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8623U -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8623U
CN209448623U CN201920393012.3U CN201920393012U CN209448623U CN 209448623 U CN209448623 U CN 209448623U CN 201920393012 U CN201920393012 U CN 201920393012U CN 209448623 U CN209448623 U CN 209448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hipment
bearing plate
rotor
plate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30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一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EIS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EIS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EIS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EIS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30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8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8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86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下压机构;工作台顶面位于下压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承压机构;承压机构上设置有转运机构;工作台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本申请节约了人工劳动成本,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电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硅钢片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 4.5%,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其电阻率与最大电磁导率较高,通常用来制作变压器、电动机、电机的铁芯。
如图4所示为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该部件是环形硅钢片通过硅钢片之间的锁扣扣住的,但扣紧程度较松,容易脱扣断开,需要挤压锁紧,且部件挤压后的厚度须满足设计的尺寸规格,该部件为非标件,没有专门的挤压设备,人工手动挤压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而且生产效率较低,挤压质量差,为此,企业专门设计研发了挤压装置,从而节约人工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满足企业的加工需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底面的四个角对称的设置有四根支撑柱;支撑架上设置有下压机构;
下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顶面的下压液压缸;支撑板顶面位于下压液压缸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高压管路给下压液压缸提供驱动液;下压液压缸的下压活塞杆竖直向下可滑动的贯通支撑板;下压活塞杆位于支撑板下方的端部固定焊接有下压连接板;下压连接板下方设置有顶压板;顶压板与下压连接板之间通过矩形分布设置的四根固定杆固定连接;顶压板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下压凸块;工作台顶面位于下压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承压机构;
承压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长条形承压板;承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根承压板撑杆;工作台的顶面位于承压板下方设置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定位活塞杆竖直向上贯通并伸出承压板;定位活塞杆伸出承压板的长度小于电机转子的高度;定位活塞杆的外径小于电机转子的内径;定位活塞杆位于下压凸块的正下方;承压机构上设置有转运机构;
工作台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液压泵、定位气缸及转运机构均电连接至控制面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转运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面位于承压板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轨道板;工作台顶面位于承压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对应第一轨道板设置有第二轨道板;
第一轨道板顶面设置有与承压板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轨道槽;第一轨道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底端设置有两个沿第一轨道槽转动的第一电动滚轮;第一滑动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运气缸;第一转运气缸的第一转运活塞杆垂直于承压板的长度方向,并伸向承压板;第一转运活塞杆远离第一转运气缸的端部通过第一承接板焊接连接有第一转运板;第一转运板与承压板的长度及长度方向均相同;第一转运板位于承压板上方,且第一转运板与承压板的间距小于电机转子的高度;第一转运板远离第一转运活塞杆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弧形卡槽;第一弧形卡槽的弧形与电机转子的外径相匹配;
第二轨道板顶面设置有与承压板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轨道槽;第二轨道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底端设置有两个沿第二轨道槽转动的第二电动滚轮;第二滑动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运气缸;第二转运气缸的第二转运活塞杆垂直于承压板的长度方向,并伸向承压板;第二转运活塞杆远离第二转运气缸的端部通过第二承接板焊接连接有第二转运板;第二转运板与承压板的长度及长度方向均相同;第二转运板位于承压板上方,且第二转运板与承压板的间距小于电机转子的高度;第二转运板远离第二转运活塞杆的边缘均匀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卡槽;第二弧形卡槽的弧形与电机转子的外径相匹配;
第一电动滚轮与第二电动滚轮同步运转;第一转运气缸与第二转运气缸同步工作;
