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9764U -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9764U
CN209439764U CN201920032231.9U CN201920032231U CN209439764U CN 209439764 U CN209439764 U CN 209439764U CN 201920032231 U CN201920032231 U CN 201920032231U CN 209439764 U CN209439764 U CN 209439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opper sheathing
mould group
component
shea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22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冠平
曾秋醒
刘国伟
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gu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22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9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9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976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台、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设于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旁侧的三测量模组以及搬运产品移栽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铜网成卷及出入内铜套模组将内铜卷网卷成圆筒状并套上内铜套,然后通过第一插入内铜套模组将一外铜套插入铜母组件的一端,随后通过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将一外铜套插入铜母组件的另一端,最后通过三测量模组对铜母组件所能承受的拉力、压力以及外圆度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组装铜母组件,无需采用人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劳动成本,且能够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自动检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铜母组件包括内铜卷网100、套在内铜卷网100上的内铜套200、以及分别套在所述内铜套200两端的两个外铜套300,内铜卷网100 两端分别设有若干梳齿400,铜母组件主要用于高铁动车上。其中内铜卷网 100的原材料是一卷一卷的铜网编带,加工时要先将铜网编带裁切成单个的铜网裁片,单个铜网裁片是矩形的,需要先将铜网裁片预压,然后卷成圆筒状,再套上内铜套200。目前市场上的内铜卷网100一般是工作人员靠模具按压成型的,内铜卷网100的外形圆度与尺寸很容易不达标。另外,整个铜母组件的组装一般是靠人工组装的,操作繁琐,产能效率低下,长期工作会对手有磨损,且人工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台,设于所述机台上的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设于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旁侧的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设于所述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旁侧的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设于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旁侧的三测量模组,以及设于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旁侧的搬运产品移栽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外铜套模组包括:送料裁切模组、设于所述送料裁切模组旁侧的卷铜网模组以及设于所述卷铜网模组旁侧的内铜套供料模组;
所述送料裁切模组包括:铜网转盘、驱动所述铜网转盘转动的电机、设于所述机台上的送铜网轨道、设于所述送铜网轨道下方的推送组件、设于所述送铜网轨道尾端的剪切组件、以及设于送铜网轨道尾端并位于送铜网轨道上方的压铜网气缸;
所述卷铜网模组包括:第一底板、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铜卷成型下模、设于所述铜卷成型下模上方的铜卷成型上模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铜卷成型下模旁侧的第一夹取组件;
所述内铜套供料模组包括:第一振动盘、与所述第一振动盘连接的送内铜套轨道、设于所述送内铜套轨道旁侧的第一分料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上方的取料气缸,所述第一振动盘中装有若干内铜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包括:分中组件、翻边组件、第二夹取组件以及第一外铜套供料组件,所述分中组件包括:第二底板、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上分中气缸、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下方的下分中气缸;
所述翻边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外铜套成型下模、位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上方的外铜套成型上模、以及与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连接的压合第一外铜套气缸;
所述第一外铜套供料组件包括:第二振动盘、与所述第二振动盘连接的第一外铜套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外铜套轨道尾端的第二分料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盘中装有若干外铜套;
