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9316U - 轮速感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速感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9316U
CN209479316U CN201821890407.6U CN201821890407U CN209479316U CN 209479316 U CN209479316 U CN 209479316U CN 201821890407 U CN201821890407 U CN 201821890407U CN 209479316 U CN209479316 U CN 209479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ensing device
wheel speed
speed sensing
magnet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904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大宇
黄永森
黄国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O HO MACHINE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O HO MACHINE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O HO MACHINE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LIO HO MACHINE WORK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9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9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轮速感测装置,其应用在前二轮后一轮、及后轮使用碟式煞车的机车、电动机车等车辆的防死锁煞车系统上。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主要包括一磁环座、一磁环、一承载座、一感测元件、以及一信号输出件。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于设计上配合一车轮原先具有的一轮轴、一轮毂、一转向协议单元、以及一制动机构,借此达到节省空间、安装上便利、方便于检测该些零件的状态与位置、以及构成元件数量少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具有高度方便性以及经济性。

Description

轮速感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感应装置,特别指一种轮速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所使用的煞车系统主要为碟式煞车系统与鼓式煞车系统,其利用摩擦力抑制轮胎的转动;进一步地,借由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减少车辆的速度。然而,当车辆速度过快或地面状况不佳时,容易发生轮胎死锁而出现打滑现象,导致车辆失去控制。
防死锁煞车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最早于1958年被英国道路研究实验室应用于车辆上。防死锁煞车系统主要借由电子机构来判断车轮运转下最大静摩擦力的临界点,并借由控制煞车压力以避免因煞车导致轮胎死锁。并且,防死锁煞车系统瞬间增减煞车压力的频率可超过一秒10次以上,其远超过人类掌控煞车的能力。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路面状况、轮胎抓地力的变化等参数,都会通过防死锁煞车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来进行感测。因此,防死锁煞车系统不会因为突发状况或路况的不同,而影响煞车点放能力的精准度。由此可知,轮速传感器于防死锁煞车系统中极为重要。
请参阅图1与图2,为显示现有一种轮速感应装置的立体图与侧视剖面图。如图所示,现有轮速感应装置11’配合安装于一车轮12’与一前叉13’之间;其中,该车轮12’包含一轮圈121’以及穿设于该轮圈121’的一轮轴122’。并且,该轮速感应装置11’包含一套设于该轮轴122’的壳体111’、一设置于该轮圈121’朝向该前叉13’的一侧的安装座112’、一安装于该安装座112’上的感应磁环113’、以及一安装于该壳体111’内侧且与该感应磁环113’相间隔的感应件114’。其中,该感应磁环113’与该感应件114’是利用磁感应原理而计算该车轮12’的旋转圈数,并借此转换为车速信号。
继续参阅图1与图2,使用者为了确保该轮速感应装置11’能正常运作,理论上应该对完成组装后的该感应磁环113’及该感应件114’进行检测,以确认两者彼此的磁感应现象,并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以避免两者的距离过小而影响功能,甚至是互相接触而影响运转。然而,在该轮速感应装置11’组装完成后,由于该感应磁环113’及该感应件114’皆会被该壳体111’所遮蔽,且该感应件114’是安装于该壳体111’上,故除了将整个轮速感应装置11’拆解之外,相当难以对该感应磁环113’及该感应件114’进行检测。况且,就算拆解该轮速感应装置11’,也无法检测组装完成后的该感应磁环113’与该感应件114’之间的距离。再者,由于现有轮速感应装置的设计,在装设该轮速感应装置时需反复确认该些零件的位置同时必须依序设置该些零件,导致其装设以及更换零件上困难重重。
由上述说明可以得知,现有轮速感应装置于实务应用面仍显示出缺陷与不足;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极力加以研究创作,而终于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速感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轮速感测装置,其应用在前二轮后一轮、及后轮使用碟式煞车的机车、电动机车等车辆的防死锁煞车系统上。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主要包括一磁环座、一磁环、一承载座、一感测元件、以及一信号输出件。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于设计上配合一车轮原先具有的一轮轴、一轮毂、一转向协议单元、以及一制动机构,以达到具有节省空间、方便于安装与检测该些零件的状态与位置、以及构成元件数量少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具有高度方便性以及经济性。
为了达成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述轮速感测装置的一实施例,应用于一车辆,并包括:
一磁环座,结合至该车轮的一轮轴;
一磁环,设于该磁环座之上;
一承载座,设于该车轮的一轮毂之上;
一感测元件,设置于该承载座上,并以其一感测端面对该磁环;以及
一信号输出件,设于该承载座上,并电性连接该感测元件外部一主控单元。
进一步,该磁环座形成有一外凸环,且该磁环设于该外凸环的下表面。
进一步,该磁环具有多个凹槽,使得该感测元件在检测该多个凹槽的一位置变化之后,进而借由该信号输出件将感测数据传送至该主控单元。
进一步,该轮毂之上设有一转向协议单元与一制动机构,且该承载座通过该转向协议单元而设于该轮毂之上。
进一步,该轮轴结合有一轮毂轴承单元,且该磁环座设置于该轮毂轴承单元之上。
进一步,该承载座包括:
一连接件,其一端连接至该转向协议单元;以及
一支撑板,连接至该连接件的另一端;其中,该感测元件与该信号输出件设置并固定于该支撑板之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一种轮速感应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现有轮速感应装置的剖面侧视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一立体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一爆炸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二立体图;以及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二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 轮速感测装置
11 磁环座
111 外凸环
12 磁环
13 承载座
131 连接件
132 支撑板
14 感测元件
141 感测端
15 信号输出件
2 车轮
21 轮轴
22 轮毂
23 转向协议单元
24 制动机构
25 轮毂轴承单元
11’ 轮速感应装置
12’ 车轮
13’ 前叉
111’ 壳体
112’ 安装座
113’ 感应磁环
114’ 感应件
121’ 轮圈
122’ 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轮速感测装置,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一立体图。请同时参阅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一爆炸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1应用于一车轮2上,并包括:一磁环座11、一磁环12、一承载座13、一感测元件14、以及一信号输出件15;其中,该磁环座11结合至该车轮2的一轮轴21,且当该轮轴21进行转动时该磁环座11随着该轮轴21进行转动。并且,该磁环12设于该磁环座11之上。再者,该磁环座11形成有一外凸环111,且该磁环12设于该外凸环111的下表面。
继续参阅图4,请参阅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二立体图。并请参阅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的第二爆炸图。如图所示,该感测元件14设置于该承载座13上,且以其一感测端141面对该磁环12。并且,该磁环12具有多个凹槽,使得该感测元件14在检测该多个凹槽的一位置变化之后,进而借由该信号输出件15将感测数据传送至一主控单元。更详细地说明,该承载座13设于该车轮2的一轮毂22之上。
继续参阅图4至图6。如图所示,该轮毂22之上设有一转向协议单元23与一制动机构24,且该承载座13通过该转向协议单元23而设于该轮毂22之上。再者,该轮轴21结合有一轮毂轴承单元25,且该磁环座11设置于该轮毂轴承单元25之上。更详细地说明,该承载座13包括一连接件131以及一支撑板132;其中,该连接件131其一端连接至该转向协议单元23,且该支撑板132连接至该连接件131的另一端。并且,该感测元件14与该信号输出件15即设置并固定于该支撑板132之上。值得说明的是,该感测元件14将感测到的数据借由该信号输出件15传送至该主控单元,令该主控单元得知该车轮2的转动速度与转动情形。须补充说明的是,由于该轮速感测装置1设置且配合于该车轮2原有的该轮毂22、该转向协议单元23、以及该制动机构24,令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1具有节省空间、安装方便、检测方便、以及构成元件数量少等优点。
如此,上述已完整且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的所有立体图,经由上述,吾人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1)不同于现有轮速感应装置具有装设与检测困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主要包括一磁环座、一磁环、一承载座、一感测元件、以及一信号输出件。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该轮速感测装置的设置与设计配合一车轮原先具有的一轮轴、一轮毂、一转向协议单元、以及一制动机构,借此达到节省空间、安装上便利、方便于检测该些零件的状态与位置、以及构成元件数量少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测装置具有高度方便性以及经济性。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轮速感测装置,应用于一车轮,其特征在于,并包括:
一磁环座,结合至该车轮的一轮轴;
一磁环,设于该磁环座之上;
一承载座,设于该车轮的一轮毂之上;
一感测元件,设置于该承载座上,并以其一感测端面对该磁环;以及
一信号输出件,设于该承载座上,并电性连接该感测元件外部一主控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环座形成有一外凸环,且该磁环设于该外凸环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环具有多个凹槽,使得该感测元件在检测该多个凹槽的一位置变化之后,进而借由该信号输出件将感测数据传送至该主控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毂之上设有一转向协议单元与一制动机构,且该承载座通过该转向协议单元而设于该轮毂之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轴结合有一轮毂轴承单元,且该磁环座设置于该轮毂轴承单元之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速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包括:
一连接件,其一端连接至该转向协议单元;以及
一支撑板,连接至该连接件的另一端;其中,该感测元件与该信号输出件设置并固定于该支撑板之上。
CN201821890407.6U 2018-06-15 2018-11-16 轮速感测装置 Active CN2094793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8120U TWM570429U (zh) 2018-06-15 2018-06-15 Wheel speed sensing device
TW107208120 2018-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9316U true CN209479316U (zh) 2019-10-11

