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1705U -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1705U
CN209431705U CN201822129751.XU CN201822129751U CN209431705U CN 209431705 U CN209431705 U CN 209431705U CN 201822129751 U CN201822129751 U CN 201822129751U CN 209431705 U CN209431705 U CN 209431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absorption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97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村与四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1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1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06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 cascade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4Heat pumps of the sorp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6Heat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urce of low potential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3/00Boilers; Analysers; Rectif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7/00Absorbers; Adsor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使被加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比加热源流体的入口温度高。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构成为具备:使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的第一以及第二吸收部、使第二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的第一以及第二冷凝部、使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的第一以及第二蒸发部、使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的第一以及第二再生部,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使得第一蒸发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第一冷凝部高,第二蒸发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第二冷凝部高,将从朝向第一以及第二蒸发部、第一以及第二再生部导入前的加热源流体分支的一部分的加热源流体,作为第一被加热流体向第一以及第二吸收部导入。

Description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特别是涉及以使温度上升的流体的出口温度比温度降低的流体的入口温度高的方式,在两个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被广泛用作在高温的流体与低温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在两个流体之间直接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中,无法使低温的流体的出口温度成为比高温的流体的入口温度高的温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98809号公报(参照图11等)
作为热交换器的一个用途,列举对排热进行回收。排热是未使用而废弃的热,因此如果能够使回收排热而使温度上升的流体的出口温度成为比被夺取包含排热在内的热而温度降低的流体的入口温度高的温度,则使得利用的范围变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温度上升的被加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比温度降低的加热源流体的入口温度高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具备:第一吸收部A1,其借助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的蒸气Ve1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第一被加热流体RP的温度上升;第二吸收部A2,其借助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的蒸气Ve2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第一被加热流体RP的温度上升;第一冷凝部C1,其借助制冷剂的蒸气Vg1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Vf1时释放出的冷凝热使第二被加热流体GP的温度上升;第二冷凝部C2,其借助制冷剂的蒸气Vg2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Vf2时释放出的冷凝热使第二被加热流体GP的温度上升;第一蒸发部E1,其从第一冷凝部C1以及第二冷凝部C2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制冷剂液体Vf,并从加热源流体RS夺取所导入的制冷剂液体Vf蒸发而成为向第一吸收部A1供给的制冷剂的蒸气Ve1时所需的蒸发潜热,从而使加热源流体RS的温度降低;第二蒸发部E2,其从第一冷凝部C1以及第二冷凝部C2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制冷剂液体Vf,并从加热源流体RS夺取所导入的制冷剂液体Vf蒸发而成为向第二吸收部A2供给的制冷剂的蒸气Ve2时所需的蒸发潜热,从而使加热源流体RS的温度降低;第一再生部G1,其从第一吸收部A1以及第二吸收部A2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吸收液Sw,并从加热源流体RS夺取为了生成向第一冷凝部C1供给的制冷剂的蒸气Vg1而对所导入的吸收液Sw进行加热并使制冷剂从吸收液Sw脱离所需的热,从而使加热源流体RS的温度降低;以及第二再生部G2,其从第一吸收部A1以及第二吸收部A2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吸收液Sw,并从加热源流体RS夺取为了生成向第二冷凝部C2供给的制冷剂的蒸气Vg2而对所导入的吸收液Sw进行加热并使制冷剂从吸收液Sw脱离所需的热,从而使加热源流体RS的温度降低,所述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构成为: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使得第一蒸发部E1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第一冷凝部C1高,第二蒸发部E2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第二冷凝部C2高,并且构成为:将从朝向第一蒸发部E1、第二蒸发部E2、第一再生部G1以及第二再生部G2导入前的加热源流体RA分支的一部分的加热源流体,作为第一被加热流体RP而向第一吸收部A1以及第二吸收部A2导入。
若这样构成,则由于将从朝向第一蒸发部、第二蒸发部、第一再生部以及第二再生部导入前的加热源流体分支的一部分的加热源流体,作为第一被加热流体而向第一吸收部以及第二吸收部导入,从而能够使从第一吸收部以及第二吸收部流出的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比朝向第一蒸发部、第二蒸发部、第一再生部以及第二再生部导入前的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高。另外,由于将从加热源流体分支的一部分的加热源流体作为第一被加热流体而向第一吸收部以及第二吸收部导入,从而与吸收部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1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基础上,以使从第一冷凝部C1以及第二冷凝部C2流出的第二被加热流体GP、与从第一蒸发部E1、第二蒸发部E2、第一再生部G1以及第二再生部G2流出的加热源流体RS合流的方式,构成第二被加热流体GP的流路58。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进出的加热源流体的流量平衡。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1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基础上,以使从第一吸收部A1以及第二吸收部A2的至少一方流出的吸收液Sw直接或者间接地向第一再生部G1和第二再生部G2并联地流入,从第一再生部G1以及第二再生部G2的至少一方流出的吸收液Sa直接或者间接地向第一吸收部A1和第二吸收部A2并联地流入的方式,构成吸收液S的流路。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吸收液的浓度过度上升。
另外,例如图2所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的基础上,以使从第一吸收部A1以及第二吸收部A2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流入至第一再生部G1或者第二再生部G2的吸收液在第一再生部G1以及第二再生部G2串联地流动,从第一再生部G1以及第二再生部G2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流入至第一吸收部A1或者第二吸收部A2的吸收液在第一吸收部A1以及第二吸收部A2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吸收液的流路。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吸收液的浓度差变大而增大输出。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3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的基础上,具备:第一吸收液循环流路14、34,其以使从第一吸收部A1流出的吸收液Sw1向第一再生部G1流入并且从第一再生部G1流出的吸收液Sa1向第一吸收部A1流入的方式,使吸收液在第一吸收部A1与第一再生部G1之间循环;和第二吸收液循环流路18、38,其以使从第二吸收部A2流出的吸收液Sw2向第二再生部G2流入并且从第二再生部G2流出的吸收液Sa2向第二吸收部A2流入的方式,使吸收液在第二吸收部A2与第二再生部G2之间循环。
若这样构成,则具有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多个独立的系统路径,能够对多个吸收式热泵循环进行控制管理。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1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基础上,以使第一被加热流体RP在第一吸收部A1以及第二吸收部A2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第一被加热流体RP的流路。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第一被加热流体以两个阶段升温,能够取出更高温度的第一被加热流体。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1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基础上,以使加热源流体RS最先流入第一再生部G1或者第一蒸发部E1,并且按照适当的顺序在第一再生部G1、第一蒸发部E1、第二再生部G2以及第二蒸发部E2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加热源流体RS的流路,以使当加热源流体RS在流经第一蒸发部E1后在第二蒸发部E2流动的情况下,第一被加热流体RP在流经第二吸收部A2后在第一吸收部A1流动的方式,并且以使当加热源流体RS在流经第二蒸发部E2后在第一蒸发部E1流动的情况下,第一被加热流体RP在流经第一吸收部A1后在第二吸收部A2流动的方式,构成第一被加热流体RP的流路,以使第二被加热流体GP在第一冷凝部C1以及第二冷凝部C2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第二被加热流体GP的流路。
若这样构成,则在加热源流体最先流入第一再生部的情况下,能够增大从加热源流体向第一被加热流体移动的热量并且能够提高流出的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在加热源流体最先流入第一蒸发部的情况下,除了从加热源流体朝向第一被加热流体的移动热量的增大以及流出的第一被加热流体的高温化之外,能够抑制第一再生部以及第二再生部中的吸收液的浓度的上升,从而能够避免吸收液过度浓缩而结晶。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6的基础上,构成为进行以下构成中的至少一个,即:以将加热源流体RS并联地导入第一蒸发部E1、第二蒸发部E2、第一再生部G1、以及第二再生部G2中的至少两个的方式构成加热源流体RS的流路(例如参照图6);以将第一被加热流体RP并联地导入第一吸收部A1和第二吸收部A2的方式构成第一被加热流体RP的流路(未图示);以及以将第二被加热流体GP并联地导入第一冷凝部C1和第二冷凝部C2的方式构成第二被加热流体GP的流路(例如参照图5)。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减小加热源流体、第一被加热流体以及第二被加热流体中的至少一个的流路的阻力。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7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的基础上,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其以使第一再生部G1与第一冷凝部C1连通的方式,收容第一再生部G1和第一冷凝部C1;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其以使第二再生部G2与第二冷凝部C2连通的方式,收容第二再生部G2和第二冷凝部C2。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且能够抑制从各个再生部向冷凝部移动的制冷剂的蒸气的流动阻力的增大,从而能够提高作为吸收式热泵循环的效率。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7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的基础上,具备: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其以使第一吸收部A1与第一蒸发部E1连通的方式,收容第一吸收部A1和第一蒸发部E1;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其以使第二吸收部A2与第二蒸发部E2连通的方式,收容第二吸收部A2和第二蒸发部E2;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和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配置于水平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上方配置有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确保吸收液的流动并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的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8A、图8B、图8D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基础上,第一吸收部A1收容于与第一蒸发部E1不同的罐体;第二吸收部A2收容于与第二蒸发部E2不同的罐体。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在第一吸收部以及/或者第二吸收部受到损伤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地仅更换损伤的吸收部。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的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而言,例如图10所示,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的基础上,具备:第三吸收部A3,其借助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的蒸气Ve3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第一被加热流体RP的温度上升;第三冷凝部C3,其借助制冷剂的蒸气Vg3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Vf3时释放出的冷凝热使第二被加热流体GP的温度上升;第三蒸发部E3,其从第一冷凝部C1、第二冷凝部C2以及第三冷凝部C3的至少一个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制冷剂液体Vf,并从加热源流体RS夺取所导入的制冷剂液体Vf蒸发而成为向第三吸收部A3供给的制冷剂的蒸气Ve3时所需的蒸发潜热,从而使加热源流体RS的温度降低;以及第三再生部G3,其从第一吸收部A1、第二吸收部A2以及第三吸收部A3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吸收液Sw,并从加热源流体RS夺取为了生成向第三冷凝部C3供给的制冷剂的蒸气Vg3而对所导入的吸收液Sw进行加热并使制冷剂Vg3从吸收液Sw脱离所需的热,从而使加热源流体RS的温度降低,所述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构成为: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使得第三蒸发部E3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第三冷凝部C3高,并且构成为:将从朝向第一蒸发部E1、第二蒸发部E2、第三蒸发部E3、第一再生部G1、第二再生部G2以及第三再生部G3导入前的加热源流体RA分支的一部分的加热源流体,作为第一被加热流体RP而向第一吸收部A1、第二吸收部A2以及第三吸收部A3导入。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进一步上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从朝向第一蒸发部、第二蒸发部、第一再生部以及第二再生部导入前的加热源流体分支的一部分的加热源流体作为第一被加热流体而向第一吸收部以及第二吸收部导入,所以能够使从第一吸收部以及第二吸收部流出的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比朝向第一蒸发部、第二蒸发部、第一再生部以及第二再生部导入前的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8A~图8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中的各罐体的配置的变更的概略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示意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1、1A、1B、2、3、4、5、6、7、8…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0...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4...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8...第二稀溶液流出管;20...第二吸收蒸发罐体;30...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4...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8...第二浓溶液流出管;40...第二再生冷凝罐体;A1...第一吸收器;A2...第二吸收器;A3...第三吸收器;C1...第一冷凝器;C2...第二冷凝器;C3...第三冷凝器;E1...第一蒸发器;E2...第二蒸发器;E3...第三蒸发器;G1...第一再生器;G2...第二再生器;G3...第三再生器;RS...驱动热源流体;RP...升温对象流体;GP...低温热源流体;Sa...浓溶液;Sa1...第一浓溶液;Sa2...第二浓溶液;Sa3...第三浓溶液;Sw...稀溶液;Sw1...第一稀溶液;Sw2...第二稀溶液;Sw3...第三稀溶液;Ve1...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3...第三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f...制冷剂液体;Vf1...第一制冷剂液体;Vf2...第二制冷剂液体;Vf3...第三制冷剂液体;Vg1...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3...第三再生器制冷剂蒸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于相互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进行说明。图1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是利用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以使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朝向热利用设备HCF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比作为驱动热源而向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入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高的方式进行热移动的系统。这里,升温对象流体RP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中是作为使温度上升的对象的流体,其相当于第一被加热流体。驱动热源流体RS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中是温度降低的流体,其相当于加热源流体。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具备构成进行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主要设备的第一吸收器A1、第二吸收器A2、第一蒸发器E1、第二蒸发器E2、第一再生器G1、第二再生器G2、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吸收液,为了便于热泵循环系统上的区别,与性状、热泵循环系统上的位置对应地称呼为“稀溶液Sw”、“第一稀溶液Sw1”、“浓溶液Sa”、“第二浓溶液Sa2”等,但在不过问性状等时会统称为“吸收液S”。同样地,关于制冷剂,为了便于热泵循环系统上的区别,与性状、热泵循环系统上的位置对应地称呼为“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制冷剂液体Vf”、“第一制冷剂液体Vf1”等,但在不过问性状等时会统称为“制冷剂V”。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吸收液S(吸收剂与制冷剂V的混合物)而使用LiBr水溶液,作为制冷剂V而使用水(H2O)。
