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3954U -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3954U
CN209503954U CN201920178629.3U CN201920178629U CN209503954U CN 209503954 U CN209503954 U CN 209503954U CN 201920178629 U CN201920178629 U CN 201920178629U CN 209503954 U CN209503954 U CN 209503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plate
clamping element
pedestal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86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itong Da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itong Da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itong Da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itong Da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786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3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3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39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包括底座、安装板、支撑机构、翻转机构、连接板、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夹紧件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夹紧件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下方的连杆和沿安装板开口端至安装板封闭端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靠近安装板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铰接,靠近安装板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内侧靠近拐角处;所述连杆靠近安装板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铰接,靠近安装板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下侧。本实用新型具可以对两种规格的汽车前座椅进行夹持定位,使工作人员在对两种汽车前座椅进行组装时无需更换装线专用夹具,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厂产能。

Description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座椅组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当今汽车前座椅的总装一般都是多品种,小批量,JIT交货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在该流水线生产模式中,汽车前座椅的各种装配任务需要在相应的组装定位工装上完成。
长期以来,汽车前座椅的组装定位工装只能局限于一种汽车前座椅的组装,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另一种汽车前座椅进行组装时则需要更换组装定位工装上的夹具,更换起来耗时耗力、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下降,也影响工厂产能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具有可以对两种规格的汽车前座椅进行夹持定位,使工作人员在对两种汽车前座椅进行组装时无需更换装线专用夹具,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厂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呈U形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与底座之间用于支撑安装板的支撑机构、设置在底座与安装板之间的翻转机构、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上且与安装板外轮廓形状相同的连接板、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端两侧的第一夹紧件、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板另一端两侧的第二夹紧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夹紧件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夹紧件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夹紧件包括固接于连接板上侧的第一板件以及沿两个第一夹紧件连线方向依次固定于第一板件上的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背向第二夹紧件的一侧加工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头背向第二夹紧件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夹紧件包括第二板件以及沿两个第二夹紧件连线方向依次固接在第二板件上的第三卡头和第四卡头,所述第三卡头背向第一夹紧件的一侧加工有第三凹槽;所述的第四卡头背向第一夹紧件的一侧加工有第四凹槽;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下方的连杆和沿安装板开口端至安装板封闭端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靠近安装板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铰接,靠近安装板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内侧靠近拐角处;所述连杆靠近安装板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铰接,靠近安装板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下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紧件上的第一卡头和第一凹槽可以与第二夹紧件上的第三卡头和第三凹槽配合对一种汽车前座椅的导轨进行夹紧固定;第一夹紧件上的第二卡头和第二凹槽可以与第二夹紧件上的第四卡头和第四凹槽配合对一种汽车前座椅的导轨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可以对两种规格的汽车前座椅进行夹持定位,使工作人员在对两种汽车前座椅进行组装时无需更换专用夹具,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厂产能。同时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二夹紧件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夹紧件方向移动,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汽车前座椅安装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上,也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汽车前座椅从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上取下。