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外铜套轨道旁侧的第一横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横移位组件上的第一竖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竖移位组件上的第一夹爪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顶面设有容置内铜卷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柱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预压铆,所述预压铆为圆柱体,其顶端设有若干分隔块,相邻两分隔块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所述预压铆底端设有张散开的伞状的支臂,所述外铜套上模底面设有圆柱凸起,该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包括:第二外铜套供料组件、第三夹取组件以及冲压卷曲组件;
所述第二外铜套供料组件包括:第三振动盘、与所述第三振动盘连接的第二外铜套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外铜套轨道尾端的第三分料组件,所述第三振动盘内装有若干外铜套;
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外铜套轨道旁侧的第二横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横移位组件上的第二竖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竖移位组件上的第二夹爪气缸;
所述冲压卷曲组件包括:第三底板、设于所述第三底板上的下模组件、设于所述下模组件上方的上冲头组件、以及与所述上冲头组件连接的压合第二外铜套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上冲头组件包括:螺旋外套、设于所述螺旋外套内的上冲头、以及设于所述上冲头侧面的侧柄,所述螺旋外套内部中空,所述上冲头一端置于该螺旋外套内,另一端露出于螺旋外套,所述螺旋外套侧面设有镂空轨道,所述侧柄插入该镂空轨道中;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底板上的下模套、设于所述下模套内部的下模柱、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套侧面的顶料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上冲头底端设有芯轴以及位于所述芯轴周围的若干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均匀分布,即相邻两分隔块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且分隔块底端与芯轴底端相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三测量模组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夹持组件旁侧的拉力测试组件、设于所述夹持组件旁侧的压力测试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夹持组件旁侧的同心度测试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第一X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X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一Y轴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Y轴移动组件连接的移动夹板、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夹板旁侧的固定夹板,所述移动夹板朝向固定夹板一侧设有容纳铜母组件的空腔,所述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闭合将铜母组件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拉力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上方第三竖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三竖移动组件上的第一拉力测试仪、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拉力测试仪底面的拉力冲头;
所述压力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上方第四竖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四竖移动组件上的第二拉力测试仪、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拉力测试仪底面的压力冲头;
所述同心度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上方的第五竖移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五竖移动组件上的同心度测试压头,所述移动夹板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标准铜母组件的外径相配合,该通孔对准所述同心度测试压头,所述第五竖移动组件与同心度测试压头的连接处设有弹簧以及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搬运产品移栽模组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第二X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X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二Y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Y轴移动组件上的Z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一旋转夹爪组件、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上并位于第一旋转夹爪组件旁侧的第二旋转夹爪组件、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三夹爪气缸。