第一吸收器A1是利用浓溶液Sa来吸收由第一蒸发器E1产生的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的设备,相当于第一吸收部。第一吸收器A1在内部具有:构成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路的第一吸收导热管11;和将浓溶液Sa向第一吸收导热管11的表面供给的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第一吸收器A1被从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向第一吸收导热管11的表面供给浓溶液Sa,在浓溶液Sa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而成为第一稀溶液Sw1时产生吸收热。构成为在第一吸收导热管11中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受到该吸收热,从而升温对象流体RP被加热。在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连接有将浓溶液Sa导入的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的一端。在第一吸收器A1的下部(典型而言为底部),连接有供所存积的第一稀溶液Sw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的一端。
第一蒸发器E1是利用驱动热源流体RS的热使制冷剂液体Vf蒸发而产生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的设备,相当于第一蒸发部。第一蒸发器E1在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的内部具有构成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路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第一蒸发器E1在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的内部不具有使制冷剂液体Vf飞散的喷嘴。因此,第一蒸发热源管21以浸在存积于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内的制冷剂液体Vf中的方式配设(满液式蒸发器)。第一蒸发器E1构成为利用在第一蒸发热源管21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热使第一蒸发热源管21周边的制冷剂液体Vf蒸发而产生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在第一蒸发器E1,连接有向内部供给制冷剂液体Vf的第一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3的一端。
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蒸发器E1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容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以下,称为“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内部,设置有将内部空间大体划分为两个的第一吸收蒸发壁19。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内,以夹着第一吸收蒸发壁19的方式在一方设置有第一吸收器A1,在另一方设置有第一蒸发器E1。从第一吸收蒸发壁19起的第一蒸发器E1侧的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构成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第一吸收蒸发壁19设置为以使第一吸收器A1与第一蒸发器E1在上部连通的方式,不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顶面接触。即,第一吸收蒸发壁19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除去上部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内,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能够从第一蒸发器E1向第一吸收器A1移动。
第二吸收器A2是利用浓溶液Sa来吸收由第二蒸发器E2产生的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的设备,相当于第二吸收部。第二吸收器A2在内部具有:构成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路的第二吸收导热管15;和将浓溶液Sa向第二吸收导热管15的表面供给的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第二吸收器A2与第一吸收器A1相同地构成,第二吸收导热管15以及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分别对应于第一吸收导热管11以及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第二吸收器A2被从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向第二吸收导热管15的表面供给浓溶液Sa,在浓溶液Sa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而成为第二稀溶液Sw2时产生吸收热。构成为在第二吸收导热管15中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受到该吸收热,从而升温对象流体RP被加热。第二吸收导热管15的一端与第一吸收导热管11的一端通过升温对象连接管71连接。在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连接有将浓溶液Sa导入的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的一端。在第二吸收器A2的下部(典型而言为底部),连接有供所存积的第二稀溶液Sw2流出的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的一端。
第二蒸发器E2是利用驱动热源流体RS的热使制冷剂液体Vf蒸发而产生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的设备,相当于第二蒸发部。第二蒸发器E2在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的内部具有构成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路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第二蒸发器E2与第一蒸发器E1相同地构成,第二蒸发热源管25对应于第一蒸发热源管21。第二蒸发器E2构成为利用在第二蒸发热源管25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热使第二蒸发热源管25周边的制冷剂液体Vf蒸发而产生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一端与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一端通过热源蒸发连接管72连接。在第二蒸发器E2,连接有向内部供给制冷剂液体Vf的第二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7的一端。
第二吸收器A2以及第二蒸发器E2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容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以下,称为“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内部,设置有将内部空间大体划分为两个的第二吸收蒸发壁29。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内,以夹着第二吸收蒸发壁29的方式在一方设置有第二吸收器A2,在另一方设置有第二蒸发器E2。从第二吸收蒸发壁29起的第二蒸发器E2侧的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构成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第二吸收蒸发壁29设置为以使第二吸收器A2与第二蒸发器E2在上部连通的方式,不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顶面接触。即,第二吸收蒸发壁29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除去上部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内,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能够从第二蒸发器E2向第二吸收器A2移动。
第一再生器G1是对作为浓度比较低的吸收液S的稀溶液Sw进行加热浓缩而使其在浓度上再生的设备,相当于第一再生部。第一再生器G1具有:使对稀溶液Sw进行加热的驱动热源流体RS在内部流动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和将稀溶液Sw向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表面供给的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第一再生器G1构成为,从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供给的稀溶液Sw被在第一再生热源管31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加热,从而制冷剂V从稀溶液Sw蒸发而生成浓度上升了的第一浓溶液Sa1。第一再生器G1构成为将所生成的第一浓溶液Sa1存积于下部。从稀溶液Sw蒸发了的制冷剂V构成为作为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而向第一冷凝器C1移动。在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连接有将稀溶液Sw导入的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的一端。在第一再生器G1的下部(典型而言为底部),连接有供所存积的第一浓溶液Sa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的一端。在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配设有对第一浓溶液Sa1进行压力输送的第一浓溶液泵34p。
第一冷凝器C1是利用低温热源流体GP使由第一再生器G1产生的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冷却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体Vf1的设备,相当于第一冷凝部。第一冷凝器C1在第一冷凝器C1的罐体的内部具有供低温热源流体GP流动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第一冷凝器C1构成为,导入由第一再生器G1产生的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在第一冷凝导热管41内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受到该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体Vf1时释放出的冷凝热,从而低温热源流体GP被加热而温度上升。低温热源流体GP相当于第二被加热流体。在第一冷凝器C1的下部(典型而言为底部),连接有供所存积的第一制冷剂液体Vf1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的一端。在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配设有对第一制冷剂液体Vf1进行压力输送的第一制冷剂液体泵44p。
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一冷凝器C1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容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以下,称为“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内部,设置有将内部空间大体划分成两个的第一再生冷凝壁39。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内,以夹着第一再生冷凝壁39的方式,在一方设置有第一再生器G1,在另一方设置有第一冷凝器C1。从第一再生冷凝壁39起的第一冷凝器C1侧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构成第一冷凝器C1的罐体。第一再生冷凝壁39设置为以使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在上部连通的方式,不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顶面接触。即,第一再生冷凝壁39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除去上部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内,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能够从第一再生器G1向第一冷凝器C1移动。
第二再生器G2是对稀溶液Sw进行加热浓缩而使其在浓度上再生的设备,相当于第二再生部。第二再生器G2具有:使对稀溶液Sw进行加热的驱动热源流体RS在内部流动的第二再生热源管35;和将稀溶液Sw向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表面供给的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第二再生器G2与第一再生器G1相同地构成,第二再生热源管35以及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分别对应于第一再生热源管31以及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第二再生器G2构成为,从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供给的稀溶液Sw被在第二再生热源管35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加热,从而制冷剂V从稀溶液Sw蒸发而生成浓度上升了的第二浓溶液Sa2。第二再生器G2构成为将所生成的第二浓溶液Sa2存积于下部。从稀溶液Sw蒸发了的制冷剂V构成为作为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而向第二冷凝器C2移动。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一端与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一端通过热源再生连接管73连接。在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连接有将稀溶液Sw导入的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的一端。在第二再生器G2的下部(典型而言为底部),连接有供所存积的第二浓溶液Sa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的一端。在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配置有对第二浓溶液Sa2进行压力输送的第二浓溶液泵38p。
第二冷凝器C2是利用低温热源流体GP使由第二再生器G2产生的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冷却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体Vf2的设备,相当于第二冷凝部。第二冷凝器C2在第二冷凝器C2的罐体的内部具有供低温热源流体GP流动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第二冷凝器C2与第一冷凝器C1相同地构成,第二冷凝导热管45对应于第一冷凝导热管41。第二冷凝器C2构成为,导入由第二再生器G2产生的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在第二冷凝导热管45内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受到该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体Vf2时释放出的冷凝热,从而低温热源流体GP被加热而温度上升。第二冷凝导热管45的一端与第一冷凝导热管41的一端通过低温热源连接管74连接。在第二冷凝器C2的下部(典型而言为底部),连接有供所存积的第二制冷剂液体Vf2流出的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的一端。在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配设有对第二制冷剂液体Vf2进行压力输送的第二制冷剂液体泵48p。
第二再生器G2以及第二冷凝器C2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容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以下,称为“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内部,设置有将内部空间大体划分成两个的第二再生冷凝壁49。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内,以夹着第二再生冷凝壁49的方式,在一方设置有第二再生器G2,在另一方设置有第二冷凝器C2。从第二再生冷凝壁49起的第二冷凝器C2侧的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构成第二冷凝器C2的罐体。第二再生冷凝壁49设置为以使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冷凝器C2在上部连通的方式,不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顶面接触。即,第二再生冷凝壁49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除去上部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内,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能够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二冷凝器C2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导热管11的、与连接有升温对象连接管71的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升温流体流出管53。升温流体流出管53是构成供加热后的升温对象流体RP流动的流路的管。另外,在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导热管15的、与连接有升温对象连接管71的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升温流体导入管51。升温流体导入管51是构成供被加热前的升温对象流体RP流动的流路的管。另外,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与连接有热源蒸发连接管72的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与连接有热源再生连接管73的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经由热源蒸发再生连接管75而连接。另外,在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与连接有热源蒸发连接管72的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热源流出管56。驱动热源流出管56是构成供被用作热源而温度降低的驱动热源流体RS流动的流路的管。
另外,在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与连接有热源再生连接管73的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热源导入管52。驱动热源导入管52是构成对温度降低前的驱动热源流体RS进行引导的流路的管。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设置有对在内部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量进行调节的驱动热源阀52v。驱动热源导入管52的另一端与升温流体导入管51的另一端一同连接于热源流体流入管55。热源流体流入管55是构成供合流热源流体RA流动的流路的管。在热源流体流入管55流动的合流热源流体RA构成为分流而向升温流体导入管51与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入。即,升温对象流体RP是合流热源流体RA中的流入升温流体导入管51的流体,驱动热源流体RS是合流热源流体RA中的流入驱动热源导入管52的流体。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设置有对在内部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量进行调节的升温流体阀51v。
