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7170U - 绝缘线及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绝缘线及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7170U
CN209487170U CN201920285030.XU CN201920285030U CN209487170U CN 209487170 U CN209487170 U CN 209487170U CN 201920285030 U CN201920285030 U CN 201920285030U CN 209487170 U CN209487170 U CN 20948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insulated wire
layer
protective layer
co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50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洪滔
林锡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ULTRAVI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7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线及变压器,绝缘线包括导芯、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保护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第一绝缘层包覆于导芯的外周壁上;第二绝缘层包覆于第一绝缘层的外周壁上;第一保护层包覆于第二绝缘层的外周壁上;第三绝缘层包覆于第一保护层的外周壁上;第四绝缘层包覆于第三绝缘层的外周壁上;第二保护层包覆于第四绝缘层的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在第一保护层的外周壁上增设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这三层的有效结合,能够起到绝缘和保护导芯的作用,使得绝缘线在安装时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可以直接进行焊锡操作,这就可以实现绝缘线安装的自动化操作。

Description

绝缘线及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线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因其层次感好、画质细腻、色彩更鲜艳更逼真等优点而成为了电视机产品的新生宠儿。为追求效率更高,厚度更薄,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目标,现有液晶电视机内部板卡通常使用高频开关电源加硬件主板组合而成的结构或三合一板卡(开关电源与主板集合在一块板卡上)结构,其中的高频开关电源中变压器除了具有电压变换功能,还兼具绝缘隔离与功率传送功能。
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高频开关变压器主要包括绕线骨架,置于绕线骨架上的磁芯及置于磁芯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但是现有的开关变压器,虽然其开关电源具有高度低、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等的优点,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生产工艺复杂,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各级绕组的导线的引线端通常必须采用增加铁氟龙套管进行绝缘隔离,即便采用三层绝缘线作为绕组导线,但在焊锡时,三层绝缘线遇到高温胶带也会烫伤卷起,使得三层绝缘线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若采用在三层绝缘线套设铁氟龙套管的方式,那么会导致三层绝缘线的安装无法采用机器作业,降低了生产效率低,提高了生产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线及变压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绝缘线上需要套设铁氟龙套管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线,包括导芯、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保护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芯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保护层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三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周壁上;所述第四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保护层包覆于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均为PET加强耐压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层为PA耐磨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厚度和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厚度均为0.02mm~0.0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为0.04mm~0.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为PET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PET耐压绝缘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为PA尼龙耐磨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由于在导芯的外周壁上依次包覆有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保护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其中在第一保护层的外周壁上增设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这三层的有效结合,能够起到绝缘和保护导芯的作用,使得绝缘线在安装时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可以直接进行焊锡操作,即在进行焊锡操作时,产生的高温在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的阻隔下不会导致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保护层烫伤卷起,如此就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进行焊接,也能够实现在自动化设备中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由于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故绝缘线的安装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包括骨架和上述绝缘线,所述绝缘线绕设于所述骨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包括连接柱、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上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绝缘线绕设于所述连接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插接针脚和若干个第二插接针脚,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分别安装于所述下固定板的相对两侧面上,且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均均匀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均包括插接段和与所述插接段的端部相连的接线段,所述插接段和所述接线段垂直设置,所述插接段背向所述接线段的端部插入所述下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绝缘线的端部与所述接线段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插接针脚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线槽,各所述第一导线槽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接针脚之间,所述下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二插接针脚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线槽,各所述第二导线槽分别位于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插接针脚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由于使用了上述的绝缘线,在第一保护层的外周壁上增设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这三层的有效结合,能够起到绝缘和保护导芯的作用,使得绝缘线在安装时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可以直接进行焊锡操作,即在进行焊锡操作时,产生的高温在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保护层的阻隔下不会导致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保护层烫伤卷起,如此就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进行焊接,也能够实现在自动化设备中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由于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故绝缘线的安装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的骨架的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的骨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的骨架的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的截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绝缘线 11—导芯 12—第一绝缘层
