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1586U - 一种水下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推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1586U
CN209441586U CN201822037158.2U CN201822037158U CN209441586U CN 209441586 U CN209441586 U CN 209441586U CN 201822037158 U CN201822037158 U CN 201822037158U CN 209441586 U CN209441586 U CN 209441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uct
propeller
underwa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71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增强
黄俊平
陈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ying Xiam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71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1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1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1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电池模块、浮力腔、主机后壳、第一螺旋桨机构和第二螺旋桨机构;所述浮力腔内设有电子控制主板;所述主机后壳包括后壳主体和分别设于所述后壳主体两侧的第一电机涵道和第二电机涵道,所述后壳主体和所述浮力腔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涵道内;所述第二螺旋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涵道内;所述电子控制主板、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和所述电池模块连接。上述水下推进器,通过后壳主体两侧的第一电机涵道和第二电机涵道,并在第一电机涵道内安装第一螺旋桨和第一电机,在第二电机涵道内安装第二螺旋桨和第二电机,通过设置两个电机驱动两个螺旋桨工作,动力比较充足,水下作业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逐年来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人们工作场合不再局限陆地上进行工作,海洋上也到处可见普通老百姓的身影。为了提高在水下作业效率,人们开始发明了很多适合水下作业的工具,例如水下机器人,水下照明灯,水下照相机,水下机械手,水下推进器等等。水下推进器是水下作业一个非常便利的工具,它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在水下移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作的作业。
然而传统的水下推进器的水下作业效率还不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下作业效率较高的水下推进器。
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电池模块、浮力腔、主机后壳、第一螺旋桨机构和第二螺旋桨机构;
所述浮力腔内设有电子控制主板;
所述主机后壳包括后壳主体和分别设于所述后壳主体两侧的第一电机涵道和第二电机涵道,所述后壳主体和所述浮力腔连接;
所述第一螺旋桨机构包括第一螺旋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涵道内;
所述第二螺旋桨机构包括第二螺旋桨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旋桨和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桨和所述第二电机均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涵道内;
所述电子控制主板、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和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机涵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涵道防护前罩和第一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设于所述第一电机涵道、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后罩三者形成的腔体内;
所述第二螺旋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电机涵道的相对两端的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二螺旋桨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所述第二电机涵道、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后罩三者形成的腔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前罩、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后罩的结构均为圆形网格,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前罩、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后罩的骨位的横截面均为机翼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3030无刷水下专用电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仓底盖和防水电池,所述防水电池和所述电子控制主板连接,所述电池仓底盖和所述主机后壳连接,所述电池仓底盖用于将所述防水电池固定于电池仓底盖和所述浮力腔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力腔包括浮力腔前盖和浮力腔后盖,所述浮力腔前盖和所述浮力腔后盖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浮力机构,所述浮力机构包括前壳、前壳盖和固体浮力材料块,所述前壳固定设于所述后壳主体上,所述前壳和所述前壳盖相对设置形成一个腔体,所述固体浮力材料块设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前壳盖形成的腔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力机构还包括硅胶片,所述硅胶片粘贴在所述前壳盖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分别设于所述主机后壳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上均设有按键。