另外,在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的、与连接有低温热源连接管74的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构成供低温热源流体GP流动的流路的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一端。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另一端与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另一端一同连接于热源流体流出管59。热源流体流出管59是构成供在驱动热源流出管56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与在低温热源流出管58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合流而成的合流热源流体RA流动的流路的管。另外,在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的、与低温热源连接管74的连接有一端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构成供被加热前的低温热源流体GP流动的流路的低温热源导入管5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的另一端与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的另一端连接于稀溶液合流管61的一端。在稀溶液合流管6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的另一端与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的另一端。根据这样的结构,构成为在从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Sw1与从第二吸收器A2流出的第二稀溶液Sw2合流而作为稀溶液Sw流经稀溶液合流管61后,稀溶液Sw分别向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并联地流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分别从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直接导入稀溶液Sw。这里,直接导入是指未经由构成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主要设备的其他设备地导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的另一端与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的另一端连接于浓溶液合流管63的一端。在浓溶液合流管6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的另一端与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的另一端。根据这样的结构,构成为在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Sa1与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Sa2合流而作为浓溶液Sa流经浓溶液合流管63后,浓溶液Sa分别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并联地流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分别从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直接导入浓溶液Sa。在稀溶液合流管61以及浓溶液合流管63,设置有在稀溶液Sw与浓溶液Sa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溶液热交换器6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的另一端与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的另一端连接于制冷剂液体合流管64的一端。在制冷剂液体合流管6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3的另一端与第二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7的另一端。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从第一冷凝器C1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液体Vf1与从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第二制冷剂液体Vf2合流而作为制冷剂液体Vf流经制冷剂液体合流管64后,制冷剂液体Vf分别向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并联地流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分别从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直接导入制冷剂液体Vf。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在分别为水平的状态下,以沿铅直上下成为一列的方式纵向堆叠,并且从下向上按照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顺序配置。实际上,虽然也可以形成为图1那样的配置,但图1为示意系统图,因此也可以在将流体的流路的连接关系保持原样的基础上,适当地变更各设备的配置。各罐体之间只要能够确保上述配管的安装空间即可。
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而言,在稳定运转中,第一吸收器A1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第一再生器G1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高,第二吸收器A2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第二再生器G2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高,第一蒸发器E1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第一冷凝器C1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高,第二蒸发器E2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第二冷凝器C2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高。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中,第一吸收器A1、第一蒸发器E1、第二吸收器A2、第二蒸发器E2、第一再生器G1、第一冷凝器C1、第二再生器G2、第二冷凝器C2成为第二种吸收式热泵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源流体流入管55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与热源设备HSF连接。热源设备HSF例如是对来自钢铁厂、发电厂等的排热进行回收的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源设备HSF利用排热对从热源流体流出管59获取的合流热源流体RA进行加热并使温度上升而将其供给至热源流体流入管55。在本实施方式中,升温流体流出管53以及低温热源导入管57与热利用设备HCF连接。热利用设备HCF例如将所导入的热用于制热、或者作为其他的吸收式制冷机或吸收式热泵等热源设备的热源来利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热利用设备HCF利用从升温流体流出管53导入的升温对象流体RP所拥有的热,使从升温对象流体RP夺热而温度降低了的流体作为低温热源流体GP向低温热源导入管57流出。
继续参照图1对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对制冷剂侧的吸收式热泵循环进行说明。在第一冷凝器C1中,接受通过第一再生器G1蒸发了的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利用在第一冷凝导热管41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使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冷却并冷凝,从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体Vf1。此时,低温热源流体GP借助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冷凝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而温度上升。冷凝后的第一制冷剂液体Vf1被第一制冷剂液体泵44p进行压力输送而在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流动。在第二冷凝器C2中,接受通过第二再生器G2蒸发了的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利用在第二冷凝导热管45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使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冷却并冷凝,从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体Vf2。此时,低温热源流体GP借助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冷凝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而温度上升。在本实施方式中,低温热源流体GP在流经第二冷凝导热管45后经由低温热源连接管74而在第一冷凝导热管41流动,因此在第一冷凝导热管41流动时的温度比在第二冷凝导热管45流动时的温度高,第一冷凝器C1的内压比第二冷凝器C2的内压高。冷凝后的第二制冷剂液体Vf2被第二制冷剂液体泵48p进行压力输送而在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流动。在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液体Vf1以及在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液体Vf2分别流入制冷剂液体合流管64,并且混合而成为制冷剂液体Vf。制冷剂液体合流管64内的制冷剂液体Vf向第一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3与第二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7分流。在第一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3流动的制冷剂液体向第一蒸发器E1内流入。另一方面,在第二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7流动的制冷剂液体向第二蒸发器E2内流入。
流入至第一蒸发器E1的制冷剂液体Vf被在第一蒸发热源管21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加热而蒸发,成为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此时,在第一蒸发热源管21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被制冷剂液体Vf夺热而温度降低。由第一蒸发器E1产生的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向与第一蒸发器E1连通的第一吸收器A1移动。另一方面,流入至第二蒸发器E2的制冷剂液体Vf被在第二蒸发热源管25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加热而蒸发,成为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此时,在第二蒸发热源管25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被制冷剂液体Vf夺热而温度降低。由第二蒸发器E2产生的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向与第二蒸发器E2连通的第二吸收器A2移动。驱动热源流体RS在流经第一蒸发热源管21后经由热源蒸发连接管72在第二蒸发热源管25流动,因此在第一蒸发热源管21流动时的温度比在第二蒸发热源管25流动时的温度高,第一蒸发器E1的内压比第二蒸发器E2的内压高。
接着,对溶液侧的吸收式热泵循环进行说明。在第一吸收器A1中,被从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供给浓溶液Sa,该供给的浓溶液Sa吸收从第一蒸发器E1移动来的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吸收了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的浓溶液Sa浓度降低而成为第一稀溶液Sw1。在第一吸收器A1中,在浓溶液Sa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时产生吸收热。借助该吸收热,在第一吸收导热管1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被加热,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上升。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而浓度从第一浓溶液Sa1降低了的第一稀溶液Sw1存积于第一吸收器A1的下部。
在第二吸收器A2中,被从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供给浓溶液Sa,该供给的浓溶液Sa吸收从第二蒸发器E2移动来的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吸收了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的浓溶液Sa浓度降低而成为第二稀溶液Sw2。在第二吸收器A2中,在浓溶液Sa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时产生吸收热。利用该吸收热,在第二吸收导热管15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被加热,从而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上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吸收导热管15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起源是与向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导入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起源相同的合流热源流体RA。因此,从第二吸收器A2流出而在升温对象连接管7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与被第二吸收器A2加热的量对应地,温度变得比向第一再生器G1流入的驱动热源流体RS高。另外,升温对象流体RP在流经第二吸收导热管15后经由升温对象连接管71而在第一吸收导热管11流动,因此从第一吸收器A1流出而在升温流体流出管53流动时的温度比在升温对象连接管71流动时的温度高,能够使升温对象流体RP更加升温。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而浓度从浓溶液Sa降低了的第二稀溶液Sw2存积于第二吸收器A2下部。
由第一吸收器A1生成的第一稀溶液Sw1向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流出,由第二吸收器A2生成的第二稀溶液Sw2向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流出。在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流动的第一稀溶液Sw1以及在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流动的第二稀溶液Sw2分别流入稀溶液合流管61,并且混合而成为稀溶液Sw。在稀溶液合流管61流动的稀溶液Sw在溶液热交换器62中与浓溶液Sa进行热交换而温度降低,之后向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与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分流。在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流动的稀溶液Sw被从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向第一再生器G1内供给。另一方面,在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流动的稀溶液Sw被从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向第二再生器G2内供给。
在第一再生器G1中,被从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供给的稀溶液Sw被在第一再生热源管31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加热,所供给的稀溶液Sw中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第一浓溶液Sa1,并存积于第一再生器G1的下部。此时,在第一再生热源管31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被稀溶液Sw夺热而温度降低。从稀溶液Sw蒸发的制冷剂作为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向第一冷凝器C1移动。另一方面,在第二再生器G2中,被从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供给的稀溶液Sw被在第二再生热源管35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加热,所供给的稀溶液Sw中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第二浓溶液Sa2,并存积于第二再生器G2的下部。此时,在第二再生热源管35内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被稀溶液Sw夺热而温度降低。从稀溶液Sw蒸发了的制冷剂作为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向第二冷凝器C2移动。
由第一再生器G1生成的第一浓溶液Sa1向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流出,由第二再生器G2生成的第二浓溶液Sa2向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流出。被第一浓溶液泵34p进行压力输送而在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流动的第一浓溶液Sa1以及被第二浓溶液泵38p进行压力输送而在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流动的第二浓溶液Sa2分别流入浓溶液合流管63,并且混合而成为浓溶液Sa。浓溶液合流管63内的浓溶液Sa在溶液热交换器62中与稀溶液Sw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后,向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与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分流。在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流动的浓溶液Sa被从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向第一吸收器A1内供给,并且在以后反复执行上述的循环。另一方面,在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流动的浓溶液Sa被从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向第二吸收器A2内供给,并且在以后反复执行上述的循环。
列举具体例子,对吸收液S以及制冷剂V进行上述那样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过程中的、被加热流体以及加热源流体的温度的变化进行说明。对于从热源设备HSF流出而在热源流体流入管55流动的95℃的合流热源流体RA而言,分流后的升温对象流体RP以及驱动热源流体RS分别为95℃。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95℃的驱动热源流体RS在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流动时被稀溶液Sw夺热,若到达热源再生连接管73,则温度降低至90℃。之后,在热源再生连接管73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在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热源管35流动时被稀溶液Sw夺热,若到达热源蒸发再生连接管75,则温度降低至85℃。之后,在热源蒸发再生连接管75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在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流动时被制冷剂液体Vf夺热,若到达热源蒸发连接管72,则温度降低至80℃。之后,在热源蒸发连接管7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在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流动时被制冷剂液体Vf夺热,若到达驱动热源流出管56,则温度降低至75℃。
另一方面,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在流经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导热管15时,得到浓溶液Sa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而产生的吸收热,若到达升温对象连接管71,则温度上升至100℃。之后,在升温对象连接管7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在流经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导热管11时,得到浓溶液Sa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而产生的吸收热,若到达升温流体流出管53,则温度上升至105℃。此时,在第一蒸发器E1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比在第二蒸发器E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高,因此第二蒸发器E2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内压以及温度比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以及温度低,若按照从第二吸收器A2到第一吸收器A1的顺序导入升温对象流体RP,则能够依次提高在各吸收器A2、A1中被加热升温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在升温流体流出管53流动的105℃的升温对象流体RP流入热利用设备HCF被进行热利用而温度降低。在热利用设备HCF中被进行热利用而温度降低了的流体作为32℃的低温热源流体GP向低温热源导入管57流出。在低温热源导入管57流动的32℃的低温热源流体GP在流经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时,得到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Vf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若到达低温热源连接管74,则温度上升至37℃。之后,在低温热源连接管74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在流经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时,得到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Vf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若到达低温热源流出管58,则温度上升至42℃。
在低温热源流出管58流动的42℃的低温热源流体GP与在驱动热源流出管56流动的75℃的驱动热源流体RS混合,成为59℃的合流热源流体RA而在热源流体流出管59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低温热源流体GP与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驱动热源流体RS混合,谋求进出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被加热流体以及热源流体的流量平衡。在热源流体流出管59流动的59℃的合流热源流体RA流入热源设备HSF并回收排热而温度上升。在热利用设备HCF中温度上升了的合流热源流体RA以95℃向热源流体流入管55流出,以后反复进行上述的流动。
