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8734U -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8734U
CN207908734U CN201820275493.3U CN201820275493U CN207908734U CN 207908734 U CN207908734 U CN 207908734U CN 201820275493 U CN201820275493 U CN 201820275493U CN 207908734 U CN207908734 U CN 207908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section
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54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佳民
周福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54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8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8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8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出光段、弯曲段和入光段;所述弯曲段位于所述出光段和所述入光段之间;在所述入光段的一端设置不在同一平面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高面和低面,其呈一高一低的形状。所述高面为直线型,包括一个面,其与高亮度LED相对应。所述低面为半工字型,包括三个面,其与低亮度LED相对应。在所述高面和所述低面上均设置糙化微结构入光口。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导光板的背光模组。通过对导光板结构的改进,使改进后的导光板与多种亮度的LED相适配,使其与所述高亮度LED的亮度接近,使整体背光效果更加均匀柔和。

Description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背光模组的发光部件,其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光源发出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着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光线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导光板2为平板状,其入光面20为直线型,其与单一亮度的LED1相适配,所述LED1置于电路板3上,如图1 所示。不同颜色LED的亮度不同,白色LED亮度比较高,而绿色、红色及蓝色等彩色LED亮度比较低。当产品同时需要多种颜色且需保证各种颜色亮度接近时,上述导光板2的结构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使其封装不同亮度的LED,使背光亮度接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导光板,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出光段、弯曲段和入光段;所述弯曲段位于所述出光段和所述入光段之间;在所述入光段的一端设置不在同一平面的入光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入光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高面和低面,其呈一高一低的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高面为直线型,包括一个面,其与高亮度LED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低面为半工字型,包括三个面,其与低亮度LED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低面的宽度大于所述高面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面和所述低面上均设置糙化微结构入光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段和所述出光段成90°夹角。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反射片、光源LED、内框和外框;所述光学膜置于所述导光板正面,所述反射片置于所述导光板背面;所述光源LED置于所述入光段的一侧;所述内框和所述外框作为背光模组的外部支撑结构;还包括上述导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内框的内上部设置上定位柱,其为胶状物,其一端面与所述内框的内上表面粘贴固定,其另一端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上侧表面粘贴;在所述内框的内下部设置下定位柱,其为胶状物,其一端面与所述内框的内下表面粘贴固定,其另一端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下侧表面粘贴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设置支撑物于所述内框的内上表面,其为胶状物,其上设置FP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导光板结构的改进,使改进后的导光板与多种亮度的LED相适配;改进后的导光板的入光面包括高面和低面;相比所述高面,所述低面包括多个面,可增加入射光线的数量,从而增强所述低亮度LED的背光效果,使其与所述高亮度LED的亮度接近,使整体背光效果更加均匀柔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所述导光板高面和低面宽度示意图;
图5为所述导光板光线传递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出光段、弯曲段和入光段;所述出光段包括出光面,其为所述导光板的主体部分;所述弯曲段位于所述出光段和所述入光段之间;在所述入光段的一端设置不在同一平面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高面和低面,其呈一高一低的形状。所述高面为直线型,包括一个面,其与高亮度LED相对应。所述低面为半工字型,包括三个面,其与低亮度LED相对应。在所述高面和所述低面上均设置糙化微结构入光口。通过对导光板结构的改进,使改进后的导光板与多种亮度的LED相适配;改进后的导光板的入光面包括高面和低面;相比所述高面,所述低面包括多个面,可增加入射光线的数量,从而增强所述低亮度LED的背光效果,使其与所述高亮度LED的亮度接近,使整体背光效果更加均匀柔和。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光板200,其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出光段201、弯曲段202和入光段203。所述出光段201包括出光面211,其为所述导光板200的主体部分;所述弯曲段202位于所述出光段201和所述入光段203之间;在所述入光段203的一端设置不在同一平面的入光面。
做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入光面包括高面22和低面23,所述高面22为直线型,包括一个面。所述低面23为半工字型,包括三个面。所述高面22与所述低面23间隔设置,呈一高一低的形状。所述低面23的宽度s1大于所述高面22的宽度s2,如图4所示,使所述低面23能接收更多的光线。所述白色LED12等高亮度LED与所述高面22相对应,所述彩色LED11等低亮度LED与所述低面23相对应。相比所述高面2,所述低面23包括多个面,可增加入射光线的数量,从而增强所述低亮度LED的背光效果,使其与所述高亮度LED的亮度接近,使整体背光效果更加均匀柔和。
做进一步改进,如图5所示,光线从所述高面22和所述低面23进入所述导光板200的所述入光段203,通过所述弯曲段202反射到面210,再从所述面210反射,最后从所述出光面211射出。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导光板200,其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出光段201、弯曲段202和入光段203。所述出光段201包括出光面211,其为所述导光板200的主体部分;所述弯曲段202位于所述出光段201和所述入光段203之间。在所述入光段203的一端设置不在同一平面的所述入光面,包括所述高面22和所述低面23。所述高面2为直线型,包括一个面。所述低面23为半工字型,包括三个面。所述高面22与所述低面23间隔设置,呈一高一低的形状。所述白色LED12等高亮度LED与所述高面22相对应,所述彩色LED11等低亮度LED与所述低面23相对应。
做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高面22和所述低面23上均设置糙化微结构入光口24。所述糙化微结构入光口24可以为碗状和锯齿状,其他满足使用需求的形状均可。更优选地,在所述糙化微结构入光口24上涂覆透明树脂胶体,在所述透明树脂胶体中掺入微米级透明颗粒,如二氧化硅颗粒,使得所述树脂胶体固化后在糙化微结构中杂乱分布的颗粒增加对光线的散射效果,使更多光线进入所述导光板220,使光线利用率更高;减少边缘亮线的出现,避免影响背光效果。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导光板200、光学膜7(71、72、73)、反射片9、光源LED、内框5和外框6。所述反射片9置于所述导光板200背面,所述光学膜7(71、72、73)置于所述导光板200正面。所述光源LED在所述导光板200的所述入光段203一侧。所述内框5和所述外框6作为外部结构,起固定支撑作用。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框6为金属框或胶框,所述内框5为金属框。更优选地,在外框6外表面涂覆遮光材料,减小杂散光线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可采用遮光胶和泡棉胶。所述外框6与所述内框5用于放置所述导光板200等部件。