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铜网成卷及出入内铜套模组将内铜卷网卷成圆筒状并套上内铜套,然后通过第一插入内铜套模组将一外铜套插入铜母组件的一端,随后通过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将一外铜套插入铜母组件的另一端,最后通过三测量模组对铜母组件所能承受的拉力、压力以及外圆度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组装铜母组件,无需采用人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劳动成本,且能够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自动检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铜母组件的组装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网成卷及插入外铜套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裁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铜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铜卷成型上模组件及铜卷成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内铜套供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搬运产品移栽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分中组件与翻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预压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铜套供料组件与第二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外铜套供料组件以及第三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冲压卷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上冲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三测量模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三测量模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台1,设于所述机台1上的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2,设于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2旁侧的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3,设于所述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3旁侧的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4,设于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4旁侧的三测量模组5,以及设于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2、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3、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4旁侧的搬运产品移栽模组6。
请参阅图3,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外铜套模组2包括:送料裁切模组 20、设于所述送料裁切模组20旁侧的卷铜网模组21以及设于所述卷铜网模组21旁侧的内铜套供料模组22。
请参阅图4,所述送料裁切模组20包括:铜网转盘201、驱动所述铜网转盘201转动的电机、设于所述机台1上的送铜网轨道202、设于所述送铜网轨道202下方的推送组件203、设于所述送铜网轨道202尾端的剪切组件204、以及设于送铜网轨道202尾端并位于送铜网轨道202上方的压铜网气缸205。铜网编带放置在铜网转盘201上,所述推送组件203包括:横推送气缸以及设于所述横推送气缸上的竖推送气缸,所述竖推送气缸上升能插入铜网编带上的空隙中,横推送气缸向前移动将铜网编带向剪切组件推送。
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卷铜网模组21包括:第一底板210、设于所述第一底板210上的铜卷成型下模211、设于所述铜卷成型下模211上方的铜卷成型上模组件212、以及设于所述铜卷成型下模211旁侧的第一夹取组件213。所述铜卷成型上模组件212包括:预压气缸2120、与所述预压气缸2120连接的推送板2121、设于所述推送板2121底面的铜卷成型上模2122、设于所述预压气缸2120两侧的成型压气缸2123、与所述成型压气缸 2123连接并穿过所述推送板2121的连接杆2124、设于所述连接杆2124底面的压板2125、设于所述压板2125底面的两压杆固定块2126、穿过所述压杆固定块2126的压杆2127、以及与所述压杆2127一端连接的横移位气缸2128。所述铜卷成型上模2122穿过所述压块2125,其底端位于两压杆固定块2126之间并且其底端位于所述压杆2127上方,所述铜卷成型上模 2122底面与铜卷成型下模211顶面均设有圆弧形凹槽,该圆弧形凹槽的内径与内铜卷网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夹取组件213包括:设于所述铜卷成型下模211旁侧的第三横移位组件2130、设于第三横移位组件2130上的取铜网夹爪2131、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横移位组件2130上的夹内铜卷网气缸 2132。
请参阅图8,所述内铜套供料模组22包括:第一振动盘220、与所述第一振动盘220连接的送内铜套轨道221、设于所述送内铜套轨道221旁侧的第一分料组件22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222上方的取料气缸223,所述第一振动盘210中装有若干内铜套。所述第一分料组件222包括第一顶升气缸222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顶升气缸2221上的第一分料块2222,所述第一分料块2222上设有容置单个内铜套的空腔。
铜网成卷及插入外铜套模组2的工作原理如下:推送组件203将铜网编带推送至剪切组件204处,压铜网气缸205将铜网编带压紧固定,剪切组件204将铜网编带裁切成单片的铜网裁片,第三横移位组件2130带动取铜网夹爪置于剪切组件204下方,使得裁切下来的铜网裁片置于取铜网夹爪2131上。然后第三横移位组件2130驱动取铜网夹爪2131,使得铜卷裁片置于铜卷成型下模211上。随后预压气缸2120带动铜卷成型上模2122 以及压杆2127下压,其中压杆2127的外径与内铜卷的内径相等,由于铜卷成型上模2122底面与铜卷成型下模211顶面设有圆弧形凹槽,铜卷成型上模2122与铜卷成型下模211闭合将铜网裁片卷成圆柱形。进而成型压气缸2123下压,进一步对铜网裁片施加压力,将铜网裁片压成标准的圆柱形。
第一顶料气缸2221下降,将单个内铜套纳入第一分料块2222的空腔内,此时内铜套的轴线平行于水平线。然后第三横移位组件2130驱动夹内铜卷网气缸2131将卷好的内铜卷网插入内铜套内。