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中,可以以使上述那样的温度关系成立,而使从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成为规定的温度(为热利用设备HCF中的适于利用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5℃)的方式,决定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量与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量之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升温对象流体RP与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量比大体为1:1。此外,相对地,若使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量变少,则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升高,若使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量变多,则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降低。这里,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与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量比可以预先设定于在控制装置(未图示)中设置的存储装置(未图示),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由设置于控制装置的输入装置(未图示)随时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升温流体阀51v以及驱动热源阀52v的开度,从而进行升温对象流体RP与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量比的调节。升温流体阀51v以及驱动热源阀52v的开度的调节典型而言基于上述的设置于控制装置的流量比并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信号而自动地进行,但也可以不依赖于控制装置而手动地调节开度。此外,也可以代替升温流体阀51v以及驱动热源阀52v地,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驱动热源导入管52以及热源流体流入管55的连接部设置三通阀。
若概观目前为止说明的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进出的、加热源流体(合流热源流体RA)与被加热流体(升温对象流体RP、低温热源流体GP)的流动,则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中,从热源设备HSF流出并以95℃流入至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合流热源流体RA以59℃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出并流入热源设备HSF,从热利用设备HCF流出并以32℃流入至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低温热源流体GP作为升温对象流体RP以105℃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出并流入热利用设备HCF。对此,若将相对于热源设备HSF流入流出的合流热源流体RA视为加热源流体,将相对于热利用设备HCF流入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以及低温热源流体GP视为被加热流体,则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能够被视为在加热源流体与被加热流体之间发挥热交换作用的系统,并且能够被视为被加热流体从加热源流体夺取从所流入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加热至比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高的温度大小的热量后流出的热交换系统。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出的被加热流体(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越高,则越使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被加热流体的出入口温度差相比加热源流体的出入口温度差而言扩大,从而能够减少被加热流体(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被加热流体与加热源流体的流量比大体为1:2。并且,在使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出并流入热源设备HSF的合流热源流体RA的流量与从热源设备HSF流出并流入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合流热源流体RA的流量相等,使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出并流入热利用设备HCF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量与从热利用设备HCF流出并流入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低温热源流体GP的流量相等的情况下,加热源流体以及被加热流体的两流体能够被视为作为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内划分的独立的系统而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入流出,从而将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视为热交换器变得更加清楚。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优选构成为: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出的合流热源流体RA在通过热源设备HSF内而被加热后返回至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在通过热利用设备HCF而被进行热消耗后作为低温热源流体GP而返回至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
此外,假设在形成为独立的系统,以便不使相对于热利用设备HCF流入流出的流体(被加热流体)与相对于热源设备HSF流入流出的流体(加热源流体)分流以及合流地,使在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以及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向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导热管15以及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导热管11流动的情况下,需要如下那样的热交换器:使流经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的低温热源流体GP在流入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导热管15前,与从两蒸发器E1、E2以及两再生器G1、G2流出的驱动热源流体RS或者向两蒸发器E1、E2以及两再生器G1、G2流入前的驱动热源流体RS进行热交换而加热升温。与此相对地,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若使相对于热利用设备HCF流入流出的流体(被加热流体)与相对于热源设备HSF流入流出的流体(加热源流体)分流以及合流,则不需要在上述假定的情况下设置的热交换器,能够简化系统结构。由于不需要在上述假定的情况下设置的热交换器,能够避免来自热交换器的散热损失与由热交换温度效率小于1而引起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降低,从而消除由热交换器引起的热效率的降低。并且,也能够省去热交换器的设置空间、用于供流体相对于热交换器进出的配管、热交换器的维护检查作业。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中,能够使比向热源设备HSF流出的流体(加热源流体)低的温度的流体(被加热流体)从热利用设备HCF导入,使比从热源设备HSF导入的流体(加热源流体)高的温度的流体(被加热流体)向热利用设备HCF流出,从而能够实现热的有效利用,并且能够扩大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被加热流体的出入口温度差而减少被加热流体的流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能够以使所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比所导入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高的方式对升温对象流体RP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将利用价值比驱动热源流体RS高的升温对象流体RP向外部供给。另外,由于具备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所以与吸收器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上升。另外,由于使由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加热的升温对象流体RP从合流热源流体RA分支,并使由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加热的低温热源流体GP与通过了两蒸发器E1、E2以及两再生器G1、G2的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从而能够不在驱动热源流体RS与低温热源流体GP之间进行热交换、即不设置大型的热交换器而简化装置结构,能够供给(流出)温度比较高的升温对象流体RP。另外,能够使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入的低温热源流体GP的温度与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之差比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流入流出的合流热源流体RA的出入口温度差大,能够与温度差的大小相应地使朝向热利用设备HCF供给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量减少,因此能够减少运输动力而适于热流体的长距离输送。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进行说明。图2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比,概观而论,吸收液S和制冷剂V的液体的流动方式、以及升温对象流体RP、低温热源流体GP、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动顺序不同。伴随于此,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的结构主要在以下方面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的结构不同。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中,构成为供从第二吸收器A2流出的第二稀溶液Sw2流动的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的另一端与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连接,使第二稀溶液Sw2向第一吸收器A1供给。另外,构成为供从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Sw1流动的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的另一端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连接,使第一稀溶液Sw1向第二再生器G2供给。另外,构成为供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Sa2流动的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的另一端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连接,使第二浓溶液Sa2向第一再生器G1供给。在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未设置有第二浓溶液泵38p(参照图1),第二浓溶液Sa2借助重力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一再生器G1流动。另外,构成为供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Sa1流动的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的另一端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连接,使第一浓溶液Sa1向第二吸收器A2供给。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中,构成为第一稀溶液Sw1的浓度比第二稀溶液Sw2低,第二浓溶液Sa2的浓度比第一稀溶液Sw1高,第一浓溶液Sa1的浓度比第二浓溶液Sa2高,第二稀溶液Sw2的浓度比第一浓溶液Sa1低。根据这样的结构,吸收液S按照第二吸收器A2、第一吸收器A1、第二再生器G2、第一再生器G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并且从第一再生器G1再次返回至第二吸收器A2而变速浓度变化边循环。此时,使吸收液S从第一吸收器A1直接向第二再生器G2导入,从第二吸收器A2经由第一吸收器A1而间接地向第二再生器G2导入,并且从第一吸收器A1经由第二再生器G2而间接地向第一再生器G1导入,从第二吸收器A2经由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再生器G2而间接地向第一再生器G1导入。另外,使吸收液S从第一再生器G1直接向第二吸收器A2导入,从第二再生器G2经由第一再生器G1而间接地向第二吸收器A2导入,并且从第一再生器G1经由第二吸收器A2而间接地向第一吸收器A1导入,从第二再生器G2经由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吸收器A2而间接地向第一吸收器A1导入。这里,间接导入是指经由构成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主要设备的其他设备而导入。
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中,构成为供从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第二制冷剂液体Vf2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C1连接,使第二制冷剂液体Vf2向第一冷凝器C1供给。在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未设置有第二制冷剂液体泵48p(参照图1),第二制冷剂液体Vf2借助重力从第二冷凝器C2向第一冷凝器C1流动。另外,构成为供从第一冷凝器C1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液体Vf1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的另一端与第二蒸发器E2连接,使第一制冷剂液体Vf1向第二蒸发器E2供给。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中,设置有将存积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一制冷剂液体Vf1的一部分向第一蒸发器E1供给的蒸发器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8。根据这样的结构,制冷剂V除了从第一蒸发器E1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从第二蒸发器E2向第二吸收器A2分别作为蒸气(Ve1、Ve2)流动的部分外,按照第二冷凝器C2、第一冷凝器C1、第二蒸发器E2、第一蒸发器E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中,未设置有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设置的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第一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3、第二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7、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稀溶液合流管61、浓溶液合流管63、以及制冷剂液体合流管64。因此,溶液热交换器62未设置于稀溶液合流管61(参照图1)以及浓溶液合流管63(参照图1),而设置于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以及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
此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中,升温流体导入管51的与连接于热源流体流入管55以及驱动热源导入管52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未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导热管15连接,而与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导热管1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导热管15的、与连接有升温对象连接管71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升温流体流出管53。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第一吸收器A1、第二吸收器A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升温流体流出管53。另外,低温热源导入管57不与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连接,而与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的、与连接有低温热源连接管74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一端。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低温热源导入管57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按照第一冷凝器C1、第二冷凝器C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低温热源流出管58。另外,热源蒸发再生连接管75的与连接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不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连接,而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与连接有热源蒸发连接管72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一端。根据这样的结构,从驱动热源导入管52按照第一再生器G1、第二再生器G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之后按照第二蒸发器E2、第一蒸发器E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驱动热源流出管56。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同。
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优选为,在第二冷凝器C2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的温度比在第一冷凝器C1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的温度高,从而第二再生器G2以及第二冷凝器C2的内压比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一冷凝器C1的内压高,由此在第二再生器G2与第一再生器G1之间产生内压之差,而使吸收液S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一再生器G1流动。同样地,也优选使制冷剂液体Vf从第二冷凝器C2向第一冷凝器C1流动。由第二再生器G2加热的吸收液S的温度比由第一再生器G1加热的吸收液S的温度低,从而因吸收液S在温度较低的第二再生器G2、接着在温度较高的第一再生器G1流动,由此吸收液S按照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被加热两次,能够提高吸收液S的浓度而增大热输出。另外,优选第二吸收器A2以及第二蒸发器E2的内压比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蒸发器E1的内压高,从而在第二吸收器A2与第一吸收器A1之间产生内压之差,使吸收液S从第二吸收器A2向第一吸收器A1流动。同样地,也优选使制冷剂液体Vf从第二蒸发器E2向第一蒸发器E1流动。由第二吸收器A2冷却的吸收液S的温度比由第一吸收器A1冷却的吸收液S的温度高,从而因吸收液S在温度较高的第二吸收器A2、接着在温度较低的第一吸收器A1流动,由此吸收液S按照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被冷却两次,能够降低吸收液S的浓度而增大热输出。这样,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中,吸收液S从第二吸收器A2向第一吸收器A1串联地流动并且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一再生器G1串联地流动,因此能够使吸收液S的浓度差变大而增大输出。
