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8070U -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 Google Patents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8070U
CN209528070U CN201821216923.0U CN201821216923U CN209528070U CN 209528070 U CN209528070 U CN 209528070U CN 201821216923 U CN201821216923 U CN 201821216923U CN 209528070 U CN209528070 U CN 209528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ulling
window
slider
pull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69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丽明
陈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YI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YI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YI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YI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69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8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8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8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拉头罩用于包覆的拉头,拉头包括拉头主体和用于连接拉片的拉片安装部,拉头主体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之间的连接柱,拉片安装部凸出设置于上翼板的上侧壁上;拉头罩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罩板和下罩板,以及位于所述拉头罩前端的罩板连接部,罩板连接部把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连接一起,在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拉头的收容腔;罩板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收容腔的链牙通道,上罩板上设置有让拉头的拉片安装部外露出来的避让窗口,避让窗口包括至少两个定位窗部,定位窗部至少能够容纳部分拉片安装部从而卡定所述拉片安装部减少拉头的径向旋转量。

Description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拉链上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拉头罩,还涉及一种应用所述拉头罩的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包括轴向延伸的左拉链布带和右拉链布带,在所述拉链布带的内侧布置有轴向延伸的链牙列,在所述右拉链布带的后端部设置有插座,在所述插座的左侧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插槽,在左拉链布带的后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槽适配设置的插管。在所述拉链上还设置有拉头。所述拉头是拉链上重要的功能构件之一,通过拉头的滑行控制拉链链牙的开合。拉头一般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之间的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避让拉链链牙的链牙通道。所述拉头通过右侧链牙通道滑动设置于所述右侧拉链布带上,所述拉头的左侧链牙通道能够与所述插座的插槽对齐布置,从而能够让所述插管通过所述左侧链牙通道后顺利地插接到所述插槽中。在拉合拉链前,需要先把设置所述左侧拉链链带上的插管穿过所述拉头的左侧链牙通道插接到设置在所述插座的插槽中。上述插入操作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轻易而举的事,但对于高龄者、身体有不便者来说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随着对拉链小巧外观的追求,所述拉头、插管、插座设计得越来越小型化,上述插入操作就更加困难了。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拉头罩,通过所述拉头罩辅助性地扩大化所述拉头。在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0441510.6中提出了一种拉链的拉头盖及拉头组,所述拉头盖具备:上安装板(4)及下安装板(5),其分别安装于拉头(2)的上下;以及柱状的连结柱(6),其在所述拉头(2)的前方连结所述上安装板(4)和所述下安装板(5)彼此的前部。所述上安装板(4)具备:上板(41),其相对于所述拉头(2)的上翼板(21)配置在上方,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拉头(2)的拉手(2B)穿过的、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通孔(41h);以及上壁(43),其从所述上板(41)向下方突出,所述下安装板(5)具备:下板(51),其相对于所述拉头(2)的下翼板(22)配置在下方;以及下壁(53),其包围所述下翼板(22)的外周的前方及左右侧方,并且从所述下板(51)向上方突出,所述上安装板(4)和所述下安装板(5)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凸部(7),该凸部(7)从对应的所述上壁(43)或所述下壁(53)的内周面突出,并且用于与对应的所述上翼板(21)或所述下翼板(2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密接。这样,在所述凸部的作用下,所述拉头盖相对于拉头的安装状态稳定,在操作拉头时,拉头盖难以晃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专利CN201710441510.6中拉头盖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所述上安装板(4)和所述下安装板(5)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凸部(7)虽然可以固定所述拉头,但是也会导致所述拉头盖的结构复杂化。此复杂化的结构使得所述拉头盖只能够适用于采用分体结构制造,不然制造过程中,拉头盖将难以脱模成功。