定位活塞杆位于第一转运板和第二转运板之间,且位于一组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顶压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有显示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液晶显示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转运机构的转运起始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顶面与承压板的顶面高度相同;第一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与转运机构的转运方向相同;第一传送带顶面沿传输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两个第一限位挡板之间的距离刚好允许电机转子的外径通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转运机构的转运末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顶面与承压板的顶面高度相同;第二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与转运机构的转运方向相同;第二传送带顶面沿传输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挡板;工作台上位于第二传送带传输末端的下方设置有转子收集箱。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压连接板顶面的四个角对称的设置有四根竖直向上的轨道杆;轨道杆可滑动的贯通支撑板,并伸长至支撑板上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电机转子压紧装置通过下压机构、承压机构和转运机构的配合,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压紧加工,节约了人工劳动成本,且加工效率较高,加工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作台顶面俯视图;
图3为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1、工作台;12、支撑架;13、下压机构;14、承压机构;15、转运机构;16、控制面板;17、第一传送带;18、第二传送带;
21、支撑板;22、支撑柱;
31、下压液压缸;32、下压活塞杆;33、下压连接板;34、顶压板;35、固定杆;36、下压凸块;37、压力传感器;38、轨道杆;
41、承压板;42、承压板撑杆;43、定位气缸;44、定位活塞杆;
51、第一轨道板;52、第二轨道板;
61、液晶显示屏;
71、第一限位挡板;
81、第一限位挡板;82、转子收集箱;
111、电机转子;
511、第一轨道槽;512、第一滑动板;513、第一电动滚轮;514、第一转运气缸;515、第一转运活塞杆;516、第一承接板;517、第一转运板;518、第一弧形卡槽;
521、第二轨道槽;522、第二滑动板;523、第二电动滚轮;524、第二转运气缸;525、第二转运活塞杆;526、第二承接板;527、第二转运板;528、第二弧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11;工作台顶面设置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上方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底面的四个角对称的设置有四根支撑柱22;支撑架12上设置有下压机构13;
下压机构13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1顶面的下压液压缸31;支撑板 21顶面位于下压液压缸31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高压管路给下压液压缸31提供驱动液;下压液压缸31的下压活塞杆32竖直向下可滑动的贯通支撑板21;下压活塞杆32位于支撑板21下方的端部固定焊接有下压连接板33;下压连接板33下方设置有顶压板34;顶压板34与下压连接板33之间通过矩形分布设置的四根固定杆35 固定连接;顶压板34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下压凸块36;工作台11顶面位于下压机构13的下方设置有承压机构14;
承压机构14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上方的长条形承压板41;承压板4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根承压板撑杆42;工作台 11的顶面位于承压板41下方设置有定位气缸43;定位气缸43的定位活塞杆44竖直向上贯通并伸出承压板41;定位活塞杆44伸出承压板 41的长度小于电机转子111的高度;定位活塞杆44的外径小于电机转子111的内径;定位活塞杆44位于下压凸块36的正下方;承压机构14上设置有转运机构15;
工作台11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6;液压泵、定位气缸43及转运机构15均电连接至控制面板16。
本申请的电机转子压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开始工作前下压液压活塞杆32和定位活塞杆44均处于收缩状态。工作时,首先将电机转子111竖直放置于转运机构15的转运起始端,控制面板16给转运机构15供电,转运机构15将电机转子111沿承压板41长度方向转运,当电机转子111位于定位活塞杆44正上方时,控制面板16给定位气缸43供电,定位活塞杆44伸长穿过承压板41,伸入电机转子111内将其固定;同时,控制面板16给液压泵供电,下压活塞杆32带动顶压板34下压,下压凸块36对被定位活塞杆44固定的电机转子111进行挤压。
控制面板16控制下压活塞杆32的伸长为定行程伸长,下压活塞杆32完成伸长过程后,下压凸块36的底面与承压板36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设计的电机转子111高度。
电机转子111压紧完成后,下压活塞杆32带动顶压板34复位,同时,定位伸缩杆44完成复位。然后,转运机构15将完成加工的电机转子111转运输出。
在电机转子111向定位活塞杆44转运的过程中,将下一个待加工的电机转子111放置于转运机构15的转运起始端,连续转运,确保电机转子111加工连续作业。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转运机构15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顶面位于承压板41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轨道板51;工作台11顶面位于承压板 4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对应第一轨道板51设置有第二轨道板52;
第一轨道板51顶面设置有与承压板41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轨道槽511;第一轨道槽511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板512;第一滑动板512底端设置有两个沿第一轨道槽511转动的第一电动滚轮513;第一滑动板512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运气缸514;第一转运气缸514的第一转运活塞杆515垂直于承压板41的长度方向,并伸向承压板41;第一转运活塞杆515远离第一转运气缸514的端部通过第一承接板516 焊接连接有第一转运板517;第一转运板517与承压板41的长度及长度方向均相同;第一转运板517位于承压板41上方,且第一转运板517与承压板41的间距小于电机转子111的高度;第一转运板517远离第一转运活塞杆515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弧形卡槽518;第一弧形卡槽518的弧形与电机转子111的外径相匹配;