做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内框5的内上部设置上定位柱41,其为胶状物,其一端面与所述内框5的内上表面粘贴固定;其另一端面与所述导光板200的上侧表面粘贴固定,对所述导光板200起到定位固定作用。在所述内框5的内下部设置下定位柱42,其为胶状物,其一端面与所述内框5的内下表面粘贴固定;其另一端面与所述导光板200的下侧表面粘贴固定,同样对所述导光板200起到定位固定作用。
做进一步改进,设置支撑物51于所述内框5的内上表面,其为胶状物。所述支撑物51上设置FPC3,其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彩色LED11和所述白色LED12置于所述FPC3上,可采用引脚封装的方式。为了保证亮度相对较低的所述彩色LED11对所述导光板200的发光效果,可使所述低面23的宽度s1大于所述高面22的宽度s2,使所述低面23能接收更多的光线,同时可将多个所述彩色LED11置为一组,与一个所述低面23相对应。或者增加所述支撑物51的高度,使其上的所述彩色LED11更接近所述低面23,增加发光亮度。或者采用的所述彩色LED11的尺寸大于所述白色LED12的尺寸,使其更接近所述低面23,保证发光亮度。根据发光角度,可将LED分为高指向性、标准型和散射型三类。高指向型LED的半值角度为5°~20°,甚至更小。该LED一般采用尖头环氧封装,不加散射剂,其可用作局部照明光源和自动检测系统。标准型和散射型LED的半值角度分别为20°~45°和45°~90°,可用作一般指示灯和视角较大的指示灯。具体的发光角度选择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按出光面特征,可分为圆灯、方灯、矩形灯、面发光管、侧向管及表面安装用微型管等。所述彩色LED11和所述白色LED12采用能满足使用需求的形状即可。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片9置于所述导光板200的背面,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到所述导光板200中,提高光的使用效率。所述光学膜7置于所述导光板200的正面,其包括扩散膜71、下增光膜72和上增光膜73。所述扩散膜71主要起到修正扩散角度的作用,使光辐射面积增大,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面积的光强度。所述下增光膜72和上增光膜73置于所述扩散膜71一侧,其将光源发出的分散光向正面方向聚集,以提高显示亮度。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片8。所述遮光片8在所述背光模组的正面最外侧,防止光从空隙漏出,影响显示效果。同时,还具有导热、缓冲、背光、防水、耐摩擦等功能和特点,其材质一般为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和铁片。所述遮光片8有两个工作面,其均采用黑色遮光材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截面形状为L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光段、弯曲段和入光段;所述弯曲段位于所述出光段和所述入光段之间;在所述入光段的一端设置不在同一平面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高面和低面并呈一高一低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面为直线型,包括一个面,其与高亮度LED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面设置糙化微结构入光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面为半工字型,包括三个面,其与低亮度LED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面的宽度大于高面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面设置糙化微结构入光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段和所述出光段成90°夹角。
8.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反射片、光源LED、内框和外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导光板;光学膜置于导光板正面,反射片置于导光板背面,光源LED置于导光板的入光段的一侧,内框和外框作为背光模组的外部支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框的内上部设置上定位柱,其为胶状物,其一端面与所述内框的内上表面粘贴固定,其另一端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上侧表面粘贴;在所述内框的内下部设置下定位柱,其为胶状物,其一端面与所述内框的内下表面粘贴固定,其另一端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下侧表面粘贴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设置支撑物于所述内框的内上表面,其为胶状物,其上设置FPC。
CN201820275493.3U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Active CN207908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5493.3U CN207908734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5493.3U CN207908734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8734U true CN207908734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5493.3U Active CN207908734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8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326A (zh) * 2019-03-26 2019-05-31 东莞帝光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柔光电视呼吸显示背光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326A (zh) * 2019-03-26 2019-05-31 东莞帝光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柔光电视呼吸显示背光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010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4206916A (ja) 面状光源
WO2010146895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器
CN203312365U (zh) 一种led支架、led以及背光模组
CN10624947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电视机
CN202647443U (zh) Led背光模组及led液晶显示装置
CN207908734U (zh) 一种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CN103032816B (zh) 匀光透镜、使用该匀光透镜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256561A (zh) 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CN113917733A (zh) Mini-LED背光显示屏
CN111948854A (zh) 一种基于芯片级发光面的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WO2020147517A1 (zh) Led显示屏幕
CN217134399U (zh) 一种led发光器件
CN205016160U (zh) 可实现面发光的led屏及其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11298739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2060821U (zh) 高亮型的液晶拼接展示屏
KR20080022894A (ko) 엘이디 도트 매트릭스 모듈
CN209514258U (zh) 一种背光部件
CN208058499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9460536U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047587A (zh) 一种均匀出光的反射式背光源
CN208569259U (zh) 可区域调光的显示设备
JP2005025628A (ja) Led式歩行者用信号灯器
CN206363056U (zh) 一种用于液晶电视的背光源
CN101153990A (zh) 具有曲面反射杯的led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