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4071U -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4071U
CN209454071U CN201920077687.7U CN201920077687U CN209454071U CN 209454071 U CN209454071 U CN 209454071U CN 201920077687 U CN201920077687 U CN 201920077687U CN 209454071 U CN209454071 U CN 209454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ing
fixed
cylinder
r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76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永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ngshe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ngshe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ngshe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ngshe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776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4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4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40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具体涉及充电接头加工领域,包括左侧板与右侧板,所述右侧板设于左侧板一侧,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传送组件,所述左侧板顶部固定设有左安装板,所述右侧板顶部固定设有右安装板,所述左安装板侧面贯穿设有第一气缸,所述右安装板侧面贯穿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端部固定设有回收组件,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设有供气组件,所述回收组件侧面贯穿设有回收管,所述供气组件侧面贯穿设有供气管。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内置加热电阻进行加热的方式,加热效果较为均匀,同时电热元件等加热组件设于模具主体外部,检修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接头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充电接头一般采用车床冲压式的一体成型方式,加工精度较低,因此次品率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模具注塑的方式来取代车床冲压式的一体成型方式,相较于车床冲压式的一体成型方式,模具注塑所生产出的产品精度更高,次品率更低,因此模具注塑的方式逐渐取代车床冲压式的一体成型方式应用于手机充电接头的现代工业化生产。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接头成型模具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其本身所具有的加热方式大多为利用内置加热电阻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实际应用时存在不方便检修以及由于加热电阻本身性能差异而导致加热不均匀的缺点,实际使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通过利用电热元件为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增压泵通过供气管输入到供气组件中,再由供气组件中进入到气体通道内部为模具主体进行加热,由于空气在加热室中已被完全加热,因此当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主体中的多个气体通道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内置加热电阻进行加热的方式,加热效果较为均匀,同时电热元件等加热组件设于模具主体外部,检修更加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包括左侧板与右侧板,所述右侧板设于左侧板一侧,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传送组件,所述左侧板顶部固定设有左安装板,所述右侧板顶部固定设有右安装板,所述左安装板侧面贯穿设有第一气缸,所述右安装板侧面贯穿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端部固定设有回收组件,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设有供气组件,所述回收组件侧面贯穿设有回收管,所述供气组件侧面贯穿设有供气管,所述回收组件与供气组件之间设有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设于传送组件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气管上设有增压泵以及端部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设置为电炉丝。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主体上贯穿设有多个气体通道以及内部设有模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组件与供气组件均包括密封框体,所述密封框体侧面固定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有两个。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外侧套接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外侧套接设有传送带,所述右侧板侧面固定设有电机,所述转杆与电机传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安装板与右安装板上贯穿设有滑动孔,所述供气管与回收管均设于滑动孔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为电热元件通电,电热元件通电后为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增压泵通过供气管输入到供气组件中,再由供气组件中进入到气体通道内部为模具主体进行加热,由于空气在加热室中已被完全加热,因此当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主体中的多个气体通道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内置加热电阻进行加热的方式,加热效果较为均匀,同时电热元件等加热组件设于模具主体外部,检修更加方便;
2、通过设有传送组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便于当前模具主体加热完成后,利用第一气缸带动回收组件向远离模具主体的方向运动,利用第二气缸带动供气组件向远离模具主体的方向运动,然后启动电机,从而利用电机将当前的模具主体输入到下一个工位,然后将一个未加热的模具主体传送到当前工位,然后利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带动回收组件与供气组件复位,再次利用增压泵将加热室中的热空气输入到模具主体中的气体通道内部,进而可以利用一个加热室为多个模具主体进行加热,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3、通过设有回收组件,以便于当气体通道中排出的热气可以进入回收组件,然后由回收组件通过回收管再次返回到加热室内部,由于热气未与模具主体进行完全换热,因此回到加热室中的热气仍旧存在一定温度,相较于直接加热冷空气,通过对热空气进行回收,然后进行二次加热,所需加热时间更短,加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室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室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左侧板、2右侧板、3传送组件、4左安装板、5右安装板、6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回收组件、9供气组件、10供气管、11回收管、12模具主体、13增压泵、14加热室、15电热元件、16气体通道、17密封框体、18密封板、19转杆、20传送辊、21传送带、22电机、23滑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包括左侧板1与右侧板2,所述右侧板2设于左侧板1一侧,所述左侧板1与右侧板2之间设有传送组件3,所述左侧板1顶部固定设有左安装板4,所述右侧板2顶部固定设有右安装板5,所述左安装板4侧面贯穿设有第一气缸6,所述右安装板5侧面贯穿设有第二气缸7,通过设有传送组件3、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以便于当前模具主体12加热完成后,利用第一气缸6带动回收组件8向远离模具主体12的方向运动,利用第二气缸7带动供气组件9向远离模具主体12的方向运动,然后启动电机22,从而利用电机22将当前的模具主体12输入到下一个工位,然后将一个未加热的模具主体12传送到当前工位,然后利用第一气缸6与第二气缸7带动回收组件8与供气组件9复位,再次利用增压泵13将加热室14中的热空气输入到模具主体12中的气体通道16内部,进而可以利用一个加热室14为多个模具主体12进行加热,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所述第一气缸6端部固定设有回收组件8,所述第二气缸7固定设有供气组件9,所述回收组件8侧面贯穿设有回收管11,所述供气组件9侧面贯穿设有供气管10,所述回收组件8与供气组件9之间设有模具主体12,所述模具主体12设于传送组件3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管10上设有增压泵13以及端部设有加热室14,所述加热室14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电热元件15,所述电热元件15设置为电炉丝。