上述水下推进器,通过后壳主体两侧的第一电机涵道和第二电机涵道,并在第一电机涵道内安装第一螺旋桨和第一电机,在第二电机涵道内安装第二螺旋桨和第二电机,通过设置两个电机驱动两个螺旋桨工作,动力比较充足,水下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水下推进器的爆炸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主机后壳、第一涵道防护前罩和第二涵道防护前罩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涵道防护前罩的骨位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固定连接,包括直接固定连接和间接固定。
请参考图1,一实施方式的水下推进器包括水下推进器,包括电池模块、浮力腔、主机后壳7、第一螺旋桨机构和第二螺旋桨机构。
浮力腔内设有电子控制主板21。
主机后壳7包括后壳主体71和分别设于后壳主体71两侧的第一电机涵道72和第二电机涵道73,后壳主体71和浮力腔连接。
第一螺旋桨机构包括第一螺旋桨5和第一电机6,第一螺旋桨5和第一电机6连接,第一螺旋桨5和第一电机6均安装于第一电机涵道72内。
第二螺旋桨机构包括第二螺旋桨17和第二电机16,第二螺旋桨17和第二电机16连接,第二螺旋桨17和第二电机16均安装于第二电机涵道73内。
电子控制主板21、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分别和电池模块连接。
上述水下推进器,电池模块能够用于给电子控制主板21、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供电。电子控制主板21用于控制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的工作。第一电机6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桨5转动。第二电机16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桨17转动。
上述水下推进器,通过后壳主体71两侧的第一电机涵道72和第二电机涵道73,并在第一电机涵道72内安装第一螺旋桨5和第一电机6,在第二电机涵道73内安装第二螺旋桨17和第二电机16,通过设置两个电机驱动两个螺旋桨工作,动力比较充足,水下作业效率高。
上述水下推进器,通过设置浮力腔,可以增加整个水下推进器的浮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机涵道72和第二电机涵道73平行设置,第一电机涵道72、后壳主体71和第二电机涵道73的连线大体呈V字形。第一电机涵道72、后壳主体71和第二电机涵道73的连线的夹角大于90度。主机后壳7是整个水下推进器的主要骨位,左右两侧是电机的涵道,为整机提供动力的电机就安装固定在涵道内。左右两侧的涵道分别通过把手与中间部位的电池仓连接起来,从而使产品的整体感非常突出,并且可靠性也提高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第一电机涵道72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涵道防护前罩4和第一涵道防护后罩8,第一螺旋桨5和第一电机6均设于第一电机涵道72、第一涵道防护前罩4和第一涵道防护后罩8三者形成的腔体内。
第二螺旋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第二电机涵道73的相对两端的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15,第二螺旋桨17和第二电机16均设于第二电机涵道72、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15三者形成的腔体内。
通过在第一电机涵道72的相对两端设置第一涵道防护前罩4和第一涵道防护后罩8,以及在第二电机涵道73的相对两端设置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15,可以保护水下工作人员对第一螺旋桨5和第二螺旋桨17的触碰,降低水下工作人员的危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涵道防护前罩4、第一涵道防护后罩8、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15的结构均为圆形网格。请参考图2和图3,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的骨位26的横截面为机翼形状。在图2中,圆形网格包括两个共圆心的环形的圈体和连接两个圈体的六个加强筋。骨位26为圆形网格的包括的圈体和加强筋。第一涵道防护前罩4和和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的结构相同,第一涵道防护后罩8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15的结构相同。第一涵道防护前罩4、第一涵道防护后罩8、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15的骨位26的横截面均为机翼形状。这样的设计符合流体的设计,降低了在行进中所受到的阻力,同时也可以避免用户的手指伸进涵道内部受到伤害。第一涵道防护前罩4、第一涵道防护后罩8、第二涵道防护前罩18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15的机翼形状流体设计,可以降低运行过程中的阻力。
上述水下推进器,采用单向双螺旋桨结构,通过流体仿真设计CFD的技术,计算得出该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均在转速达到2500转/分钟,可产生7.5kg的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均为3030无刷水下专用电机。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的材料是通过防海水表面处理工艺,转子中间绕线部分是通过灌封工艺而成,从而达到密封防水效果。上述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还通过磁密度方案,提高了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的最大扭力,从而增强了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的最大推力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块包括电池仓底盖1和防水电池2,防水电池2和电子控制主板21连接,电池仓底盖1和主机后壳7连接,电池仓底盖1用于将防水电池2固定于电池仓底盖1和浮力腔之间。具体的,电池仓底盖1通过弹簧卡扣组装在主机后壳7的电池仓部分。电池仓底盖1的作用是使防水电池2固定,同时起到保护防水电池2的作用。防水电池2是可更换的,本身有40米水深防水能力,自带有防水插头,更换很简单并且可靠。防水电池的主要作用是为水下助推器提供电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下推进器还包括浮力机构,浮力机构包括前壳9、前壳盖11和固体浮力材料块。前壳9固定设于后壳主体上,前壳9和前壳盖11相对设置形成一个腔体,固体浮力材料块设于前壳9和前壳盖11形成的腔体内。
前壳9的中部和后壳主体71固定连接,前壳9的相对两端分别和第一电机涵道72的外壁以及第二电机涵道73的外壁固定连接。前壳9用于为固体浮力材料块提供安装空间。
