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1107U -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1107U
CN209441107U CN201821600863.2U CN201821600863U CN209441107U CN 209441107 U CN209441107 U CN 209441107U CN 201821600863 U CN201821600863 U CN 201821600863U CN 209441107 U CN209441107 U CN 209441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ail vehicle
shaft coupling
elastic
elastic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08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慎
戚援
侯传伦
杜利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RRC Changzhou Tech Mar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008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1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1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110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位于轮箍和轮心之间的减振元件,所述轮心上设置有车轮内孔以及多个第一螺栓连接孔;其中,所述车轮内孔用于定位联轴器,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联轴器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其中,所述联轴器用于安装定位独立轮对的车轴组件的轴承。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弹性车轮的成本,并且弹性车轮容易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涉及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尤其涉及能够实现与车轴组件螺栓式紧固连接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该弹性车轮的独立轮对以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有经济、环保、便捷等优点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选择。由于传统地铁等轨道车辆大多采用刚性车轮,随着车辆运行速度变快以及轴重增加,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越来越严重,对城市环境和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降低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弹性车轮是在车轮的轮箍与轮心之间嵌装减振橡胶等弹性减振材料,依靠橡胶材料的减振阻尼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轮轨噪声、缓和轮轨之间的冲击和振动。
弹性车轮的轮心上通常加工有轮轴安装孔,通过轮轴安装孔与包括轴承的车轴组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独立轮对具体地,弹性车轮的轮轴安装孔配合轴承与轴桥组装在一起;其中,独立轮对通过轴承传递作用力,可以实现将车轮沿轨道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轨道车辆的平移运动。弹性车轮的这种安装方式需要保证轮轴安装孔与轴承之间的高精度配合尺寸,因此,对轮轴安装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加工精度的等级至少要求达到六级(IT6),如果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的话,甚至要求加工精度的等级达到五级(IT5)。
另外,弹性车轮在使用过程中,例如在对独立轮对的检修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将弹性车轮从车轴组件上实施拆卸和/或安装的操作,存在拆卸困难、安装费劲,检修维护成本高,且容易使轮轴安装孔和轴承或轴桥表面产生划伤的风险,从而对轴承的寿命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相对车轴组件拆装容易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一目的是,降低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位于轮箍和轮心之间的减振元件,其中,所述轮心上设置有车轮内孔以及多个第一螺栓连接孔;其中,所述车轮内孔用于定位联轴器,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联轴器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其中,所述联轴器用于安装定位独立轮对的车轴组件的轴承。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用于与联轴器的第一端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并且所述联轴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车轮内孔从而所述联轴器相对所述弹性车轮被定位。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轮心两侧上形成有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内凹的环形槽,多个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部轴向地贯穿所述轮心;
其中,所述联轴器的第一端的法兰凸缘在所述环形槽内与所述轮心紧固连接。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在所述轮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车轮内孔的加工精度的等级大于或等于六级。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联轴器的内孔过盈配合。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的豁口上,从而所述压环、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和所述轮箍之间包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减振元件的环形内腔。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压环与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基本左右对称地布置。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环形内腔和减振元件的横截面为V形截面。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V形截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60°。