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进行说明。图3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比,概观而论,吸收液S和制冷剂V的液体的流动方式、以及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动顺序不同。伴随于此,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的结构主要在在以下方面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的结构不同。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构成为供从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Sw1流动的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的另一端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连接,使第一稀溶液Sw1向第一再生器G1供给。另外,构成为供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Sa1流动的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的另一端与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连接,使第一浓溶液Sa1向第一吸收器A1供给。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第一稀溶液Sw1以及第一浓溶液Sa1在第一吸收器A1与第一再生器G1之间边改变浓度边循环,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以及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与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再生器G1相配合地构成第一吸收液循环流路。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构成为供从第二吸收器A2流出的第二稀溶液Sw2流动的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的另一端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连接,使第二稀溶液Sw2向第二再生器G2供给。另外,构成为供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Sa2流动的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的另一端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连接,使第二浓溶液Sa2向第二吸收器A2供给。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第二稀溶液Sw2以及第二浓溶液Sa2在第二吸收器A2与第二再生器G2之间边改变浓度边循环,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以及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与第二吸收器A2以及第二再生器G2相配合地构成第二吸收液循环流路。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代替溶液热交换器62(参照图1)地,在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以及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设置有第一溶液热交换器62A,并且在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以及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设置有第二溶液热交换器62B。
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构成为供从第一冷凝器C1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液体Vf1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的另一端与第一蒸发器E1连接,使第一制冷剂液体Vf1向第一蒸发器E1供给。另外,构成为供从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第二制冷剂液体Vf2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的另一端与第二蒸发器E2连接,使第二制冷剂液体Vf2向第二蒸发器E2供给。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制冷剂V作为第一个系统,边改换第一制冷剂液体Vf1、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和相态边在第一冷凝器C1、第一蒸发器E1、第一吸收器A1、第一再生器G1循环,作为第二个系统,边改换第二制冷剂液体Vf2、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和相态边在第二冷凝器C2、第二蒸发器E2、第二吸收器A2、第二再生器G2循环。
并且,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驱动热源导入管52的与连接于热源流体流入管55以及升温流体导入管51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不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连接,而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热源第一连接管76的一端。热源第一连接管76的另一端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另一端,连接有热源中间连接管77的一端。热源中间连接管77的另一端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热源第二连接管78的一端。热源第二连接管78的另一端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一端,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另一端与低温热源流出管58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的端部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一蒸发器E1、第一再生器G1、第二蒸发器E2、第二再生器G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驱动热源流出管56。此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中,未设置有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设置的热源蒸发连接管72、热源再生连接管73、热源蒸发再生连接管75。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同。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具有吸收液S与制冷剂V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两个独立的系统路径,从而能够控制以及管理多个吸收式热泵循环。对于这样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而言,在存在有具备吸收器、蒸发器、再生器、以及冷凝器的各一个的既设的第二种吸收式热泵的状况下想要使升温对象流体的温度进一步升高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新设置具备吸收器、蒸发器、再生器、以及冷凝器各一个的第二种吸收式热泵,并将驱动热源流体RS、升温对象流体RP、低温热源流体GP的各配管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地连接而对控制系统施加微小变更来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进行说明。图4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比,概观而论,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动顺序不同。伴随于此,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的结构主要在以下方面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的结构不同。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中,驱动热源导入管52的与连接于热源流体流入管55以及升温流体导入管51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不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连接,而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与连接于第一热源连接管76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热源中间连接管77的一端。热源中间连接管77的另一端不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连接,而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与连接于第二热源连接管78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一端,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另一端与低温热源流出管58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的端部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一再生器G1、第一蒸发器E1、第二再生器G2、第二蒸发器E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驱动热源流出管56。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同。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相同,具有吸收液S与制冷剂V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两个独立的系统路径,从而能够控制以及管理多个吸收式热泵循环。另外,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4而言,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向第一再生器G1流入时比向第一蒸发器E1流入时高,向第二再生器G2流入时比向第二蒸发器E2流入时高,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各自的吸收液S的浓度比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高,根据运转条件,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比,能够使升温对象流体RP的升温后的温度提高而增大热输出。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进行说明。图5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比,概观而论,低温热源流体GP的流动方式不同。伴随于此,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的结构主要在以下方面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的结构不同。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中,低温热源导入管57在中途分支成第一低温热源导入管57A和第二低温热源导入管57B,第一低温热源导入管57A与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的一端连接,第二低温热源导入管57B与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冷凝导热管4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低温热源流出管58A的一端,在第二冷凝导热管4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低温热源流出管58B的一端。第一低温热源流出管58A的另一端与第二低温热源流出管58B的另一端一同连接于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一端,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另一端与驱动热源流出管56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的端部连接。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中,未设置有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设置的低温热源连接管74。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低温热源导入管57中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向第一低温热源导入管57A和第二低温热源导入管57B分流,在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并联地流动而分别向第一低温热源流出管58A和第二低温热源流出管58B流出,之后再次合流而到达低温热源流出管58。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同。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5能够使低温热源流体GP分流而在第一冷凝器C1与第二冷凝器C2流动时的流动阻力比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小,适于使低温热源流体GP流动时所允许的压力差较小的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进行说明。图6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比,概观而论,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动方式不同。伴随于此,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的结构主要在以下方面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的结构不同。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中,驱动热源导入管52在中途分支成第一驱动热源导入管52A与第二驱动热源导入管52B,第一驱动热源导入管52A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热源导入管52B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与连接有热源第一连接管76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第一驱动热源流出管56A的一端。在第一驱动热源流出管56A,连接有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另一端,从第一冷凝器C1流出的低温热源流体GP与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而成为部分合流热源流体Ra。在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与连接有热源第二连接管78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热源流出管56B的一端。在热源流体流出管59的一端,未连接有驱动热源流出管56(参照图3)的另一端以及低温热源流出管58的另一端,而连接有第一驱动热源流出管56A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热源流出管56B的另一端。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中,未设置有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中设置的热源中间连接管77。根据这样的结构,供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向第一驱动热源导入管52A与第二驱动热源导入管52B分流,在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蒸发器E2以及第二再生器G2并联地流动而分别向第一驱动热源流出管56A与第二驱动热源流出管56B流出,并且低温热源流体GP与在第一驱动热源流出管56A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而成为部分合流热源流体Ra之后,在第二驱动热源流出管56B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而到达热源流体流出管59,并作为合流热源流体RA朝向热源设备HSF流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同。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6能够使驱动热源流体RS分流而在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蒸发器E2以及第二再生器G2流动时的流动阻力比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小,适于使驱动热源流体RS流动时所允许的压力差较小的情况。此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从驱动热源导入管52分流的两个驱动热源流体RS中的一方从第一蒸发器E1向第一再生器G1流动,另一方从第二蒸发器E2向第二再生器G2流动,但也可以一方从第一再生器G1向第一蒸发器E1流动,另一方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二蒸发器E2流动。或者,也可以使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分流为4个而向第一再生器G1、第一蒸发器E1、第二再生器G2、第二蒸发器E2这四个部位并联地供给,在该情况下,能够使驱动热源流体RS在各再生器以及各蒸发器流动时的流动阻力最小。
接下来,参照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进行说明。图7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的概略结构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相对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流体(吸收液S、制冷剂V、升温对象流体RP、驱动热源流体RS、低温热源流体GP)的流程相同,但更加具体地显现各设备的配置。在本变形例中,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内将第一吸收器A1与第一蒸发器E1分隔开来,但代替第一吸收蒸发壁19(参照图1)地形成为第一蒸发容器19A。对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而言,收容于内部的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蒸发器E1在铅直上下排列。在本变形例中,第一蒸发器E1配置在第一吸收器A1之上。构成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收容于上部敞开的第一蒸发容器19A。此外,在第一蒸发容器19A内,也可以在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上方设置第一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2,使制冷剂液体Vf从上方向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全体飞散。在第一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2,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3。由于第一蒸发器E1配置于第一吸收器A1的上方,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吸收器A1内的吸收液S向第一蒸发器E1内泄漏而使得第一蒸发器E1内的制冷剂液体Vf受到污染。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中,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内将第二吸收器A2与第二蒸发器E2分隔开来,但代替第二吸收蒸发壁29(参照图1)地形成为第二蒸发容器29A。对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而言,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相同,收容于内部的第二蒸发器E2配置于第二吸收器A2的铅直上方。构成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热源管25收容于上部敞开的第二蒸发容器29A。在第二蒸发容器29A内,也可以设置与第一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2对应的第二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6。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配置于水平方向上不同的位置。水平方向上不同的位置是指俯视时的位置不同,在本变形例中在水平方向上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第一吸收导热管11与第二吸收导热管1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与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这里所说的相同的高度包含实质相等的高度(浓溶液Sa的供给压不同而达到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各自的热输出在允许范围内不同的程度的范围)。同样地,构成为第一蒸发热源管21与第二蒸发热源管2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第一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2与第二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
