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4316U - 一种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4316U
CN209514316U CN201822172639.4U CN201822172639U CN209514316U CN 209514316 U CN209514316 U CN 209514316U CN 201822172639 U CN201822172639 U CN 201822172639U CN 209514316 U CN209514316 U CN 209514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x
power reception
reception portion
power
guid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26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亮亮
胡飞
邱俊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4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4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4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至成像设备中,包括壳体;动力接收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端,与所述第二侧端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第一侧端形成有第一侧端突起,第二端形成有第二侧端突起;第一侧端突起相对于壳体可弹性移动,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有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和可与所述第二侧端突起配合的结合部,结合部相对于第二侧壁凹陷,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第一侧端突起与第一侧壁弹性抵接并迫推处理盒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二侧端突起进入结合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接收部需要反复偏摆,可能导致动力接收部在偏摆的过程中卡死而不能与驱动头正常啮合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是通过成像原理而将可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和LED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通常都包括可拆卸地安装至其中的处理盒,处理盒作为易消耗品经常需要更换。
现有的处理盒中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一体式的,另一种是分体式的。分体式的处理盒通常由处理盒和感光鼓盒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处理盒一般由粉仓、搅拌架、送粉辊,显影辊,齿轮系等构件组成,从而向感光鼓盒提供显影剂。感光鼓盒一般由废粉仓、清洁刮刀,充电构件、感光鼓等组成,其中感光鼓接收显影辊提供的显影剂而显影静电潜像。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原理为:充电构件给感光鼓表面冲上一层均匀的电荷,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光扫描单元发出光照射到充电后的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将显影剂输送至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区从而在感光鼓表面形成可视的显影剂图像,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印单元将所述的可视显影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中,最后通过定影将可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中,最后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排出。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32219A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上设置有可偏摆的万向节结构的动力接收部,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以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当处理盒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处理盒中的动力接收部在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和脱离啮合的过程中,由于反复偏摆可能导致动力接收部在偏摆的过程中卡死而不能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头正常啮合,同时,万向节结构的枢转中心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振动过大而松脱导致万向节失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844747U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上的动力接收部设置成不可偏摆倾斜,而是动力接收部设置成可沿着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伸缩,该结构可以解决万向节结构的枢转中心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振动过大而松脱导致万向节失效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该结构中动力接收部采用了在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上弹性伸缩的方式,在动力接收部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抵接动力接收部的弹性力不足而导致动力接收部与驱动头啮合不足出现驱动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接收部由于反复偏摆可能导致动力接收部在偏摆的过程中卡死而不能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头正常啮合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
壳体;
动力接收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
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侧端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
所述第一侧端形成有在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上突出的第一侧端突起,所述第二端形成有在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上突出的第二侧端突起;
所述第一侧端突起相对于所述壳体可弹性移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有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和可与所述第二侧端突起配合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凹陷,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侧端突起与所述第一侧壁弹性抵接并迫推所述处理盒在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二侧端突起进入所述结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端突起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侧壁配合迫使所述处理盒沿着远离所述第二侧壁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结合部配合迫使所述处理盒沿着远离所述第二侧壁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二侧端突起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二侧端突起在一个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间隔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端突起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侧端突起和所述第一侧端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在一个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测量,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的距离在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利用处理盒移动来实现动力接收部与驱动头的啮合和脱离啮合,动力接收部不需要相对于壳体做偏摆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接收部需要反复偏摆,可能导致动力接收部在偏摆的过程中卡死而不能与驱动头正常啮合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