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和所述压环分别相对所述轮箍形成间隙。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间隙具有上水平段、垂直段和下水平段,其中,所述垂直段基本垂直于所述上水平段和下水平段,所述上水平段和所述下水平段通过所述垂直段相连通。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还包括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用于将所述轮箍和所述压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连接导线的中间部分的金属导线被弯曲后使用热缩管包裹,弯曲后的所述连接导线的两个端子分别紧贴安装在所述轮箍和所述压环的表面上。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连接导线的端子为管制电缆端子,其一端插入所述金属导线和所述热缩管之间并且包住所述金属导线一端。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轨道车辆为低地板有轨电车。
按照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以上任一所述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
联轴器的局部从所述车轮内孔穿过,使用紧固螺栓将所述轮心与所述联轴器紧固连接以实现所述弹性车轮的安装;和/或
拆卸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弹性车轮从所述联轴器上拔出,从而实现将所述弹性车轮从所述联轴器上拆卸。
按照本公开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独立轮对,其包括:
两个以上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
联轴器;以及
车轴组件;
其中,所述联轴器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弹性车轮的车轮内孔以实现其相对所述弹性车轮定位,所述联轴器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实现与所述弹性车轮的螺栓式地紧固连接,所述联轴器用于安装定位所述车轴组件的轴承。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其中,所述车轴组件包括在径向上依次布置的:
轴桥的轮座;和
位于所述轮座的两端的轴承。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其中,所述联轴器为法兰联轴器,其第一端具有法兰凸缘,所述法兰凸缘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连接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并且将所述联轴器和所述弹性车轮的轮心紧固连接。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其中,所述车轴组件还包括:
密封环;以及
对应所述联轴器的第二端设置的端盖,其用于外接制动盘或驱动齿轮。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其中,所述联轴器的第二端还用于与驱动件连接。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其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联轴器的内孔过盈配合。
按照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其中,其使用以上任一所述的独立轮对。
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特征和操作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的横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中使用的连接导线的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连接导线的B-B截面图。
图5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弹性车轮中的间隙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6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的一侧的横截面图。
图7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所使用的联轴器的主视图。
图8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所使用的联轴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简洁和说明性目的,本文主要参考其示范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相同的原理可等效地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弹性车轮,任何此类变化不背离本专利申请的真实精神和范围。而且,在下文描述中,参考了附图,这些附图图示特定的示范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机械和结构上的更改。此外,虽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结合若干实施/实施例的仅其中之一来公开的,但是如针对任何给定或可识别的功能可能是期望和/或有利的,可以将此特征与其他实施/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进行组合。因此,下文描述不应视为在限制意义上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来定义。
尽管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广义范围的数值范围和参数是适合的,但是特定示例中阐述的数值是尽可能精确地进行报告的。然而,任何数值固有地包括因其相应测试测量中和/或机加工中常见的标准偏差必然导致的某些误差。而且,本文公开的所有范围应理解为涵盖其中包括的任何以及所有子范围。在被使用的情况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不一定表示任何顺序或优先级关系,而是可以用于更清晰地将元件彼此区分。
本文中使用的方位术语是相对于弹性车轮在正常使用时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弹性车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申请人注意到,现有的弹性车轮在使用过程中,例如在对独立轮对的检修维护过程中,是需要将弹性车轮从车轴组件的轴承上进行拆卸和/或安装操作。轮轴安装孔与轴承之间的过盈、及高精度配合会导致拆卸和/或安装操作困难、组装工艺要求高,并且,容易对轮轴安装孔的内表面和轴桥的表面产生划伤,也容易对轴承造成损害,从而大大增加了独立轮对的安装和维护成本。将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示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可以但不限于针对上述问题而改进设计的。
