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5661U -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5661U
CN209505661U CN201822235637.5U CN201822235637U CN209505661U CN 209505661 U CN209505661 U CN 209505661U CN 201822235637 U CN201822235637 U CN 201822235637U CN 209505661 U CN209505661 U CN 209505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buffer
main body
installation bracket
buffer beam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56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俊明
郭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56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5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5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5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后防撞梁主体、第一吸能盒、第一安装板、第二吸能盒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一端,所述第二吸能盒和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另一端;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为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GMT。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结构,集成了吸能盒和安装板,大大减少后防撞梁总成子零件数量,明显降低后防撞梁成本;同时,后防撞梁主体采用新型复合材料GMT,密度比传统金属大大降低,轻量化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层出不穷,使得汽车轻量化水平大大提高。研究显示,若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因此,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
汽车后防撞梁总成一般包括防撞梁本体、左/右吸能盒、左/右安装板、拖车钩加强板、后保安装支架等零件(部分汽车拖车钩和后保安装支架布置在下车身主体结构上,不包含在防撞梁总成里)。防撞梁本体加工工艺分主要分为几大类:钣金冲压成型、钣金辊压成型、热冲压成型、铝合金挤压成型、塑料注塑成型、复合材料模压成型。钣金冲压成型、辊压成型、热冲压成型都属于传统生产工艺,因金属的密度大,轻量化效果并不理想,铝合金挤压成型轻量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成本较高,塑料注塑成型轻化量效果很好,但普通塑料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比较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撞梁结构,重量轻,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既提高了防撞梁轻量化水平,也保证了后防撞梁的强度和碰撞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GMT:Glass Mat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模压一体成型,文中所述GMT均指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将左/右吸能盒、左/右安装板结构集成到防撞梁本体上,减少了防撞梁总成子零件数量,大大提高了后防撞梁的轻量化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后防撞梁主体、第一吸能盒、第一安装板、第二吸能盒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一端,所述第二吸能盒和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另一端;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为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
具体地,所述后防撞梁主体的横截面为“W”字形。
具体地,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为模压成型。
具体地,所述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GMT)。
进一步地,所述后防撞梁主体还包括拖车钩安装过孔,所述拖车钩安装过孔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一安装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后防撞梁结构还包括第一后保安装支架、第二后保安装支架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第二后保安装支架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上,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第二后保安装支架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孔,并固定在车身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第二后保安装支架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通过自攻螺钉均匀固定在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中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第二后保安装支架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为新型复合材料GMT。
进一步地,所述后防撞梁主体的上边缘均匀设有若干安装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采用后防撞梁一体化成型结构,后防撞梁本体上集成的吸能盒结构可以和传统吸能盒一样达到吸能效果,却不需要像传统吸能盒一样焊接或安装到防撞梁本体上,节省了焊接或安装工序;同样,后防撞梁主体上集成了安装板结构,可以直接装配到车身上,节省了焊接工序。整体结构集成了吸能盒、安装板,大大简少了防撞梁总成子零件数量,简化了后防撞梁总成的装配工序,成本优势明显;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防撞梁本体设计成W截面结构,能增加后部碰撞的受力,保证后防撞梁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传统的钣金冲压成型、辊压成型、热冲压成型等传统生产工艺,采用的是传统金属材料,而本实用新型主体材料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GMT,密度相对更小,轻量化效果明显;同时铝合金挤压成型的后防撞梁结构的轻量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成本相对较高,性价比不是很高,新型复合材料GMT成本相对较低,而相比PP注塑材料,在密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新型复合材料GMT强度和抗冲击等各项性能有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的框架及周边件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的部分集成组件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防撞梁本体,2-第一后保安装支架,3-第二后保安装支架,4-第三后保安装支架,11-第一吸能盒,12-第一安装板,13-第二吸能盒,14-第二安装板,15-拖车钩安装过孔,1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后防撞梁主体1、第一吸能盒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吸能盒13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一吸能盒11和第一安装板12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一端,所述第二吸能盒13和第二安装板14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另一端;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为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第一吸能盒11和第二吸能盒13用于吸收汽车遭到碰撞时所受到的冲击力;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的横截面为“W”字形,这样呈现“W”字形的后防撞梁主体1能增加后部碰撞的受力,并保持不受变形。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为模压成型。所述防撞梁主体1还包括拖车钩安装过孔15,所述拖车钩安装过孔15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一安装板的一端。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还包括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的一端通过自攻螺钉均匀固定在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中部,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孔,并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为为新型复合材料GMT;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的上边缘均匀设有若干安装孔16。