请参阅图2与图9,所述搬运产品移栽模组6包括:设于所述机台1上的第二X轴移动组件60、设于所述第二X轴移动组件60上的第二Y轴移动组件61、设于所述第二Y轴移动组件61上的Z轴移动组件62、设于所述Z 轴移动组件62上的第一旋转夹爪组件63、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62上并位于第一旋转夹爪组件63旁侧的第二旋转夹爪组件64、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62上的第三夹爪气缸65。所述第一旋转夹爪组件63包括第一旋转气缸631以及设于第一旋转气缸631上的第四夹爪气缸632,所述第二旋转夹爪组件64包括第二旋转气缸641以及设于第二旋转气缸641上的第五夹爪气缸6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X轴移动组件60、第二Y轴移动组件61、Z 轴移动组件62均采用气缸驱动。
请参阅图10与图11,所述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3包括:分中组件30、翻边组件31、第二夹取组件32以及第一外铜套供料组件33。所述分中组件30包括:第二底板301、设于所述第二底板301上的上分中气缸302、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302下方的下分中气缸303。
请参阅图11与图12,所述翻边组件31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底板301 上的外铜套成型下模310、位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310上方的外铜套成型上模311、以及与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311连接的压合第一外铜套气缸312。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310顶面设有容置内铜卷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柱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预压铆313,所述预压铆313为圆柱体,其顶端设有若干分隔块3130,相邻两分隔块3130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所述预压铆313底端设有张散开的伞状的支臂3131,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311 底面设有圆柱凸起,该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倒角。
请参阅图13,所述第一外铜套供料组件33包括:第二振动盘330、与所述第二振动盘330连接的第一外铜套轨道33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外铜套轨道331尾端的第二分料组件332,所述第二振动盘330中装有若干外铜套。所述第二分料组件332包括第二顶料气缸33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顶料气缸 3321上的第二分料块3322,第二分料块3322设有容纳单个外铜套的空腔。
请参阅图13,所述第二夹取组件3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外铜套轨道331旁侧的第一横移位组件320、设于所述第一横移位组件320上的第一竖移位组件 321、设于所述第一竖移位组件321上的第一夹爪气缸322。所述第一横移位组件320包括:第一直线导轨3201、设于第一直线导轨3201上的第一滑块3202、以及与第一滑块3202连接的第一横移位气缸3203,所述第一竖移位组件321包括:设于第一滑块3202上的第二直线导轨3210、设于第二直线导轨3210上的第二滑块3211、设于第二滑块3211顶端的螺钉3212、以及一端挂在螺钉上另一端挂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弹簧3213。
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3的工作原理如下:第四夹爪气缸632从铜网成卷及插入外铜套模组2处将内铜套内铜卷网组件夹取并第一旋转气缸63旋转,使得内铜套内铜卷网组件的轴线垂直于水平线,然后通过第二X轴移动组件60、第二Y轴移动组件61以及Z轴移动组件62将内铜套内铜卷网组件运送至上分中气缸302与下分中气缸303之间。上分中气缸302下压同时下分中气缸303上顶内铜套,从而将内铜套摆正在内铜卷网的中间位置,即内铜套两端露出的梳齿的长度相等。分中后,第二Y轴移动模组61 驱动,将内铜套内铜卷网组件运送至外铜套成型下模310上,并套在预压铆313上,且内铜卷网的梳齿插入预压铆分隔块3130之间的间隙中。然后搬运产品移栽模组6复位。
同时,第二顶料气缸3321下降,将单个外铜套纳入第二分料块3322 上的空腔中,然后第一夹爪气缸322将外铜套夹取,在第一横移位组件320 与第一竖移位组件321的驱动下,将该外铜套放置在外铜套成型上模311 下方。随后压合第一外铜套气缸312下压,外铜套成型上模311底面的圆柱凸起先穿过外铜套,继续下压,由于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倒角,因而会将内铜卷网顶端的梳齿撑散开,继续下压,外铜套压住撑散开的梳齿,将梳齿翻边并套入内铜套上。由于预压铆313底端设有张散开的伞状支臂3131,因此,内铜卷网底端的梳齿会被撑散开。在下压外铜套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滑块3211上设有弹簧3213,第一夹爪气缸322会跟随外铜套下降,第一夹爪气缸322一直夹住外铜套,防止外铜套被压偏。
请参阅图14,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4包括:第二外铜套供料组件 40、第三夹取组件41以及冲压卷曲组件42。
请参阅图15,所述第二外铜套供料组件40包括:第三振动盘401、与所述第三振动盘401连接的第二外铜套轨道40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外铜套轨道402尾端的第三分料组件403,所述第三振动盘401内装有若干外铜套。第三分料组件403包括第三顶升气缸4031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顶升气缸4031 上的第三分料块4032,第三分料块4032上设有容置单个外铜套的空腔。
所述第三夹取组件41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外铜套轨道402旁侧的第二横移位组件410、设于所述第二横移位组件410上的第二竖移位组件411、设于所述第二竖移位组件411上的第二夹爪气缸412。第二横移位组件410为气缸驱动,第二竖移位组件411包括设于第二横移位组件410上的螺钉4111、以及一端套在螺钉4111上另一端与第二夹爪气缸412连接的弹簧4112。
请参阅图16,所述冲压卷曲组件42包括:第三底板421、设于所述第三底板421上的下模组件422、设于所述下模组件422上方的上冲头组件 423、以及与所述上冲头组件423连接的压合第二外铜套气缸424。
