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3468U -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3468U
CN209463468U CN201821412753.3U CN201821412753U CN209463468U CN 209463468 U CN209463468 U CN 209463468U CN 201821412753 U CN201821412753 U CN 201821412753U CN 209463468 U CN209463468 U CN 209463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box
scald
box cover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27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学强
张春
顾金红
王跃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AOJIN Industrial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igh Gold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igh Gold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igh Gold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27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3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3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3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包括防烫基座、隔板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和内胆,所述外盒呈方形,内胆侧边的顶部与外盒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和内胆之间形成密闭腔室;隔板的横截面介于内胆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卡在内胆中,隔板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顶部四周设有卡边,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和由盒盖主体向外延伸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边相匹配,外盒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上设有注水口,注水口上部盖有硅胶子盖。通过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使用不安全和无法同时加热饭菜的问题,并且使用方便,能循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背景技术
在食品领域,现在有很多自热餐盒,通过拉绳撕开水袋,水与发热包接触后,发热包发热使水变为高温的水蒸气,以通过高温的水蒸气对饭盒中的米饭及菜肴加热,使人们在没有炊具的情况下或者野外环境下,也可以吃上热腾腾而又可口的饭菜。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外盒内加热材料加热食物时,其底部和摆放平台直接接触,易造成摆放平台因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热量内部产生应力而损坏,比如玻璃材料平台会因为吸收热量从骤冷转变为骤热,玻璃材质平台产生碎裂,同时外盒温度极高不方便使用者用手移动,容易烫伤,也不方便用手托住外盒底部直接用餐;另外,由于外盒的大量散热,造成了热量损耗较大,影响到了食品的加热效果。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授权公告为CN207574715U,授权公开日为2018年07月0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烫型中空自热餐盒,由盒盖、外盒、内胆和内盒构成,盒盖、外盒、内胆和内盒是方形结构,外盒、内胆及内盒的上部四周各有向外沿伸的梯状受力支撑面,内胆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最外侧前后左右宽度比外盒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下端前后左右宽度宽,内盒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最外侧前后左右宽度比内胆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下端前后左右宽度宽,内胆放在外盒内部上,内盒放在内胆上,自加热包和水放在内胆内,需加热食品放在内盒内,盒盖盖在外盒的上端。本新型能有效防止热量经外盒烫坏物品和使用者,也能方便使用者随时移动和托起外盒的底部就餐;在同等强度下盒体更轻,能更节约材料;能更快加热内盒内的食物。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饭菜不能同时加热。
(2)使用时把内胆放在外盒上,然后把加热包和水放入内胆内,在内盒内放入需要加热的食物,把内盒放在内胆上,由于放入内盒的时候,加热包与水已经开始反应,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水蒸气所伤。
(3)内胆和外盒是分开的,通过内胆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最外侧和外盒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下端内侧紧密接触,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结合的稳定性,使内胆下部和外盒之间四周形成空气隔绝状态,该餐盒不能长久使用,长久使用后,容易造成隔绝状态不稳定,隔热效果消失。
(4)该餐盒不能循环多次使用,在野外时,需要另外单独存储加热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烫自热餐盒,能有效解决使用不安全和无法同时加热饭菜的问题,并且使用方便,能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烫基座、隔板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和内胆,所述外盒呈方形,内胆侧边的顶部与外盒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和内胆之间形成密闭腔室;隔板的横截面介于内胆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卡在内胆中,隔板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顶部四周设有卡边,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和由盒盖主体向外延伸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边相匹配,外盒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上设有注水口,注水口上部盖有硅胶子盖。