驱动组件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驱动组件的再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驱动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中驱动头配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驱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成像设备驱动侧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处理盒的第二侧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处理盒的第一侧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处理盒安装进成像设备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处理盒安装进成像设备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处理盒安装进成像设备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处理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驱动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驱动组件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处理盒处于第一种打印终止状态时驱动组件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脱离啮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处理盒处于第二种打印终止状态时驱动组件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脱离啮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驱动组件上调节机构的可动件与固定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调节机构的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处理盒的第一动力接收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处于第一拆卸姿态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处理盒的第一动力接收部以第一拆卸姿态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的过程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处理盒的第一动力接收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处于第二拆卸姿态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处理盒的第一动力接收部以第二拆卸姿态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的过程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驱动组件上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调节机构的可动件与固定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调节机构的固定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A,包含框架1,框架1包含感光单元框架1a和显影单元框架1b,感光单元框架1a内可旋转的支撑有感光鼓(图中未示出),显影单元框架1b内可旋转的支撑有用于显影上述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或磁辊(图中未示出)。在感光单元框架1a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10,在显影单元框架1b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10用于驱动上述感光鼓旋转,第二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上述显影辊旋转。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驱动组件10包含第一支架11,第一动力接收组合B1,第一动力传递组合C1。第二驱动组件30包含第二支架31,第二动力接收组合B2,第二动力传递组合C2。第一动力接收组合B1包含第一动力接收部12、第一移动支撑部13、第一调节部件14。第二动力接收组合B2包含第二动力接收部 32、第二移动支撑部件33、第二调节部件-。第一动力传递组合C1包含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和第一法兰部件16。第二动力传递组合C2包含第二动力传递部件35 和第二法兰部件36。
第一动力接收组合B1安装在第一支架11上,并可沿着第一支架11在一个与上述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50啮合接收驱动力。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13上设置有卡槽1303,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卡槽1303内的卡合部1203。第一调节部件14安装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13上,具体的第一调节部件14构造为第一扭簧14,第一移动支撑部件13上设置有安装座1302,第一扭簧14的螺旋主体部分安装在上述安装座1302上,其一个自由端抵接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13上,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安装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13中,拨动第一扭簧14的另一自由端,将另一自由端抵接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被调节部分 1202上。被调节部分1202的截面形状设置成大致椭圆形形状,通过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的被调节部分1202与第一调节扭簧14的抵接,可以使得处理盒在安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中时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x面对图像形成装置中驱动头50。
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一导滑凸起1101,第一移动支撑部件13上设置有第一导滑凹槽1301,第一导滑凹槽1301与第一导滑凸起1101配合,使得第一移动支撑部件13可以联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一起在一个与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法兰部件16移动。
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还设有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和底端凸起1205,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配合的第一动力接收部耦合部1501和与上述底端凸起1205匹配的凹部1502。具体的,第一动力传递耦合部1204是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臂部,底端凸起1205是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弧状凸起。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上还设置有动力传递部1503和球状部1504,第一法兰部件16上设置有可容纳上述球状部 1504的球状容纳部1601和可与上述动力传递部1503配合的动力接收凹槽1602。球状部1504卡入球状容纳部1601中并且可防止球状部1504从球状容纳部1601中脱出。上述动力传递部1503与上述动力接收凹槽1602至今形成有游离间隙,换句话说,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和第一法兰部件16之间设置有游离间隙,使得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法兰部件16自由旋转一定角度而不带动第一法兰部件16旋转。动力传递部1503与动力接收凹槽1602的配合将第一动力接收部12 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法兰部件16中。