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中,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内将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分隔开来,但代替第一再生冷凝壁39(参照图1)地形成为第一冷凝容器39A。对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而言,收容于内部的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一冷凝器C1在铅直上下排列。在本变形例中,第一冷凝器C1配置在第一再生器G1之上。构成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收容于上部敞开的第一冷凝容器39A。由于第一冷凝器C1配置于第一再生器G1的上部,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再生器G1内的吸收液S向第一冷凝器C1内泄漏而使第一冷凝器C1内的制冷剂液体Vf受到污染。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中,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内将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冷凝器C2分隔开来,但是代替第二再生冷凝壁49(参照图1)地形成为第二冷凝容器49A。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相同,收容于内部的第二冷凝器C2配置在第二再生器G2的铅直上方。构成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收容于上部敞开的第二冷凝容器49A。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配置于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在水平方向上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第一再生热源管31与第二再生热源管3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与第二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这里所说的相同的高度包含实质上相等的高度(稀溶液Sw的供给压不同而达到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各自的热输出在允许范围内不同的程度的范围)。同样地,构成为第一冷凝导热管41与第二冷凝导热管4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另外,在水平方向上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上方,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的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中,代替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设置的配设于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的第一浓溶液泵34p以及配设于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的第二浓溶液泵38p地,设置有配设于浓溶液合流管63的浓溶液泵63p。另外,代替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设置的配设于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的第一制冷剂液体泵44p以及配设于第二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8的第二制冷剂液体泵48p地,设置有配设于制冷剂液体合流管64的制冷剂液体泵64p。上述以外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同。对于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而言,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与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因此能够使施加于朝向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和第二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6压力输送的浓溶液Sa的压力接近,能够抑制浓溶液泵63p的排出压。同样地,能够抑制将制冷剂液体Vf朝向第一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2和第二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6压力输送的制冷剂液体泵64p的排出压。另外,第一吸收导热管11与第二吸收导热管1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因此能够抑制为了对升温对象流体RP进行压力输送所施加的压力。同样地,第一蒸发热源管21与第二蒸发热源管2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因此能够抑制为了对驱动热源流体RS进行压力输送所施加的压力。另外,如果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之间考虑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以及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的安装高度,从而使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接近地构成,则能够抑制高度而使装置结构变得紧凑。
如上所述,在第一再生器G1中从第一稀溶液Sw1蒸发了的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向第一冷凝器C1移动,因此若将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像图1所示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那样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配置、或者像图7所示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那样在铅直上下接近地配置,从而将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收容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内,则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接近,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并且能够使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从第一再生器G1朝向第一冷凝器C1流动的流路为最短而使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流动的流动阻力为最小。由此,针对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能够将在第一再生器G1内蒸发的压力与在第一冷凝器C1内冷凝的压力之差(压力差)实质上消除,从而能够提高作为吸收式热泵循环的热效率。此外,该压力差越小,则作为吸收式热泵循环的热效率越高。同样地,若将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冷凝器C2收容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内,则能够紧凑地构成,并且针对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能够将在第二再生器G2内蒸发的压力与在第二冷凝器C2内冷凝的压力之差(压力差)实质上消除,从而提高作为吸收式热泵循环的热效率。
此外,对构成执行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主要设备的各部(第一吸收器A1、第二蒸发器E2等)进行收容的罐体的结构以及配置例如能够产生图8A~图8D所示那样的各种变化。图8A~图8D仅具体地表示收容各部的罐体的结构以及配置,并且省略表示配管等周边的结构。在上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参照图7)中,使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在水平方向上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并且在该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上方,配置有使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沿水平方向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而成的部件。与此相对地,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使第一蒸发器E1与第一吸收器A1不收容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参照图7)内地收容于分别独立的罐体来构成,使第二蒸发器E2与第二吸收器A2不收容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参照图7)内地收容于分别独立的罐体来构成。而且,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上方配置有收容了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在收容有该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的上方配置有收容了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并且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上方配置有收容了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在收容有该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的上方配置有收容了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这样,能够使收容了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与收容了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相对于其他罐体独立地配置,因此能够仅将收容了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或者收容了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与其他罐体切离而容易进行更换,从而在第一吸收器A1或者第二吸收器A2受到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只进行收容有该损伤的吸收器的罐体的更换。
作为又一例子,相对于图8A所示的例子,在图8B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上方,使收容有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与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在水平方向上邻接地配置,并且使收容有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与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在水平方向上邻接地配置。这样,能够抑制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高度。这里,也可以使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相对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不在上方而在水平方向上邻接地配置,使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相对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不在上方而在水平方向上邻接地配置。进一步而言,也可以使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收容有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以及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这3个罐体在水平方向上邻接地配置,使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收容有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这3个罐体在水平方向上邻接地配置。这样,能够进一步抑制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高度。另外,不论使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和收容有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哪一个为上方都可以沿铅直方向立起配置而使其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邻接地沿水平方向配置,不论使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与收容有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哪一个为上方,都可以沿铅直方向立起配置而将其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邻接地沿水平方向配置。
另外,在图8C所示的例子中,使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在水平方向上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在该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上方,使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在水平方向上邻接或者紧贴地配置。这样,在使吸收液S的循环回路分别构成在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吸收器A1之间、以及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吸收器A2之间的情况下,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吸收器A1在相同的高度下水平配置,因此无需对将第一浓溶液Sa1从第一再生器G1向第一吸收器A1压力输送的第一浓溶液泵34p(参照图3)的排出压,施加由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吸收器A1的设置高度之差引起的压头差,能够降低第一浓溶液泵34p的排出压。同样地,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吸收器A2在相同的高度下水平配置,因此无需对将第二浓溶液Sa2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二吸收器A2压力输送的第二溶液泵38p(参照图3)的排出压,施加由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吸收器A2的设置高度之差引起的压头差,能够降低第二溶液泵38p的排出压。
另外,相对于图8C所示的例子,在图8D所示的例子中,使第一蒸发器E1与第一吸收器A1不收容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内而作为独立的罐体构成,使第二蒸发器E2与第二吸收器A2不收容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内而作为独立的罐体构成。另外,将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邻接地沿水平方向配置,将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邻接地沿水平方向配置。另外,在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的上方配置有收容了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在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的上方配置有收容了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这样,能够使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以及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相对于其他的罐体独立地配置,因此能够仅将收容了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或者收容了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与其他的罐体切离而容易进行更换,从而在吸收器受到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只进行该损伤了的吸收器的更换。此外,针对图8D所示的配置,也可以将收容有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不配置于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的上方而沿水平方向邻接地配置,也可以将收容有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不配置于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的上方而沿水平方向邻接地配置。或者,也可以使收容有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与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的上下配置颠倒,使收容有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与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的上下配置颠倒,从而在高度方向上从下方起,按照收容有第一蒸发器E1的罐体、收容有第一吸收器A1的罐体、收容有第二蒸发器E2的罐体、收容有第二吸收器A2的罐体的顺序沿铅直方向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进行说明。图9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的概略结构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参照图7)相比,概观而论,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动顺序不同。伴随于此,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的结构主要在以下方面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参照图7)的结构不同。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中,驱动热源导入管52的与连接于热源流体流入管55以及升温流体导入管51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不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连接,而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一端连接。热源蒸发再生连接管75的一端不与第一蒸发热源管21的另一端连接,而与第二蒸发热源管25的另一端连接。热源蒸发再生连接管75的另一端不与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一端连接,而与第一再生热源管3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再生热源管35的与连接于热源再生连接管73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一端,驱动热源流出管56的另一端与低温热源流出管58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的端部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一蒸发器E1、第二蒸发器E2、第一再生器G1、第二再生器G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驱动热源流出管56。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参照图7)相同。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参照图7)相比,向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导入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与由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消耗热的量相应地变低,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中的吸收液S的浓度的上升,能够避免吸收液S过度浓缩而结晶。