固体浮力材料块安装在前壳9上。固体浮力材料块主要作用是为水下推进器提供额外的浮力,使水下推进器能够达到正浮力的状态。具体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固体浮力材料块有两块,分别为固体浮力材料块10和固体浮力材料块14。两块固体浮力材料块分别固定设于前壳9的相对两端。
前壳盖11通过螺丝并和前壳9一定固定在主机后壳的涵道上,主要作用是固定整个浮力机构,增加整个产品的一体性。
前壳盖11通过螺丝并和前壳9一定固定在主机后壳7的涵道上,主要作用是固定整个浮力机构,增加整个水下推进器的一体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力机构还包括第一硅胶片12和第二硅胶片13。第一硅胶片12和第二硅胶片13均粘贴在前壳盖11上。具体的,第一硅胶片12和第二硅胶片13通过积水胶带贴在前壳盖11上。第一硅胶片12和第二硅胶片13主要用于遮蔽螺丝孔,降低海水对螺丝的腐蚀。此外,第一硅胶片12和第二硅胶片13同时也起到美化产品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力腔设于后壳主体71的腔体内。浮力腔设于后壳主体71的腔体内,水下推进器的结构更为紧凑。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力腔包括浮力腔前盖19和浮力腔后盖24,浮力腔前盖19和浮力腔后盖24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浮力腔能够产生一定的浮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力腔前盖19的材料是透明ABS注塑,表面喷漆,最后再镭雕产品logo。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下推进器的浮力腔内还设有导光柱20。导光柱20由有机玻璃注塑而成,导光柱20的主要作用是把电子控制主板21的LED灯光导到上,使水下推进器在使用过程中突出LOGO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下推进器还包括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25,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25分别力设于浮腔的两侧。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25通过螺丝固定在主机后壳7的左右两侧,为用户提供握持的功能。
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25上均设有按键22。按键22主要用于控制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的工作。
具体的,按键22分别组装在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25的两侧,用户握住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25后两边同时按下按键22就可启动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工作,从而带到用户在水下游动。
为了使整机的浮力大于整机的重量,上述水下推进器采用内置特种浮力材料,并且设计主机浮力腔和浮力机构,从而使整机的浮力大于重力,使产品不管运动到水下什么地方,不会自动沉下去,相反还可提供稍微的正浮力。
上述水下推进器采用可更换的防水电池2,防水电池2不同于目前市面上相类似的产品采用刀卡式的电池模块,上述防水电池2采用双密封圈防水插头,安全可靠,防水等级可达到IP68-水下50米。
上述水下推进器采用左右对称的双螺旋桨防水电机,具有两档调速的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通过换挡拨键去进行调节。该防水电机材料采用防海水的表面处理工艺,中间绕线部分的转子采用灌封方式,把漆包线保护起来,防止在电机在高速旋转中把线缆弄破,由于防水电机不用于传统的机械密封的电机,有效功率大大提升,提供最大推力14kgf,水下运动速度可达1.8m/s,提高人们水下作业的效率。
上述水下推进器突破了传统的水下助推器的缺陷:如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自身不能产生正浮力;电池模块与主机的连接采用触点式,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传统的密封式电机效率低下等缺点。
上述水下推进器采用外观新颖的设计方案,外观造型小巧,同时最大限度利用水下推进器的体积使水下推进器能够产生正浮力。在防水电机的设计上采用灌封处理方式,提升了电机的实际效率,提升电机的动力系统。防水电池采用双密封防水的插头方式,防水可靠性非常高,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接触不良的现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浮力腔、主机后壳、第一螺旋桨机构和第二螺旋桨机构;
所述浮力腔内设有电子控制主板;
所述主机后壳包括后壳主体和分别设于所述后壳主体两侧的第一电机涵道和第二电机涵道,所述后壳主体和所述浮力腔连接;
所述第一螺旋桨机构包括第一螺旋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涵道内;
所述第二螺旋桨机构包括第二螺旋桨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旋桨和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桨和所述第二电机均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涵道内;
所述电子控制主板、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和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机涵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涵道防护前罩和第一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设于所述第一电机涵道、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后罩三者形成的腔体内;
