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8012U -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8012U
CN209458012U CN201822192443.1U CN201822192443U CN209458012U CN 209458012 U CN209458012 U CN 209458012U CN 201822192443 U CN201822192443 U CN 201822192443U CN 209458012 U CN209458012 U CN 20945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nvelope block
dissipating pipe
assembly
tub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24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24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8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包括护板、散热管、散热带、封块Ⅰ及封块Ⅱ;护板位于上下两端,在上下两护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封块Ⅰ,在上下部封块Ⅰ之间分别装配有间隔设置的散热管和封块Ⅱ,且封块Ⅰ、封块Ⅱ均位于散热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在相邻的两散热管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散热带;封块Ⅰ的一侧面为平面与护板装配,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形状尺寸与散热管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封块Ⅱ的两个面均设有形状尺寸与散热管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散热管由至少两个散热管组件并排组合在一起,每个散热管组件两端都设置有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且折弯的两个平面紧密接触。

Description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散热芯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发动机有新的突破,发动机的升功率必须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总功率也逐渐向大功率发展,这就要求整个冷却系统的系统内压有较大的提升,而目前常规汽车用散热器结构强度、承受压力较低。同时随着市场的迅速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加速,对散热器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单一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强,散热性能高的加强型散热芯体;散热管的两端为易失效变形部位,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组件的端部经加工后形成两侧管壁紧密贴合的折弯平面,增加了散热管的壁厚,与封块相互配合后进一步增加了该处的厚度,使该处结构强度大大提升,提高了芯体的整体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包括护板、散热管、散热带、封块Ⅰ及封块Ⅱ;所述护板位于上下两端,在上下两护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封块Ⅰ,在上下部封块Ⅰ之间分别装配有间隔设置的散热管和封块Ⅱ,且封块Ⅰ、封块Ⅱ均位于散热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在相邻的两散热管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散热带;所述封块Ⅰ的一侧面为平面与护板装配,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形状尺寸与散热管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所述封块Ⅱ的两个面均设有形状尺寸与散热管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各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向上往复排列至所需层数,装配后一次性焊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管由至少两个散热管组件并排组合在一起,每个散热管组件两端都设置有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且折弯的两个平面紧密接触。
作为优选,每个散热管组件为单沙漏两孔散热管组件或双沙漏三孔散热管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的为长度L为1-3mm。
作为优选,所述封块Ⅰ与散热管装配的一侧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
作为优选,所述封块Ⅱ与散热管装配的两侧面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承压强度高,结构强度高,结构简单,组装简便,生产效率高,封块和散热管均可作为标准件,根据主机对散热器的要求任意调整芯体的宽度和高度来满足所需的散热量,更加适合现在多变的市场要求。
2)散热管的两端为易失效变形部位,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组件的端部经加工后形成两侧管壁紧密贴合的折弯平面,增加了散热管的壁厚,与封块相互配合后进一步增加了该处的厚度,使该处结构强度大大提升,提高了芯体的整体强度。
3)散热管和封块上的凸起设置能够使散热管与封块相互配合,使得散热管与封块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大了焊接面,提高了散热芯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封块上的凸起与散热管相互配合,提高了生产时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原有散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封块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封块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板,2、散热管,3、散热带,4、封块Ⅰ,5、封块Ⅱ,6、现有散热管,7、折弯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所示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包括护板1、散热管2、散热带3、封块Ⅰ4及封块Ⅱ5;所述护板1位于上下两端,在上下两护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封块Ⅰ4,在上下部封块Ⅰ4之间分别装配有间隔设置的散热管2和封块Ⅱ5,且封块Ⅰ4、封块Ⅱ5均位于散热管2长度方向的两端;在相邻的两散热管2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散热带3;所述封块Ⅰ4的一侧面为平面与护板装配,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形状尺寸与散热管2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所述封块Ⅱ5的两个面均设有形状尺寸与散热管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各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向上往复排列至所需层数,装配后一次性焊接为一体。