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主体12上贯穿设有多个气体通道16以及内部设有模槽。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组件8与供气组件9均包括密封框体17,所述密封框体17侧面固定设有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设有两个,通过设有回收组件8,以便于当气体通道16中排出的热气可以进入回收组件8,然后由回收组件8通过回收管11再次返回到加热室14内部,由于热气未与模具主体12进行完全换热,因此回到加热室14中的热气仍旧存在一定温度,相较于直接加热冷空气,通过对热空气进行回收,然后进行二次加热,所需加热时间更短,加热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3包括转杆19,所述转杆19外侧套接设有传送辊20,所述传送辊20外侧套接设有传送带21,所述右侧板2侧面固定设有电机22,所述转杆19与电机22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安装板4与右安装板5上贯穿设有滑动孔23,所述供气管10与回收管11均设于滑动孔23内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2,实际使用时,为电热元件15通电,电热元件15通电后为加热室1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增压泵13通过供气管10输入到供气组件9中,再由供气组件9中进入到气体通道16内部为模具主体12进行加热,由于空气在加热室14中已被完全加热,因此当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主体12中的多个气体通道16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内置加热电阻进行加热的方式,加热效果较为均匀,同时电热元件15等加热组件设于模具主体12外部,检修更加方便;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通过设有传送组件3、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以便于当前模具主体12加热完成后,利用第一气缸6带动回收组件8向远离模具主体12的方向运动,利用第二气缸7带动供气组件9向远离模具主体12的方向运动,然后启动电机22,从而利用电机22将当前的模具主体12输入到下一个工位,然后将一个未加热的模具主体12传送到当前工位,然后利用第一气缸6与第二气缸7带动回收组件8与供气组件9复位,再次利用增压泵13将加热室14中的热空气输入到模具主体12中的气体通道16内部,进而可以利用一个加热室14为多个模具主体12进行加热,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通过设有回收组件8,以便于当气体通道16中排出的热气可以进入回收组件8,然后由回收组件8通过回收管11再次返回到加热室14内部,由于热气未与模具主体12进行完全换热,因此回到加热室14中的热气仍旧存在一定温度,相较于直接加热冷空气,通过对热空气进行回收,然后进行二次加热,所需加热时间更短,加热效率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包括左侧板(1)与右侧板(2),所述右侧板(2)设于左侧板(1)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与右侧板(2)之间设有传送组件(3),所述左侧板(1)顶部固定设有左安装板(4),所述右侧板(2)顶部固定设有右安装板(5),所述左安装板(4)侧面贯穿设有第一气缸(6),所述右安装板(5)侧面贯穿设有第二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6)端部固定设有回收组件(8),所述第二气缸(7)固定设有供气组件(9),所述回收组件(8)侧面贯穿设有回收管(11),所述供气组件(9)侧面贯穿设有供气管(10),所述回收组件(8)与供气组件(9)之间设有模具主体(12),所述模具主体(12)设于传送组件(3)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10)上设有增压泵(13)以及端部设有加热室(14),所述加热室(14)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电热元件(15),所述电热元件(15)设置为电炉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2)上贯穿设有多个气体通道(16)以及内部设有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8)与供气组件(9)均包括密封框体(17),所述密封框体(17)侧面固定设有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3)包括转杆(19),所述转杆(19)外侧套接设有传送辊(20),所述传送辊(20)外侧套接设有传送带(21),所述右侧板(2)侧面固定设有电机(22),所述转杆(19)与电机(22)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板(4)与右安装板(5)上贯穿设有滑动孔(23),所述供气管(10)与回收管(11)均设于滑动孔(23)内侧。
CN201920077687.7U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687.7U CN209454071U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687.7U CN209454071U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4071U true CN209454071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768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071U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4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9417U (zh) 3d玻璃热弯成型机
CN209454071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充电接头模具
CN106225466A (zh) 一种小型薄膜烘箱
CN114211738A (zh) 加热翻边定型设备及其翻边定型方法
CN101450532A (zh) 塑料扩口管件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
CN106042357A (zh) 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无缝对接装置
CN209368114U (zh) 一种玻璃热弯机
CN206242523U (zh) 快速固化预浸料复材制件成型模压系统
CN110920026B (zh) 提高p型橡胶型材生产效率的挤出模具及其生产方法
CN213412811U (zh) 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
CN214837940U (zh) 一种精密轴承加工组装设备
CN214324089U (zh) 一种冷却组件及模具
CN107999355A (zh) 一种热固化装置
CN208732905U (zh) 汽车配件玻璃快速成型系统
CN204808968U (zh) 一种热压成型设备
CN206173219U (zh) 一种用于热弯炉模具的推送装置
CN208684756U (zh) 一种汽车配件玻璃快速成型模具
CN103057008B (zh) 一种组合模具成型烤箱
CN206718349U (zh) 一种电熔鞍型直通模具
CN201081539Y (zh) 蝶式节能窑炉
CN105135877A (zh) 循环输送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无烟无臭节能环保排蜡隧道窑
CN220163107U (zh) 三通管件注塑成型装置
CN215662052U (zh) 一种用于桥架模压过程的可控降温装置
CN219052830U (zh) 一种蜡制品制备用定型装置
CN208732906U (zh) 一种汽车配件玻璃快速成型系统上的烘干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