Family

ID=65035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90407.6U Active CN209479316U (zh) 2018-06-15 2018-11-16 轮速感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9316U (zh)
TW (1) TWM57042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0429U (zh) 201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7820B2 (en) Brake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measurement variable for a brake force or frictional force acting on a disk brake
EP1749720B1 (en) Wheel action force detection system and wheel action force detection method
JP2004301835A (ja) 力測定のためのセンサ装置
US9827958B2 (en) Sensor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at a wheel of a vehicle, brake system and vehicle therewith and measuring method which can be carried out therewith for measur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and braking method
JP2002350254A (ja) タイヤと道路との間の接触力を測定するための車輪軸受
CN104139698B (zh) 车轮分力检测装置
EP142625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wheel force
US7405554B2 (en) Vehicle wheel speed and acceleration sensor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same
CN103175692A (zh) 车辆动态性能综合测试台及测试方法
CN105849520B (zh) 用于滚动轴承的载荷确定系统
CN103407450A (zh) 轮胎与地面附着系数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975555A (zh) 一种制动器摩擦片磨损程度检测装置
CN103884514A (zh) 一种多功能机动车测量仪及检测方法
CN107117150A (zh) 基于数据融合的车辆防滑控制系统与防滑控制方法
CN209479316U (zh) 轮速感测装置
CN109649082B (zh) 具有双角位置传感器的轮毂组件
WO2005028270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tyre deformations and monitoring system therefor
JP2002316502A (ja) リムホイール、リム組付けタイヤ、タイヤの状態検出装置、abs、車両、タイヤの状態検出方法及びabsの制御方法
JPH0767906B2 (ja) トルクセンシングブレ−キ
KR20140080586A (ko) 차량의 기울기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US5801301A (en) Operating condition detect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
CN101793610B (zh) 一种汽车abs/ebd综合试验系统
CN110243459A (zh) 用于车辆的拖车检测系统
CN207687232U (zh) 一种制动器摩擦片磨损程度检测装置
CN202548138U (zh) Abs信号采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