13—第二绝缘层 14—第一保护层 15—第三绝缘层
16—第二保护层 17—第四绝缘层 20—骨架
21—连接柱 22—上固定板 23—下固定板
24—第一插接针脚 25—第二插接针脚 26—绕线柱
30—三层绝缘线 40—漆包线 50—胶带
231—第一导线槽 241—插接段 242—接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线10,包括导芯11、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3、第一保护层14、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所述第一绝缘层12包覆于所述导芯11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绝缘层13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2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保护层14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3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三绝缘层15包覆于所述第一保护层14的外周壁上;所述第四绝缘层17包覆于所述第三绝缘层15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保护层16包覆于所述第四绝缘层17的外周壁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由于在导芯11的外周壁上依次包覆有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3、第一保护层14、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其中在第一保护层14的外周壁上增设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这三层的有效结合,能够起到绝缘和保护导芯11的作用,使得绝缘线10在安装时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可以直接进行焊锡操作,即在进行焊锡操作时,产生的高温在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的阻隔下不会导致第一保护层14、第二绝缘层13以及第一绝缘层12烫伤卷起,如此就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进行焊接,也能够实现在自动化设备中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由于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故绝缘线10的安装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摆脱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工活单轴绕线机进行绕线作业,从而实现自动化进行绕线作业,从而提高绕线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线10完全可以实现不用铁氟龙进行绝缘隔离,实现自动化绕生产作业,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与三层绝缘线30进行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包膜进行绝缘的该方式相比克服了三层绝缘线30进行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包膜存在的包膜不均、随意性大、易松散、不稳定、尤其是温度的变化带来使用性能、外观的变化大的缺点,这就导致三层绝缘线30进行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包膜所得到的产品在锡焊时易于产生烫伤卷起的问题,从而使得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包膜所得到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上还设有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使用性能和外观的比较较小,解决了三层绝缘线30进行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包膜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绝缘线10先将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3和第一保护层14同时包覆在导芯11上,然后再将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同时包覆在第一保护层14上,该加工方式与现有一层一层的包覆方式相比,对导芯11的伤害小。
进一步地,在第三绝缘层15上还增设有第四绝缘层17,通过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的相互配合,使得绝缘线10具有良好的强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层15和所述第四绝缘层17均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加强耐压绝缘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的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均采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塑料、树脂添加剂、增韧剂混合材料制成,以使得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以及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起到保护导芯11、第一层绝缘层、第二绝缘层13以及第一保护层14的目的,且增设两层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加强耐压绝缘层也能够提高整个绝缘线10的抗高温能力,从而避免在锡焊时绝缘线10出现烫伤卷起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三绝缘层15采用挤出的方式包覆在第一保护层14的外周壁上,使得第三绝缘层15和第一保护层14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加强导芯11与外部的绝缘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16为PA(Polyamide)耐磨保护层。
具体地,第二保护层16采用PA(Polyamide)塑料制成,以使得第二保护层16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提高整个绝缘线10的耐磨性,且进一步地加强对导芯11、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3、第一保护层14、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的保护作用,使得整个绝缘线1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强度,有利于增加整个绝缘线1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层15的厚度和所述第四绝缘层17的厚度均为0.02mm~0.03mm。
具体地,第三绝缘层15的厚度设置在0.02mm~0.03mm之间,使得绝缘线1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强度,若将第三绝缘层15的厚度设置的过小,第三绝缘层15的易于损坏,从而起不到良好的绝缘作用,若将第三绝缘层15的厚度设置的过大,从而使得整个绝缘线10的截面尺寸过大,不利于绝缘线10的绕制;第四绝缘层17的厚度设置在0.02mm~0.03mm之间,使得绝缘线1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强度,若将第四绝缘层17的厚度设置的过小,第四绝缘层17的易于损坏,从而起不到良好的绝缘作用,若将第四绝缘层17的厚度设置的过大,从而使得整个绝缘线10的截面尺寸过大,不利于绝缘线10的绕制。
进一步地,第三绝缘层15的厚度可以为0.02mm、0.021mm、0.022mm、0.023mm、0.024mm、0.025mm、0.026mm、0.027mm、0.028mm、0.029mm或0.03mm。
进一步地,第四绝缘层17的厚度可以为0.02mm、0.021mm、0.022mm、0.023mm、0.024mm、0.025mm、0.026mm、0.027mm、0.028mm、0.029mm或0.03mm。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16的厚度为0.04mm~0.05mm。