所述第二螺旋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电机涵道的相对两端的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第二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二螺旋桨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所述第二电机涵道、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后罩三者形成的腔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前罩、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后罩的结构均为圆形网格,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前罩、所述第一涵道防护后罩、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前罩和所述第二涵道防护后罩的骨位的横截面均为机翼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3030无刷水下专用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仓底盖和防水电池,所述防水电池和所述电子控制主板连接,所述电池仓底盖和所述主机后壳连接,所述电池仓底盖用于将所述防水电池固定于电池仓底盖和所述浮力腔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腔包括浮力腔前盖和浮力腔后盖,所述浮力腔前盖和所述浮力腔后盖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力机构,所述浮力机构包括前壳、前壳盖和固体浮力材料块,所述前壳固定设于所述后壳主体上,所述前壳和所述前壳盖相对设置形成一个腔体,所述固体浮力材料块设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前壳盖形成的腔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机构还包括硅胶片,所述硅胶片粘贴在所述前壳盖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分别设于所述主机后壳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上均设有按键。
CN201822037158.2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水下推进器 Active CN209441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7158.2U CN209441586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水下推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7158.2U CN209441586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水下推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1586U true CN209441586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2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7158.2U Active CN209441586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水下推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15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406A (zh) * 2019-12-05 2020-03-24 深圳市易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推进器
WO2021103450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把手组件和水下推进装置
CN113541232A (zh) * 2021-05-31 2021-10-22 深圳市吉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双推进器水下助推器的电源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3450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把手组件和水下推进装置
CN110898406A (zh) * 2019-12-05 2020-03-24 深圳市易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推进器
CN113541232A (zh) * 2021-05-31 2021-10-22 深圳市吉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双推进器水下助推器的电源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1586U (zh) 一种水下推进器
US9963212B2 (en) Submersible electric thruster
US3995578A (en) Scuba divers propulsion unit
CN206615377U (zh) 一种水下推进器及水下机器人
CN107672751A (zh) 一种具有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多功能潜浮装置
CN207274928U (zh) 一种具有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多功能潜浮装置
CN103057680A (zh) 一种矿用防爆潜水器
CN111572735B (zh) 水下机器人
CN108327875A (zh) 一种低耗能潜水器
CN209274860U (zh) 一种电动救生设备
CN206520736U (zh) 水下机器人
CN206068108U (zh) 一种鲹科类仿生机器鱼
CN211032973U (zh) 一种水下助推器
CN208325585U (zh) 一种低耗能潜水器
CN109733566A (zh) 一种水下助推器
CN109229320A (zh) 一种水下推进器
CN104554691A (zh) 一种水下自主航行器auv推进系统
JP2001267615A (ja) 水中用ソーラーパネル
CN210793597U (zh) 一种基于轮索结构的仿生蝠鲼
CN211618048U (zh) 一种水面推进器
CN106240789A (zh) 一种无人机
CN103192963B (zh) 提高水上救生装置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50932A (zh) 一种导管推进器
CN207631455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的螺旋桨
CN205345296U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的动力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5

Address after: No. 02, Unit Pt-10, Floor 2, No. 6, Chengyi North Street, Phase III, Torch High tech Zone,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after: Jiying (Xiam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1-1, F3, R & D building, TCL Science Park, 1001 Zhongshan Garden Road, liuxiandong,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ENEINNO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