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5281Y - 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35281Y CN201035281Y CNU2007200687480U CN200720068748U CN201035281Y CN 201035281 Y CN201035281 Y CN 201035281Y CN U2007200687480 U CNU2007200687480 U CN U2007200687480U CN 200720068748 U CN200720068748 U CN 200720068748U CN 201035281 Y CN201035281 Y CN 20103528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nd limit
- source
- color mixing
- guid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中,在一具有多个端边的导光板的第一端边设置至少一单色光源与至少一混色光源,且该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均能沿着该导光板往其它端边的方向投射光线,使用者可以利用电路的控制来选择其中之一的单色光源或混色光源投射光线,或令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同时投射光线,藉以兼顾省电效能与色彩饱和度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块,其结构包含有依序相迭的反射片、导光板、增光片、与扩散片,导光板包含一出光面以及至少一入光面,与出光面相对之底面通常做为入光面,或可将导光板的侧边做为入光面,并在该入光面设置光源;普遍被使用的侧光式导光板包括楔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平板,光源被设置在该楔形厚的一端,并能往薄的另一端投射光线,或被设置在该矩形或多边形至少一侧端边的入光面,往远离入光面方向投射光线。导光板的底面通常设置有反射片,以将溢出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收至导光板内重新整理利用,并防止背光模块漏光。所述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LED)或冷阴极管(CCFL)。光源从导光板一侧往另一侧投射光线时,部分光线会由导光板正面导出,部分光线则会往下传递,碰到反射片后被反射回收至导光板内重新整理。光线在通过导光板底面或出光面的光学结构后被导出导光板,并经过增光片与扩散片之再次整理,使得光线由预定之视角或方向导出,以呈现良好的光辉度与均匀度。
传统上采用LED做为光源的背光模块,均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而选择采用一种光源;通常不是采用白光LED,便是采用由红色、绿色及蓝色三原色(RED、GREEN、BLUE,简称“RGB”)所混光形成的RGB发光二极管。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的色彩饱和度虽然较低,但成本也较低,且耗电量也较低,因而适合于对色彩饱和度要求不高且较低价的产品。反之,RGB LED的色彩饱和度较高,但较为耗电,成本也较高,因而适合于对色彩饱和度要求较高且价格较高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具有液晶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所包含的功能愈来愈多,但某些功能所要求的色彩显示饱和度并不需要太高,而有些功能对于色彩饱和度则有较高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变化不同色彩饱和度与耗电率的背光模块,使其适合于应用在具备多功能显示效果的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在一具有多端边的导光板的第一端边设置至少一单色光源与至少一混色光源,且该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均能沿着该导光板往其它端边的方向投射光线,使用者可以利用电路的控制来选择其中之一单色光源或混色光源投射光线,或令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同时投射光线,藉以兼顾省电效能与色彩饱和度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可依实质亮度的需要而选择设置一组或多组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采用白光LED与RGB LED做为所述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所述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设于导光板的位置具有一适当角度,藉以在投射光线时能含覆盖光板的大部分面积。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使用者可以利用电路的控制来选择其中之一的单色光源或混色光源投射光线,或令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同时投射光线,藉以兼顾省电效能与色彩饱和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四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五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六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七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八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光板
2......混色光源
3......单色光源
4......导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1A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包含有一平板状的导光板1,该导光板可以是两面呈平行的平板,也可以是正面为平面,背面为斜面的楔形板;导光板的背面可以依设计上的需要而结合反射片。所述导光板1为一种包含有第一端边11的多边形板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光板1为矩形。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混色光源2,以及在第一端边11的两端之间设置两个单色光源3;其中,两混色光源2相互对称,该混色光源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A;该两个单色光源3亦呈相互对称设置,且单色光源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B。第一端边11还设有导电组件4,该导电组件4连接于该混色光源2与单色光源3。电流是经由导电组件4导入混色光源2与单色光源3而使其发光,且藉由电路的设计,可以控制混色光源2发光而单色光源3不发光,或单色光源3发光而混色光源2不发光,或混色光源2与单色光源3同时发光。图1中,混色光源2的光线以实线表示;单色光源3的光线以虚线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混色光源2可以采用RGB LED(发光二极管);所述单色光源3可以采用白光LED。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1所示的结构近似,其差异在于图2中的实施例,是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其中一端设置一混色光源2,以及在第一端边11的两端之间设置两个单色光源3;该混色光源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A;该两个单色光源3亦呈相互对称设置,且单色光源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B。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1所示的结构近似,其差异在于图3中的实施例,是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混色光源2,但在第一端边11的两端之间设置一个单色光源3,当然也可以设置数个单色光源;其中,两混色光源2相互对称,该混色光源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A;该单色光源3的中心轴线则与第一端边11呈垂直。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3所示的结构近似,其差异在于图4中的实施例,是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其中一端设置一混色光源2。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五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1所示的结构近似,其差异在于图5中的实施例,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单色光源3,以及在第一端边11的两端之间设置两个混色光源2;其中,两单色光源3相互对称,该单色光源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B;该两个混色光源2亦呈相互对称设置,且混色光源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A。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六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5所示的结构近似,其差异在于图6中的实施例,是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其中一端设置一单色光源3,以及在第一端边11的两端之间设置两个混色光源2;该单色光源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B;该两个混色光源2亦呈相互对称设置,且混色光源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A。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七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5所示的结构近似,其差异在于图7中的实施例,是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单色光源3,但在第一端边11的两端之间设置一个混色光源2,当然也可以设置数个混色光源;其中,两单色光源3相互对称,该单色光源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端边11之间具有小于90°的夹角B;该混色光源2的中心轴线则与第一端边11呈垂直。
