在此过程中上模本体51中的预热部件对覆膜进行预热,同时气缸521设置在下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实现上模本体51内的刀具架和模具架向下运行;当上模本体51和下模本体21贴合到一起,上模本体51中的模具架会将覆膜压到下模本体21的托盘边缘,上通气块53和下通气块22贴合到一块,真空泵工作,真空管连接第一上通气孔531,第一上通气孔531与下通气孔223连通,实现下模本体21内腔抽真空工作,延时后停止抽真空,之后气调动力系统工作,通过上气调孔532连通下气调孔222,进而给下模本体21内腔充气调气体;此时上模本体51内的刀具架开始下行,上模本体51中的刀具架下行后,切刀将盒状托盘7的覆膜边缘切断,如果是平板托盘,切刀也会把平板托盘多出的边缘部分切掉,切完之后,刀具架上行复位,模具架也随同上行复位;上模本体51上行,到达最高位置,拉膜轴组件44的拉膜电机447工作,用过的覆膜被卷到拉膜轴组件44上面,然后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反转,将第二定位轴2414退出,第二定位轴2414脱离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不会再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随后工人可以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刚刚气调的分区转走,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到下模本体21新的分区到位,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气缸工作,将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升高,第二定位轴2414卡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里,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也会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如此循环以上的工作步骤,可实现循环不断的气调包装工作。
封口模式:首先,将覆膜辊安装到阻尼辊41上,再将覆膜拉展绕过第一压辊组件42和第二压辊组件45,在第一压辊组件42和第二压辊组件45中间的覆膜,同时也穿过上模本体51和下模本体21之间的缝隙,再缠绕到拉膜轴组件44上;然后,在下模本体21一个分区上面放好托盘以及需要封口包装的食品或物品,然后工作模式选择封口模式,按下控制柜上的开始按钮,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气缸工作,将第二定位轴2414退出,第二定位轴2414脱离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随后工人可以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放置托盘的分区转到上模本体51对应的下面,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工作,检测到下模本体21工作分区到位,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伺服气缸242正转,将第二定位轴2414高度升高,第二定位轴2414卡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也会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之后,在控制器控制下,气缸521与顶板31连接的一端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实现上模本体51的下行,在此过程中上模本体51中预热部件会对覆膜进行预热,同时气缸521与上模本体51连接的一端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实现上模本体51内刀具架和模具架的向下运行;其次,当上模本体51和下模本体21贴合到一起,上模本体51中的模具架会将覆膜压到下模本体21的托盘边缘;此时上模本体51内的刀具架开始下行,上模本体51中的刀具架下行后,切刀将盒状托盘的覆膜边缘切断,切完之后,刀具架上行复位,模具架也随同上行复位;最后,上模本体51上行,到达最高位置,拉膜轴组件44的拉膜电机447工作,用过的覆膜被卷到拉膜轴组件44上面,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气缸工作,将第二定位轴2414退出,第二定位轴2414脱离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212,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2415不会再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随后工人可以手动转动下模本体21,将下模本体21上刚刚封口的分区转走,此时检测下模本体21是否到位的下模到位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到下模本体21新的分区到位,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气缸工作,将第二定位轴2414往回收,第二定位轴2414卡扣到下模本体21侧边的定位凹槽,下模定位组件24上的顶紧块也会顶紧下模本体21底部。如此循环以上的工作步骤,可实现循环不断的封口工作。
此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贴体包装、气调包装和封口包装在不更换任何配件的情况下,需要两台以上机器来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台设备通过更改工作模式便可以实现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节省了设备成本,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上所述的下通气块22上的第一定位轴221也可以设置在上通气块53上,同时下通气块22上设置与第一定位轴相匹配的圆柱孔。

Claims (5)