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旨在对拉头罩(又名拉头盖)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简化其结构,同时还能够优化拉头罩与拉头之间的安装稳定性。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拉头罩,所述拉头罩用于包覆拉头,所述拉头包括拉头主体和用于连接拉片的拉片安装部,所述拉头主体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拉片安装部凸出设置于所述上翼板的上侧壁上;所述拉头罩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罩板和下罩板,以及位于所述拉头罩前端的罩板连接部,所述罩板连接部把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连接一起,在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所述拉头的收容腔;在所述罩板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链牙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罩板上设置有让所述拉头的拉片安装部外露出来的避让窗口,所述避让窗口包括至少两个定位窗部,所述定位窗部至少能够容纳部分所述拉片安装部从而卡定所述拉片安装部减少所述拉头的径向旋转量。
其中,所述罩板连接部把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连接一起。可以解读为,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为分体结构,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通过罩板连接部连接一起,例如专利CN201710441510.6中拉头盖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又或者,所述上罩板、下罩板与罩板连接部之间为一体化成形结构。
其中,在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拉头的收容腔。上述特征首先定义了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是上、下间隔布置的,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有所述收容腔,所述拉头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从而也就布置到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
其中,在所述罩板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链牙通道。即在所述拉头罩上设置有一对左、右分置的链牙通道。所述链牙通道与所述收容腔相互连通形成Y型的总通道。所述链牙通道是让拉链上的链牙列通过的滑行通道,穿过所述链牙通道,所述链牙列能够滑行到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拉头内。
其中,所述拉片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拉头上的用于安装拉片的凸起部。
其中,在所述上罩板上设置有让所述拉头的拉片安装部外露出来的避让窗口。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避让窗口的布局位置,所述避让窗口设置在上罩板上并上下贯通所述上罩板,所以所述避让窗口是连通所述收容腔的。
其中,所述避让窗口包括至少两个定位窗部。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定位窗部的设置数量,所述避让窗口可以只包括两个定位窗部,两个定位窗部可以左右分置或前后分置。所述避让窗口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所述定位窗部。所述定位窗部的设置数量主要是取决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结构。
其中,所述定位窗部至少能够容纳部分所述拉片安装部。上述特征可以解读为,所述定位窗部可以容纳整个所述拉片安装部,此时,从外观上看,两个或更多个所述定位窗部融为一体,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所述定位窗部还可以仅仅容纳所述拉片安装部的部分构造体例如所述拉片安装部的端部。这样,所述定位窗部能够为所述拉片安装部提供至少两个定位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由于所述避让窗口包括至少两个定位窗部,所述定位窗部至少能够容纳部分所述拉片安装部从而卡定所述拉片安装部减少所述拉头的径向旋转量。这样,所述拉头通过所述定位窗部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结合对所述拉头进行径向定位,优化所述拉头罩与拉头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所述拉头在所述拉头罩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径向松动。所述定位窗部成为所述拉头罩上用于定位所述拉头的定位结构。而由于把所述定位结构布置在所述上罩板上并为空窗结构,这样不仅能够简化所述拉头罩的结构,也便于所述拉头罩的脱模,简化模具的制造。其次,此结构还对所述拉头罩选用一体式结构还是分体式结构没有限制,所述拉头罩可以按照设计的需要灵活地选用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所述避让窗口可以采用多种的结构形式,例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避让窗口包括两个定位窗部,分别为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前端位置的前窗部和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后端位置的后窗部,所述前窗部、后窗部分别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后端部适配设置。
其中,所述前窗部、后窗部分别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后端部适配设置,上述特征首先定义了在装配位置上,所述避让窗口的前窗部、后窗部是分别对应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后端部布置的。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能够与所述避让窗口的前窗部结合一起而定位,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后端部能够与所述避让窗口的后窗部结合一起而定位。另外,上述特征还定义了在配合关系上,所述避让窗口的前窗部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之间具有适配的结构。所述适配的结构可以是具有基本一致的凹凸配合形状结构,例如所述前窗部呈方形凹陷状,而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呈与所述前窗部的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方形凸起状;还可以是具有不同形状的凹凸配合结构,例如所述前窗部呈方形凹陷状,而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呈能够收容到所述前窗部内的菱形凸起状,但所述前窗部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保持基本一致的宽度。这样,通过所述前窗部、后窗部能够卡定所述拉片安装部减少所述拉头的径向旋转量。