图1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侧视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的横截面图;图3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中使用的连接导线的结构图;图4所示为图3所示连接导线的B-B截面图;图5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弹性车轮中的间隙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图6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的一侧的横截面图;图7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所使用的联轴器的主视图;图8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所使用的联轴器的截面图(其是在轴向上的截面图)。其中,图2示意的横截面是图1中的弹性车轮10的A-A截面,独立轮对30是将图2示意的弹性车轮10与车轴组件20组装在一起来形成的。
以下结合图1至图4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性车轮10和独立轮对30。
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车轮10主要地包括轮箍110(其也可以称为“轮辋”)、轮心140、位于轮箍110和轮心140之间的例如环状减振元件120,减振元件120可以通过例如橡胶体等具有弹性阻尼特性的材料制成,从而弹性车轮10具有降低轮轨噪声、缓和轮轨之间的冲击和振动等功能。
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30的其中一侧的截面图,将理解,独立轮对30的另一侧是对称布置的,其截面结构在此省略示出。在一实施例的独立轮对30中,相对图1实施例的弹性车轮10定位安装车轴组件20 包括在径向上依次布置的轴桥210的轮座211、位于轮座211的两端的轴承220。在一实施例中,弹性车轮10是借助联轴器330实现定位安装的,联轴器330具体可以但不限于为法兰联轴器,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联轴器330为锥形套筒式的法兰联轴器,其包括第一端301、第二端302以及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之间的锥形套筒333,第一端30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端302的径向尺寸,第一端301设置法兰凸缘332,法兰凸缘332上周向布置多个第二螺栓连接孔331。联轴器330内具有相应的内孔335,其用于容纳轴承220和部分轮座211。
继续如图6所示,轴承220a和轴承220b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径向尺寸,分别位于轮座211的内端和外端,这样,径向尺寸较大的轴承220a对应安装在联轴器330的第一端301的内孔圆周面与轮座211的内端的外圆周面之间,径向尺寸较小的轴承220b对应安装在联轴器330的第二端302的内孔圆周面与轮座211的外端的外圆周面之间。每个轴承220的内圈固定安装在轮座211上,每个轴承220的外圈与联轴器330的内孔335过盈配合,每个轴承220的内圈与轮座211的外周面过盈配合。轴承220a和220b具体可以但不限于为滚珠轴承,如果是圆锥滚子轴承,则所述轴承优选采用背对背安装,这样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有利于提高弹性车轮和轮对的承载性能,且不容易产生轴承卡死或损坏的故障。
继续如图6所示,其中轴桥210是适用于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轴桥,将理解,根据轨道车辆的设计需要,轴桥210可以为其他类型或形式的车轴/轮轴。
继续如图6所示,车轴组件20 还包括密封环230和端盖240。其中,密封环230和/或端盖240可以将轴承220密封在联轴器330的内孔335中。端盖240是对应联轴器330的第二端302设置,例如,可以安装在第二端302的端面上,端盖240可以用于外接制动盘或驱动齿轮。
继续如图6所示,独立轮对30包括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性车轮10,联轴器330相对弹性车轮10可拆卸地固定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弹性车轮10在使用时相对车轴的方位,如图2所示的弹性车轮10的右侧为轴向外侧、弹性车轮10的左侧为轴向内侧;在一个轮轴的轮对中,两个弹性车轮10的轴向内侧是相向的。将理解,弹性车轮10的“轴向”与轮轴的“轴向”是基本相同的,并且,其与弹性车轮10的“径向”相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车轮10还包括压环130,在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的一侧(例如右半侧)上,可以设置有豁口,压环130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上,例如,定位安装在豁口146中并通过若干紧固螺钉131(例如通过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多个紧固螺钉131)固定在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上。这样,压环130、轮心140的具有豁口146的径向外沿部145和轮箍110之间可以包围形成用于容纳减振元件120的环形内腔,将理解,环形内腔的形状和尺寸基本可以与减振元件120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地设计;这样,减振元件120两侧分别可以与轮心140、压环130和轮箍110上对应的止挡配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压环130相对轮心140的可拆卸地设计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减振元件120的环形内腔的情况下,在车轮检修维护时,只需使用例如扳手等工具就可以将弹性车轮10分解并组装,容易实现更换轮箍110、减振元件120等零件的操作,提高了弹性车轮10的可维护性,降低了弹性车轮10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具体地,压环130可以与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的相应部分基本左右对称地设置,环形内腔因此也是基本左右对称的,从而可以将减振元件120均匀对称地的压装在环形内腔中。
具体地,环形内腔和减振元件120的横截面(即沿轴向的截面)为V形截面,这样,减振元件120不但可以承受径向的压缩载荷,还可以承受轴向的横向载荷(例如在通过轨道曲线时),也即增大了弹性车轮10的轴向刚度,有利于提高弹性车轮的整体承载能力,并且,有利于缩小了独立轮对30的内侧距(轮对内侧距为轮对上左右两弹性车轮的轮箍端面相对于轮对中心的距离)的控制范围,提高了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性。这是由于,在列出运行中,车轮会受到轮轨横向力的作用,在轮箍仅靠减振元件与轮心乃至车轴相连,若轴向刚度过低,轮箍与轮心间的横向相对变大,轮对内侧距的变化范围变大,这会降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如上所述,环形内腔和减振元件120的上述设置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
