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7481U -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7481U
CN209507481U CN201822081523.XU CN201822081523U CN209507481U CN 209507481 U CN209507481 U CN 209507481U CN 201822081523 U CN201822081523 U CN 201822081523U CN 209507481 U CN209507481 U CN 209507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scissor
scissor arms
hoistable platform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15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fite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fite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fite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fite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15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7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7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74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了一种车体升降平台,其中所述车体升降平台包括:位于一车体上的剪式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剪式机构的上端设有置物平台;以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剪式机构带动所述置物平台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升降平台通过位于一车体上的驱动机构和剪式机构实现物料的上下运送;同时,本车体升降平台还将剪式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轿位置,确保所述剪式机构的重心位于车体的车头位置与后轿位置之间,有效避免车体的车头位置容易翘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升降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升降装置是必不可少的运送工具之一,尤其是位于车体上的升降装置,使用方便,减轻人工劳动力,并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车体升降平台,由于车体内的空间限制和布线要求,大都将升降装置设置在车体的后轿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类车体升降平台非常容易因后轿位置的承力较大,而导致车体的车头位置翘头,对人身、财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升降平台,通过带动所述置物平台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以实现物料的上下运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体升降平台,包括:位于一车体上的剪式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剪式机构的上端设有置物平台;以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剪式机构带动所述置物平台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剪式机构位于所述车体的前轿位置,且包括:上、下叉臂定位架,以及剪叉臂组件;所述剪叉臂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剪叉臂;其中第一、第二剪叉臂互相铰接; 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上端作为转动端且与上叉臂定位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下端作为滑动端且与所述车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臂的上端作为滑动端且与上叉臂定位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臂的下端作为转动端且与下叉臂定位架转动连接;以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第二剪叉臂的滑动端分别朝相应的转动端移动或背离相应的转动端移动,以推动置物平台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一步,所述剪叉臂组件设有两组;两第一剪叉臂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相连;两第二剪叉臂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相连。
进一步,所述车体升降平台包括两组所述剪叉臂组件;其中两第一剪叉臂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互联;两第一剪叉臂的下端通过第三转轴互联;两第二剪叉臂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互联;两第二剪叉臂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互联。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驱动机构;两第二剪叉臂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二铰接件与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一端相连;以及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三转轴相连。
进一步,各第一剪叉臂的下端均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车体滑动连接;各第二剪叉臂的上端均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上叉臂定位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以及与该第一滑轨相适配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车体上;以及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三转轴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轨以及与该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滑轨位于所述置物平台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防撞箱;以及所述车体上位于车座后方设有一收纳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升降平台通过位于一车体上的驱动机构和剪式机构实现物料的上下运送;同时,本车体升降平台还将剪式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轿位置,确保所述剪式机构的重心位于车体的车头位置与后轿位置之间,有效避免车体的车头位置容易翘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升降平台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升降平台中的剪式机构与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车体;
10、驱动机构;100、活塞杆;
11、剪式机构;110、第一剪叉臂;111、第二剪叉臂;112、上叉臂定位架;113、下叉臂定位架;114、第一滑轨;115、第一滚轮;116、第二滑轨;117、第二滚轮;118、第一转轴;119、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21、第四转轴;122、第一铰接件;123、第二铰接件;124、剪叉撑管;
13、收纳盒;14、刹轴;15、刹车连板;16、置物平台;17、插管筒;18、围栏面板;19、防撞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体升降平台,包括:位于一车体1上的剪式机构11和驱动机构10;其中所述剪式机构11的上端设有置物平台16;以及所述驱动机构10适于驱动所述剪式机构11带动所述置物平台16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具体的,所述置物平台16适于承载物料,并设置在所述剪式机构11上,当所述剪式机构11向上伸展时,能够带动所述置物平台16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从下往上运送物料;当所述剪式机构11向下收缩时,能够带动所述置物平台16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从上往下运送物料。