为了能够方便地把所述拉片安装部把容置到所述避让窗口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上罩板的后端设置有裂口,所述裂口连通所述后窗部。其中,所述裂口是宽度小于所述后窗部的狭窄的开口部。如此,从后向前顶推所述拉片安装部挤压所述裂口让所述裂口适当地撑开从而能够让所述拉片安装部穿过所述裂口进入到所述避让窗口内。然后所述裂口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弹性基本上能够复原到原来的大小尺寸,阻止所述拉片安装部轻易地后退而脱离所述避让窗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裂口呈喇叭状,其后端口的宽度大于其前端口的宽度。这样,所述拉片安装部能够借助相对宽大的后端口相对轻松地进入到所述裂口内并进一步进入到所述避让窗口内。但却更难以通过相对狭窄的前端口进入所述裂口内继而脱离所述避让窗口。呈喇叭状所述裂口使得所述拉片安装部易进难出。
为了把所述拉头安装到所述拉头罩上,不仅需要把拉片安装部容置到所述避让窗口中,还需要把拉头的拉头主体收容到所述拉头罩的收容腔中。鉴于此,为了能够使所述拉头主体能够从后向前轻松地进入到所述收容腔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上罩板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的上翼板的上浅坑,所述上浅坑对应所述避让窗口布置并连通所述避让窗口,所述上浅坑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上浅坑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在所述下罩板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的下翼板的下浅坑,所述下浅坑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下浅坑从后向前逐渐收窄。
其中,所述上浅坑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下浅坑的后端呈趟口,即在所述上浅坑的后端位置以及所述下浅坑的后端位置并没有设置类似门槛的凸起部阻碍所述拉头主体的进入。
其中,所述上浅坑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即所述上浅坑的后端的宽度大于前端的宽度。宽大的后端方便所述拉头主体进入所述上浅坑。在没有其他构件或构造体阻碍的情况下,所述拉头主体还可以通过顶靠在所述上浅坑的前坑壁上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减少所述拉头在前后方向上的松动量。而且由于所述上浅坑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如此,所述上浅坑能够顶压在特定尺寸幅度内变动的所述拉头主体,即所述拉头主体即使具有一定的尺寸误差仍可以顶压到所述上浅坑的前坑壁上。从而所述上浅坑的收窄式定位结构能够降低所述拉头主体与所述上浅坑之间的配合精度,降低生产难度。所述下浅坑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上浅坑的后端趟口位置设置有从后向前倾斜向下延伸的上引导斜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浅坑的后端趟口位置设置有从后向前倾斜向上延伸的下引导斜面。
为了防止外物横向碰撞所述拉头上并卡滞在所述第二布带过道上影响拉头的滑行,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上罩板的左、右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起挡壁,在所述凸起挡壁与所述下罩板之间设置有避让拉链布带的第一布带过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罩板连接部、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为一体化成形。
另外,在本文中多处提及的前或后,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所述前、后是一个相对的方位概念,其中把所述拉头罩的链牙通道进口所在一侧定义为前,相反的一侧定义为后。如此,所限定特征的前端部是其相对地靠近所述链牙通道进口的端部,相反一端则为后端部。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拉头罩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拉头罩和拉头,所述拉头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拉片安装部的顶部穿过所述避让窗口外露于所述拉头罩之外,在所述拉片安装部上挂设有拉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拉头主体的主体前部紧靠在所述拉头罩的罩板连接部上或所述拉头主体的主体前部紧靠在所述上浅坑的前坑壁和所述下浅坑的前坑壁上,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后端部紧靠在所述后窗部的后框边上,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窗部的前框边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距。这样,所述后框边与所述罩板连接部或上浅坑、下浅坑协同对所述拉头主体进行定位,减少所述拉头主体在前后方向上的松动。另外,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窗部的前框边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距,即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不会紧靠到所述前窗部的前框边上,这样所述前窗部的前框边并不会对所述拉头主体的主体前部与拉头罩的罩板连接部或所述上浅坑的前坑壁、所述下浅坑的前坑壁的结合定位形成干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翼板的左、右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翼边,在所述翼边与所述下翼板之间设置有避让拉链布带的第二布带过道,所述翼边位于所述拉头罩的凸起挡壁的内侧并左右间隔布置。