如图3至图5所示,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驱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和第一法兰部件16一起旋转时,上述3个部件是同轴的。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沿着一个与所述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交叉的方向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移动一段距离后,通过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底端凸起1205与凹部1502的配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带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旋转,具体的是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 绕着第一法兰部件16的球状容纳部1601旋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的轴线L2与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L1倾斜成一个角度α。此时,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和第一动力接收耦合部1501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旋转时将不再驱动第一动力传递耦合部1501旋转,也就是说,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 自由旋转。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从上述与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偏移的偏移位置移动至上述同轴位置时,也可以通过底端凸起1205与凹部1502的配合使得动力第一输出耦合部1204与第一动力接收耦合部1501重新啮合。
下面结合图6,以第一驱动组件10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和拆卸的过程。首先,如图6所示,当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处理盒时,包括a状态和b状态,处理盒的安装方向为与图中箭头X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一调节部件14可调节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的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50的柱状前端,当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不与驱动头50的动力输出臂50a干涉时,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 直接越过驱动头50的前端柱状部,驱动头50在被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后直接与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啮合。当一对第一动力接收部1201与动力输出臂50a干涉时,利用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的外侧边缘的倾斜结构可以迫使驱动头50缩进一定距离,驱动头50在被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后也会伸出并与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啮合。当从图形形成装置中拆卸处理盒时,如图6中b状态和c状态所示,随着处理盒沿着与X 方向相反的方向拆卸时,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50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保持啮合的情况下带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移动,随后,第一动力接收部12将会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5可自由旋转,即使驱动头50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发生干涉也可以利用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自由旋转的特性,通过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自由旋转而避开干涉状态,处理盒得以顺畅取出。
本实用新型处理盒中,第二驱动组件30采用了和第一驱动组件11的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分别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不同的驱动头配合,并带动处理盒中不同的旋转部件旋转,在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第二驱动组件30和第一驱动组件30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和脱离啮合的过程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实施例2,在该实施中,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中都增加了一个偏置构件。图7仅示出了第一驱动组件10的剖视图的示意结构,第一偏置构件17设置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 和第一法兰部件16之间,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脱离啮合后,第一偏置构件17可对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偏置,使得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的轴线与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倾斜并保持在该倾斜的状态。
在以上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处理盒具体采用的是感光鼓和显影辊采用独立驱动组件的方式,可旋转性的,处理盒也可以采用单独一个驱动组件来共同驱动感光鼓和显影辊一起旋转的方式,当采用单独一个驱动组件来同时驱动感光鼓和显影辊时,在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增加传递齿轮即可,优选的,可以采用第一驱动组件10来驱动包含感光鼓和显影辊在内的整个处理盒运转。
实施例3
如图8-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采用第一驱动组件10来驱动包含感光鼓和显影辊在内的整个处理盒运转的结构。将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做成在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方向上可伸缩的结构,另外增加一个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动力传递部件15的伸缩,使得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可以相对于第一动力接收部部件12伸缩。在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伸缩的过程中,第一动力接收部12在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换句话说,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第一动力接收部12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在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优选的,第一动力接收部12通过一个卡簧20 作为限制部件安装在第一法兰部件16中,该限制部件20用于限制第一动力接收部 16使得第一动力接收部16相对于法兰部件16在自身旋转轴线方向上保持固定。
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具体的,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的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上的第一动力接收部耦合部1501在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向方向上可啮合和脱离啮合,控制机构包含一个控制杆17和一个中间迫压块18,控制杆17可接收成像设备中的外力,例如接收成像设备安装轨道70的压迫力。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和第一法兰部件16 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9,弹性构件19套在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上突出的动力传递部1503上,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在第一法兰部件15的轴向方向上可伸缩,动力传递部1503可向所述第一法兰部件16传递驱动力。控制杆 17安装在处理盒A一侧的边盖41上并设置成可绕一个支点旋转,当控制杆17旋转时,控制杆17靠近第一驱动组件10一侧的迫压端1702压迫中间迫压块18顶端的受压斜面18a,中间迫压块18再迫压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向靠近第一法兰部件16缩进,此时,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和第一动力接收耦合部1501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自由旋转而不驱动所述第一法兰部件16 旋转。
