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6227U - 电连接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6227U
CN209516227U CN201821997828.9U CN201821997828U CN209516227U CN 209516227 U CN209516227 U CN 209516227U CN 201821997828 U CN201821997828 U CN 201821997828U CN 209516227 U CN209516227 U CN 209516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pair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78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78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6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6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6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4个并列布置的电连接器,每一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对和包覆所述端子对的绝缘本体,所述端子对的每一端子包括一沿对接方向水平延伸的接触部、自接触部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另一端沿对接方向水平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包括暴露在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所述延伸部与接触部在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存在高度差。所述电连接器系统包括4个并列的电连接器,在生产制造时可可同时生产出4个并列的连接器,生产效率高;另外,端子对的接触部和焊接部在高度方向上形成高度差,可降低连接器的长度,节省连接器外形空间。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温度和流量需要通过电连接器与相应的线缆和电子元气件连接。现有的此类连接器接口及体积较大,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且现有的连接器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为一个一个生产而成,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需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占用较小空间。
为达此目的,本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线缆对接的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4个并列布置的电连接器,每一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对和包覆所述端子对的绝缘本体,所述端子对的每一端子包括一沿对接方向水平延伸的接触部、自接触部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另一端沿对接方向水平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包括暴露在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所述延伸部与接触部在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存在高度差,所述高度方向与对接方向垂直。
作为本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还包括靠近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端子对的接触部、倾斜的连接部以及固定部均位于绝缘本体内,其中接触部位于绝缘本体定义的收容空间内,绝缘本体与所述端子对的连接部和固定部配合固定。
作为本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部和尾部,所述端子对的接触部、连接部和固定部均位于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内,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外;所述端子对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从所述焊接部的另一端延伸,绝缘本体的尾部包覆成型在第二固定部外。
作为本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呈L型,包括从所述焊接部的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对接方向向外延伸的L1部,然后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的L2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尾部大致呈口字型,包括与绝缘本体主体部连接的第一部分,并行于端子对的焊接部的第二、第三部分,以及连接第二、第三部分的第四部分,端子对的第二固定部被包覆于第四部分内。
作为本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端子对的第二固定部的L2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其焊接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作为本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端子对的第二固定部的L2部的长度小于其L1部的长度。
有益效果:本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包括4个并列的电连接器,在生产制造时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同时包覆4个端子对同时生产出4个并列的连接器,生产效率高;另外,先冲压然后再压弯的方式,使所述端子对的接触部和焊接部在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形成高度差,节省连接器外形空间,小型化连接器;同时,绝缘本体的尾部包覆端子对的第二固定部的方式可更好的加强产品结构强度且更有利端子散热。
附图说明
图1a-1c是本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制造方法对应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提供的电连接系统的一电连接器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端子对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端子对的一端子的侧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本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端子对的焊接部及第二固定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系统1包括4个并列排布的电连接器2,每一电连接器2均包括一端子对10和包覆该端子对10的绝缘本体。在制造所述电连接器系统时,第一步首先提供一金属料带100,金属料带100包括基部101以及裁切部102。第二步,冲压所述金属料带100的裁切部102形成连接在一起的 4个并列排布的端子对10,所述端子对10的每一端子包括水平延伸的接触部11、延伸部13以及连接接触部和延伸部的连接部12;在本步骤中,延伸部13、连接部12和接触部11为一体,均垂直于金属料带100的基部101。以上第一步和第二步均未用图示单独示意。同时,为了保证端子对的电接触性能,提供金液电镀所述端子的接触部。
第三步,如图1a所示,提供压弯的方式冲压所述金属料带100,使所述端子对10的连接部12在与水平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上自接触部11的一端向下倾斜弯折,接触部11与延伸部13平行,接触部11与延伸部13在高度方向上形成高度差。压弯后,端子对10的整体长度较第二步中变短。
第四步,如图1b所示,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提供4个并列的绝缘本体20包覆固定所述4个并列排布的端子对10,延伸部12的一部分暴露于绝缘本体20 外。这部分暴露于绝缘本体20外的延伸部12会作为焊接部131与汽车内的其他电子元器件(未图示)焊接。
第五步,如图1c所示,再次冲压裁切所述金属料带100,所述若干端子对与金属料带100的基部101分离,去除金属料带100的基部101后形成电连接器系统1。