具体的,将驱动机构10和剪式机构11设置在一车体1上,方便移动,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物料上下运送需求;另外,为了节约制造成本和保护环境,所述车体1可以为例如但不限于三轮电瓶车或四轮电瓶车,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以三轮电瓶车为例。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10由位于所述车体1上的控制模块控制。
所述剪式机构11位于所述车体1的前轿位置,且包括:上、下叉臂定位架,以及剪叉臂组件;所述剪叉臂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剪叉臂;其中第一、第二剪叉臂互相铰接;所述第一剪叉臂110的上端作为转动端且与上叉臂定位架1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剪叉臂110的下端作为滑动端且与所述车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臂111的上端作为滑动端且与上叉臂定位架1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臂111的下端作为转动端且与下叉臂定位架113转动连接;以及所述驱动机构10适于驱动第一、第二剪叉臂的滑动端分别朝相应的转动端移动或背离相应的转动端移动,以推动置物平台16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具体的,所述置物平台16位于上叉臂定位架112的上方,所述下叉臂定位架113位于车体1内;为了解决现有车体升降平台在物料上下运送的过程中,车体1的后轿位置因承力较大,导致车体1的车头位置容易翘起,而存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剪式机构11设置在车体1的前轿位置,在所述剪式机构11向上伸展或向下收缩的过程中,使车体1的前轮位置也承重,有效避免车头位置容易翘起的问题;由于所述剪式机构11设置在车体1的前轿位置,则第一、第二剪叉臂中靠向车体1的后轿位置的一端作为滑动端,即第一剪叉臂110的下端作为滑动端,第二剪叉臂111的上端作为滑动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剪叉臂110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轴承与上叉臂定位架112铰接,以及所述第二剪叉臂111的转动端通过第三轴承与下叉臂定位架113铰接,且第一、第二剪叉臂相交处设有第一轴承,使得第一剪叉臂110与第二剪叉臂111为可拆卸连接,与现有升降装置中的两剪叉臂安装后并在安装处焊死相比,减少了两剪叉臂的装配步骤,劳动强度减小,从而提升了装配效率,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维护保养。
所述车体升降平台包括两组所述剪叉臂组件;其中两第一剪叉臂110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118互联;两第一剪叉臂110的下端通过第三转轴120互联;两第二剪叉臂111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119互联;两第二剪叉臂111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121互联。
具体的,为了提升所述置物平台16在上下移动过程的稳定性,所述车体升降平台包括两组所述剪叉臂组件,两组剪叉臂组件平行设置在所述置物平台16的两侧,在驱动机构10的驱动下,两组剪叉臂组件可同时向上伸展或向下收缩,使所述置物平台16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
具体的,为了提升两第一剪叉臂110、两第二剪叉臂111的稳定性,两第一剪叉臂110之间设有若干剪叉撑管124,两第二剪叉臂111之间也设有若干剪叉撑管124。
所述驱动机构10为油缸驱动机构;两第二剪叉臂111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二铰接件123与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一端相连;以及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122与所述第三转轴120相连。
具体的,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一端两侧分别设有支耳,两支耳对称设置,所述支耳通过第二铰接件123与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一端相连;当油缸驱动机构动作,使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伸长时,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带动第一、第二剪叉臂的滑动端分别朝相应的转动端移动,使得第一、第二剪叉臂向上伸展,从而带动所述置物平台210向上移动;当油缸驱动机构动作,使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收缩时,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带动第一、第二剪叉臂的滑动端背离相应的转动端移动,使得第一、第二剪叉臂向下收缩,从而带动所述置物平台16向下移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车体升降平台通过第一、第二铰接件将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设置在所述剪式机构11上,使得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在剪式机构11向上伸展或向下收缩的过程中可跟随移动,与现有车体升降平台将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与剪式机构11之间相比,本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100压力更小,本油缸驱动机构的能耗更低,从而降低了本车体升降平台的制造成本。
各第一剪叉臂110的下端均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车体1滑动连接;各第二剪叉臂111的上端均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上叉臂定位架112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114以及与该第一滑轨114相适配的第一滚轮115;所述第一滑轨114位于所述车体1上;以及所述第一滚轮115位于所述第三转轴122的端部。
具体的,所述第一滑轨1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置物平台16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各第一滚轮115在相应的第一滑轨114内滑动,带动两第一剪叉臂110一起滑动。
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轨116以及与该第二滑轨116相适配的第二滚轮117;所述第二滑轨116位于所述置物平台16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滚轮117位于所述第二转轴119的端部。
具体的,所述第二滑轨116沿所述置物平台16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各第二滚轮117在相应的第二滑轨116内滑动,带动两第二剪叉臂111一起滑动。
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防撞箱19;以及所述车体上位于车座后方设有一收纳盒13。
具体的,所述防撞箱19位于所述车体1的前轿位置,并靠近车座位置;所述控制模块及其布线均可设于所述防撞箱19内,不仅可以节约车体的内部空间,而且还能对控制模块进行保护;另外,通过所述防撞箱19,还能在车体1前进过程中,防止物体撞到车体的后轿部分,导致后轮胎爆胎而造成车体倾斜或翻车的情况。
具体的,在所述车体1上位于车座后方设有一收纳盒13,能够将用完后的钢管收集起来并放入所述收纳盒13中,节省空间,操作方便,同时也便于再次使用。
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刹车组件。
具体的,当车体1把手上的刹车失灵时,通过所述刹车组件与地面接触,对车体1产生制动,以实现刹车。
所述刹车组件包括:拨杆,刹轴14和刹车连板15;其中所述刹车连板15位于所述转轴的两端。
具体的,通过拨杆拨动所述刹轴14,刹轴14带动所述刹车连板15朝向地面转动,转动至与地面接触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对车体1产生制动,以实现刹车。
具体的,所述置物平台16例如但不限于为矩形状,所述置物平台16的下方对应四个顶角位置处均设有一称重传感器,各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置物平台16上的物料重量。