本结构承压强度高,结构强度高,结构简单,组装简便,生产效率高,封块和散热管均可作为标准件,根据主机对散热器的要求任意调整芯体的宽度和高度来满足所需的散热量,更加适合现在多变的市场要求;散热管和封块上的凸起设置能够使散热管与封块相互配合,使得散热管与封块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大了焊接面,提高了散热芯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封块上的凸起与散热管相互配合,提高了生产时的装配效率。
从图3所示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2由至少两个散热管组件并排组合在一起,每个散热管组件两端都设置有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7,且折弯的两个平面紧密接触。散热管的两端为易失效变形部位,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组件的端部经加工后形成两侧管壁紧密贴合的折弯平面,增加了散热管的壁厚,与封块相互配合后进一步增加了该处的厚度,使该处结构强度大大提升,提高了芯体的整体强度。从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现有散热管的结构的两端的结构强度、承受压力均较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管组件为单沙漏两孔散热管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7的为长度L为1mm。从图4所示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块Ⅰ4与散热管2装配的一侧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1mm,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2mm。从图5所示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块Ⅱ5与散热管2装配的两侧面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1mm,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2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管组件为双沙漏三孔散热管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7的为长度L为3mm。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块Ⅰ4与散热管2装配的一侧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3mm,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6mm。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块Ⅱ5与散热管2装配的两侧面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3mm,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6mm。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散热管、散热带、封块Ⅰ及封块Ⅱ;所述护板位于上下两端,在上下两护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封块Ⅰ,在上下部封块Ⅰ之间分别装配有间隔设置的散热管和封块Ⅱ,且封块Ⅰ、封块Ⅱ均位于散热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在相邻的两散热管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散热带;所述封块Ⅰ的一侧面为平面与护板装配,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形状尺寸与散热管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所述封块Ⅱ的两个面均设有形状尺寸与散热管相互配合装配的凸起;各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向上往复排列至所需层数,装配后一次性焊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由至少两个散热管组件并排组合在一起,每个散热管组件两端都设置有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且折弯的两个平面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管组件为单沙漏两孔散热管组件或双沙漏三孔散热管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成型的折弯平面的为长度L为1-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块Ⅰ与散热管装配的一侧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块Ⅱ与散热管装配的两侧面的两端凸起的平面长度M=L,中间的且对应两散热管组件组合处的凸起的平面长度N=2L。
CN201822192443.1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Active CN20945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443.1U CN20945801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443.1U CN20945801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8012U true CN209458012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2443.1U Active CN20945801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8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119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多芯体共用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26356U (zh) 一种均温板
CN209458012U (zh) 一种加强型组合式散热芯体
CN209458011U (zh)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组合式散热芯体
CN101566331B (zh) 脉冲热翅板式散热器
CN209013814U (zh) 一种凹凸散热扁管
CN203069032U (zh) 一种内翅式微通道多孔扁管
CN206847460U (zh) 一种换热用扁管
CN105841512B (zh) 一种热交换器
JP3171246U (ja) 構造改良済みフィン式放熱器
CN204084572U (zh) 一种具有敞开式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
CN214956337U (zh) 一种翅片式散热器片
CN204649054U (zh) 一种分体式散热器
CN209726903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散热器散热内通道
CN209726905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铝制散热器散热内通道
CN205332879U (zh) 一种三部件组合式散热管
CN102109199A (zh) 一种电热油汀的新型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电热油汀
CN206890483U (zh) 一种石墨烯快速导热型led灯散热片
CN102022934A (zh) 一种铝制板翅式高效机油散热器
CN209726904U (zh) 一种工程机械散热器散热内通道
CN206207093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水冷led灯
CN205090825U (zh) 一种油散热器
CN205655713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05332880U (zh) 一种两部件组合式散热管
CN205373449U (zh) 一种无主板式中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