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4258U - 一种背光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4258U
CN209514258U CN201920355594.6U CN201920355594U CN209514258U CN 209514258 U CN209514258 U CN 209514258U CN 201920355594 U CN201920355594 U CN 201920355594U CN 209514258 U CN209514258 U CN 209514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assembly
led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55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董欣
钱毅
王孟超
陈旭升
岂伟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03555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4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4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4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扩散膜、复合膜、导光板和反射膜,所述复合膜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贴附在所述上扩散膜的背面,所述导光板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贴附在所述复合膜的背面,所述反射膜通过膜片固定胶贴附在所述导光板背面,LED背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侧方边缘,所述导光板下方与所述反射膜接触的表面设置点状凸起结构,所述点状凸起结构为矩阵式排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既能满足超薄化的要求,也能为液晶面板提供均匀的面光源。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显控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部件。
背景技术
背光部件作为车载显控终端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一般设在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背面为液晶面板显示画面提供背光。背光部件使用了多种光学元件,现有的背光部件整体厚度较厚,无法满足轻薄化的使用需求,同时在振动环境中光学元件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容易导致光学元件物理损坏,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部件,既能满足超薄化的要求,也能为液晶面板提供均匀的面光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扩散膜、复合膜、导光板和反射膜,所述复合膜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贴附在所述上扩散膜的背面,所述导光板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贴附在所述复合膜的背面,所述反射膜通过膜片固定胶贴附在所述导光板背面,LED背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侧方边缘,所述导光板下方与所述反射膜接触的表面设置点状凸起结构,所述点状凸起结构为矩阵式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LED背光源包括铝基材PCB板以及均匀排布在所述铝基材PCB板上的LED阵列,所述LED阵列由并列排布的多组LED颗粒组成,每组LED颗粒由多个LED颗粒串联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LED颗粒采用透明环氧树脂封装材料封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膜由层叠设置在光学膜材上的上棱镜、下棱镜和下扩散膜组成,所述上棱镜的棱峰均匀排布,所述下棱镜的棱峰高低错落排布,且高棱峰与所述上棱镜粘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为矩形导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膜为PET基材的白色高反射金属镀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扩散膜的材质为聚合物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背光部件中的各个光学元件通过紧密层叠安装方式形成整体组件,一方面实现了轻薄化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避免了在振动环境中因光学元件之间的摩擦与碰撞导致导光板及膜片的物理损坏,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
2、背光部件中各个光学元件的组合使用,充分利用了各个光学元件的优良特性,能为液晶面板提供持续均匀的光源,可以提升液晶面板整体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部件的外形图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部件的外形图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部件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部件中LED背光源的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部件中复合膜的组成示意图。
图中:
1、上扩散膜;2、复合膜;3、导光板;4、反射膜;5、膜片固定胶;6、上棱镜;7、下棱镜;8、下扩散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背光部件,主要应用在车载显控终端中,但应用不仅限于此,主要功能是提供发光源、导光、反射、匀光(扩散)、集光以及光回收等。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扩散膜1、复合膜2、导光板3和反射膜4,复合膜2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5贴附在上扩散膜1的背面,导光板3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5贴附在复合膜2的背面,反射膜4通过膜片固定胶5贴附在导光板3背面,LED背光源设置在导光板3侧方边缘,导光板3下方与反射膜4接触的表面设置点状凸起结构,点状凸起结构为矩阵式排列。
为了保证显示画面质量,适应显控终端的外形尺寸,满足显控终端使用环境要求,背光部件应具有亮度高、发光均匀、照明角度大、光效高、功耗低、寿命长、轻薄等特点。与CCFL及EL光源相比,LED背光源具有亮度高、色纯度高、寿命长、适应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根据LED背光源分布位置的区别,背光部件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直下式背光部件的发光源位于液晶面板的正后方,安装空间较大,适用于超大尺寸或对空间要求不严格的液晶显示产品。侧入式背光部件的发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侧面,可实现产品轻薄化,具有轻量、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背光部件采用侧入式LED背光,实现产品轻薄化的需求。
背光部件中使用了多种光学元件,各层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之间通过紧密层叠安装方式形成整体的组件,具体应用时使用弹性材料整体安装在显控终端的箱体结构内,避免了在振动环境中因光学元件之间的摩擦与碰撞导致导光板及膜片的物理损坏,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
如图4所示,LED背光源包括铝基材PCB板以及均匀排布在铝基材PCB板上的LED阵列,LED阵列由并列排布的多组LED颗粒组成,每组LED颗粒由多个LED颗粒串联组成。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以串并结合方式排布,排布方式多为每组串联LED颗粒集中排列,这样有利于布线和测试,减少布线空间,降低灯条宽度,有利于空间布局。在高温环境下,会影响LED颗粒的使用寿命,采用透明环氧树脂封装材料,比常规硅胶材料耐热性能更佳,更利于散热。背光部件在应用到显控终端中时,铝基材PCB板通过柔性导热材料粘接于显控终端的箱体上,在保证光源亮度均匀要求的同时,光源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通过箱体结构散发出去。采用大发光角度的LED颗粒可以减小背光源的暗区位置及尺寸。LED背光源的所有LED颗粒设计在一块长条型铝基板上,超薄设计保证了显控终端内部可用空间;在装配时,铝基板紧贴显控终端的箱体结构件,实现良好的散热效能,保证LED灯条长寿命可靠工作。