请参阅图17,所述上冲头组件423包括:螺旋外套4230、设于所述螺旋外套4230内的上冲头4231、以及设于所述上冲头4231侧面的侧柄4232。所述螺旋外套4230内部中空,所述上冲头4231一端置于该螺旋外套4230 内,另一端露出于螺旋外套4230。所述螺旋外套4230侧面设有镂空轨道 4233,所述侧柄4232插入该镂空轨道4233中。所述上冲头4231底端设有芯轴以及位于所述芯轴周围的若干分隔块4234,所述分隔块4234均匀分布,即相邻两分隔块4234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且分隔块4234底端与芯轴底端相隔一定距离。
请参阅图18,所述下模组件422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底板421上的下模套4220、设于所述下模套4220内部的下模柱、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套侧面的顶料气缸4221。下模柱顶端对应上冲头的分隔块也设有分隔块,下模柱顶面低于下模套顶面。
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4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五夹爪气缸642将经过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3组装好的半成品(内铜卷网+内铜套+一端外铜套)夹取,且第二旋转气缸641旋转180°,使得张开的梳齿朝上,第二X轴移动组件60、第二Y轴移动组件61以及Z轴移动组件62将半成品移送至下模柱上方,将半成品放置在下模柱上,且下模柱上的分隔块之间的间隙卡住内铜卷网的梳齿。第三分料气缸4031下降,单个外铜套流入第三分料块4032的空腔内。在第二横移位组件410与第二竖移位组件411的驱动下,第二夹爪气缸412将外铜套夹取至上冲头4231 下方。压合第二外铜套气缸424下压,上冲头4231穿过外铜套,继续下压,芯轴伸入至内铜卷网内且芯轴上内铜卷网上的梳齿卡入芯轴的分隔块4234 之间的空隙中,下压的过程中,芯轴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会沿着镂空轨道4233旋转,从而将梳齿螺旋卷曲,上冲头4231继续下压,最终将外铜套套入半成品中,得到铜母组件成品。在下压外铜套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夹爪气缸412上设有弹簧,第二夹爪气缸412会跟随外铜套下降,第二夹爪气缸412一直夹住外铜套,防止外铜套被压偏。
请参阅图19与图20,所述三测量模组5包括:设于所述机台1上的夹持组件50、设于所述夹持组件50旁侧的拉力测试组件51、设于所述夹持组件50旁侧的压力测试组件52、以及设于所述夹持组件50旁侧的同心度测试组件53。
所述夹持组件50包括:设于所述机台1上的第一X轴移动组件501、设于所述第一X轴移动组件501上的第一Y轴移动组件502、与所述第一Y 轴移动组件502连接的移动夹板503、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夹板503旁侧的固定夹板504,所述移动夹板403朝向固定夹板504一侧设有容纳铜母组件的空腔,所述移动夹板503与固定夹板504闭合将铜母组件夹持固定。
所述拉力测试组件51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50上方第三竖移动组件511、设于所述第三竖移动组件511上的第一拉力测试仪5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拉力测试仪512底面的拉力冲头513。
所述压力测试组件52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50上方第四竖移动组件521、设于所述第四竖移动组件521上的第二拉力测试仪52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拉力测试仪522底面的压力冲头523。
所述同心度测试组件53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50上方的第五竖移动组件531、以及设于所述第五竖移动组件531上的同心度测试压头532。所述移动夹板503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标准铜母组件的外径相配合,该通孔对准所述同心度测试压头532,通孔下方设有顶料气缸54。所述第五竖移动组件531与同心度测试压头532的连接处设有弹簧以及感应器。夹持组件50下方对应拉力测试组件51与压力测试组件处52设有不良品料槽,夹持组件50下方对应同心度测试组件53处设有供良品流通的料仓。
三测量模组5的工作原理如下:搬运产品移栽模组6驱动,使得第三夹爪气缸65夹取经过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4加工的成品,并将成品放置在夹持组件50上且位于拉力测试组件51下方。然后进行拉力测试,第三竖移位组件511驱动拉力冲头513插入铜母组件中,然后上拉,以此来测试该铜母组件所能承受的拉力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若不合格,则第一Y轴移动组件502驱动移动夹板503向远离固定夹板504的方向移动,从而不良品落入不良品料槽中。同理,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时,第四竖移动组件521驱动压力冲头523下压,以此来测试铜母组件所能承受的压力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第一X轴移动组件501驱动移动夹板503移动,将铜母组件运送至同心度测试组件53下方,第五竖移动组件531驱动同心度测试压头532下压,如果该铜母组件与通孔同心,则该铜母组件会掉入供良品流通的料仓,如果该铜母组件与通孔不同心,则该铜母组件会卡在通孔处,不会流入料仓中,若铜母组件卡在通孔处,顶料气缸54会向上将铜母组件顶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铜网成卷及出入内铜套模组将内铜卷网卷成圆筒状并套上内铜套,然后通过第一插入内铜套模组将一外铜套插入铜母组件的一端,随后通过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将一外铜套插入铜母组件的另一端,最后通过三测量模组对铜母组件所能承受的拉力、压力以及外圆度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组装铜母组件,无需采用人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劳动成本,且能够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自动检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设于所述机台上的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设于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旁侧的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设于所述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旁侧的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设于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旁侧的三测量模组,以及设于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内铜套模组、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旁侧的搬运产品移栽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网成卷及插入外铜套模组包括:送料裁切模组、设于所述送料裁切模组旁侧的卷铜网模组以及设于所述卷铜网模组旁侧的内铜套供料模组;