处理盒在控制杆17的下端侧设置有一个弹起机构(图中未示出),该弹起机构可抵接成像设备中的内壁弹起处理盒,使得当处理盒在安装入成像设备中时成像设备中的轨道90对控制杆17施加按压力。当处理盒安装入成像设备中,成像设备的门盖处于打开状态,控制杆17远离第一驱动组件10的一侧的受力端1701被成像设备中的轨道按压而旋转一定角度,控制杆17通过中间迫压块18压缩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向靠近第一法兰部件16缩进,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 15脱离啮合而自由旋转,第一动力接收部12被第一调节部件14调节而使得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的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 50的柱状前端(参见图6),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在法兰部件16的轴线方向上,第一调节部件14相比动力传递部件15和迫压部件18距离法兰部件16更远。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与驱动头50啮合的方式与实施例1中相同,随后合上成像设备的门盖,门盖会对处理盒A施加一个如图8中所示的下压力H,此下压力H会进一步按压处理盒中的弹起机构使得处理盒进一步下压,进而迫使轨道90取消对控制杆17 的按压力,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在弹性构件19的弹性力下向远离第一法兰部件16 的方向伸出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啮合,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将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法兰部件16。当所述处理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打开成像设备的门盖,门盖取消对处理盒的按压力H,处理盒在弹起机构的作用力下回到一个被轨道90 按压的状态,控制杆17通过中间迫压块18压迫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缩进使得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可自由旋转,此后,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与驱动头50脱离啮合的过程与实施例1中相同。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的离合的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的离合方式与实施例3中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 在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方向上都不移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上设置有可在与第一法兰部件16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动力接收耦合块21,优选的动力接收耦合块21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的径向方向上移动。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动力接收耦合块21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来控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 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啮合和脱离啮合。
具体的,控制机构与实施例3中一样,都是包含一个可接收成像设备中轨道的按压力而旋转的控制杆17和可被控制杆17按压的中间迫压块18。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上设置有滑动槽1505和叉穿孔1506。中间迫压块18上设置有叉穿部 18b和斜压面18b1。动力接收耦合块21上设置有动力接收面2101、导入孔2102 和受力面2103。安装时,将动力接收耦合块21沿着滑动槽1505安装入滑动槽 1505中,中间迫压块18上的叉穿部18b依次穿过叉穿孔1506和导入孔2102中。在动力接收耦合块21靠近第一法兰部件16的外侧面和第一法兰部件16的内侧圆周面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构件(图中未示出)。当处理盒安装入成像设备中时,成像设备中的轨道90按压控制杆17,控制杆17压迫中间迫压块18向靠近第一法兰部件16的方向缩进,中间迫压块18的斜压面18b1按压动力接收耦合块21 上的受力面2103,使得动力接收耦合块21克服设置在动力接收耦合块21和第一法兰部件16之间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而沿着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的径向方向向径向外侧移动,动力接收耦合块21上的动力接收面2101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的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可自由旋转,第一动力接收部12被第一调节部件14调节而使得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的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50 的柱状前端(参见图6),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与驱动头50啮合的方式与实施例1 中相同,随后合上成像设备的门盖,门盖会对处理盒A施加一个如图8中所示的下压力H,此下压力H会进一步按压处理盒中的弹起机构使得处理盒进一步下压,进而迫使轨道90取消对控制杆17的按压力,随即中间迫压块18解除对动力接收耦合块21的按压,动力接收耦合块21在设置于动力接收耦合块21和第一法兰部件16之间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作用下通过受力面2103推动斜压面18b1向远离第一法兰部件16方向移动,第一动力接收耦合块21向靠近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 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最终,动力接收面2101与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啮合,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将接收到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法兰部件16。当所述处理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打开成像设备的门盖,门盖取消对处理盒的按压力H,处理盒在弹起机构的作用力下回到一个被轨道90按压的状态,控制杆17通过中间迫压块18压迫动力接收耦合块21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相对于第一法兰部件16可自由旋转,此后,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与驱动头 50脱离啮合的过程与实施例1中相同。可选择性的,控制机构也可控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的第一啮合部分在径向方向上的张开和闭合。
实施例5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为了用户更好的安装和取出处理盒,如图12至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处理盒A在安装至成像设备及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盒体可相对于成像设备导轨平移。如图12 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处理盒A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驱动侧105的导轨100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A包括:壳体51,其内容纳有显影剂;第一侧端52和第二侧端53,位于壳体51的纵向两侧,其上分别形成有导向凸起52a、53a,当处理盒A安装进成像设备及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导向凸起52a、 53a分别导向第一侧端52和第二侧端53;动力接收部54,设置在壳体51的第二侧端53上,可接收成像设备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成像设备驱动侧105的导轨100 包括导向槽101、上轨道102、下轨道103和成像设备驱动头104,其中,当处理盒 A安装进成像设备中时,处理盒A第二侧端53上的导向凸起53a沿着导向槽101滑动,并被上导轨102和下导轨103限制,如此处理盒A只能沿着导向槽101滑动直至动力接收部54与成像设备驱动头104相啮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示出了成像设备驱动侧105的导轨100,成像设备在与驱动侧105相对的导电侧同样设置有导轨,当第二侧端53的导向凸起53a沿着驱动侧105的导轨100滑动时,第一侧端 52的导向凸起52a也会沿着导电侧导轨滑动,如此使处理盒A顺利装取。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处理盒A第二侧端53的结构示意图。第二侧端53 还包括支架55,动力接收部54安装在支架55上,且支架55上形成有滑动槽55a,动力接收部55可沿着滑动槽55a在垂直于自身旋转轴线的方向平移。支架55上还形成有第二侧端突起56,优选的第二侧端突起56固定设置在第二侧端上,第二侧端突起56包括第一导向面56a和第二导向面56b,当处理盒A安装进成像设备中及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第二侧端突起56可抵接在成像设备驱动侧105的第二侧壁上而使处理盒A在自身纵向方向上整体平移,其中,第一导向面56a导向处理盒A 安装进成像设备时第二侧端突起56与成像设备驱动侧105的第二侧壁抵接,第二导向面56b导向处理盒A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第二侧端突起56与成像设备驱动侧 105的第二侧壁抵接,优选的,为了便于处理盒的顺畅安装和拆卸,将第一导向面56a和第二导向面56b设置成如下方式:在一个与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测量,第一导向面56a和所述第二导向面56b之间的距离在逐渐远离第二侧端53 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此外,为了使处理盒A在成像设备中整体平移更加顺畅,第二侧端53上还设置有第二伸出部57和第三伸出部58,第二伸出部57和第三伸出部 58与第二侧端突起56的结构和功能大致相同,便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处理盒A第一侧端52的结构示意图。