LED背光源通过背光驱动板与信号处理板相连,为了实现LED背光源的亮度调节,背光驱动板为LED背光源提供恒流电源,同时接收信号处理板发出的PWM调光信号,调整输出电流的大小,即可实现LED背光源的可靠工作与背光亮度的调节。
反射膜4位于导光板3下方,材质为PET基材的白色高反射金属镀膜,用于将导光板下方折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导光板3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光线的传导方向,以提高显示亮度,并控制亮度均匀性,是影响光能效率的重要元件,也是侧入式背光部件中最重要的光学元件。导光板3的位置在反射膜4之上、复合膜2之下。光线由导光板3侧方边缘进入,由于导光板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大部分光线在导光板中以全反射的方式前进;导光板3下方与反射膜接触的表面为点状凸起结构,当光线到达各个网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散射,破坏全反射条件,形成指向出光面的漫反射,增加局部光通量。
常见导光板形状有矩形截面和楔形截面两种。楔形导光板的优点为更加薄型化,通常节省出的空间用于模组端固定显示屏上的电气板卡;缺点为强度弱、抗冲击振动性能差,需要开模具加工成型,成本较高。综合各因素,本实用新型采用矩形导光板。
网点的排布是导光板结构的关键之一,常见网点排布方式为矩阵式和乱数式,网点为直径不一的圆形小点。网点排布直接影响导光板的导光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矩阵式网点设计,背光部件的亮度均匀性达到85%。
导光板3上方为一层复合膜材,如图5所示,复合膜2由层叠设置在光学膜材上的上棱镜6、下棱镜7和下扩散膜8组成,上棱镜6的棱峰均匀排布,下棱镜7的棱峰高低错落排布,且高棱峰与上棱镜6粘合。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2将一层扩散片、水平方向棱镜片、竖直方向棱镜片的功能复合到一层膜材上,下层棱镜的棱峰处理成高低错落,高棱峰与上棱镜粘合,低棱峰起到棱镜收大角度光线,提升光效的作用。该复合膜材有厚度薄,振动性能优良的特点。相比独立三层膜材的结构,该复合膜材的整体厚度更小,具有较好的遮瑕效果、辉度增益效果。
上扩散膜1以聚合体材料为基材,由含有数个微米级的扩散微粒混合涂覆而成,产品表面微结构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光学性能。扩散粒子密集、雾化度高,LED颗粒入光光线会在扩散处散乱,光线不易聚集,因而灯口不易出现光斑现象,提升整体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扩散膜(1)、复合膜(2)、导光板(3)和反射膜(4),所述复合膜(2)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5)贴附在所述上扩散膜(1)的背面,所述导光板(3)边缘通过膜片固定胶(5)贴附在所述复合膜(2)的背面,所述反射膜(4)通过膜片固定胶(5)贴附在所述导光板(3)背面,LED背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3)侧方边缘,所述导光板(3)下方与所述反射膜(4)接触的表面设置点状凸起结构,所述点状凸起结构为矩阵式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背光源包括铝基材PCB板以及均匀排布在所述铝基材PCB板上的LED阵列,所述LED阵列由并列排布的多组LED颗粒组成,每组LED颗粒由多个LED颗粒串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LED颗粒采用透明环氧树脂封装材料封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2)由层叠设置在光学膜材上的上棱镜(6)、下棱镜(7)和下扩散膜(8)组成,所述上棱镜(6)的棱峰均匀排布,所述下棱镜(7)的棱峰高低错落排布,且高棱峰与所述上棱镜(6)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为矩形导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4)为PET基材的白色高反射金属镀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膜(1)的材质为聚合物材质。
CN201920355594.6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背光部件 Active CN209514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5594.6U CN209514258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背光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5594.6U CN209514258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背光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4258U true CN209514258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5594.6U Active CN209514258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背光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42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9068A (zh) * 2019-12-17 2020-04-10 博讯光电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Mini-LED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9068A (zh) * 2019-12-17 2020-04-10 博讯光电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Mini-LED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906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214773A (zh) 发光器件和具有发光器件的照明单元
CN102478188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02661535B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2042534A (zh) 背光模组和大尺寸超薄液晶电视
CN11019651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677329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647443U (zh) Led背光模组及led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55997A (zh) Led光源装置
US8833958B2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US8944622B2 (en) Lighting system having reflector support and display device
CN209514258U (zh) 一种背光部件
CN20655583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2588802A (zh) Led平面灯
CN202327857U (zh) 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
KR102591775B1 (ko)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01035281Y (zh) 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
CN102691944A (zh) Led侧背光模组
CN207908734U (zh)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CN208999717U (zh) 一种多功能的背光模组
CN102606926A (zh) 平板led灯
CN2896326Y (zh) Lcd背光模块改良结构
CN205716749U (zh) 一种背光源
CN201513792U (zh) 侧光式背光源模块
CN220455635U (zh) 背光结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