所述送料裁切模组包括:铜网转盘、驱动所述铜网转盘转动的电机、设于所述机台上的送铜网轨道、设于所述送铜网轨道下方的推送组件、设于所述送铜网轨道尾端的剪切组件、以及设于送铜网轨道尾端并位于送铜网轨道上方的压铜网气缸;
所述卷铜网模组包括:第一底板、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铜卷成型下模、设于所述铜卷成型下模上方的铜卷成型上模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铜卷成型下模旁侧的第一夹取组件;
所述内铜套供料模组包括:第一振动盘、与所述第一振动盘连接的送内铜套轨道、设于所述送内铜套轨道旁侧的第一分料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上方的取料气缸,所述第一振动盘中装有若干内铜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外铜套模组包括:分中组件、翻边组件、第二夹取组件以及第一外铜套供料组件,所述分中组件包括:第二底板、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上分中气缸、设于所述上分中气缸下方的下分中气缸;
所述翻边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外铜套成型下模、位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上方的外铜套成型上模、以及与所述外铜套成型上模连接的压合第一外铜套气缸;
所述第一外铜套供料组件包括:第二振动盘、与所述第二振动盘连接的第一外铜套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外铜套轨道尾端的第二分料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盘中装有若干外铜套;
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外铜套轨道旁侧的第一横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横移位组件上的第一竖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竖移位组件上的第一夹爪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铜套成型下模顶面设有容置内铜卷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柱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预压铆,所述预压铆为圆柱体,其顶端设有若干分隔块,相邻两分隔块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所述预压铆底端设有张散开的伞状的支臂,所述外铜套上模底面设有圆柱凸起,该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外铜套模组包括:第二外铜套供料组件、第三夹取组件以及冲压卷曲组件;
所述第二外铜套供料组件包括:第三振动盘、与所述第三振动盘连接的第二外铜套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外铜套轨道尾端的第三分料组件,所述第三振动盘内装有若干外铜套;
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外铜套轨道旁侧的第二横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横移位组件上的第二竖移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竖移位组件上的第二夹爪气缸;
所述冲压卷曲组件包括:第三底板、设于所述第三底板上的下模组件、设于所述下模组件上方的上冲头组件、以及与所述上冲头组件连接的压合第二外铜套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头组件包括:螺旋外套、设于所述螺旋外套内的上冲头、以及设于所述上冲头侧面的侧柄,所述螺旋外套内部中空,所述上冲头一端置于该螺旋外套内,另一端露出于螺旋外套,所述螺旋外套侧面设有镂空轨道,所述侧柄插入该镂空轨道中;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底板上的下模套、设于所述下模套内部的下模柱、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套侧面的顶料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头底端设有芯轴以及位于所述芯轴周围的若干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均匀分布,即相邻两分隔块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且分隔块底端与芯轴底端相隔一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测量模组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夹持组件旁侧的拉力测试组件、设于所述夹持组件旁侧的压力测试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夹持组件旁侧的同心度测试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第一X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X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一Y轴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Y轴移动组件连接的移动夹板、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夹板旁侧的固定夹板,所述移动夹板朝向固定夹板一侧设有容纳铜母组件的空腔,所述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闭合将铜母组件夹持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上方第三竖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三竖移动组件上的第一拉力测试仪、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拉力测试仪底面的拉力冲头;