第一侧端52 形成有第一侧端突起、第一安装孔60和第二安装孔61,优选的,第一侧端突起包含第一柱状部62和第二柱状部63,第一柱状部62连同第一弹性部件64安装在第一安装孔60中,第二柱状部63连同第二弹性部件65安装在第二安装孔61中,第一柱状部62和第二柱状部63可分别沿着第一安装孔60、第二安装孔61在处理盒A纵向方向上伸缩,其中,第一柱状部62和第二柱状部63的结构、功能和安装方式均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便只描述第一柱状部62。第一柱状部62为中空的柱形杆状部件,第一弹性部件64一端抵接在第一柱状部62中空的内部,另一端抵接在第一安装孔 60,如此第一柱状部62在第一弹性部件64的作用下可沿着第一安装孔60伸缩;第一柱状部62上形成有卡勾62a,卡勾62a卡接在第一安装孔60中形成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内而防止第一柱状部62从第一安装孔60中脱出;第一柱状部62上还形成有第一斜面62b和第二斜面62c,第一斜面62b和第二斜面62b分别导向第一柱状部 62在处理盒A安装进成像设备及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与成像设备导电侧的侧壁抵接。
如图16至图1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处理盒A安装进成像设备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6所示,为处理盒A沿安装方向X安装至成像设备的第一状态示意图。此时,处理盒A第二侧端53上设置的第二侧端突起56与驱动侧105的侧壁相抵接,具体的,第二侧端突起56的第一导向面56a接触驱动侧105的侧壁,从而迫使处理盒A整体沿与自身纵向平行的M方向靠近导电侧106平移,相应地,处理盒A第一侧端52上设置的第一柱状部62和第二柱状部63分别被第一斜面62b、62c导向至与导电侧 106的侧壁相抵接,当处理盒A整体沿M方向平移时,第一柱状部62和第二柱状部 63被导电侧106的侧壁挤压而收缩,如此处理盒A顺利放置在成像设备的导轨上。如图17所示,为处理盒A沿安装方向X安装至成像设备的第二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驱动侧105上形成有容纳第二侧端突起56的结合部105a,具体的,结合部105a构造为在驱动侧105上形成的内凹部。此时,处理盒A整体沿着成像设备的导轨滑动,处理盒A的第二侧端突起56始终抵接着驱动侧105的侧壁,第一柱状部62和第二柱状部63保持收缩状态,如此处理盒A的动力接收部54不会与成像设备驱动头104产生干涉。如图18所示,为处理盒A沿安装方向X安装至成像设备中的第三状态示意图。此时,处理盒A的动力接收部移动至与成像设备驱动头104 相对的位置,而第二侧端突起56则落入结合部105a中,具体的,第一柱状部62 和第二柱状部63在弹性部件积聚的弹性势能作用下推压导电侧106的侧壁,迫使处理盒A整体沿与M方向相反的N方向平移,第二侧端突起56随之与结合部105a相结合,而动力接收部54则与成像设备驱动头104相啮合。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侧端突起56与结合部105a相结合时,第二侧端突起56的第二导向面56b伸出结合部105a并与结合部105a的侧壁相接触,具体的,沿处理盒A的纵向方向测量,第二导向面56b的高度H2大于结合部105a的高度H1。综上所述,处理盒A顺利安装至成像设备中。
当处理盒A沿与安装方向X相反的Y方向从成像设备中取出时,如图19所示,处理盒A的第二侧端突起56的第二导向面56b接触结合部105a的侧壁,第二侧端突起56被第二导向面56b导向着滑至与驱动侧105的侧壁相抵接,处理盒A整体沿M 方向平移,处理盒A的动力接收部54与成像设备驱动头104脱离啮合,处理盒A可以顺利从成像设备中取出。具体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大致相反,便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接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如图2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杆的移动方式不同。如图20和21 所示,控制杆17具有一个旋转支点1703,处理盒驱动侧的边盖22上设置有一个旋转支撑台2202和凹进部2201,凹进部2201从边盖22上沿着处理盒的纵向方向向处理盒内部凹进。控制杆17和支撑台2202通过一个销钉固定(图中未示出),控制杆可在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上旋转。控制杆17的受力端1701同样可以接收成像设备门盖的按压力,门盖的按压力可以使得控制杆17受力端1701沿着凹进部2201,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机构,在处理盒未安装入成像设备中的情况下,设置在控制杆17和边盖22之间的弹簧25的弹性力使得控制杆17的受力端1701被翘起、迫压端1702下压,迫压端1702下压后通过迫压块18控制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缩进与动力接收部12脱离啮合。在处理盒安装入成像设备中,控制杆17的受力端1701 被成像设备中的门盖按压沿着凹进部2201回缩,迫压端1702翘起取消对迫压块18 的按压,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在弹性构件19的弹性力下沿轴向伸出与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啮合。当门盖打开后,门盖取消对控制杆17的按压,控制杆17在弹簧25的弹性力下恢复对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的按压使得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以自由旋转并在第一调节部件 14的作用下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脱离啮合。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接收部12具体设置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1205 包含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第三部分1207包含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204,还有一个连接第一部分1205和第三部分1207的第二部分1206,第一部分1205、第二部分 1206以及第三部分1207组成了一个十字滑槽联轴器结构,第一部分1205可以相对于第三部分1207在一个与法兰部件16的旋转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移动。被调节部分 1202被设置在第一部分1205上以方便复位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传递部1503被设置成一个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的外侧圆周凹进的凹口,法兰部件16的内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沿着法兰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突起1603,凹口 1503和突起1603配合,可以同时其实传递驱动力和导向动力传递部件15轴向移动的作用。另外,本实施例中将动力接收部12设置为3个部分,是为了在处理盒取出过程中,可以利用包含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的第一部分的移动来进一步改善处理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的顺畅度。
实施例7
接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架11 上设置有辅助调节部件24,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设置有可与上述辅助调节部件 24抵接的辅助被调节部1209,优选的,辅助调节部件24构造为磁性块。
如图23和图24所示,图23示出了当处理盒处于第一种打印终止状态时驱动组件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脱离啮合过程中的a、b两种状态,图24示出了处理盒处于第二种打印终止状态时驱动组件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脱离啮合过程中的a、b、 C三种状态。定义驱动头104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s,处理盒在取出过程中,当打印停止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104不再旋转,由于此时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 与驱动头104的动力输出臂104a处于啮合接触状态,因此其限制了第一动力接收部12沿被动力输出臂140a阻挡的方向旋转,在图23中a状态和图24中a状态中具体为限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打开成像设备的门盖时,由于第一动力接收部12处于可自由旋转的状态,因此,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可能会出现如图23中的a状态所处的第一位置和图24中的a状态所处的第二位置。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在图23中a 状态所处的第一位置,被调节部1202在具有一个在径向方向上的靠近第一调节部件14的一个弹性腿部1401与被调节部件1202的接触点P的最高点,该最高点在驱动头104的旋转方向上该接触点p的下游位置。