常态下,安装板处于水平状态,当第一气缸伸长时,安装板会始终抵接在支撑块上并绕连杆与底座铰接处向上翻转,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汽车前座椅底部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安装板开口端两侧下方且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块、两个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封闭端两侧下方的7字形的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下侧且与底座抵接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机构可以对安装板进行有效的支撑,同时当安装板由倾斜状态恢复至水平状态时,滚轮上的弹性垫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卡头、第二卡头、第三卡头以及第四卡头的上端均加工成圆台形的尖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卡头、第二卡头、第三卡头以及第四卡头插入汽车前座椅导轨上对应的孔中,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汽车前座椅安装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件下侧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滑块下方且与连接板固接的滑轨、固定连接于滑轨靠近第一夹紧件一端的挡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与挡板之间的第二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汽车前座椅安装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上时,工作人员应当向靠近第一夹紧件的方向推动滑块,然后将汽车前座椅导轨安装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上,然后松开滑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夹紧件向远离第一夹紧件的方向滑动,从而使第二夹紧件与第一夹紧件配合将汽车前座椅固定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上侧加工有燕尾槽,所述滑块的下侧加工有与燕尾槽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和滑动部的设置可以防止滑块沿竖直方向从滑轨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朝向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背离滑块的一端穿过挡板并固定连接有防止滑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从挡板上脱开的防脱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杆与防脱块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弹簧在常态下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第二夹紧件与第一夹紧件配合将汽车前座椅固定稳定;防脱块的设置可以避免滑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从挡板上脱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下侧的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伸长端的推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背向挡板一侧的外凸件,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上述的推板穿过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并与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滑动配合,所述推板与外凸件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气缸缩短时,推板沿第一滑孔滑动并与外凸件抵接,随着第二气缸继续缩短,第二弹簧被压缩,滑块向靠近挡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解除对汽车前座椅的固定,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汽车前座椅从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上拆下,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将未组装的汽车前座椅安装到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与底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盘与底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工作人员只需转动底座便可以对汽车前座椅上的各个位置进行组装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均位于以转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所述万向轮与底板上侧滚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可以对底座进行支撑,避免由于底座上受力不均匀,导致底座向一侧偏斜,使转轴与底盘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导致工作人员难以转动底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以对两种规格的汽车前座椅进行夹持定位,使工作人员在对两种汽车前座椅进行组装时无需更换专用夹具,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厂产能;
2、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二夹紧件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夹紧件方向移动,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汽车前座椅安装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上,也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汽车前座椅从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上取下;
3、翻转机构的设置使安装板可以绕连杆与底座铰接处向上翻转,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汽车前座椅底部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4、通过滑杆与防脱块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弹簧在常态下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第二夹紧件与第一夹紧件配合将汽车前座椅固定稳定;
5、底盘与底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工作人员只需转动底座便可以对汽车前座椅上的各个位置进行组装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板;3、支撑机构;31、支撑块;32、支撑板;33、滚轮;34、弹性垫;4、翻转机构;41、连杆;42、第一气缸;5、连接板;51、第一滑孔;6、夹紧工具;61、第一夹紧件;611、第一板件;612、第一垫块;613、第二垫块;614、第一卡头;615、第一凹槽;616、第二卡头;617、第二凹槽;62、第二夹紧件;621、第二板件;622、第三卡头;623、第三凹槽;624、第三垫块;625、第四卡头;626、第四凹槽;63、驱动组件;631、滑块;6311、滑动部;632、滑轨;6321、燕尾槽;633、挡板;634、第二弹簧;635、滑杆;636、防脱块;637、第二气缸;638、推板;639、外凸件;7、纵向限位机构;71、第一固定件;72、第二固定件;73、条形孔;8、横向限位机构;81、定位销;82、定位孔;83、把手;84、螺栓;85、第一弹簧;9、底盘;91、转轴;9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包括矩形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呈U形的安装板2、设置在安装板2与底座1之间用于支撑安装板2的支撑机构3、设置在底座1与安装板2之间的翻转机构4、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2上且与安装板2外轮廓形状相同的连接板5以及安装在连接板5上的夹紧工具6。安装板2和连接板5开口的一侧为开口端,远离开口的一侧为封闭端。
参照图1,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设置在安装板2开口端两侧下方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支撑块31、两个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封闭端两侧下方的7字形的支撑板32、安装在支撑板32下侧且与底座1抵接的滚轮33,滚轮33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垫34,弹性垫34可采用橡胶材料制作。