第二轨道板52顶面设置有与承压板41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轨道槽521;第二轨道槽521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板522;第二滑动板522 底端设置有两个沿第二轨道槽521转动的第二电动滚轮523;第二滑动板522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运气缸524;第二转运气缸524的第二转运活塞杆525垂直于承压板41的长度方向,并伸向承压板41;第二转运活塞杆525远离第二转运气缸524的端部通过第二承接板 526焊接连接有第二转运板527;第二转运板527与承压板41的长度及长度方向均相同;第二转运板527位于承压板41上方,且第二转运板527与承压板41的间距小于电机转子111的高度;第二转运板527 远离第二转运活塞杆525的边缘均匀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卡槽518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卡槽528;第二弧形卡槽528的弧形与电机转子111的外径相匹配;
第一电动滚轮513与第二电动滚轮523同步运转;第一转运气缸 514与第二转运气缸524同步工作;
定位活塞杆44位于第一转运板517和第二转运板527之间,且位于一组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卡槽518和第二弧形卡槽528之间。
转运机构15工作时,控制面板16同时给第一转运气缸514和第二转运气缸524供电,第一转运活塞杆515和第二转运活塞杆525同时伸长,转运机构15转运起始端的第一弧形卡槽518和对应的第二弧形卡槽528将电机转子111卡紧。然后,控制面板16给第一电动滚轮 513和第二电动滚轮523供电,第一电动滚轮513和第二电动滚轮523 由转运起始端向转运末端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为相邻的两个第一弧形卡槽518的中心间距。再然后,第一转运活塞杆515和第二转运活塞杆525收缩复位,第一电动滚轮513和第二电动滚轮523由转运末端向转运起始端移动复位,完成一次转运过程。转运机构15不断重复该转运过程,将电机转子111转运至末端。
在转运机构15复位的过程中,下压机构13与承压机构14完成对电机转子111的挤压,对转运过程不产生任何影响,电机转子111加工连续性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顶压板34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7;压力传感器37通信连接至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设置有显示压力传感器37压力值的液晶显示屏61。通过液晶显示屏61显示的压力值是否超出正常压力范围,可初步判断挤压完成的电机转子111是否满足设计尺寸。
待加工的电机转子111原高度过高时,挤压的压力值过大,加工完成的电机转子111可能产生挤压形变;待加工的电机转子111原高度过小时,挤压的压力值过小,加工完成的电机转子111扣紧程度可能不满足要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转运机构15的转运起始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 17;第一传送带17的顶面与承压板41的顶面高度相同;第一传送带 17的传输方向与转运机构15的转运方向相同;第一传送带17顶面沿传输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71;两个第一限位挡板71之间的距离刚好允许电机转子111的外径通过,确保电机转子111传输至转运机构15时位置的准确。第一传送带17将电机转子111传输至转运机构15的转运起始端,然后完成后续加工,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转运机构15的转运末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 18;第二传送带18的顶面与承压板41的顶面高度相同;第二传送带 18的传输方向与转运机构15的转运方向相同;第二传送带18顶面沿传输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挡板81;两个第二限位挡板81之间的距离刚好允许电机转子111的外径通过;工作台11上位于第二传送带18传输末端的下方设置有转子收集箱82。完成加工的电机转子 111通过第二传送带18传输至转子收集箱82进行收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下压连接板33的顶面四个角对称的设置有四根竖直向上的轨道杆38;轨道杆38可滑动的贯通支撑板21,并伸长至支撑板21上方。轨道杆38的设置增加了下压机构13下压时的稳定性,确保电机转子111的加工质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 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面的四个角对称的设置有四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下压机构;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顶面的下压液压缸;所述支撑板顶面位于所述下压液压缸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高压管路给所述下压液压缸提供驱动液;所述下压液压缸的下压活塞杆竖直向下可滑动的贯通所述支撑板;所述下压活塞杆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端部固定焊接有下压连接板;所述下压连接板下方设置有顶压板;所述顶压板与下压连接板之间通过矩形分布设置的四根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下压凸块;所述工作台顶面位于所述下压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承压机构;
所述承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长条形承压板;所述承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根承压板撑杆;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位于所述承压板下方设置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定位活塞杆竖直向上贯通并伸出所述承压板;所述定位活塞杆伸出所述承压板的长度小于电机转子的高度;所述定位活塞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内径;所述定位活塞杆位于所述下压凸块的正下方;所述承压机构上设置有转运机构;
所述工作台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液压泵、定位气缸及转运机构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顶面位于所述承压板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轨道板;所述工作台顶面位于所述承压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对应所述第一轨道板设置有第二轨道板;