也就是说,大致椭圆形的被调节部 1202的靠近该接触点p的长边的顶点在驱动头104的旋转方向上处于该接触点p的下游位置,因此,第一调节部件14可以正常与被调节部件1202作用驱使第一动力接收部12沿图23中a状态所处的第一位置逆时针方向s转动至图23中b状态所处的位置,此种状态下,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可以顺畅与驱动头104脱离啮合。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处于图24中a状态的第二位置时,被调节部1202上临近被调节部 1202和第一调节部件14的接触点p的最高点与该接触点p重合或者在驱动头104的旋转方向上处于该接触点p的上游,此时,第一调节部件14的弹性腿部1401具有迫使第一动力接收部12沿与s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趋势,但是该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趋势会被驱动头104的动力输出臂104a阻挡,此种状态下,用户需要摇晃下处理盒避开此状态以从成像设备中的取出处理盒。优选的,本实施中增加的辅助调节部件24和设置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的辅助被调节部1209可以进一步促使第一动力接收部1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动力接收部移动到图 23中a状态所处的第一位置,具体的,当动力接收部12处于第二位置时,辅助被调节部1209将会被辅助调节部件24作用而继续沿着逆时针的s方向移动旋转一定角度,最终使得第一动力接收部12从上述图24中a状态所处的第二位置移动至图 23中a状态所处的第一位置,随后第一动力接收部12在第一调节部件14的作用下旋转并与驱动头104脱离啮合,处理盒可以顺畅取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辅助调节部件24和辅助被调节部1209构造为两个可以相互排斥的磁铁,当第一动力接收部12在上述第二位置时,利用辅助调节部件24和辅助被调节部1209之间的磁性排斥力推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继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实施例8
如图25至图3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调节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的调节机构不同,但该调节机构与实施例6中的作用相同,均使处理盒在安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中时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处理盒在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时调节第一动力接收部12绕自身轴线方向自由旋转一角度而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顺利脱离啮合。
如图2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6中相同的结构将不再赘述,只简要描述与实施例6中不相同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9具体包括弹性件26、可动件27和固定件28,调节机构29容纳在第一法兰部件16中,设置在第一法兰部件16的支撑部1604和第一支架11之间,并套接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支撑部1604支撑固定件28以阻止固定件28在法兰部件的轴线方向上靠近法兰部件16移动。其中,弹性件26设置在第一支架11和可动件27之间,其一端抵接着第一支架11,另一端抵接着可动件27的上端面,可动件27在弹性件26的作用下可沿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伸缩,本实施例中将弹性件26具体构造为弹簧;可动件27被固定件28所支撑,其中,可动件27的插入部2701伸入固定件28的轴孔 2802中,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抵接在固定件28的轨道2803上,且可动件27的插入部2701上形成有开口2702,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上形成的导向肋板1210伸入开口2702中,导向肋板1210在第一动力接收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第一动力接收部12通过导向肋板1210与开口2702配合而带动可动件27旋转并且可动件27可相对于第一动力接收部12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可动件27接收第一动力接收部12传递的驱动力而绕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旋转,并通过板状部 2703在轨道2803上滑动且在弹性件26的作用下而沿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伸缩;固定件28的侧面上形成有槽部2801,支架11上形成有沿第一动力接收部 12的轴线方向向下伸出的限制部1102,限制部1102插入槽部2801而防止固定件28 绕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旋转,并通过限制部1102与槽部2801之间的紧配合限制固定件28沿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向上移动,固定件28的下端被第一法兰部件16中设置的支撑部1604所支撑,因此固定件28在支架11的限制部1102 作用下被固定在支撑部1604上。优选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形成有导向肋板,所述移动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肋板配合的开口,所述导向肋板在所述动力接收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9的可动件27随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旋转而旋转,并通过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沿固定件28的轨道 2803滑动而沿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伸缩,从而实现调节第一动力接收部12装取机时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啮合及脱离啮合,具体过程将在下文描述。
如图2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9的可动件27与固定件28配合的示意图;如图2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8的俯视图。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8的轨道2803为一对间隔对称设置的圆环状轨道,且均包括下坡轨道2804和上坡轨道 2805,下坡轨道2804和上坡轨道2805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上具有一定斜度,沿固定件28的圆周方向测量,本实施例中下坡轨道2804的上端2804a与下端2804b之间的夹角θ1大于90度,换句话说,下坡轨道2804所形成的区域的象限角大于90度。本实施例中可动件27是随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一同旋转的,固定件28是固定在第一法兰部件16上的,因此,通过控制可动件27与固定件28的相对位置,即可控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具体的,当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沿固定件28的轨道2803滑动时,板状部 2703可位于下坡轨道2804、上坡轨道2805、轨道2803的最高点2806或轨道2803 的最低点2807任一位置处,其中,当板状部2703位于下坡轨道2804上时,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不面对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之间相互干涉;当板状部 2703位于上坡轨道2805、轨道2803的最高点2806或轨道2803的最低点2807上时,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不干涉第一动力接收部12。也即是说,当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 位于固定件28的上坡轨道2805、轨道2803的最高点2806或轨道2803的最低点2807 上,只需将第一动力接收部12设置成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即可实现调节构件29的功能。因此,当处理盒未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之前,将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拨动至停留在固定件28的轨道2803的最高点2806或最低点2807上,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 之间形成的开口的贯穿方向即可面对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第一动力接收部12 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之间不会相互干涉,处理盒可以顺利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中。