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头罩与拉头的拉头组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拉头组合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拉头罩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拉头的拉片安装部74与所述拉头罩的避让窗口11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让窗口与拉片安装部的第二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让窗口与拉片安装部的第三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去除下罩板2后的拉头罩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去除上罩板1后的拉头罩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拉头罩100的拉链,包括所述拉头罩100和拉头700,所述拉头罩100用于包覆拉头700。所述拉头700包括拉头主体7 。所述拉头主体7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翼板71、下翼板72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71、下翼板72之间的连接柱73。所述拉头700还包括用于连接拉片8的拉片安装部74,所述拉片安装部74呈方形并前后延伸布置。所述拉片安装部74凸出设置于所述上翼板71的上侧壁上。所述上翼板71的左、右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翼边75,在所述翼边75与所述下翼板72之间设置有避让拉链布带的第二布带过道76。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拉头罩100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罩板1和下罩板2,以及位于所述拉头罩100前端的罩板连接部3,所述罩板连接部3位于所述上罩板1和下罩板2之间并把它们连接一起。所述拉头罩100可以采用分体结构,又或者一体化结构,即所述罩板连接部3、所述上罩板1和下罩板2之间为一体化成形。在所述上罩板1和下罩板2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所述拉头700的收容腔5;在所述罩板连接部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腔5的链牙通道(4、4a)。在所述上罩板1上设置有让所述拉头700的拉片安装部74外露出来的避让窗口11。所述避让窗口11包括两个定位窗部(111、112),分别为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11前端位置的前窗部111和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11后端位置的后窗部112。所述避让窗口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窗部111和后窗部112之间的中间窗部113。所述中间窗部113的宽度大于所述前窗部111和后窗部112的宽度。所述前窗部111、后窗部112分别与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后端部742适配设置。
其中,所述前窗部111、后窗部112分别与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后端部742适配设置,上述特征首先定义了在装配位置上,所述避让窗口11的前窗部111、后窗部112是分别对应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后端部742布置的。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能够容纳到所述避让窗口11的前窗部111内而被径向定位,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后端部742能够容纳到所述避让窗口11的后窗部112内而被径向定位。另外,上述特征还定义了在配合关系上,所述避让窗口11的前窗部111与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之间具有适配的结构。所述适配的结构可以是具有基本一致的凹凸配合形状结构,具体说,所述前窗部111、后窗部112呈方形凹陷状,而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后端部742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前窗部111、后窗部112的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方形凸起状。这样,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后端部742能够分别容纳到所述前窗部111、后窗部112内并被所述前窗部111、后窗部112卡定从而减少所述拉头700的径向旋转量,即难以在图3所示的方向T上大幅度地旋转,优化所述拉头罩100与拉头70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所述拉头700在所述拉头罩100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径向松动。所述定位窗部(111、112)成为所述拉头罩100上用于定位所述拉头700的定位结构。而由于把所述定位结构布置在所述上罩板1上并为空窗结构,这样不仅能够简化所述拉头罩100的结构,也便于所述拉头罩100的脱模,简化模具的制造。其次,此结构还对所述拉头罩100选用一体式结构还是分体式结构没有限制,所述拉头罩100可以安装设计的需要灵活地选用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窗部111、后窗部112分别与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后端部742还可以为具有不同形状的凹凸配合结构,例如所述前窗部111呈方形凹陷状,而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呈能够收容到所述前窗部111内的菱形凸起状,但所述前窗部111与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保持基本一致的宽度。除此之外,所述避让窗口1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图5所示,所述避让窗口11a横向布置并只包括两个定位窗部(111a、112a),所述定位窗部(111a、112a)直接连通而融为一体,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方形并横向延伸的拉片安装部74a整体容置在所述避让窗口11a内。又或者,如图6所示,所述避让窗口11b呈梅花状并具有三个均衡布置的定位窗部111b,所述拉片安装部74a包括三个均衡布置的支部743b,每个支部743b一对一地容纳到所述定位窗部111b中。由此可见,所述避让窗口11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所述避让窗口11包括至少两个定位窗部(111、112),所述定位窗部(111、112)至少能够容纳部分所述拉片安装部74从而卡定所述拉片安装部74减少所述拉头700的径向旋转量即可。