所述注水口位于内胆侧边的上方,所述内胆的内壁设有与注水口位置相对应的凹槽。
所述注水口呈漏斗形,底部连接有漏斗颈,漏斗颈与凹槽相接。
内胆内卡接有多个隔板。
所述盒盖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上部盖有第二硅胶子盖。
所述盒盖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透明子盖,所述凹槽用于存储生石灰袋。
所述隔板与内胆底部间隔一定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通过外盒和内胆之间形成密闭腔室,热传导小,使用时不会烫手;设置隔板,可以将不同的食物放置在隔板上,可以加热的食物种类多,并且可以循环使用该餐盒,更加环保;通过卡扣部与卡边的相匹配,使得盒盖和防烫基座形成相对密闭空间,加热效果好;通过在盒盖上设置注水口,加水方便,使用安全,注水口上部盖有硅胶子盖,避免平时未使用时,灰层进入餐盒。
2、通过在内胆的内壁设置凹槽,且凹槽的位置与注水口相对应,使得水流通过注水口顺着凹槽进入内胆底部,注水效果好,水流不会四溅。
3、漏斗形的注水口使得加水时方便,且水流顺着漏斗颈,流入凹槽,不会发生水流四溅的情况。
4、内胆内卡接有多个隔板,使得同时可以加热多种食物,简单、快捷。
5、所述盒盖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上部盖有第二硅胶子盖,第二硅胶子盖可以灵活使用,关上,盒盖和防烫基座形成相对密闭空间,避免灰层等杂质进入,开启时,便于加热时水蒸气排出。
6、所述盒盖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存储生石灰袋,取用方便且可以存储不止一次使用量的生石灰,便于多次使用;凹槽上设有透明子盖,便于查看剩余生石灰袋的数量,隔绝外部物质对生石灰的影响,例如水。
7、所述隔板与内胆底部间隔一定距离,便于在内胆底部和隔板之间的空间内放入生石灰和水,使反应充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隔板,2、外盒,3、内胆,4、密闭腔室,5、卡边,6、卡扣部,7、盒盖主体,8、注水口,9、硅胶子盖,10、漏斗颈,11、透气孔,12、第二硅胶子盖,13、凹槽,14、透明子盖,15、生石灰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包括防烫基座、隔板1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2和内胆3,所述外盒2呈方形,内胆3侧边的顶部与外盒2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2和内胆3之间形成密闭腔室4;隔板1的横截面介于内胆3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1卡在内胆3中,隔板1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2顶部四周设有卡边5,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7和由盒盖主体7向外延伸的卡扣部6,所述卡扣部6与卡边5相匹配,外盒2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7上设有注水口8,注水口8上部盖有硅胶子盖9。
使用时,将生石灰放置内胆3底部,隔板1卡在内胆3中,将食物放置在隔板1上,盖紧盒盖,使餐盒形成相对密闭空间,避免后期热量散失大;打开硅胶子盖9,往注水口8中添加水,使水与生石灰接触,放出大量热量,同时保持硅胶子盖9开启的状态,使水蒸气能从注水口8散出,避免餐盒炸裂,由于放置食物后,再添加水,更加安全。
当食物放置在隔板1上时,由于有些食物不能与水蒸气直接接触,一接触会影响口感,可以将食物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再放在隔板1上进行加热,并且可以放置各种食物,例如米饭、菜肴或者罐头等。
当自热完成,将餐盒清洗干净即可,可以再次使用。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包括防烫基座、隔板1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2和内胆3,所述外盒2呈方形,内胆3侧边的顶部与外盒2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2和内胆3之间形成密闭腔室4;隔板1的横截面介于内胆3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1卡在内胆3中,隔板1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2顶部四周设有卡边5,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7和由盒盖主体7向外延伸的卡扣部6,所述卡扣部6与卡边5相匹配,外盒2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7上设有注水口8,注水口8上部盖有硅胶子盖9。
为了更好的控制水流,使水不落入食物内,可以将注水口8设置在内胆3侧边的上方,同时在内胆3的内壁设置与注水口8位置相对应的凹槽13,使水流通过注水口8顺着凹槽13流入内胆3底部,与内胆3底部的生石灰进行反应。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包括防烫基座、隔板1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2和内胆3,所述外盒2呈方形,内胆3侧边的顶部与外盒2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2和内胆3之间形成密闭腔室4;隔板1的横截面介于内胆3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1卡在内胆3中,隔板1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2顶部四周设有卡边5,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7和由盒盖主体7向外延伸的卡扣部6,所述卡扣部6与卡边5相匹配,外盒2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7上设有注水口8,注水口8上部盖有硅胶子盖9。
为了更好的控制水流,使水不落入食物内,可以将注水口8设为漏斗形,底部连接漏斗颈10,同时设置在内胆3侧边的上方;在内胆3的内壁设置与注水口8位置相对应的凹槽13,漏斗颈10与凹槽13相接,使水流通过注水口8顺着漏斗颈10流入凹槽13,再顺着凹槽13流入内胆3底部,与内胆3底部的生石灰进行反应,使水流不会四溅。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包括防烫基座、隔板1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2和内胆3,所述外盒2呈方形,内胆3侧边的顶部与外盒2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2和内胆3之间形成密闭腔室4;隔板1的横截面介于内胆3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1卡在内胆3中,隔板1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2顶部四周设有卡边5,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7和由盒盖主体7向外延伸的卡扣部6,所述卡扣部6与卡边5相匹配,外盒2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7上设有注水口8,注水口8上部盖有硅胶子盖9。