1.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二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压辊组件至少有一个是双压辊结构,所述双压辊结构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辊底座(421);
置于两个所述压辊底座(421)中间的第一压辊(422)和置于所述第一压辊(422)上部的第二压辊(423),所述第一压辊(422)与两个所述压辊底座(421)固连;
分别设置在两个压辊底座(421)内侧且驱动所述第二压辊(423)升降的两个压辊开合组件(4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开合组件(424)包括:
导柱座(4242),安装在所述压辊底座(421)内侧,
导柱(4243),上部分为圆柱(2431)竖直穿过所述导柱座(4242)的通孔并伸出,下部分为块状结构(2432),所述块状结构的底面为内凹圆弧,
第一弹簧(4244),设置在所述导柱(4243)外侧所述导柱座(4242)和所述块状结构(2432)之间,
把手(241),包括相连的手柄和截面为凸形的凸轮块,所述第二压辊(423)的端部穿过所述凸轮块上的通孔并伸出,
所述第二压辊(423)的伸出所述凸轮块的端部与所述块状结构的底部内凹圆弧面配合,
垫块(4245),置于所述凸轮块的下部并与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斜后上部的拉膜轴组件(44),其包括:
拉膜轴(445),其一端设有固定挡圈(4453),另一端端面设置有深度与所述拉膜轴(445)长度方向平行的U形槽(4451),在所述拉膜轴(445)的圆周设置有垂直贯穿所述U形槽(4451)的通孔;
卷膜器(444)套设在所述拉膜轴(445)上;
锁片(441),其中心设置一环形孔,插进所述拉膜轴(445)端部的所述U形槽(4451)里;
圆柱销(442),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环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膜器(444)包括第一端部(4441)、第二端部(4442)以及插在所述第一、二端部端面孔里的三个圆柱条(444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膜轴组件(44)还包括第二弹簧,在所述U形槽(4451)的底部沿着所述拉膜轴(445)长度方向设置一盲孔,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盲孔和所述圆柱销(442)之间。
CN201920188006.4U 2019-02-03 2019-02-03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35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8006.4U CN209535593U (zh) 2019-02-03 2019-02-03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8006.4U CN209535593U (zh) 2019-02-03 2019-02-03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5593U true CN209535593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800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35593U (zh) 2019-02-03 2019-02-03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55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371A (zh) * 2022-08-23 2023-01-10 森钠普环保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塑料杯的热封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371A (zh) * 2022-08-23 2023-01-10 森钠普环保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塑料杯的热封工艺
CN115583371B (zh) * 2022-08-23 2024-02-02 森钠普环保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塑料杯的热封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5158A (zh) 一种贴体气调封口一体包装机
CN101698435B (zh) 全伺服往复式包装机械
CN201534620U (zh) 往复式压合切割包装装置及全伺服往复式包装机
CN108177808B (zh) 真空包装机
CN209535593U (zh) 一种包装设备的拉膜装置
CN106335672A (zh) 一种抽充气封口包装机
CN207724723U (zh) 一种实现注塑模具快速脱模输送的装置
CN208344659U (zh) 印刷片材成型容器的对标封口装置
CN209535613U (zh) 一种下模本体的旋转定位装置
CN105775225B (zh)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CN202923926U (zh) 一种全自动连续拉伸真空包装机
CN204078114U (zh) 一种塑料包装封口机
CN106240972A (zh) 一种双层纸包装机
CN106040889A (zh) 一种悬挂式灭火器瓶缩口机
CN108262805B (zh) 一种珍珠棉开槽装置
CN206466268U (zh) 一种全自动面膜成型包装机
CN207028538U (zh) 一种彩卡丁勾打码机
CN208775171U (zh) 一种自动套袋机
CN110053201A (zh) 上置式平板硫化机
CN211055562U (zh) 一种新型四面烫整形机
CN109351938A (zh) 一种具有间歇输送功能的压铸机
CN202481370U (zh) 新型旋转90度等分料装置
CN205511912U (zh) 一种饼类食品开面机
CN214524811U (zh) 条包机纵封装置
CN208291526U (zh) 一种透明膜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