参照图1,翻转机构4包括设置在安装板2下方的连杆41和沿安装板2开口端至安装板2封闭端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42,上述的第一气缸42靠近安装板2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靠近安装板2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2内侧靠近拐角处;上述的连杆41靠近安装板2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靠近安装板2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2下侧。常态下,安装板2处于水平状态,当第一气缸42伸长时,安装板2会始终抵接在支撑块31上并绕连杆41与底座1铰接处向上翻转。
参照图1和图5,连接板5通过纵向限位机构7与横向限位机构8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2上,纵向限位机构7包括两个呈7字形的第一固定件71和两个呈U形的第二固定件72。
上述的第一固定件7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中部两侧靠近安装板2开口端的位置,第一固定件71与安装板2之间形成供连接板5沿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一插接空间,在连接板5上开设有可供第一固定件71穿过的条形孔73,当连接板5插入第一插接空间后,第一固定件71可以防止连接板5沿垂直于安装板2的方向脱离安装板2。
上述的第二固定件72插接在安装板2的封闭端,且第二固定件72与安装板2的下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72与安装板2之间形成供连接板5沿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二插接空间,当连接板5插入第二插接空间中后,第二固定件72可以防止连接板5沿垂直于安装板2的方向脱离安装板2,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插接空间与第二插接空间的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参照图1和图4,横向限位机构8包括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穿设于定位板且与顶板滑动配合的定位销81以及至少一个开设在安装板2上供定位销81插入的定位孔8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销81和定位孔82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销81分别穿设于连接板5中部两侧。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人搬运、更换连接板5,在定位销81背离安装板2的一端设置有呈U形的把手83,把手83的开口端朝向连接板5且定位销81背离安装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把手83朝向连接板5一侧的中部,在把手83的两端穿设有与把手83滑动配合的螺栓84,在连接板5上开设有与螺栓84适配的螺纹孔(未在图中示出),螺栓84的下端插入螺纹孔中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栓84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85,第一弹簧85的一端与把手83固接,另一端与螺栓84的头部固接。
当连接板5固定在安装板2上时,第一弹簧85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通过把手83向定位孔82所在方向推动定位销81,避免定位销81从定位孔82中脱出。当使用者想要将连接板5从安装板2上拆下时,需要先向远离安装板2的方向拉动把手83,使定位销81从定位孔82中脱出,然后再向远离第一固定件71和第二固定件72的水平方向推动连接板5,使连接板5从第一卡接空间和第二卡接空间中脱出,然后向上提拉连接板5即可。
参照图1和图2,上述的夹紧工具6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开口端两侧的第一夹紧件61、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板5封闭端两侧的第二夹紧件62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夹紧件62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夹紧件61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63。第一夹紧件61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上侧的第一板件611以及沿两个第一夹紧件61连线方向依次固定于第一板件611上的第一垫块612和第二垫块613,在第一垫块61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614,第一卡头614背向第二夹紧件62的一侧加工有第一凹槽615,在第一垫块61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616,第二卡头616背向第二夹紧件62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凹槽617。
参照图1和图3,第二夹紧件62包括第二板件621以及沿两个第二夹紧件62连线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二板件621上的第三卡头622和第四卡头625,上述的第三卡头622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板件621且第三卡头622背向第一夹紧件61的一侧加工有第三凹槽623;上述的第四卡头625下端与第二板件6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垫块624,且第四卡头625背向第一夹紧件61的一侧加工有第四凹槽626。
为了方便将汽车前座椅安装到夹紧工具6上,第一卡头614、第二卡头616、第三卡头622以及第四卡头625的上端均加工成圆台形的尖端。
参照图1和图3,驱动组件6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件621下侧的滑块631、滑动连接在滑块631下方且与连接板5固接的滑轨632、固定连接于滑轨632靠近第一夹紧件61一端的挡板633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631与挡板633之间的第二弹簧634。
进一步的,结合图5和图6所示,滑轨632上侧加工有燕尾槽6321,滑块631的下侧设有与燕尾槽6321滑动配合的滑动部6311,以防止滑块631沿竖直方向从滑轨632上脱离。
更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3,在滑块631朝向挡板6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635,滑杆635背离滑块631的一端穿过挡板633并固定连接有防脱块636,常态下,第二弹簧634处于压缩状态,以使第二夹紧件62与第一夹紧件61配合将汽车前座椅固定稳定,防脱块636的设置可以避免滑杆635在第二弹簧634的作用下从挡板633上脱开。
参照图1、图5和图6,驱动组件63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下侧的第二气缸637、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637伸长端的推板638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631背向挡板633一侧的外凸件639,在连接板5和固定板上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滑孔51和第二滑孔(未在图中示出);上述的推板638穿过第一滑孔51和第二滑孔,并与第一滑孔51和第二滑孔滑动配合。当第二气缸637缩短时,推板638沿第一滑孔51滑动并与外凸件639抵接,随着第二气缸637继续缩短,第二弹簧634被压缩,滑块631向靠近挡板63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夹紧件61与第二夹紧件62解除对汽车前座椅的固定。
进一步的,参照图5,在底座1下侧设置有底盘9,底盘9上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91,转轴91背离底盘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下侧中心处。
在底座1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92,这些万向轮92均位于以转轴91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万向轮92与底板上侧滚动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呈U形的安装板(2)、设置在安装板(2)与底座(1)之间用于支撑安装板(2)的支撑机构(3)、设置在底座(1)与安装板(2)之间的翻转机构(4)、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2)上且与安装板(2)外轮廓形状相同的连接板(5)、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一端两侧的第一夹紧件(61)、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板(5)另一端两侧的第二夹紧件(62)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夹紧件(62)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夹紧件(61)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63);