可选地,V形截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60°,进一步优选为,V形截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或等于120°,可使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获得更佳的匹配,提高弹性车轮的整体承载能力,增强车辆通过曲线时的安全性;更进一步优选为,V形截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0°且小于或等于120°,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获得最合理的匹配,更有利于弹性车轮的整体承载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增强车辆通过曲线时的安全性;更好地,V形截面的夹角例如为110°。
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轮心140上设置有用于与联轴器330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的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如图1和图2所示)。对应地,联轴器330上设置有第二螺栓连接孔331(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安装时,联轴器330的第二螺栓连接孔331与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对准,并且,紧固螺栓340穿过第二螺栓连接孔331和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并将联轴器330和弹性车轮10的轮心140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如图6所示)。
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可以为多个,例如三个以上,它们可以但不限于在轮心140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例如均匀地分布在车轮内孔148的周围(如图1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轮心140上还设置有若干螺纹孔142,螺纹孔142可以用来安装用于拆装弹性车轮10的辅助部件。
继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轮心14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车轮内孔148,在该实施例中,车轮内孔148不需要直接与车轴组件20(例如车轴组件20的轴承220)高精度地配合并压装,示例地,车轮内孔148在螺栓连接过程中实现对联轴器330定位功能即可,如图6所示,联轴器330的第二端302和锥形套筒333能够从车轮内孔148穿过从而实现弹性车轮10相对联轴器330的第一端301定位,因此,对车轮内孔148的加工精度要求低,例如,车轮内孔148的加工精度(包括车轮内孔148的内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等级可以大于或等于六级(IT6),比如车轮内孔148的加工精度的等级达到七级也是容许的。这样,车轮内孔148的加工成本大大降低,也有利于降低弹性车轮10的成本。
图2和图6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10的使用过程中,联轴器330的局部(例如第二端302和锥形套筒333)从车轮内孔148穿过,然后使用紧固螺栓340将轮心140紧固安装在联轴器330上以实现弹性车轮10的安装,也可以通过拆卸紧固螺栓340、将弹性车轮10从联轴器330上拔出来实现将弹性车轮10从联轴器330拆卸,从而也实现了相对车轴组件20的拆卸。因此,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由于拆卸及安装轴承220对车轮内孔148产生划伤或损害等。
将理解到,轮心140可以以法兰盘式结构实现,车轮内孔148和若干数量的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均容易加工形成,从而可以降低弹性车轮10的制造成本。并且,弹性车轮10可以通过紧固螺栓340可拆卸地连接在独立轮对30所使用的联轴器330上,一方面,节省了弹性车轮10的安装空间,减少了独立轮对30的零件数量,提高了弹性车轮10的安装和拆卸的简便程度,有利于使轮对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在独立轮对30的检修维护过程中,只需使用扳手等工具就可实现弹性车轮10相对车轴组件20和联轴器330的组装和分解,避免了车轮内孔148和轴桥表面划伤的风险,也进一步避免了在弹性车轮10的多次拆装过程中对轴承220等的破坏,降低了独立轮对30的检修维护难度和成本,提高了独立轮对30的可维护性和检修效率。
继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轮心140上形成有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内凹的环形槽149,例如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环形槽149,多个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可以在环形槽149的底部轴向地贯穿轮心140。其中,车轴组件20通过其上的联轴器330以及相应的紧固螺栓340在环形槽149内与轮心140紧固连接。这样,联轴器330与轮心140形成螺栓式紧固连接时在轴向上更加结构紧凑,占用独立轮对30的轴向空间小,同时,降低了弹性车轮10的重量,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继续如图2所示,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和压环130分别相对轮箍110形成间隙121,间隙121可以容让减振元件120产生的部分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形状上,间隙121区别于图2中示出的间隙121, 间隙121可以采用迷宫式设计,其具有上水平段1211、垂直段1212和下水平段1213,其中,垂直段1212基本垂直于上水平段1211和下水平段1213。这种结构的间隙设计,弹性车轮10的弹性元件120仅产生径向变形量(例如h1)时其基本不影响其垂直段1212的间距h2,从而基本不影响其所能容让的减振元件120的轴向变形量,同理,弹性车轮10的弹性元件120仅产生轴向变形量(例如h2)时其基本不影响其上水平段1211和下水平段1213的间距h2,从而基本不影响其所能容让的减振元件120的径向变形量;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弹性车轮10的径向变形量和轴向变形量对变形间隙(h1和h2)的相互影响的问题,使弹性车轮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避免轮箍110与轮心140、压环130之间产生接触磨损,提高了弹性车轮10的安全性能,同时也延长了弹性车轮10的使用寿命;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弹性车轮10的优点,使弹性车轮10可以依靠减振元件120的弹性阻尼特性充分发挥、降低轮轨噪音和车辆振动,提高旅客乘坐舒适性,具有优异减振降噪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车轮10中两个间隙121的结构是基本相似的,例如,它们左右对称地设计并且具有相同的尺寸。间隙121能够同时容让减振元件120产生径向变形和轴向变形,容让的径向变形量由上水平段1211和下水平段1213的间距h1确定,容让的轴向变形量由垂直段1212的间距h2确定。可以根据具体要求来设置上水平段1211和下水平段1213的间距h1以及垂直段1212的间距h2,例如,例如,上水平段1211的间距和下水平段1213的间距均为h1,垂直段1212的间距h2也可以等于h1,h2和h1为1mm-8mm,进一步优选,h1和h2为2mm-6mm,具体分别为3mm。
具体地,继续如图1和图3所示,压环130和轮箍110之间可以设置若干条(例如4条)连接导线132,以实现了弹性车轮10的接地回流功能。