具体的,所述置物平台16靠近车座的一端设有围栏面板18,所述围栏面板18用于防止所述置物平台16上的物料朝驾驶员滑动,而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另外,为了保证位于置物平台16上的物料在上下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置物平台16远离于所述驾驶座位的一端设有若干插管筒17,通过在各插管筒17内插入一根钢管,以防止物料从置物平台16上滑出,进一步,还可以在各钢管上绑上栓绳,利用栓绳将这些物料捆绑固定,有效保证置物平台16上物料的稳定性;各所述插管筒17例如但不限于焊接在所述置物平台16上,以提高各插管筒17与置物平台16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为了便于物料堆放,各所述插管筒17的上端不超出所述置物平台16的上表面;所述插管筒17例如但不限于设置四个、五个或六个,本实施例以设置四个为例,四个插管筒17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置物平台16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升降平台通过位于一车体上的驱动机构和剪式机构实现物料的上下运送;同时,本车体升降平台还将剪式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轿位置,确保所述剪式机构的重心位于车体的车头位置与后轿位置之间,有效避免车体的车头位置容易翘起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剪式机构的各部件模块化,装配更加灵活、方便,即第一、第二剪叉臂之间可拆卸连接,同时第一、第二剪叉臂分别可拆卸地与上叉臂定位架和下叉臂定位架装配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车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一车体上的剪式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剪式机构的上端设有置物平台;以及
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剪式机构带动所述置物平台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所述剪式机构位于所述车体的前轿位置,且包括:上、下叉臂定位架,以及剪叉臂组件;
所述剪叉臂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剪叉臂;其中
第一、第二剪叉臂互相铰接;
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上端作为转动端且与上叉臂定位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下端作为滑动端且与所述车体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剪叉臂的上端作为滑动端且与上叉臂定位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剪叉臂的下端作为转动端且与下叉臂定位架转动连接;以及
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第二剪叉臂的滑动端分别朝相应的转动端移动或背离相应的转动端移动,以推动置物平台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升降平台包括两组所述剪叉臂组件;其中
两第一剪叉臂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互联;且两第一剪叉臂的下端通过第三转轴互联;以及两第二剪叉臂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互联;且两第二剪叉臂的下端通过第四转轴互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驱动机构;
两第二剪叉臂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二铰接件与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一端相连;以及所述油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三转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各第一剪叉臂的下端均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车体滑动连接;
各第二剪叉臂的上端均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上叉臂定位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
第一滑轨以及与该第一滑轨相适配的第一滚轮;
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车体上;以及
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三转轴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
第二滑轨以及与该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二滚轮;
所述第二滑轨位于所述置物平台的下表面;以及
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防撞箱;以及
所述车体上位于车座后方设有一收纳盒。
CN201822081523.X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07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1523.XU CN209507481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1523.XU CN209507481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7481U true CN209507481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4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152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07481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7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3029A (zh) * 2018-12-12 2019-04-02 英诺菲特(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3029A (zh) * 2018-12-12 2019-04-02 英诺菲特(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7371B (zh) 液压门式起重机
CN202181196U (zh)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
CN104310278A (zh) 多功能叉车专用装卸搬运机械装置
CN113321158B (zh) 一种用于搬运球状货物的免捆绑叉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17231U (zh) 平衡吊
CN205590233U (zh) 一种稳定运货叉车
CN102490643A (zh) 一种大型风电叶片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
CN103938906A (zh) 小型车辆车位平移车
CN209507481U (zh)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
CN110774845B (zh) 隧道轮胎轮轨互换式车辆
CN207406014U (zh) 一种墙板机
CN203844786U (zh) 一种用于防火门检测的安装车
CN111071265B (zh) 一种空中轨道集装箱运输方法
CN206569285U (zh) 无杆飞机牵引车抱轮顶升机构
CN202988649U (zh) 随车式装卸货作业设备
CN106628231A (zh) 无杆飞机牵引车抱轮顶升机构
CN207129632U (zh) 翻转机
CN212374823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高空作业平台
CN108529519A (zh) 车载移动升降操作平台
CN206569286U (zh) 无杆飞机牵引车
CN111016933B (zh) 车架以及空中运输车辆
CN2839367Y (zh) 桥梁检测设备
CN109553029A (zh) 一种车体升降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208856845U (zh) 高空作业平台
CN207891003U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