为了同时加热更多的食物,内胆3内可以卡接有多个隔板1,将不同的食物放置在不同的隔板1上。当在野外需要加热大量食物时,为了存储生石灰方便,可以在盒盖上表面设有凹槽13,将生石灰袋15放入凹槽13内,按照实际情况取用生石灰袋15,避免单独存储生石灰,使用更加方便,且可以根据需要的热量放置生石灰。
当大量热量来不及从注水口8排出时,可以在盒盖上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上部盖有第二硅胶子盖12,当需要排出水蒸气时,打开第二硅胶子盖12,平时不使用时,关闭第二硅胶子盖12,使餐盒保持干净。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包括防烫基座、隔板1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2和内胆3,所述外盒2呈方形,内胆3侧边的顶部与外盒2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2和内胆3之间形成密闭腔室4;隔板1的横截面介于内胆3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1卡在内胆3中,隔板1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2顶部四周设有卡边5,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7和由盒盖主体7向外延伸的卡扣部6,所述卡扣部6与卡边5相匹配,外盒2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7上设有注水口8,注水口8上部盖有硅胶子盖9。
为了同时加热更多的食物,内胆3内可以卡接有多个隔板1,将不同的食物放置在不同的隔板1上,隔板1与内胆3底部间隔一定距离,使可以放置生石灰和水,使生石灰和水充分反应,并且根据需要的热量多少,来添加生石灰。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烫基座、隔板(1)和盒盖,所述防烫基座包含外盒(2)和内胆(3),所述外盒(2)呈方形,内胆(3)侧边的顶部与外盒(2)相连,侧边向内倾斜,外盒(2)和内胆(3)之间形成密闭腔室(4);隔板(1)的横截面介于内胆(3)最大横截面和最小横截面之间,隔板(1)卡在内胆(3)中,隔板(1)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外盒(2)顶部四周设有卡边(5),所述盒盖包括盒盖主体(7)和由盒盖主体(7)向外延伸的卡扣部(6),所述卡扣部(6)与卡边(5)相匹配,外盒(2)与盒盖卡合固定;所述盒盖主体(7)上设有注水口(8),注水口(8)上部盖有硅胶子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8)位于内胆(3)侧边的上方,所述内胆(3)的内壁设有与注水口(8)位置相对应的凹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8)呈漏斗形,底部连接有漏斗颈(10),漏斗颈(10)与凹槽(13)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内胆(3)内卡接有多个隔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上部盖有第二硅胶子盖(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表面设有凹槽(13),凹槽(13)上设有透明子盖(14),所述凹槽(13)用于存储生石灰袋(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烫自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与内胆(3)底部间隔一定距离。
CN201821412753.3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Active CN209463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2753.3U CN209463468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2753.3U CN209463468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3468U true CN209463468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8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2753.3U Active CN209463468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34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30671A1 (en) Heater device
KR20090009347U (ko) 발열용기
CN208876093U (zh) 一种自热便当火锅装置
CN209463468U (zh) 一种防烫自热餐盒
CN202819981U (zh) 保温电饭盒
KR20140064086A (ko) 식품가열용 일회용 파우치
CN207604609U (zh) 一种自加热餐盒
CN205611995U (zh) 自动加热饭盒
KR200393367Y1 (ko) 식품가열용 일회용 파우치
CN110025187A (zh) 一种密胺钢复合材质的加热保温便携餐碗
KR102268602B1 (ko) 음식포장용기
KR20130006020U (ko) 이중용기
CN205597382U (zh) 一种多功能野营保温饭盒
KR20180106019A (ko) 분리 및 가열 가능한 도시락 용기 세트
CN206750568U (zh) 自热式方便食品盒
CN217865983U (zh) 一种自热食品功能组合盒
CN209436486U (zh) 一种可叠加饭盒
CN211392374U (zh) 一种保温循环利用的饭菜打包盒
CN105476449B (zh) 一种户外便携式加热锅
CN203497423U (zh) 便携式内部燃料加热型套餐罐
US9332595B2 (en) Microwaveable heat retentive container
CN217865982U (zh) 一种自热食品盒
JP2018015513A (ja) ポータブル湯燗器
CN217865984U (zh) 一种食用安全的自热火锅盒
CN214453610U (zh) 一种自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29000 22 Binjiang South Road, Suining Industrial Park, Sichuan, 22

Patentee after: Sichuan GAOJIN Industri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29000 building 22, No. 666, Binjiang South Road, Chuanshan Industrial Park,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GAOJIN INDUSTRIAL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