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7487U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7487U
CN209487487U CN201920373297.4U CN201920373297U CN209487487U CN 209487487 U CN209487487 U CN 209487487U CN 201920373297 U CN201920373297 U CN 201920373297U CN 209487487 U CN209487487 U CN 20948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hard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dhesive layer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32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锦涛
高松
任伟杰
王会
邱林林
郑小红
侯洁白
吴伟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32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7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38Bonding interfaces outside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01L2224/83385Shape, e.g. interlocking featur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包括:硬质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板上的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远离所述硬质基板的一侧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硬质基板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所示第一粘结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避免柔性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发生卷曲,造成对柔性显示面板产生损伤,降低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背景技术
由于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轻薄便携、耐弯折的特点,并且具有设计美感,对于其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柔性显示面板在制作时,经切割工艺切割为一个个独立的柔性显示面板时,柔性显示面板容易发生卷曲,影响后续显示面板的运输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以避免柔性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发生卷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包括:
硬质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板上的第一粘结层;
所述第一粘结层远离所述硬质基板的一侧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
所述硬质基板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
可选的,所述硬质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硬质基板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粗糙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Ra大于或等于2微米。
可选的,所述硬质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粘结层的第二表面的粗糙度Ra小于1微米。
可选的,所述硬质基板包括硬质基板本体和粘结力增强结构。
可选的,所述粘结力增强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板本体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的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的粘度大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粘度;或者,所述粘结力增强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板本体的邻近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梯形、三角形和半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的材质为树脂胶。
可选的,所述硬质基板本体的材料为塑料、金属或玻璃。
可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硬质基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硬质基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承载器具,由于硬质基板硬度较大,柔性显示面板粘附到第一粘结层后,由于硬质基板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避免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卷曲,并且通过设置粘结力增强结构使第一粘结层与硬质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第一粘结层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使得柔性显示面板便于与承载器具分离,不会对柔性显示面板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承载器具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目前柔性可折叠显示技术越来越受大众用户的青睐,而且相关技术的开发也备受面板制造厂商的重视,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柔性显示面板在制备过程中,经过切割等工艺后,柔性显示面板容易发生卷曲,卷曲的柔性显示面板在运输或测试过程中,容易导致边角压伤或压接不便等问题,进而导致柔性显示面板损伤,此外,在显示面板制备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次对位的过程,对位的过程中需要识别对位标识,柔性显示面板的卷曲问题会导致对位标识抓取不准,影响后续工程过程,进而影响产品的良率。
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使柔性显示面板在承载器具上舒展粘黏在承载器具上,并且柔性显示面板与承载器具之间的黏附力比较小,在使柔性显示面板不发生卷曲的情况下,还能够使柔性显示面板与承载器具之间方便分离并且不会对柔性显示面板产生损伤。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承载器具包括:硬质基板10和设置于硬质基板10上的第一粘结层20;第一粘结层20远离硬质基板10的一侧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30;硬质基板10与第一粘结层20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第一粘结层20与柔性显示面板30之间的粘结强度。
其中,硬质基板10采用硬度较大、不易弯曲的材料,柔性显示面板30在切割完成后,放置于第一粘结层20上,由于硬质基板10硬度较大,在硬质基板10的支撑作用下,柔性显示面板30粘附到第一粘结层20后,由于第一粘结层20具有一定的粘着力,可有效避免柔性显示面板30发生卷曲。第一粘结层20与硬质基板10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第一粘结层20与柔性显示面板30之间的粘结强度,使得柔性显示面板30便于与承载器具分离。第一粘结层20可以采用粘度较小的胶,避免取下柔性显示面板30时破坏柔性显示面板30,或者第一粘结层20残留于柔性显示面板30。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由于硬质基板硬度较大,在硬质基板的支撑作用下,柔性显示面板粘附到第一粘结层后,可有效避免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卷曲,并且通过设置粘结力增强结构使第一粘结层与硬质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第一粘结层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使得柔性显示面板便于与承载器具分离,并且能够避免取下柔性显示面板时破坏柔性显示面板,或者第一粘结层残留于柔性显示面板。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硬质基板10靠近第一粘结层20的表面为第一表面11,柔性显示面板30靠近硬质基板10的表面为第三表面13,第一表面11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粗糙度。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表面11的粗糙度大于第三表面13的粗糙度来使第一粘结层20与硬质基板10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第一粘结层20与柔性显示面板30之间的粘结强度,这样设置工艺简单,且无需增加其他结构,降低了承载器具的制作成本。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的粗糙度Ra大于或等于2微米。这样设置,保证了硬质基板10与第一粘结层20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避免第一粘结层20与硬质基板10之间的粘结强度不足导致第一粘结层剥离硬质基板。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硬质基板10远离第一粘结层20的第二表面12的粗糙度Ra小于1微米。具体的,柔性显示面板30在进行后续测试放置到测试平台上时,需要负压吸附柔性显示面板30的下表面,通过设置第二表面12的粗糙度较小,使得柔性显示面板30与承载器具一同放到测试平台上吸附器具吸附第二表面12时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这样设置,在保证第二表面12较小的粗糙度的同时降低了工艺难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硬质基板10包括硬质基板本体101和粘结力增强结构,粘结力增强结构为设置于硬质基板本体101与第一粘结层20之间的第二粘结层40;第二粘结层40的粘度大于第一粘结层20的粘度。