具体地,第二保护层16的厚底设置在0.04mm~0.05mm之间,增加整个五层保护层的强度,也增加了整个绝缘线10的厚度,使得绝缘线10在焊锡时导芯11外包覆的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3、第一保护层14、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不易烫伤卷起,提高了整个绝缘线10耐热性,且能够避免了导芯11的外露,从而确保了整个绝缘线1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若将第二保护层16的厚度设置的过小,第二保护层16的易于损坏,从而起不到对第四绝缘层17的保护作用;若将第二保护层16的厚度设置的过大,从而使得整个绝缘线10的截面尺寸过大,不利于绝缘线10的绕制。
进一步地,第二保护层16的厚度可以为0.04mm、0.041mm、0.042mm、0.043mm、0.044mm、0.045mm、0.046mm、0.047mm、0.048mm、0.049mm或0.05mm。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12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13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耐压绝缘层;所述第一保护层14为PA(Polyamide)尼龙耐磨保护层。
具体地,在导芯11外设置第一绝缘层12能够避免导芯11的外露,同时也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导芯11出现漏电的情况,而在第一绝缘层12外设置第二绝缘层13,进一步地增加整个绝缘线10的绝缘性,同时,在第二绝缘层13的外设置第一保护层14,第一保护层14起到保护导芯11、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13的作用,从而避免外部部件直接损坏第二绝缘层13、第一绝缘层12或者导芯11导致绝缘线10出现漏电等情况,甚至出现断裂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层12由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塑料制成,由于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性能,因此,能够避免导芯11的电传递给外部部件上从而穿线漏电的情况,增加了整个绝缘线10的绝缘性;第二绝缘层13由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塑料制成,由于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压性,因此,第二绝缘层13包覆在第一绝缘层12上不仅能够提高整个绝缘线10的绝缘性,而且在绝缘线10受到压力或者变形时,第二绝缘层13能够对第一绝缘层12和导芯11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第二绝缘层13上包覆由PA(Polyamide)塑料制成的第一保护层14,起到保护第二绝缘层13、第一绝缘层12和导芯11的目的,提高绝缘线10的耐磨性,从而避免在使用的过程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13由于外部部件的摩擦,从而使得导芯11外露,提高整个绝缘线10的绝缘性、强度以及耐磨性。
更进一步地,导芯11为金属导漆包线40铜线或者祼铜线,由于铜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使得整个绝缘线10具有的良好的导电性。
更进一步地,其中第一绝缘层12采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塑料制成,采取挤出方式包覆到导芯11上,起到对导芯11的绝缘作用,其厚度为边0.05mm~0.07mm;第二绝缘层13为加强绝缘阻燃层,采用的材料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BT、树脂添加剂、增韧剂混合材料制成,采取挤出方式包覆到第一绝缘层12上,起到对第一绝缘层12加强绝缘作用,其厚度为单边0.05mm~0.07mm;第三绝缘层12为加强型PA(Polyamide)材料,起到对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3和导芯11的保护作用,其厚度为单边0.05mm~0.06mm。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包括骨架20和上述绝缘线10,所述绝缘线10绕设于所述骨架20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由于使用了上述的绝缘线10,在第一保护层14的外周壁上增设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这三层的有效结合,能够起到绝缘和保护导芯11的作用,使得绝缘线10在安装时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可以直接进行焊锡操作,即在进行焊锡操作时,产生的高温在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层16的阻隔下不会导致第一保护层14、第二绝缘层13以及第一绝缘层12烫伤卷起,如此就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进行焊接,也能够实现在自动化设备中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由于无需采用铁氟龙套管,故绝缘线10的安装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骨架20外依次绕设有一组漆包线40、一组三层绝缘线30、一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一组三层绝缘线30和一组漆包线40,两组三层绝缘线30作为两个辅助绕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作为副边输出绕组,三层绝缘线30实际也可以用漆包线40替代,这样绕设的目的能够省去辅助绕组与原边主绕组间的胶带50,且能够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起到保护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三层绝缘线30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之间设有胶带50,胶带50起到保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三层绝缘线30以及漆包线40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骨架20包括连接柱21、上固定板22和下固定板23,所述上固定板22和所述下固定板23分别与所述连接柱21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柱21的轴线与所述上固定板22垂直设置,所述上固定板22和所述下固定板23平行设置;所述绝缘线10绕设于所述连接柱21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绕设在连接柱21的上,上固定板22和下固定板2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的绕设的轴向进行限制作用,避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绕设处连接柱21,也能够避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的从连接柱21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骨架20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插接针脚24和若干个第二插接针脚25,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24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25分别安装于所述下固定板23的相对两侧面上,且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24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25均均匀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24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25均包括插接段241和与所述插接段241的端部相连的接线段242,所述插接段241和所述接线段242垂直设置,所述插接段241背向所述接线段242的端部插入所述下固定板23的侧面;所述绝缘线10的端部与所述接线段242电性连接。
具体地,下固定板23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插接针脚24和第二插接针脚25,且第一插接针脚24和第二插接针脚25均呈“L”字型结构,“L”字型结构针脚从所述骨架20侧面垂直引出形成插接式结构,该结构的通用性强,可进一步压缩材料成本,更大限度地缩小骨架20与变压器的电路板安装所占用的电路板的面积,使得整个变压器的结构更为紧凑,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插接部的一端与下固定板23固定连接,且插接部沿水平直线朝下固定板23外延伸,插接部的另一端垂直朝下弯折延伸形成接线段242,这就使得插接部与接线段242形成“L”字型结构。