结合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系统1用以与线缆(未图示)沿对接方向对接,所述对接方向与电连接器2的高度方向垂直。所述延伸部13还包括靠近连接部12的固定部132,所述绝缘本体20通过注塑成型一体包覆在所述端子对 10外后,绝缘本体20形成有一主体部21和尾部22。所述主体部21定义有用以收容所述线缆的收容空间210和端子对收容槽220,接触部11位于收容空间 210内,连接部12和固定部132收容固定于端子对收容槽220内。所述端子对收容槽220位于绝缘本体20的主体部21靠近尾部22的部分。
如图1c和图3至图5所示,所述端子对10的焊接部131位于绝缘本体20 的主体部21外。所述端子对10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部14,第二固定部14从所述焊接部131的另一端(即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延伸,绝缘本体20的尾部 22包覆成型在第二固定部14外。所述第二固定部14呈L型,包括从所述焊接部131的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对接方向向外延伸的L1部141,然后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的L2部142。即,每一端子对10的第二固定部的L2部142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其焊接部131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可以说每一端子对10的第二固定部的L2部142之间的宽度大于其焊接部131之间的宽度。在第一步至第四步中,第二固定部14的L2部142与所述金属料带100的基部101一直保持垂直连接;在第五步裁切后,第二固定部14的L2部与金属料带100的基部101的分离,且第二固定部14的L2部142的长度小于L1部的长度。
对应的,所述绝缘本体20的尾部22大致呈口字型,包括与绝缘本体20的主体部21连接的第一部分221,并行于端子对20的焊接部131的第二部分222、第三部分223,以及连接第二、第三部分的第四部分224,端子对10的第二固定部14被包覆于第四部分224内。同样地,绝缘本体20的尾部22的宽度大于其主体部21的宽度。
本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1包括4个并列的电连接器2,在生产制造时可以通过冲压然后压弯金属料带100,形成4个端子对10,之后注塑成型同时包覆4个端子对10,可同时生产出4个并列的连接器2,再冲压裁切掉金属料带 100的基部101,形成4穴的电连接器系统1,生产效率高;另外,先冲压然后再压弯的方式,使所述端子对10的接触部11和焊接部131(也可以说是延伸部 13)在电连接器2的高度方向上形成高度差,可降低电连接器2的长度,节省电连接器2外形空间;同时,绝缘本体20的尾部22包覆端子对10的第二固定部14的方式可更好的加强产品结构强度且更有利端子散热。
以上内容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4个并列布置的电连接器,每一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对和包覆所述端子对的绝缘本体,所述端子对的每一端子包括一沿对接方向水平延伸的接触部、自接触部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另一端沿对接方向水平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包括暴露在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所述延伸部与接触部在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存在高度差,所述高度方向与对接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还包括靠近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端子对的接触部、倾斜的连接部以及固定部均位于绝缘本体内,其中接触部位于绝缘本体定义的收容空间内,绝缘本体与所述端子对的连接部和固定部配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部和尾部,所述端子对的接触部、连接部和固定部均位于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内,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外;所述端子对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从所述焊接部的另一端延伸,绝缘本体的尾部包覆成型在第二固定部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呈L型,包括从所述焊接部的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对接方向向外延伸的L1部,然后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的L2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尾部大致呈口字型,包括与绝缘本体主体部连接的第一部分,并行于端子对的焊接部的第二、第三部分,以及连接第二、第三部分的第四部分,端子对的第二固定部被包覆于第四部分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端子对的第二固定部的L2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其焊接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端子对的第二固定部的L2部的长度小于其L1部的长度。
CN201821997828.9U 2018-11-30 2018-11-30 电连接器系统 Active CN209516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7828.9U CN209516227U (zh) 2018-11-30 2018-11-30 电连接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7828.9U CN209516227U (zh) 2018-11-30 2018-11-30 电连接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6227U true CN209516227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7828.9U Active CN209516227U (zh) 2018-11-30 2018-11-30 电连接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6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9386B (zh) 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连接结构体、线束、压接部件和压接装置
WO2009016850A1 (ja) 端子圧着装置、端子圧着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圧着電線
JP2017502451A (ja) 少なくとも2つの電気的な接続部材と1つの接続導体とを備えた板ガラス
CN203053335U (zh) 电路板垂直放置的电子雷管控制模块结构
CN209516227U (zh) 电连接器系统
CN20556509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6410462A (zh) 网络连接器制造方法
CN104064895A (zh) 端子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72923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787601U (zh) 一种运用扁平电缆连接的连接器
CN205319336U (zh) 铜铝漆包线连接件
CN201222576Y (zh) 电连接器
CN201656170U (zh) 同轴连接器遮蔽壳体结构
CN202906121U (zh) 电连接器
CN204707345U (zh) 一种可弯曲的电路板
CN205303800U (zh) 连接器
CN107275828A (zh) 电连接器
CN207233965U (zh) 一种多芯扁平线缆连接器
CN208806390U (zh) 一种新型连续料带端子
US9190794B2 (en) Method of retaining a solder material to a solder terminal and the solder assembly formed thereby
CN103515772B (zh) 防水连接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3180152U (zh) 电连接器
CN101888024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导电端子及其料带
CN106299840A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制作线缆连接器的方法
CN2795940Y (zh) 触控面板用的双面软性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