具体的,第二粘结层40可以采用粘度较大的胶,来增大第一粘结层20与硬质基板10之间的粘附强度。通过设置第二粘结层40作为粘结力增强结构仅需增加一次涂胶工艺,工艺简单。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粘结力增强结构为设置于硬质基板本体101邻近第一粘结层20的表面的凹槽110。
具体的,通过在硬质基板本体101邻近第一粘结层20的表面设置凹槽110,增大了硬质基板10与第一粘结层20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硬质基板10与第一粘结层20之间的粘结强度。凹槽110的个数与大小可以根据硬质基板本体101邻近第一粘结层20的表面的尺寸以及第一粘结层20与硬质基板10的粘结强度要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凹槽110的开口相对于凹槽110的底部小,如图3所述,凹槽110设置为梯形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硬质基板10与第一粘结层20之间的粘结强度。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3-图5,凹槽11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凹槽110的形状为梯形、三角形和半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凹槽110的形状还可以为矩形、五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为锯齿形等形状,也可以为上述形状的组合形状,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20的材质为树脂胶。
具体的,树脂胶粘结强度较小,便于柔性显示面板30与承载器具分离,并且树脂胶价格便宜,降低了承载器具的制作成本。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硬质基板本体101的材料为塑料、或金属、或玻璃。
具体的,硬质基板本体101可以采用铁等硬度较大的金属,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硬质材料,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设置硬质基板本体101采用的材料为塑料、或金属、或玻璃等材料,在保证硬质基板本体101具有较大硬度的同时,由于上述材料价格较为便宜,进一步降低了承载器具的制作成本。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20和硬质基板10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这样设置,使得第一粘结层20与硬质基板10的接触面积更大,粘结强度更大,且通过设置第一粘结层20和硬质基板10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使得第一粘结层20在边缘处与硬质基板10的粘结效果更好,可有效避免第一粘结层20与硬质基板10分离。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20和硬质基板10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具体的,第一粘结层20和硬质基板10的形状可以根据柔性显示面板30的形状进行设定。第一粘结层20和硬质基板10的大小也可以根据柔性显示面板30的大小进行设定。可以设定第一粘结层20和硬质基板10的尺寸略大于柔性显示面板30的尺寸,在柔性显示面板30与承载器具之间预留一定的区域,使柔性显示面板30全部黏附于承载器具上,能够避免对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或边角造成损伤,预留区域的大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承载器具的平面图,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6,以柔性显示面板30为矩形,第一粘结层20和硬质基板10的形状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柔性显示面板30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H1和L1,承载器具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H2和L2,承载器具的长边与柔性显示面板30的长边之间可以预留第一尺寸D1,承载器具的短边与柔性显示面板的短边之间可以预留第二尺寸D2,其中,第一尺寸D1和第二尺寸D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示例性的,L1和H1分别为136.08mm和68.04mm时,L2和H2可以分别为156.08mm和88.04mm,D1和D2可以均为10mm。
另外,当柔性显示面板30为圆形时,硬质基板10和第一粘结层20可以为圆形,可以设置硬质基板10和第一粘结层20的直径大于柔性显示面板30的直径一预设数值。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替代和结合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质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板上的第一粘结层;
所述第一粘结层远离所述硬质基板的一侧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
所述硬质基板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大于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硬质基板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粗糙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粗糙度Ra大于或等于2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粘结层的第二表面的粗糙度Ra小于1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板包括硬质基板本体和粘结力增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力增强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板本体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的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的粘度大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粘度;或者,
所述粘结力增强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硬质基板本体的邻近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梯形、三角形和半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材质为树脂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板本体的材料为塑料、金属或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硬质基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硬质基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CN201920373297.4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Active CN20948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3297.4U CN209487487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3297.4U CN209487487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7487U true CN209487487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4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3297.4U Active CN209487487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7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9006A (zh) * 2020-12-10 2021-04-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面板的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9006A (zh) * 2020-12-10 2021-04-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面板的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9286B (zh) 一种双面胶体及移动终端
EP1775119A3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for hard disk drive, and hard disk drive using th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for hard disk drive
CN209487487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器具
JP2009117594A (ja) 薄膜熱拡散シート
CN201715194U (zh) 一种电子产品固定座
CN213570283U (zh)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
JP3203955U (ja)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保護シート
JP3133613U (ja) カップホルダー
CN210227236U (zh) 脚趾甲双面贴
CN112159633A (zh)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
JP5685746B2 (ja) 貼付シート
US20040202859A1 (en) Easy-to-use patch
CN221129114U (zh) 一种人工甲体用双面胶及人工甲体组件
CN212219274U (zh) 一种用于手机贴膜的贴合器
CN202499836U (zh) 防滑贴和带防滑贴的电子产品
JP3153855U (ja) フィルム付きメモシート
US20150044427A1 (en) Label
CN219524378U (zh) 一种贴膜组件及贴膜辅助工具
CN210063886U (zh) 一种和组合膜配套使用的贴膜机
CN214505650U (zh) 一种新型电池包裹膜
CN219790636U (zh) 一种助贴器及贴膜装置
CN220010218U (zh) 一种应用于贴膜辅助工具的拉条结构
CN221071375U (zh) 便于撕扯的点胶式贴纸及层叠结构
CN215852883U (zh) 复合封口膜及利用其的饮料杯
WO2015111436A1 (ja) 接着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