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八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7所示的结构近似,其差异在于第图8中的实施例,是在导光板1的第一端边11的其中一端设置一单色光源3。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等同变换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Claims (13)
1.一种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包含第一端边的多端边;
至少一单色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端边,并能沿着该导光板往其它端边的方向投射光线;
至少一混色光源,设于该导光板之至少一端边但不同于该单色光源的位置,该混色光源亦能往其它端边的方向投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源设在该导光板第一端边的其中一端,且该混色光源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端边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该单色光源设在该第一端边的两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源设在该导光板第一端边的两端,且该两混色光源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边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该单色光源设在该两混色光源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源的中心轴线垂直于该导光板的第一端边。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源的中心轴线与该导光板的第一端边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源为偶数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源设在该导光板之第一端边的其中一端,且该单色光源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端边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该混色光源设在该第一端边的两端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源设在该导光板之第一端边的两端,且该两单色光源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边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该混色光源设在该两单色光源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源的中心轴线垂直于该导光板的第一端边。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源的中心轴线与该导光板的第一端边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源为偶数个。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光源是一种RGB发光二极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源是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687480U CN201035281Y (zh) | 2007-04-07 | 2007-04-07 | 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687480U CN201035281Y (zh) | 2007-04-07 | 2007-04-07 | 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35281Y true CN201035281Y (zh) | 2008-03-12 |
Family
ID=39196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6874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5281Y (zh) | 2007-04-07 | 2007-04-07 | 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35281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2599A (zh) * | 2011-09-28 | 2012-01-18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发光模块 |
CN103322447A (zh) * | 2012-03-21 | 2013-09-25 |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 芯片安装器的发光装置 |
CN103838035A (zh) * | 2014-03-13 | 2014-06-0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2007
- 2007-04-07 CN CNU2007200687480U patent/CN20103528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2599A (zh) * | 2011-09-28 | 2012-01-18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发光模块 |
CN103322447A (zh) * | 2012-03-21 | 2013-09-25 |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 芯片安装器的发光装置 |
CN103322447B (zh) * | 2012-03-21 | 2015-07-15 |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 芯片安装器的发光装置 |
CN103838035A (zh) * | 2014-03-13 | 2014-06-0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WO2015135222A1 (zh) * | 2014-03-13 | 2015-09-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46932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th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00526954C (zh) | 发光单元和使用这种发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 |
CN201757335U (zh) | 一种led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 |
CN101071226B (zh) |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及采用该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1609230A (zh) | 背光模组 | |
CN102661535B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205427226U (zh) | 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 |
CN104373869A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6019709A (zh) |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屏 | |
TWM466278U (zh) | 薄型化直下式led背光模組 | |
CN101639185A (zh) | Led背光模组 | |
CN101832517B (zh) | 背光模组 | |
CN101922660A (zh) |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
CN101825246A (zh) | 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101749601A (zh) | 背光模块及具有其的显示器 | |
US8944622B2 (en) | Lighting system having reflector support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03363863U (zh)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01035281Y (zh) | 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 | |
CN202327857U (zh) | 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 | |
CN1996122A (zh) | 背光模块 | |
US9389356B2 (en) | LED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201795430U (zh) | 一种led背光模组的直下式导光板 | |
CN202647411U (zh) | 新型玻璃导光板侧入式led背光模组 | |
CN102720990A (zh) | 一种玻璃导光板侧入式led背光模组 | |
CN102889508A (zh) |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