下面结合图25至图30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处理盒是如何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的。其中,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包括动力输出臂50a和底端柱体50b,驱动头50可被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电机带动旋转。当处理盒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中时,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啮合而被带动旋转,因此当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停止旋转时,第一动力接收部12也会随之停止,由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的旋转停留位置是不可控的,则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旋转停留位置是任意的。
如图29和图30所示,第一动力接收部12以第一拆卸姿态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脱离啮合,其中,处理盒沿X方向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在第一拆卸姿态下,第一动力接收部12以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不被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的底端柱体50b所挤压的姿态与驱动头50脱离啮合。当处理盒沿X方向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时,控制杆17按压中间迫压块18伸缩来控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的离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此时,可动件27 的板状部2703位于固定件28的上坡轨道2805或轨道2803的最高点2806或轨道 2803的最低点2807上,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的底端柱体50b不会与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产生干涉,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以顺利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脱离啮合。需要说明的是,当板状部2703位于上坡轨道2805上时,由于第一动力接收部12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而板状部2703从上坡轨道2805 向着轨道2803的最低点2807滑动时会带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一动力接收部12会被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所干涉,板状部2703始终停留在上坡轨道2805上。
如图31和图32所示,第一动力接收部12以第二拆卸姿态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脱离啮合。在第二拆卸姿态下,第一动力接收部12以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被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的底端柱体50b所挤压的姿态与驱动头50脱离啮合。当处理盒沿X方向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时,控制杆17按压中间迫压块18伸缩来控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的离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此时,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位于固定件28的下坡轨道2804上,由于可动件27在板状部2703从轨道2803进入下坡轨道2804前的过程中会挤压弹性件,在板状部2703进入下坡轨道2804时,弹性件26积聚的弹性势能向下压迫可动件27,因此板状部2703沿下坡轨道2804滑向轨道2803的最低点2807,随之可动件27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并带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绕其自身轴线逆时针自由旋转相同角度,使得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避开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的底端柱体50b相互干涉的位置,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以顺利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脱离啮合。本实施例中,沿固定件28的圆周方向测量,下坡轨道 2804的上端2804a与下端2804b之间的夹角θ1大于90度,因此可动件27带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逆时针自由旋转的最大角度θ1可大于90度,从而防止第一动力接收部12由于自由旋转量过小而仍然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相互干涉的情况。
实施例9
如图33至图3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调节机构29的可动件27与固定件28的配合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8中相同的结构将不再赘述,只简要描述与实施例8中不相同的技术特征。其中,固定件28的轨道2803取消了上坡轨道2805,仅设置下坡轨道2804、轨道2803 的最高点2806和轨道2803的最低点2807,沿固定件28的圆周方向测量,下坡轨道2804的上端2804a与下端2804b之间的夹角θ2大于实施例8中下坡轨道2804的上端2804a与下端2804b之间的夹角θ1;可动件27在其盖部2704边缘沿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形成有向下延伸的一对板状部2703,板状部2703可沿着固定件 28的轨道2803滑动;中间迫压块18上形成有抬升部1801,抬升部1801可抵接至可动件27的盖部2704下边缘,从而控制可动件27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相对于固定件28的位置。
当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成像工作时,中间迫压块18的抬升部1801 将可动件27抬升至其板状部2703不接触固定件28的轨道2803,即可动件27只会随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周向旋转,不会在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轴线方向伸缩,此时可动件27被抬升部1801抬升着挤压弹性件26。当处理盒停止成像工作并需要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时,控制杆17按压中间迫压块18向下移动而控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的离合,第一动力接收部12可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此时可动件27在弹性件26的作用下可随着中间迫压块18沿第一动力接收部12 的轴线方向向下移动,即当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位于下坡轨道2804上时,弹性件26压迫板状部2703沿下坡轨道2804向着轨道2803的最低点2807滑动,可动件27 随之带动第一动力接收部12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使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第一动力接收爪1201避开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的底端柱体50b相互干涉的位置,处理盒可顺利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
与实施例8相比,本实施例中可动件27随着第一动力接收部12旋转的过程中不会上下伸缩,即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不会沿着固定件28的轨道2803周向滑动,从而可避免可动件27的板状部2703不断与固定件28相互摩擦导致板状部2703变形,可动件27压迫弹性件26不断伸缩导致弹性件26弹性失效的问题,且沿固定件 28的圆周方向测量,下坡轨道2804的上端2804a与下端2804b之间的夹角θ2大于实施例8中的夹角θ1,可进一步增大第一动力接收部12的自由旋转量,减小第一动力接收部12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50相互干涉的概率。
以上实施例中,控制机构中的控制杆具体采用旋转的摆动杆的结构,可选择性的,控制机构也可以采用推杆的形式,例如,推杆直接接收成像设备中的门盖的中的推压力,按压中间迫压块18伸缩来控制第一动力接收部12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之间的离合,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效果。
