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1612U -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1612U
CN209501612U CN201822179457.XU CN201822179457U CN209501612U CN 209501612 U CN209501612 U CN 209501612U CN 201822179457 U CN201822179457 U CN 201822179457U CN 209501612 U CN209501612 U CN 209501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conveying pipeline
drive plate
motor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94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华
郁祥兴
何小岗
陈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yu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yu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yu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yu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94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1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1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1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包括机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气缸,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边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位于机壳内部,所述搅拌杆上固定有第一传动盘,且第一传动盘的外侧连接有皮圈,所述机壳顶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机壳的底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贯穿设置于支架上,所述输料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传动盘的外侧连接有皮带,所述输料管的端部安装有出料器,所述刀片顶部与气缸的下端相互连接。该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能够对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泥的质地均匀,造粒效率较高,挤压出的颗粒较为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挤压造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挤压造粒系统是对干化后的污泥进行挤压,使污泥从挤压头中挤出,再对污泥进行切割,使污泥形成颗粒状,以方便污泥的包装,运输和使用,但现有的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够对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泥的质地不够均匀,挤压出的污泥颗粒品质较差;
2.对物料运送速率低,挤压出料不均匀,出粒不均匀,使该装置的造粒效果效率低下。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污泥挤压造粒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污泥挤压造粒系统不能够对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泥的质地不够均匀,造粒效果效率低下,挤压出料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包括机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气缸,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边侧设置有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位于机壳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位于机壳内部,并且搅拌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有第一传动盘,且第一传动盘的外侧连接有皮圈,并且搅拌杆上的第一传动盘通过皮圈与第一螺杆上的第一传动盘相互连接,所述机壳顶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机壳的底部连接有输料管,且机壳固定于支架,所述输料管贯穿设置于支架上,且输料管上安装有插板阀,所述输料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杆端固定有第二传动盘,所述第二传动盘的外侧连接有皮带,且第二螺杆上的第二传动盘通过皮带与传动杆上的第二传动盘相互连接,并且传动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输料管的端部安装有出料器,且出料器的外侧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顶部与气缸的下端相互连接,且气缸安装于机壳的边侧。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设计为漏斗状结构,且进料斗与机壳构成焊接的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与机壳贯穿连接,且搅拌杆与第一螺杆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皮圈与滚轮相互贴合设置,且皮圈的横截面设计为“L”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关于输料管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输料管的内部设计为横置的“8”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料器与输料管构成螺栓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且出料器设计为多孔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能够对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泥的质地均匀,造粒效率较高,挤压出的颗粒较为均匀;
1.搅拌杆能够对污泥进行搅拌,搅拌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搅拌杆垂直分布,使第一螺杆能够对沉积在机壳底部的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泥的质地更加均匀;
2.第二螺杆关于输料管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能够提升污泥运输的速率,第二螺杆的转动能够对污泥进行挤压,使污泥从出料器中挤出,使污泥的出料的颗粒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螺杆安装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进料斗;3、第一电机;4、搅拌杆;5、第一传动盘;6、皮圈;7、第一螺杆;8、固定块;9、固定杆;10、滚轮;11、输料管;12、支架;13、插板阀;14、第二螺杆;15、第二传动盘;16、皮带;17、传动杆;18、第二电机;19、出料器;20、刀片;2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包括机壳1、进料斗2、第一电机3、搅拌杆4、第一传动盘5、皮圈6、第一螺杆7、固定块8、固定杆9、滚轮10、输料管11、支架12、插板阀13、第二螺杆14、第二传动盘15、皮带16、传动杆17、第二电机18、出料器19、刀片20和气缸21,机壳1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2,且进料斗2的边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并且第一电机3位于机壳1的上方,第一电机3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杆4,且搅拌杆4位于机壳1内部,并且搅拌杆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杆7,搅拌杆4上固定有第一传动盘5,且第一传动盘5的外侧连接有皮圈6,并且搅拌杆4上的第一传动盘5通过皮圈6与第一螺杆7上的第一传动盘5相互连接,机壳1顶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杆9,并且固定杆9上安装有滚轮10,机壳1的底部连接有输料管11,且机壳1固定于支架12,输料管11贯穿设置于支架12上,且输料管11上安装有插板阀13,输料管1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杆14,且第二螺杆14的杆端固定有第二传动盘15,第二传动盘15的外侧连接有皮带16,且第二螺杆14上的第二传动盘15通过皮带16与传动杆17上的第二传动盘15相互连接,并且传动杆17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电机18,输料管11的端部安装有出料器19,且出料器19的外侧设置有刀片20,刀片20顶部与气缸21的下端相互连接,且气缸21安装于机壳1的边侧;