在目前为止的各种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例示出了驱动热源流体RS、升温对象流体RP、低温热源流体GP的各种流动顺序,但这些流体的流动顺序并不限定于例示,例如也能够如下所示地适当变更。在构成为驱动热源流体RS向第一再生器G1、第二再生器G2、第一蒸发器E1、第二蒸发器E2的各设备串联地流动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最先流入第一再生器G1或者第一蒸发器E1。这里,在驱动热源流体RS最先流入第一再生器G1的情况下,对于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之后的流动方式而言,若为了便于说明而仅由附图标记表示流动顺序,则成为(1)G2、E1、E2,(2)G2、E2、E1,(3)E1、G2、E2,(4)E1、E2、G2,(5)E2、G2、E1,(6)E2、E1、G2中的任一种。另一方面,在驱动热源流体RS最先流入第一蒸发器E1的情况下,对于从第一蒸发器E1流出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之后的流动方式而言,若仅由附图标记表示流动顺序,则成为(7)E2、G1、G2,(8)E2、G2、G1,(9)G1、E2、G2,(10)G2、E2、G1,(11)G1、G2、E2,(12)G2、G1、E2中的任一种。在驱动热源流体RS以上述任一种的方式串联地流动时,对于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动顺序而言,如果不论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的顺序如何而仅着眼于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的顺序,则也可以构成为在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一蒸发器E1、第二蒸发器E2的顺序流动的情况下,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第二吸收器A2、第一吸收器A1的顺序流动,在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二蒸发器E2、第一蒸发器E1的顺序流动的情况下,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第一吸收器A1、第二吸收器A2的顺序流动。另外,低温热源流体GP不论使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哪一个在先都可以串联地流动,但如果不论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的顺序如何而仅着眼于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的顺序,则优选构成为在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一再生器G1、第二再生器G2的顺序流动的情况下,低温热源流体GP按照第二冷凝器C2、第一冷凝器C1的顺序流动,在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二再生器G2、第一再生器G1的顺序流动的情况下,低温热源流体GP按照第一冷凝器C1、第二冷凝器C2的顺序流动。若以上述任一方式构成,则在驱动热源流体RS最先向第一再生器G1流入的情况下,能够增大从驱动热源流体RS向升温对象流体RP移动的热量,并且能够提高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另一方面,在驱动热源流体RS最先向第一蒸发器E1流入的情况下,除了从驱动热源流体RS朝向升温对象流体RP的移动热量的增大以及流出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高温化之外,还能够抑制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中的吸收液S的浓度的上升,从而能够避免吸收液S过度浓缩而结晶。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进行说明。图10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比,除了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的结构之外,主要在具备第三吸收器A3、第三蒸发器E3、第三再生器G3、第三冷凝器C3的点上不同。伴随该主要的不同点也包含不同的结构,以下对其进行说明。第三吸收器A3相当于第三吸收部,具备第三吸收导热管311和第三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312,并且连接有第三浓溶液导入管313以及第三稀溶液流出管314。第三吸收器A3及其周围的结构与第一吸收器A1相同地构成,第三吸收导热管311、第三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312、第三浓溶液导入管313、第三稀溶液流出管314分别相当于第一吸收器A1中的第一吸收导热管11、第一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12、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第三蒸发器E3相当于第三蒸发部,具备第三蒸发热源管321,并且连接有第三制冷剂液体导入管323。第三蒸发器E3及其周围的结构与第一蒸发器E1相同地构成,第三蒸发热源管321、第三制冷剂液体导入管323分别相当于第一蒸发器E1中的第一蒸发热源管21、第一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3。第三吸收器A3以及第三蒸发器E3收容于第三吸收蒸发罐体310,效仿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两者由第三吸收蒸发壁319划分。第三再生器G3相当于第三再生部,具备第三再生热源管331和第三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32,并且连接有第三稀溶液导入管333和配设有第三浓溶液泵334p的第三浓溶液流出管334。第三再生器G3及其周围的结构与第一再生器G1相同地构成,第三再生热源管331、第三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32、第三稀溶液导入管333、第三浓溶液流出管334、第三浓溶液泵334p分别相当于第一再生器G1中的第一再生热源管31、第一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2、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第一浓溶液泵34p。第三冷凝器C3相当于第三冷凝部,具备第三冷凝导热管341,并且连接有配设了第三制冷剂液体泵344p的第三制冷剂液体流出管344。第三冷凝器C3及其周围的结构与第一冷凝器C1相同地构成,第三冷凝导热管341、第三制冷剂液体流出管344、第三制冷剂液体泵344p分别相当于第一冷凝器C1中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第一制冷剂液体泵44p。第三再生器G3以及第三冷凝器C3收容于第三再生冷凝罐体330,效仿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两者由第三再生冷凝壁339划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端连接于第三吸收器A3的第三稀溶液流出管314的另一端与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连接,从第三吸收器A3流出的第三稀溶液Sw3与第二稀溶液Sw2合流。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三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312的第三浓溶液导入管313的另一端与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连接,在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流动的浓溶液Sa的一部分向第三吸收器A3供给。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三蒸发器E3的第三制冷剂液体导入管323的另一端与第二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7连接,在第二制冷剂液体导入管27流动的制冷剂液体Vf的一部分向第三蒸发器E3供给。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三再生器G3的第三浓溶液流出管334的另一端与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连接,从第三再生器G3流出的第三浓溶液Sa3与第一浓溶液Sa1合流。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三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32的第三稀溶液导入管333的另一端与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连接,在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流动的稀溶液Sw的一部分向第三再生器G3供给。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三冷凝器C3的第三制冷剂液体流出管344的另一端与第一制冷剂液体流出管44连接,从第三冷凝器C3流出的第三制冷剂液体Vf3与第一制冷剂液体Vf1合流。
第三吸收器A3在从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向观察时,配置在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之间。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中,代替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第一吸收导热管11与第二吸收导热管15通过升温对象连接管71(参照图1)连接地,第一吸收导热管11与第三吸收导热管311通过第一升温对象连接管71A连接,并且第二吸收导热管15与第三吸收导热管311通过第二升温对象连接管71B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第二吸收器A2、第三吸收器A3、第一吸收器A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升温流体流出管53。第三蒸发器E3在从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向观察时,配置在第一蒸发器E1与第二蒸发器E2之间。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中,代替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第一蒸发热源管21与第二蒸发热源管25通过热源蒸发连接管72(参照图1)连接地,第一蒸发热源管21与第三蒸发热源管321通过第一热源蒸发连接管72A连接,并且第二蒸发热源管25与第三蒸发热源管321通过第二热源蒸发连接管72B连接。第三再生器G3在从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向观察时,配置在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再生器G2之间。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中,代替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第一再生热源管31与第二再生热源管35通过热源再生连接管73(参照图1)连接地,第一再生热源管31与第三再生热源管331通过第一热源再生连接管73A连接,并且第二再生热源管35与第三再生热源管331通过第二热源再生连接管73B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一再生器G1、第三再生器G3、第二再生器G2、第一蒸发器E1、第三蒸发器E3、第二蒸发器E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驱动热源流出管56。第三冷凝器C3在从低温热源流体GP的流向观察时,配置在第一冷凝器C1与第二冷凝器C2之间。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中,代替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中第一冷凝导热管41与第二冷凝导热管45通过低温热源连接管74(参照图1)连接地,第一冷凝导热管41与第三冷凝导热管341通过第一低温热源连接管74A连接,并且第二冷凝导热管45与第三冷凝导热管341通过第二低温热源连接管74B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低温热源导入管57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按照第二冷凝器C2、第三冷凝器C3、第一冷凝器C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低温热源流出管58。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相同。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中,升温对象流体RP依次流经第二吸收器A2、第三吸收器A3、第一吸收器A1而被加热三次,因此能够使朝向热利用设备HCF供给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比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参照图1)高。另外,在第一蒸发器E1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比在第三蒸发器E3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高,在第三蒸发器E3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比在第二蒸发器E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高,因此对于各蒸发器以及各吸收器的内压/温度而言,第二蒸发器E2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内压/温度最低,接着按照第三蒸发器E3以及第三吸收器A3的内压/温度、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温度的顺序升高,若将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该顺序导入,则能够使由各吸收器加热升温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依次升高。此外,也可以以追加了第三吸收器A3、第三蒸发器E3、第三再生器G3、第三冷凝器C3的结构为基准,进一步设置第四吸收器、第四蒸发器、第四再生器、第四冷凝器,在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蒸发器E1与第三吸收器A3以及第三蒸发器E3之间设置第四吸收器以及第四蒸发器,并且在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一冷凝器C1与第三再生器G3以及第三冷凝器C3之间设置第四再生器以及第四冷凝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升温对象流体RP加热四次而提高加热后的温度。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进行说明。图11是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的示意系统图。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比,除了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的结构之外,主要在具备第三吸收器A3、第三蒸发器E3、第三再生器G3、第三冷凝器C3的点上不同。伴随该主要的不同点也包含不同的结构,以下对其进行说明。第三吸收器A3以及第三蒸发器E3大体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参照图10)中的第三吸收器A3以及第三蒸发器E3相同地构成,在收容于由第三吸收蒸发壁319划分的第三吸收蒸发罐体310的点上也是通用的,但是在与第三吸收器溶液供给装置312连接的不是第三浓溶液导入管313(参照图10)而是第三浓溶液流出管334,与第三蒸发器E3连接的不是第三制冷剂液体导入管323(参照图10)二手第三制冷剂液体流出管344的点上不同。第三再生器G3以及第三冷凝器C3大体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参照图10)中的第三再生器G3以及第三冷凝器C3相同地构成,在收容于由第三再生冷凝壁339划分的第三再生冷凝罐体330的点上也是通用的,但是在与第三再生器溶液供给装置332连接的不是第三稀溶液导入管333(参照图10)而是第三稀溶液流出管314的点上不同。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中,未设置有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参照图10)中设置的稀溶液合流管61(参照图10)以及浓溶液合流管63(参照图10)。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中,第三稀溶液Sw3以及第三浓溶液Sa3在第三吸收器A3与第三再生器G3之间边改变浓度边循环,第三稀溶液流出管314以及第三浓溶液流出管334与第三吸收器A3以及第三再生器G3相配合地构成第三吸收液循环流路。另外,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中,在第三稀溶液流出管314以及第三浓溶液流出管334设置有第三溶液热交换器62C。另外,制冷剂V作为第三个系统,变改换第三制冷剂液体Vf3、第三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3、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3和相态边在第三冷凝器C3、第三蒸发器E3、第三吸收器A3、第三再生器G3循环。
第三吸收器A3在从升温对象流体RP的流向观察时,配置在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之间。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中,代替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中第一吸收导热管11与第二吸收导热管15通过升温对象连接管71(参照图3)连接地,第一吸收导热管11与第三吸收导热管311通过第一升温对象连接管71A连接,并且第二吸收导热管15与第三吸收导热管311通过第二升温对象连接管71B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升温流体导入管51流动的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第二吸收器A2、第三吸收器A3、第一吸收器A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升温流体流出管53。第三蒸发器E3以及第三再生器G3在从驱动热源流体RS的流向观察时,配置在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蒸发器E2以及第二再生器G2之间。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中,代替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中第一再生热源管31与第二蒸发热源管25通过热源中间连接管77连接地,第一再生热源管31与第三蒸发热源管321通过第一热源中间连接管77A连接,并且第二蒸发热源管25与第三再生热源管331通过第二热源中间连接管77B连接。第三蒸发热源管321与第三再生热源管331通过热源第三连接管79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驱动热源导入管5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按照第一蒸发器E1、第一再生器G1、第三蒸发器E3、第三再生器G3、第二蒸发器E2、第二再生器G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驱动热源流出管56。第三冷凝器C3在从低温热源流体GP的流向观察时,配置在第一冷凝器C1与第二冷凝器C2之间。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中,代替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中第一冷凝导热管41与第二冷凝导热管45通过低温热源连接管74(参照图3)连接地,第一冷凝导热管41与第三冷凝导热管341通过第一低温热源连接管74A连接,并且第二冷凝导热管45与第三冷凝导热管341通过第二低温热源连接管74B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低温热源导入管57流动的低温热源流体GP按照第二冷凝器C2、第三冷凝器C3、第一冷凝器C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而到达低温热源流出管58。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同。
在这样构成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8中,除了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相同地能够对多个吸收液S与制冷剂V的吸收式热泵循环进行管理之外,升温对象流体RP依次流经第二吸收器A2、第三吸收器A3、第一吸收器A1而被加热三次,因此能够使朝向热利用设备HCF供给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比吸收式热交换系统3(参照图3)高。另外,在第一蒸发器E1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比在第三蒸发器E3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高,在第三蒸发器E3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比在第二蒸发器E2流动的驱动热源流体RS的温度高,因此对于各蒸发器以及各吸收器的内压/温度而言,第二蒸发器E2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内压/温度最低,接着按照第三蒸发器E3以及第三吸收器A3的内压/温度、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温度的顺序升高,若将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该顺序导入,则能够使由各吸收器加热升温的升温对象流体RP的温度依次升高。此外,也可以以追加了第三吸收器A3、第三蒸发器E3、第三再生器G3、第三冷凝器C3的结构为基准,进一步设置第四吸收器、第四蒸发器、第四再生器、第四冷凝器,在第二吸收器A2以及第二蒸发器E2与第三再生器G3以及第三冷凝器C3之间设置第四吸收器,第四蒸发器、第四再生器、第四冷凝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升温对象流体RP加热四次而提高加热后的温度。
在以上的说明中,使从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低温热源流体GP与从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和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但也可以将在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以及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内流动的流体,从相对于从进行了升温对象流体RP的热利用后的热利用设备HCF流出的流体独立的系统导入,并且保持低温热源流出管58与驱动热源流出管56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连接的状态地使从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流体与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另外,也可以不使低温热源流出管58与驱动热源流出管56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连接而使得从第一冷凝器C1以及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低温热源流体GP不与从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和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地,向相对于合流热源流体RA的系统不同的独立的系统导入。进一步而言,也可以将在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导热管41以及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导热管45内流动的流体从相对于从热利用设备HCF流出的流体独立的系统导入之后,不使低温热源流出管58与驱动热源流出管56以及热源流体流出管59连接地朝向相对于热源设备HSF独立的系统流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从热利用设备HCF流出的流体与驱动热源流体RS合流)。这样,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热利用。
在以上的说明中,升温对象流体RP在第一吸收器A1、第二吸收器A2、以及第三吸收器A3串联地流动,但也可以并联地流动。若使升温对象流体RP在各吸收器A1、A2、A3并联地流动,则能够使在各吸收器A1、A2、A3流动时的流动阻力比串联地流动的情况小,适于使升温对象流体RP流动时所允许的压力差较小的情况。