具体地,继续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导线132的中间部分的金属导线1323(例如铜绞线)被弯曲后使用热缩管1322包裹,弯曲后的连接导线132的两个端子1321分别紧贴安装在轮箍110和压环130的同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连接导线132的端子1321可以为管制电缆端子,其一端插入所述金属导线1323和热缩管1322之间并且包住金属导线1323一端。以上示例的连接导线132及其安装方式有利于提高连接导线132的安装稳定性,极大地避免了在弹性车轮10的持续振动和滚动过程中产生连接导线132的外翘等现象而被转向架上其它设备刮断的问题,保证了弹性车轮10的接地回流功能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示例的弹性车轮10及其独立轮对30可以应用于轨道车辆,尤其适用于低地板有轨电车。
图6示例的独立轮对20在轨道车辆上使用时,左右两侧的弹性车轮10相互解耦,从而可以彼此相对独立的转动,并且,通过轴承220传递作用力,可以实现将车轮沿轨道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轨道车辆的平移运动。独立轮对20 通过外部的驱动件810(如图6所示,其例如为耦合传动装置)向弹性车轮10 施加驱动其转动的动力,具体地,联轴器330的第二端302与驱动件810连接,驱动件810的动力可以通过联轴器330传递至弹性车轮10,从而驱动联轴器330和弹性车轮10一起转动。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公开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及其基本使用方法、相应的独立轮对30。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23)

1.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包括轮箍(110)、轮心(140)、位于轮箍(110)和轮心(140)之间的减振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心(140)上设置有车轮内孔(148)以及多个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其中,所述车轮内孔(148)用于定位联轴器(330),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141)用于与所述联轴器(330)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其中,所述联轴器(330)用于安装定位独立轮对(30)的车轴组件(20)的轴承(2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141)用于与联轴器(330)的第一端(301)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并且所述联轴器(330)的第二端(302)穿过所述车轮内孔(148)从而所述联轴器(330)相对所述弹性车轮(10)被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心(140)两侧上形成有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内凹的环形槽(149),多个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在所述环形槽(149)的底部轴向地贯穿所述轮心(140);
其中,所述联轴器(330)的第一端(301)的法兰凸缘(332)在所述环形槽(149)内与所述轮心(140)紧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在所述轮心(140)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内孔(148)的加工精度的等级大于或等于六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20)的外圈与所述联轴器(330)的内孔(335)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环(130),所述压环(130)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的豁口上,从而所述压环(130)、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和所述轮箍(110)之间包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减振元件(120)的环形内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30)与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左右对称地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腔和减振元件(120)的横截面为V形截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截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60°。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和所述压环(130)分别相对所述轮箍(110)形成间隙(12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121)具有上水平段(1211)、垂直段(1212)和下水平段(1213),其中,所述垂直段(1212)垂直于所述上水平段(1211)和下水平段(1213),所述上水平段(1211)和所述下水平段(1213)通过所述垂直段(1212)相连通。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导线(132),所述连接导线(132)用于将所述轮箍(110)和所述压环(130)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132)的中间部分的金属导线(1323)被弯曲后使用热缩管(1322)包裹,弯曲后的所述连接导线(132)的两个端子(1321)分别紧贴安装在所述轮箍(110)和所述压环(130)的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132)的端子(1321)为管制电缆端子,其一端插入所述金属导线(1323)和所述热缩管(1322)之间并且包住所述金属导线(1323)一端。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为低地板有轨电车。
17.一种独立轮对(3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
联轴器(330);以及
车轴组件(20);
其中,所述联轴器(330)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弹性车轮(10)的车轮内孔(148)以实现其相对所述弹性车轮(10)定位,所述联轴器(330)通过多个紧固螺栓(340)实现与所述弹性车轮(10)的螺栓式地紧固连接,所述联轴器(330)用于安装定位所述车轴组件(20)的轴承(220)。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独立轮对(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组件(20)包括在径向上依次布置的:
轴桥(210)的轮座(211);和