如图3所示,为了能够方便地把所述拉片安装部74容置到所述避让窗口11中,在所述上罩板1的后端设置有裂口13,所述裂口13连通所述后窗部112。其中,所述裂口13是宽度小于所述后窗部112的狭窄的开口部。如此,从后向前顶推所述拉片安装部74挤压所述裂口13让所述裂口13适当地撑开从而能够让所述拉片安装部74穿过所述裂口13进入到所述避让窗口11内。然后所述裂口13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弹性基本上能够复原到原来的大小尺寸,阻止所述拉片安装部74轻易地后退而脱离所述避让窗口11。
进一步的,所述裂口13呈喇叭状,其后端口132的宽度大于其前端口131的宽度。这样,所述拉片安装部74能够借助相对宽大的后端口132相对轻松地进入到所述裂口13内并进一步进入到所述避让窗口11内。但却更难以通过相对狭窄的前端口131再次进入所述裂口13内继而脱离所述避让窗口11。呈喇叭状所述裂口13使得所述拉片安装部74易进难出。
为了把所述拉头700安装到所述拉头罩100上,不仅需要把拉片安装部74容置到所述避让窗口11中,还需要把拉头700的拉头主体7收容到所述拉头罩100的收容腔5中。鉴于此,为了能够使所述拉头主体7能够从后向前轻松地进入到所述收容腔5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所述上罩板1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700的上翼板71的上浅坑10,所述上浅坑10对应所述避让窗口11布置并连通所述避让窗口11,所述上浅坑10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上浅坑10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在所述上浅坑10的后端趟口位置设置有从后向前倾斜向下延伸的上引导斜面101;在所述下罩板2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700的下翼板72的下浅坑20,所述下浅坑20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下浅坑20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在所述下浅坑20的后端趟口位置设置有从后向前倾斜向上延伸的下引导斜面201。
其中,所述上浅坑10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下浅坑20的后端呈趟口,即在所述上浅坑10的后端位置以及所述下浅坑20的后端位置并没有设置类似门槛的凸起部阻碍所述拉头主体7的进入。
其中,所述上浅坑10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即所述上浅坑10的后端的宽度大于前端的宽度。宽大的后端方便所述拉头主体7进入所述上浅坑10。在没有其他构件或构造体阻碍的情况下,所述拉头主体7还可以通过顶靠在所述上浅坑10的前坑壁102上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减少所述拉头700在前后方向上的松动量。而且由于所述上浅坑10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如此,所述上浅坑10能够顶压在特定尺寸幅度内变动的所述拉头主体7,即所述拉头主体7即使具有一定的尺寸误差仍可以顶压到所述上浅坑10的前坑壁102上。从而所述上浅坑10的收窄式定位结构能够降低所述拉头主体7与所述上浅坑10之间的配合精度,降低生产难度。所述下浅坑20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此不再赘述。
当所述拉头700安装到所述拉头罩100后,所述拉头700设置在所述收容腔5内,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顶部穿过所述避让窗口11外露于所述拉头罩100之外,所述拉片8挂设在所述拉片安装部74上。所述拉头主体7的主体前部紧靠在所述拉头罩100的罩板连接部3上,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后端部742紧靠在所述后窗部112的后框边1121上。这样,所述后框边1121与所述罩板连接部3协同对所述拉头主体7进行定位,减少所述拉头主体7在前后方向上的松动。另外,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与所述前窗部111的前框边111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距L,即所述拉片安装部74的前端部741不会紧靠到所述前窗部111的前框边1111上,样所述前窗部111的前框边1111并不会对所述拉头主体7的主体前部与拉头罩1的罩板连接部3的结合定位形成干涉。当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头主体7的前端部741可以改为紧靠在所述上浅坑10的前坑壁102和所述下浅坑20的前坑壁202上。
为了防止外物横向碰撞所述拉头700并卡滞在所述第二布带过道76上影响拉头700的滑行,在所述上罩板1的左、右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起挡壁(12、12a),在所述凸起挡壁(12、12a)与所述下罩板2之间设置有避让拉链布带的第一布带过道6。所述拉头700的翼边75位于所述拉头罩100的凸起挡壁(12、12a)的内侧并左右间隔布置。

Claims (12)

1.拉头罩,所述拉头罩用于包覆拉头,所述拉头包括拉头主体和用于连接拉片的拉片安装部,所述拉头主体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拉片安装部凸出设置于所述上翼板的上侧壁上;所述拉头罩包括上、下分置的上罩板和下罩板,以及位于所述拉头罩前端的罩板连接部,所述罩板连接部把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连接一起,在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所述拉头的收容腔;在所述罩板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链牙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罩板上设置有让所述拉头的拉片安装部外露出来的避让窗口,所述避让窗口包括至少两个定位窗部,所述定位窗部至少能够容纳部分所述拉片安装部从而卡定所述拉片安装部减少所述拉头的径向旋转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窗口包括两个定位窗部,分别为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前端位置的前窗部和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后端位置的后窗部,所述前窗部、后窗部分别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后端部适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罩板的后端设置有裂口,所述裂口连通所述后窗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