进料斗2设计为漏斗状结构,且进料斗2与机壳1构成焊接的一体化结构,方便进料防止污泥从进料斗2四周散落,使进料斗2与机壳1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使进料斗2不会从机壳1上发生掉落;
搅拌杆4与机壳1贯穿连接,且搅拌杆4与第一螺杆7相互垂直设置,使搅拌杆4能对机壳1的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泥的质地更加均匀,使搅拌杆4与第一螺杆7的运动相对独立,第一螺杆7能够沉积在机壳1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将污泥搅拌的更加均匀;
皮圈6与滚轮10相互贴合设置,且皮圈6的横截面设计为“L”字型结构,使皮圈6不会与机壳1直接接触,从而造成皮圈6的磨损,影响皮圈6的传动效率,滚轮10能够随着皮圈6的转动进行转动,且滚轮10对皮圈6具有导向作用,使皮圈6能够与搅拌杆4上的第一传动盘5和第一螺杆7上的第一传动盘5连接,组成完整的传动结构;
第二螺杆14关于输料管1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输料管11的内部设计为横置的“8”字型结构,使2个第二螺杆14的转动能够对污泥进行输送,从而提升该装置的输料速率,使输料管11内部的形状,能够贴合2个第二螺杆14的形状;
出料器19与输料管11构成螺栓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且出料器19设计为多孔状结构,方便根据造粒的需要对出料器19进行拆卸和更换,方便物料从出料器19上的孔洞出料,从而获得污泥颗粒。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时,首先根据图1,将需要进行造粒的污泥由进料斗2投入机壳1的内部,开启机壳1上的第一电机3,使第一电机3带动搅拌杆4转动,使搅拌杆4能够对机壳1内部的污泥进行搅拌,使机壳1内部的质地更加均匀,搅拌杆4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7上的第一传动盘5通过皮圈6与搅拌杆4上的第一传动盘5相互连接,使搅拌杆4和第一螺杆7能够同步转动,令电机进行正反装交替运动,使沉积在机壳1底部的污泥得到充分的搅拌,使污泥质地均匀;
根据图1-4,皮圈6的外表面与滚轮10相互贴合,滚轮10对皮圈6具有导向作用,使皮圈6能够将搅拌杆4上的第一传动盘5和第一螺杆7上的第一传动盘5连接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传动结构,滚轮10安装于固定杆9上,固定杆9通过固定块8安装于机壳1上,使滚轮10的位置固定;
开启位于输料管11上的插板阀13,同时使第一电机3正向转动,使第一螺杆7将污泥输送到输料管11内,输料管11贯穿设置在支架12上,且支架12对机壳1具有承载作用;
开启第二电机18,使第二电机18上的传动杆17转动,传动杆17上的第二传动盘15通过皮带16与第二螺杆14上的第二传动盘15相互连接,使第二螺杆14转动,第二螺杆14的转动能够对污泥进行挤压,将污泥从输料管11端部的出料器19挤出,开启机壳1外壁的气缸21,使气缸21推动刀片20下降,对出料器19上的污泥进行切割,以获得污泥颗粒。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包括机壳(1)、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8)和气缸(2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固定有进料斗(2),且进料斗(2)的边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并且第一电机(3)位于机壳(1)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3)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杆(4),且搅拌杆(4)位于机壳(1)内部,并且搅拌杆(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杆(7),所述搅拌杆(4)上固定有第一传动盘(5),且第一传动盘(5)的外侧连接有皮圈(6),并且搅拌杆(4)上的第一传动盘(5)通过皮圈(6)与第一螺杆(7)上的第一传动盘(5)相互连接,所述机壳(1)顶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杆(9),并且固定杆(9)上安装有滚轮(10),所述机壳(1)的底部连接有输料管(11),且机壳(1)固定于支架(12),所述输料管(11)贯穿设置于支架(12)上,且输料管(11)上安装有插板阀(13),所述输料管(1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杆(14),且第二螺杆(14)的杆端固定有第二传动盘(15),所述第二传动盘(15)的外侧连接有皮带(16),且第二螺杆(14)上的第二传动盘(15)通过皮带(16)与传动杆(17)上的第二传动盘(15)相互连接,并且传动杆(17)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电机(18),所述输料管(11)的端部安装有出料器(19),且出料器(19)的外侧设置有刀片(20),所述刀片(20)顶部与气缸(21)的下端相互连接,且气缸(21)安装于机壳(1)的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设计为漏斗状结构,且进料斗(2)与机壳(1)构成焊接的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4)与机壳(1)贯穿连接,且搅拌杆(4)与第一螺杆(7)相互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6)与滚轮(10)相互贴合设置,且皮圈(6)的横截面设计为“L”字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14)关于输料管(1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输料管(11)的内部设计为横置的“8”字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器(19)与输料管(11)构成螺栓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且出料器(19)设计为多孔状结构。
CN201822179457.XU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Active CN209501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9457.XU CN209501612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9457.XU CN209501612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1612U true CN209501612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9457.XU Active CN209501612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1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9477A (zh)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CN207562750U (zh) 一种肥料造粒机
CN106044083A (zh) 一种螺旋送料器
CN202803574U (zh) 双滚筒筛式物料筛分装置
CN209501612U (zh) 一种新型污泥挤压造粒系统
CN203877544U (zh) 一种兰炭筛分装车装置
CN113145014A (zh) 一种干法造粒系统
CN206011502U (zh) 一种环槽式橡胶原料清洗装置
CN210584833U (zh) 一种姜茶生产用摇摆颗粒机
CN207465826U (zh) 一种塑料颗粒双螺杆挤出机的自动加料装置
CN206720357U (zh) 具有直通和旁通功能的堆取料设备
CN206716421U (zh) 煤原料筛分破碎装置
CN106670106A (zh) 一种食品原料筛分机
CN201506630U (zh) 一种皮带运输机卸料装置
CN108455235A (zh) 一种物料布料传送装置
CN204607110U (zh) 马铃薯待烘干淀粉螺旋输送机
CN205471454U (zh) 一种输送机
CN209682861U (zh) 一种具有循环挤压结构的挤出机
CN207671218U (zh) 一种物料布料传送装置
CN208406913U (zh) 干法造粒装置
CN208757990U (zh) 一种有机肥一体式筛分机
CN106429248A (zh) 圆柱形钢壳的自动化供料设备
CN101693489A (zh) 一种皮带运输机卸料装置
CN206716076U (zh) 糯米粉大颗粒超微粉碎循环回收装置
CN206927159U (zh) 一种刮板机余料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