通过上述的说明,相对于传统的各个零件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将传统一后防撞梁第一吸能盒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吸能盒13、第二安装板14集成到后防撞梁主体1上,这样所述后防撞梁结构为一体化成型结构,避免了焊接或螺栓等程序,可以减少防撞梁总成子零件数量,减少装配工序,提高后防撞梁生产节拍,降低防撞梁重量,同时一体化的后防撞梁结构也会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在汽车受到碰撞时所述第一吸能盒11和第二吸能盒13可以缓冲更大的冲力。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后防撞梁主体1、第一吸能盒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吸能盒13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一吸能盒11和第一安装板12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一端,所述第二吸能盒13和第二安装板14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另一端;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为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的横截面为“W”字形,这样呈现“W”字形的后防撞梁主体1能增加后部碰撞的受力,并保持不受变形。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为模压成型。所述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GMT)。所述防撞梁主体1还包括拖车钩安装过孔15,所述拖车钩安装过孔15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一安装板的一端。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还包括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的一端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上,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孔,并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为为新型复合材料GMT;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的上边缘均匀设有若干安装孔16。
传统的防撞梁本体加工工艺分主要分为几大类:钣金冲压成型、钣金辊压成型、热冲压成型、铝合金挤压成型、塑料注塑成型。钣金冲压成型、辊压成型、热冲压成型都属于传统生产工艺,所用材料为传统的金属材料,但是金属材料的密度相对较大,很难达到理想的轻量化效果,而铝合金挤压成型的防撞梁结构虽然能达到很好的轻量化效果,但铝合金成本较高,并没有很好的相加比;塑料注塑成型的防撞梁结构虽然也有轻化量效果很好,但普通塑料材料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比较差,很难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这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采用新型复合材料GMT模压成型,新型复合材料GMT在加热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可以生产出传统冲压工艺所不能成型的复杂结构,采用新型复合材料GMT,零件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比普通塑料大大提高,能很好地满足工艺要求。
所述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通过上述说明可以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后防撞梁一体化成型结构,后防撞梁本体上集成的吸能盒结构可以和传统吸能盒一样达到吸能效果,节省了焊接或安装工序;同样,后防撞梁本体上集成了安装板结构,可以直接装配到车身上,节省了焊接工序。整体结构集成了吸能盒、安装板,大大简少了防撞梁总成子零件数量,简化了后防撞梁总成的装配工序,成本优势明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防撞梁本体设计成W截面结构,能增加后部碰撞的受力,保证后防撞梁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传统的钣金冲压成型、辊压成型、热冲压成型等传统生产工艺,采用的是传统金属材料,而本实用新型主体材料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GMT,密度相对更小,轻量化效果明显;同时铝合金挤压成型的后防撞梁结构的轻量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成本相对较高,性价比不是很高,新型复合材料GMT成本相对较低,而相比PP注塑材料,在密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新型复合材料GMT强度和抗冲击等各项性能有明显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后防撞梁主体(1)、第一吸能盒(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吸能盒(13)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一吸能盒(11)和第一安装板(12)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一端,所述第二吸能盒(13)和第二安装板(14)位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另一端;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为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的横截面为“W”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为模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GM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还包括拖车钩安装过孔(15),所述拖车钩安装过孔(15)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吸能盒(11)和第一安装板(1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还包括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上,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孔,并固定在车身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通过自攻螺钉均匀固定在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保安装支架(2)、第二后保安装支架(3)和第三后保安装支架(4)为新型复合材料GM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1)的上边缘均匀设有若干安装孔(16)。
CN201822235637.5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Active CN209505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5637.5U CN209505661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5637.5U CN209505661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5661U true CN209505661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8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5637.5U Active CN209505661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5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7763A (zh) * 2020-03-16 2020-06-12 安徽开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gmt后防撞梁及其制造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7763A (zh) * 2020-03-16 2020-06-12 安徽开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gmt后防撞梁及其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59710U (zh) 一种带有撞击能量吸收器的单体式车架部件
CN109204551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6347471A (zh) 车辆用冲击能量吸收结构
US10894521B2 (en) Bumper for a vehicle
CN209505661U (zh) 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后防撞梁结构
CN204149823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杆
CN201071063Y (zh) 汽车发动机前横梁及汽车
CN204527333U (zh) 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
KR20140014794A (ko) 차량용 범퍼 어셈블리
CN201932100U (zh)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
CN209972380U (zh) 一种汽车吸能件、防撞梁及汽车
CN203528613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
CN207535853U (zh) 后防撞梁预挂结构及后防撞梁总成
CN217649399U (zh) 一种新型日字形高强前下防护梁
CN206155368U (zh) 一种防撞梁
CN207128816U (zh) 一种汽车小腿梁
CN206171379U (zh) 一种fsae赛车吸能装置
CN210364045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
CN221068001U (zh) 新型铝型材汽车防撞梁
CN207466572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罩
CN210634513U (zh) 一种新型轻量型汽车后保安装支架
CN111376860A (zh) 一种汽车及其前保险杠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09366290U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尾门
CN209191865U (zh) 汽车轻量化可变前后防撞保险杠
CN208264171U (zh) 一种模块化汽车钢制后防撞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