所述第一夹紧件(61)包括固接于连接板(5)上侧的第一板件(611)以及沿两个第一夹紧件(61)连线方向依次固定于第一板件(611)上的第一卡头(614)和第二卡头(616),所述第一卡头(614)背向第二夹紧件(62)的一侧加工有第一凹槽(615),所述第二卡头(616)背向第二夹紧件(62)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凹槽(617);
所述第二夹紧件(62)包括第二板件(621)以及沿两个第二夹紧件(62)连线方向依次固接在第二板件(621)上的第三卡头(622)和第四卡头(625),所述第三卡头(622)背向第一夹紧件(61)的一侧加工有第三凹槽(623);所述的第四卡头(625)背向第一夹紧件(61)的一侧加工有第四凹槽(626);
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设置在安装板(2)下方的连杆(41)和沿安装板(2)开口端至安装板(2)封闭端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42),所述第一气缸(42)靠近安装板(2)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靠近安装板(2)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2)内侧靠近拐角处;所述连杆(41)靠近安装板(2)开口端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靠近安装板(2)封闭端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2)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设置在安装板(2)开口端两侧下方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支撑块(31)、两个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封闭端两侧下方的7字形的支撑板(32)、安装在支撑板(32)下侧且与底座(1)抵接的滚轮(33),所述滚轮(33)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垫(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第一卡头(614)、第二卡头(616)、第三卡头(622)以及第四卡头(625)的上端均加工成圆台形的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6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件(621)下侧的滑块(631)、滑动连接在滑块(631)下方且与连接板(5)固接的滑轨(632)、固定连接于滑轨(632)靠近第一夹紧件(61)一端的挡板(633)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631)与挡板(633)之间的第二弹簧(6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滑轨(632)上侧加工有燕尾槽(6321),所述滑块(631)的下侧加工有与燕尾槽(6321)滑动配合的滑动部(63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滑块(631)朝向挡板(6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635),所述滑杆(635)背离滑块(631)的一端穿过挡板(633)并固定连接有防止滑杆(635)在第二弹簧(634)的作用下从挡板(633)上脱开的防脱块(63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63)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下侧的第二气缸(637)、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637)伸长端的推板(638)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块(631)背向挡板(633)一侧的外凸件(639),所述连接板(5)和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滑孔(51)和第二滑孔;上述的推板(638)穿过第一滑孔(51)和第二滑孔,并与第一滑孔(51)和第二滑孔滑动配合,所述推板(638)与外凸件(639)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下方设置有底盘(9),所述底盘(9)与底座(1)通过转轴(91)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92),所述万向轮(92)均位于以转轴(91)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所述万向轮(92)与底板上侧滚动连接。
CN201920178629.3U 2019-01-31 2019-01-31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03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8629.3U CN209503954U (zh) 2019-01-31 2019-01-31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8629.3U CN209503954U (zh) 2019-01-31 2019-01-31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3954U true CN209503954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86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03954U (zh) 2019-01-31 2019-01-31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3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899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广东贝贝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组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899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广东贝贝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9052B (zh) 一种在线维修装调空间实验柜的可移动维修平台
CN209520816U (zh) 一种汽车前座椅组装线用夹具
CN209503954U (zh) 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CN109465690A (zh) 一种圆管五金件打磨设备
CN209533210U (zh) 一种汽车前座椅组装线专用夹具
CN208681236U (zh) 一种用于桥壳打磨的移动治具
CN112318043A (zh) 用于车桥本体焊接的定位工装
CN206241551U (zh) 汽车仪表盘外壳支架焊接定位锁紧机构
CN211569039U (zh) 一种辅助提把
CN212325782U (zh) 便携式折叠桌
CN208366207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通道上加强板总成的检具
CN210821904U (zh) 一种新型高铁用套管座本体
CN113458444A (zh) 一种高端装备制造用夹具钻孔设备
CN208514194U (zh) 一种改进式钻针研磨机夹持机构
CN207668245U (zh) 一种可双向伸缩的弯管夹具
CN213106815U (zh) 一种汽车检修卧式折叠移动用具
CN211916643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舱门的装配夹具
CN110465777A (zh) 一种大型轴承转杆安装辅助器
CN213022218U (zh) 一种双向倒台装置
CN209235971U (zh) 一种专用超声检查后所用清洁纸及半自动取纸盒
CN215092668U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打磨防锈设备
CN218193388U (zh) 一种后挡泥板焊接装置
CN217287559U (zh) 一种具有防磨功能的布袋除尘器
CN218254674U (zh) 一种卡接治具
CN218068444U (zh) 一种用于承压特种设备检验的内窥镜探头支撑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