所述压力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上方第四竖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四竖移动组件上的第二拉力测试仪、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拉力测试仪底面的压力冲头;
所述同心度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上方的第五竖移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五竖移动组件上的同心度测试压头,所述移动夹板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标准铜母组件的外径相配合,该通孔对准所述同心度测试压头,所述第五竖移动组件与同心度测试压头的连接处设有弹簧以及感应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产品移栽模组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第二X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X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二Y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Y轴移动组件上的Z轴移动组件、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一旋转夹爪组件、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上并位于第一旋转夹爪组件旁侧的第二旋转夹爪组件、设于所述Z轴移动组件上的第三夹爪气缸。
CN201920032231.9U 2019-01-07 2019-01-07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39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2231.9U CN209439764U (zh) 2019-01-07 2019-01-07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2231.9U CN209439764U (zh) 2019-01-07 2019-01-07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9764U true CN209439764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6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223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39764U (zh) 2019-01-07 2019-01-07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9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4461A (zh) * 2019-01-07 2019-03-08 深圳市顺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4461A (zh) * 2019-01-07 2019-03-08 深圳市顺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CN109434461B (zh) * 2019-01-07 2023-08-11 深圳市易广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8591B (zh) 一种双头打端插壳的线束自动组装机
CN108160815B (zh) 一种全自动无废料高质量的冲裁卷圆模具
CN109443116A (zh) 电子雷管生产线
CN109434461A (zh)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CN108889884B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铜线的自动化成型一体设备
CN205733828U (zh) 一种自动制熔断器熔体机
CN209439764U (zh) 铜母组件自动组装机
CN112387912B (zh) 一种螺丝的螺杆一次成型工艺
CN209416183U (zh) 电子雷管生产线
CN205110663U (zh) 合页加工机
CN206047533U (zh) 一种可将微型电机主轴压入外壳的设备
CN112072444A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口自动组装设备
CN102001144B (zh) 一种全自动除披锋机
CN206032873U (zh) 线缆自动卷绕装置
CN201389591Y (zh) 一种壳筒类零件成型冲压装置
CN207868588U (zh) 全自动双头压接端子插入机
CN209349827U (zh) 细长轴形物料的上料装配装置
CN109848702B (zh) 钢水取样器自动装配装置
CN208433883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线圈成型机
CN216902519U (zh) 一种线圈入壳设备
CN207684635U (zh) 一种双工位自动绕线机
CN106982548B (zh) 自动插件机变压器送料机构
CN209477183U (zh) 全自动卷铜网及插入内铜套机构
CN113182803B (zh) 一种兽用针头全自动装配机
CN209777942U (zh) 一种用于钢水取样器的脱氧铝丝缠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Shajing Street Houting Community Houting Maozhou Mountain Industrial Park Quan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Building 2 L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gu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Shajing Street Houting Community Houting Maozhou Mountain Industrial Park Quan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Building 2 L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U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