在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该驱动组件通过将动力接收部相对于法兰部件可平移的方式,并且动力接收部在平移之后与传递驱动力至法兰部件的动力传递部件脱离啮合,使得动力接收可以更加简便的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以及脱离啮合,结构简单,动力传递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接收部由于反复偏摆可能导致动力接收部在偏摆的过程中卡死而不能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头正常啮合的技术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二侧端;
动力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侧端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
所述第一侧端形成有在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上突出的第一侧端突起,所述第二侧端形成有在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上突出的第二侧端突起;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突起相对于所述壳体可弹性移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有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和可与所述第二侧端突起配合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凹陷,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侧端突起与所述第一侧壁弹性抵接并迫推所述处理盒在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二侧端突起进入所述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端突起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侧壁配合迫使所述处理盒沿着远离所述第二侧壁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结合部配合迫使所述处理盒沿着远离所述第二侧壁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端突起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二侧端突起在一个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突起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侧端突起和所述第一侧端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在一个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测量,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的距离在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CN201822172639.4U 2018-08-29 2018-12-24 一种处理盒 Active CN2095143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8187 2018-08-29
CN2018213981875 2018-08-29
CN2018218025806 2018-11-02
CN201821802580 2018-11-02
CN201821955519 2018-11-26
CN2018219555195 2018-1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4316U true CN209514316U (zh) 2019-10-18

Family

ID=6750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1045.7A Pending CN110874045A (zh) 2018-08-29 2018-12-24 一种处理盒
CN201822171893.2U Active CN209231717U (zh) 2018-08-29 2018-12-24 一种处理盒
CN201822172639.4U Active CN209514316U (zh) 2018-08-29 2018-12-24 一种处理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1045.7A Pending CN110874045A (zh) 2018-08-29 2018-12-24 一种处理盒
CN201822171893.2U Active CN209231717U (zh) 2018-08-29 2018-12-24 一种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08740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4045A (zh) * 2018-08-29 2020-03-10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12859562A (zh) * 2021-03-12 2021-05-28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盒
WO2023174432A1 (zh) * 2022-03-18 2023-09-21 珠海益之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力接收件、旋转组件和处理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73085U (zh) * 2013-09-29 2014-04-30 珠海凯威置业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力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CN107608193B (zh) * 2015-11-21 2019-12-10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07621768B (zh) * 2016-07-14 2023-10-31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驱动组件
CN205787599U (zh) * 2016-05-27 2016-12-07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力接收组件
CN107918264B (zh) * 2016-10-06 2023-12-22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机构及包含该控制机构的显影盒
CN207264103U (zh) * 2017-09-26 2018-04-2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10874045A (zh) * 2018-08-29 2020-03-10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1717U (zh) 2019-08-09
CN110874045A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14316U (zh) 一种处理盒
CN104166335B (zh) 处理盒、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感光鼓单元
CN106444321B (zh) 驱动组件与显影盒
CN208506503U (zh) 一种处理盒
CN103293897A (zh) 处理盒、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鼓单元
CN102073239A (zh) 驱动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KR20110037302A (ko) 화상형성장치
US20050191094A1 (en) Developer supply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CN109164690A (zh) 成像设备和用于所述成像设备的盒
CN105589318A (zh) 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感光鼓单元、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7908865U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
CN208000455U (zh) 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209103106U (zh) 处理盒
CN208239809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8126107U (zh) 显影盒
CN207601523U (zh)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207799353U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07181957U (zh) 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CN207473317U (zh) 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CN208255641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4795578U (zh) 碳粉筒
CN208861145U (zh) 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显影盒
CN208999773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5263487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7473310U (zh) 一种显影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