口呈喇叭状,其后端口的宽度大于其前端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罩板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的上翼板的上浅坑,所述上浅坑对应所述避让窗口布置并连通所述避让窗口,所述上浅坑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上浅坑从后向前逐渐收窄;在所述下罩板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的下翼板的下浅坑,所述下浅坑的后端呈趟口状,所述下浅坑从后向前逐渐收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浅坑的后端趟口位置设置有从后向前倾斜向下延伸的上引导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浅坑的后端趟口位置设置有从后向前倾斜向上延伸的下引导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罩板的左、右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起挡壁,在所述凸起挡壁与所述下罩板之间设置有避让拉链布带的第一布带过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连接部、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10.应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拉头罩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拉头罩和拉头,所述拉头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拉片安装部的顶部穿过所述避让窗口外露于所述拉头罩之外,在所述拉片安装部上挂设有拉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罩板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的上翼板的上浅坑,在所述下罩板的上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头的下翼板的下浅坑,所述拉头主体的主体前部紧靠在所述拉头罩的罩板连接部上或所述拉头主体的主体前部紧靠在所述上浅坑的前坑壁和所述下浅坑的前坑壁上;所述避让窗口包括两个定位窗部,分别为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前端位置的前窗部和设置在所述避让窗口后端位置的后窗部,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后端部紧靠在所述后窗部的后框边上,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窗部的前框边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的左、右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翼边,在所述翼边与所述下翼板之间设置有避让拉链布带的第二布带过道,所述翼边位于所述拉头罩的凸起挡壁的内侧并与所述凸起挡壁左右间隔布置。
CN201821216923.0U 2018-07-30 2018-07-30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Active CN209528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6923.0U CN209528070U (zh) 2018-07-30 2018-07-30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6923.0U CN209528070U (zh) 2018-07-30 2018-07-30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8070U true CN209528070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6923.0U Active CN209528070U (zh) 2018-07-30 2018-07-30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80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495A (zh) * 2018-07-30 2018-10-12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495A (zh) * 2018-07-30 2018-10-12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9249B2 (en) Hidden-type convertible shoe
CN100556330C (zh) 用于拉链的前端码
KR0158097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CN1168782A (zh) 自动锁紧拉链头和成型拉链头盖的装置
JP3733327B2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CN209528070U (zh)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TWI468124B (zh) Zipper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gears
WO2019210686A1 (zh) 一种工具铲的铲体角度转换装置
CN105054503A (zh) 具有独立锁止机构的拉头
CN101980627B (zh) 拉链用开口部件
CN109717555A (zh)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CN108634495A (zh) 拉头罩及其应用的拉链
JPH0898707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合成樹脂製開離嵌挿具
US7000293B2 (en) Concealable zipper slider structure
CN216534173U (zh) 一种箱包
CN212679292U (zh) 一种用于在正畸附件上加装正畸件的连接装置
CN214179406U (zh) 一种组合方式简易的并合式下止的闭尾拉链
CN211021262U (zh) 一种新型快脱方块插销组件
CN211021250U (zh) 一种分体式组装的拉链头
CN203884878U (zh) 旋转卡入式拉链头
CN205409988U (zh) 拉链
CN213882008U (zh) 一种拉头
CN215270941U (zh) 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CN210111145U (zh) 可精准卡接组配的下耦合器及耦合器
CN218354914U (zh) 一种镶装式无挡隐形拉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