所述第一轨道板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承压板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一轨道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底端设置有两个沿所述第一轨道槽转动的第一电动滚轮;所述第一滑动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运气缸;所述第一转运气缸的第一转运活塞杆垂直于所述承压板的长度方向,并伸向所述承压板;所述第一转运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运气缸的端部通过第一承接板焊接连接有第一转运板;所述第一转运板与所述承压板的长度及长度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转运板位于所述承压板上方,且所述第一转运板与承压板的间距小于所述电机转子的高度;所述第一转运板远离所述第一转运活塞杆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弧形卡槽;所述第一弧形卡槽的弧形与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第二轨道板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承压板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二轨道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底端设置有两个沿所述第二轨道槽转动的第二电动滚轮;所述第二滑动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运气缸;所述第二转运气缸的第二转运活塞杆垂直于所述承压板的长度方向,并伸向所述承压板;所述第二转运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二转运气缸的端部通过第二承接板焊接连接有第二转运板;所述第二转运板与所述承压板的长度及长度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二转运板位于所述承压板上方,且所述第二转运板与承压板的间距小于所述电机转子的高度;所述第二转运板远离所述第二转运活塞杆的边缘均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卡槽;所述第二弧形卡槽的弧形与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第一电动滚轮与第二电动滚轮同步运转;所述第一转运气缸与第二转运气缸同步工作;
所述定位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一转运板和第二转运板之间,且位于一组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至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液晶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的转运起始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面与所述承压板的顶面高度相同;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与所述转运机构的转运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传送带顶面沿传输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之间的距离刚好允许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径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的转运末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顶面与所述承压板的顶面高度相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与所述转运机构的转运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送带顶面沿传输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挡板;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传输末端的下方设置有转子收集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转子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连接板的顶面四个角对称的设置有四根竖直向上的轨道杆;所述轨道杆可滑动的贯通所述支撑板,并伸长至所述支撑板上方。
CN201920393012.3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48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3012.3U CN209448623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3012.3U CN209448623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8623U true CN209448623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3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301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48623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8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3242B (zh) 一种薄板t型材生产线
CN107234433B (zh) 一种传送压合装置
CN209448623U (zh) 一种电机转子压紧装置
CN103036172A (zh)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装配线
CN207739119U (zh) 一种方便滑轨移动的路面压纹装置
CN204448935U (zh) 一种手自一体化的卷板机
CN109821682B (zh) 具有组装、拆卸功能的自动化喷涂装置
CN207914404U (zh) 一种轴承钢管加工用穿孔装置
CN203108981U (zh) 一种带钢拉矫装置
CN214184768U (zh) 弯管机
CN208666488U (zh) 一种大型机械零部件搬运运输装置
CN207889334U (zh) 一种烫金机的收料装置
CN215791983U (zh) 一种石膏袋压块装置
CN216126453U (zh) 一种可移动液压成型设备
CN210280295U (zh) 一种扁钢双弯装置
CN219155809U (zh) 一种可避免钢卷尾部折边的立卷夹钳
CN212349954U (zh) 一种方矩管矫正装置
CN215089894U (zh) 一种带钢纵剪机用压平装置
CN208629556U (zh) 一种板材锯边找正装置
CN215038168U (zh) 软件电路板卷料全自动冲型设备
CN203612658U (zh) 一种贸易货物升降收集辊道台
CN220811302U (zh) 一种折页机的收纸装置
CN111756194A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加工方法
CN217993673U (zh) 一种pe袋双边折边调宽结构
CN209681564U (zh) 一种电机定子部件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