更进一步地,插接部与接线段242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的方式连接,这能够减小插接部与接线段242的连接处之间的应力,增加插接部与接线段242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下固定板23靠近所述第一插接针24脚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线槽231,各所述第一导线槽231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接针脚24之间,所述下固定板23靠近所述第二插接针脚25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线槽(图未示),各所述第二导线槽分别位于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插接针脚25之间。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卡接在第一导线槽231或者第二导线槽中,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的安装位置满足安装距离的要求;另一方面第一导线槽231或者第二导线槽能够有效地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避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的收线和绕线的过程中由于再受力而出现松动的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与接线段242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绕组过满而导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与磁芯直接接触的风险。
进一步地,下固定板23背向连接柱21的端面与各第一插接针脚24和各第二插接针脚25所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绕线柱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的末端穿过第一导线槽231或者第二导线槽后,再绕设在绕线柱26,最后再与接线段242焊接连接。在绕线柱26上缠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的有效长度,防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在与接线段242在焊接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发生损坏时,导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线10在与接线段242安装距离不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绝缘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芯;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芯的外周壁上;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周壁上;
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周壁上;
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周壁上;
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外周壁上;
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包覆于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外周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均为PET加强耐压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为PA耐磨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厚度和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厚度均为0.02mm~0.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为0.04mm~0.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为PET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PET耐压绝缘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为PA尼龙耐磨保护层。
7.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绝缘线,所述绝缘线绕设于所述骨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连接柱、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上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绝缘线绕设于所述连接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插接针脚和若干个第二插接针脚,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分别安装于所述下固定板的相对两侧面上,且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均均匀间隔设置;
各所述第一插接针脚和各所述第二插接针脚均包括插接段和与所述插接段的端部相连的接线段,所述插接段和所述接线段垂直设置,所述插接段背向所述接线段的端部插入所述下固定板的侧面;
所述绝缘线的端部与所述接线段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插接针脚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线槽,各所述第一导线槽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接针脚之间,所述下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二插接针脚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线槽,各所述第二导线槽分别位于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插接针脚之间。
CN201920285030.XU 2018-12-04 2019-03-06 绝缘线及变压器 Active CN2094871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07529 2018-12-04
CN201822030752 2018-1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7170U true CN209487170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5030.XU Active CN209487170U (zh) 2018-12-04 2019-03-06 绝缘线及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7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0453A (zh) * 2020-09-30 2021-03-16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流互感器新型二次短接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0453A (zh) * 2020-09-30 2021-03-16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流互感器新型二次短接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5098B (zh) 变压器及该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CN102867625B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变压器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变压器
CN209487170U (zh) 绝缘线及变压器
CN2929928Y (zh) 变压器结构
CN204376551U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3973056A (zh) 分块定子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92623A (zh) 定子电源线出线结构、定子组件及电机
CN105575642B (zh) 一种内设电阻的三相一体式电压互感器
JP2013191499A (ja) リッツ線コイルおよび加熱装置
CN205582719U (zh) 一种内设电阻的三相一体式电压互感器
CN204695941U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
CN204289035U (zh) 变压器
CN105428045B (zh) 高频水冷变压器
CN107123521A (zh) 基于石墨烯导线的电源变压器
CN204155733U (zh) 工业电源用高绝缘高频变压器
CN209281905U (zh) 软连接机构
CN214279763U (zh) 一种轴向双分裂单相干式变压器
CN213815608U (zh) 耐高温高压包覆机构、导电线材及变压器
CN104470015A (zh) 线圈板以及具有其的线圈和线圈盘
CN209216722U (zh) 开关电源变压器
CN206282703U (zh) 电抗器或变压器
CN202332544U (zh) 一种干式串联电抗器的绝缘线包
CN206584803U (zh) 电感器
CN206363856U (zh) 磁感应强度大且性能稳定的扁平线圈
CN106328359B (zh) 一种一次绕组骨架及其生产方法及电压互感器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