位于所述轮座(211)的两端的轴承(220)。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独立轮对(3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330)为法兰联轴器,其第一端(301)具有法兰凸缘(332),所述法兰凸缘(332)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141)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连接孔(331),所述紧固螺栓(340)穿过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孔(331)和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141)并且将所述联轴器(330)和所述弹性车轮(10)的轮心(140)紧固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独立轮对(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组件(20)还包括:
密封环(230);以及
对应所述联轴器(330)的第二端(302)设置的端盖(240),其用于外接制动盘或驱动齿轮。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独立轮对(3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330)的第二端(302)还用于与驱动件(810)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独立轮对(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20)的外圈与所述联轴器(330)的内孔(335)过盈配合。
23.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其使用如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所述的独立轮对(30)。
CN201821600863.2U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41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0863.2U CN209441107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0863.2U CN209441107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1107U true CN209441107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0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0863.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41107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11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502A (zh) * 2018-09-29 2020-04-07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及其使用方法、独立轮对
CN111300008A (zh) * 2020-03-11 2020-06-19 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弹性车轮轮对压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502A (zh) * 2018-09-29 2020-04-07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及其使用方法、独立轮对
CN110962502B (zh) * 2018-09-29 2024-03-05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及其使用方法、独立轮对
CN111300008A (zh) * 2020-03-11 2020-06-19 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弹性车轮轮对压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110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
CN103481728B (zh) 新型智能化的轮毂轴承单元
CN201287589Y (zh) 轨道交通车辆用独立轮组
RU2121928C1 (ru) Составное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е колес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8058716A (zh) 一种新型时速250km/h动车组动力转向架总成
CN106627642B (zh) 通过改变转臂节点结构尺寸调整刚度的方法及转臂节点
CN203143943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导向轮装置
CN110962502B (zh) 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及其使用方法、独立轮对
CN103145021B (zh) 电梯曳引机
CN209441106U (zh) 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弹性车轮组件及轨道车辆
CN207790711U (zh) 一种新型时速250km/h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总成
CN110539771A (zh) 一种防尘车轴及轨道列车
CN110154640B (zh) 轨道交通车辆用弹性车轮及其组装方法和刚度设计方法
CN113790248A (zh) 一种齿轮箱输出联轴节、齿轮箱及低地板轨道车辆
CN209441105U (zh) 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以及轨道车辆
CN105443617B (zh) 轨道交通车辆用轮装式制动盘的连接结构
CN107757246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分体式轨道车辆车轮
CN208774785U (zh) 工艺转向架轴箱以及构架
CN207790710U (zh) 一种新型时速250km/h动车组动力转向架总成
CN215435859U (zh) 一种转向架接地装置、轮轴系统及转向架
CN205951611U (zh) 一种无轴车轮
CN109733421A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悬挂车
CN211390834U (zh) 一种动车组轮对
CN201770418U (zh) 桥式起重机车轮
CN205401540U (zh) 具有轴颈环的液力缓速器主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30

Address after: Xue Jia Zhen 213000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City Shun Road No. 19

Co-patentee after: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RRC CHANGZHOU TECH-MARK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11 Wuyi Road, Jiangsu, Changzhou, No. 258

Patentee befor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