在以上的说明中,加热源流体(合流热源流体RA、驱动热源流体RS)与被加热流体(升温对象流体RP、低温热源流体GP)进行分流以及合流,因此为同种的流体。在所应用的流体中,除了温水之外,也可以是热媒用液体、化学液体。特别是若采用沸点比水高的热媒用液体、化学液体,则不会为了抑制流体的沸腾而对流体作用较高的压力,即便是较高的温度范围也可以加以应用。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2、3、4、5、6、7、8中,第一蒸发器E1、第二蒸发器E2、以及第三蒸发器E3为满液式,但也可以是流下液膜式。在使蒸发器为流下液膜式的情况下,像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1B中的第一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2或者第二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26那样,在蒸发器内的上部设置供给制冷剂液体Vf的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在满液式的情况下使与蒸发器连接的制冷剂液体管的端部连接于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即可。另外,也可以设置向制冷剂液体供给装置供给蒸发器的下部的制冷剂液体Vf的配管以及泵。反之,在使蒸发器为流下液膜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1B中,也可以使蒸发器为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等那样的满液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1B中,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中将第一蒸发器E1配置于第一吸收器A1的上方,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中将第二蒸发器E2配置于第二吸收器A2的上方,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中将第一冷凝器C1配置于第一再生器G1的上方,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中将第二冷凝器C2配置于第二再生器G2的上方,但也可以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中将第一吸收器A1配置于第一蒸发器E1的上方,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中将第二吸收器A2配置于第二蒸发器E2的上方,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中将第一再生器G1配置于第一冷凝器C1的上方,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中将第二再生器G2配置于第二冷凝器C2的上方。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吸收式热交换系统7、8中,使升温对象流体RP按照第二吸收器A2、第三吸收器A3、第一吸收器A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但也可以与之相反地按照第一吸收器A1、第三吸收器A3、第二吸收器A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另外,使低温热源流体GP按照第二冷凝器C2、第三冷凝器C3、第一冷凝器C1的顺序串联地流动,但也可以与之相反地按照第一冷凝器C1、第三冷凝器C3、第二冷凝器C2的顺序串联地流动。

Claims (12)

1.一种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吸收部,其借助吸收液吸收制冷剂的蒸气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
第二吸收部,其借助吸收液吸收制冷剂的蒸气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
第一冷凝部,其借助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而使第二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
第二冷凝部,其借助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而使第二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
第一蒸发部,其从所述第一冷凝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部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所述制冷剂液体,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所导入的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而成为向所述第一吸收部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时所需要的蒸发潜热,从而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
第二蒸发部,其从所述第一冷凝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部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所述制冷剂液体,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所导入的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而成为向所述第二吸收部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时所需要的蒸发潜热,从而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
第一再生部,其从所述第一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部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所述吸收液,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为了生成向所述第一冷凝部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而对所导入的所述吸收液进行加热并使制冷剂从所述吸收液脱离所需的热,从而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以及
第二再生部,其从所述第一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部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所述吸收液,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为了生成向所述第二冷凝部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而对所导入的所述吸收液进行加热并使制冷剂从所述吸收液脱离所需的热,从而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
所述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构成为:通过所述吸收液与所述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使得所述第一蒸发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所述第一冷凝部高,所述第二蒸发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所述第二冷凝部高,
并且构成为:将从朝向所述第一蒸发部、所述第二蒸发部、所述第一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二再生部导入前的所述加热源流体分支的一部分所述加热源流体,作为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而向所述第一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部导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使从所述第一冷凝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部流出的所述第二被加热流体、与从所述第一蒸发部、所述第二蒸发部、所述第一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二再生部流出的所述加热源流体合流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二被加热流体的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使从所述第一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部的至少一方流出的所述吸收液直接或者间接地向所述第一再生部和所述第二再生部并联地流入,从所述第一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二再生部的至少一方流出的所述吸收液直接或者间接地向所述第一吸收部和所述第二吸收部并联地流入的方式,构成所述吸收液的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使从所述第一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部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流入至所述第一再生部或者所述第二再生部的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一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二再生部串联地流动,从所述第一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二再生部的至少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流入至所述第一吸收部或者所述第二吸收部的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一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部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所述吸收液的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吸收液循环流路,其以使从所述第一吸收部流出的所述吸收液向所述第一再生部流入并且从所述第一再生部流出的所述吸收液向所述第一吸收部流入的方式,使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一吸收部与所述第一再生部之间循环;和
第二吸收液循环流路,其以使从所述第二吸收部流出的所述吸收液向所述第二再生部流入并且从所述第二再生部流出的所述吸收液向所述第二吸收部流入的方式,使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二吸收部与所述第二再生部之间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在所述第一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部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加热源流体最先流入所述第一再生部或者所述第一蒸发部,并且按照适当的顺序在所述第一再生部、所述第一蒸发部、所述第二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二蒸发部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流路,
以使当所述加热源流体在流经所述第一蒸发部后在所述第二蒸发部流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在流经所述第二吸收部后在所述第一吸收部流动的方式,并且以使当所述加热源流体在流经所述第二蒸发部后在所述第一蒸发部流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在流经所述第一吸收部后在所述第二吸收部流动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流路,
以使所述第二被加热流体在所述第一冷凝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部串联地流动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二被加热流体的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进行以下构成中的至少一个,即:以将所述加热源流体并联地导入所述第一蒸发部、所述第二蒸发部、所述第一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二再生部中的至少两个的方式构成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流路;以将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并联地导入所述第一吸收部和所述第二吸收部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流路;以及以将所述第二被加热流体并联地导入所述第一冷凝部和所述第二冷凝部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二被加热流体的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其以使所述第一再生部与所述第一冷凝部连通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一再生部和所述第一冷凝部;和
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其以使所述第二再生部与所述第二冷凝部连通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二再生部和所述第二冷凝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吸收蒸发罐体,其以使所述第一吸收部与所述第一蒸发部连通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一吸收部和所述第一蒸发部;和
第二吸收蒸发罐体,其以使所述第二吸收部与所述第二蒸发部连通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二吸收部和所述第二蒸发部,
所述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和所述第二再生冷凝罐体配置于水平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再生冷凝罐体以及所述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的上方配置有所述第一吸收蒸发罐体以及所述第二吸收蒸发罐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收部收容于与所述第一蒸发部不同的罐体,
所述第二吸收部收容于与所述第二蒸发部不同的罐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三吸收部,其借助吸收液吸收制冷剂的蒸气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第一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
第三冷凝部,其借助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体时释放出的冷凝热,使第二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
第三蒸发部,其从所述第一冷凝部、所述第二冷凝部以及所述第三冷凝部的至少一个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所述制冷剂液体,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所导入的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而成为向所述第三吸收部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时所需的蒸发潜热,从而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以及
第三再生部,其从所述第一吸收部、所述第二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三吸收部的至少一个直接或者间接地导入所述吸收液,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为了生成向所述第三冷凝部供给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而对所导入的所述吸收液进行加热并使制冷剂从所述吸收液脱离所需的热,从而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
所述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构成为:通过所述吸收液与所述制冷剂的吸收式热泵循环,使得所述第三蒸发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比所述第三冷凝部高,
并且构成为:将从朝向所述第一蒸发部、所述第二蒸发部、所述第三蒸发部、所述第一再生部、所述第二再生部以及所述第三再生部导入前的所述加热源流体分支的一部分的所述加热源流体,作为所述第一被加热流体而向所述第一吸收部、所述第二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三吸收部导入。
CN201822129751.XU 2017-12-25 2018-12-18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Active CN2094317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7653 2017-12-25
JP2017247653A JP2019113259A (ja) 2017-12-25 2017-12-25 吸収式熱交換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1705U true CN209431705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0762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9751.XU Active CN209431705U (zh) 2017-12-25 2018-12-18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201811552841.8A Pending CN109974329A (zh) 2017-12-25 2018-12-18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2841.8A Pending CN109974329A (zh) 2017-12-25 2018-12-18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13259A (zh)
CN (2) CN2094317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329A (zh) * 2017-12-25 2019-07-05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0509A (en) * 1991-11-27 1995-02-21 Rocky Research Triple effect absorption cycle apparatus
JP2004190885A (ja) * 2002-12-09 2004-07-08 Ebara Corp 吸収圧縮冷凍装置及び冷凍システム
JP2004190886A (ja) * 2002-12-09 2004-07-08 Ebara Corp 吸収冷凍機及び吸収冷凍システム
JP2004198087A (ja) * 2002-12-20 2004-07-15 Ebara Corp 吸収冷凍装置及び吸収冷凍システム
US7464562B2 (en) * 2004-10-13 2008-12-16 Ebara Corporation Absorption heat pump
JP2006177570A (ja) * 2004-12-21 2006-07-06 Ebara Corp 吸収ヒートポンプ
JP2007333342A (ja) * 2006-06-16 2007-12-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多重効用吸収冷凍機
JP5514003B2 (ja) * 2010-06-15 2014-06-04 荏原冷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吸収ヒートポンプ
JP6434730B2 (ja) * 2014-07-17 2018-12-05 荏原冷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吸収式熱源機
JP6280170B2 (ja) * 2015-10-13 2018-02-14 荏原冷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濃縮装置
CN107328132B (zh) * 2017-06-30 2023-04-21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07144042A (zh) * 2017-06-30 2017-09-08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JP2019113259A (ja) * 2017-12-25 2019-07-11 荏原冷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吸収式熱交換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329A (zh) * 2017-12-25 2019-07-05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3259A (ja) 2019-07-11
CN109974329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4025B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的三相蓄能方法
CN102205993B (zh) 一种逆流闭式多级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
CN102620465B (zh) 无泵喷射式制冷机
CN209431705U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110030758A (zh) 一种多级高效大温差吸收式热泵及吸收式换热器
CN105987538A (zh) 中温热源驱动双温热量输出的复合吸收式热泵
CN209263411U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105972673B (zh) 一种中继能源站型大温差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08817757U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109974328A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KR102165443B1 (ko) 흡수식 칠러
CN208296358U (zh) 吸收式制冷机
CN108180670A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206247694U (zh) 二段复叠式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
CN205505491U (zh) 中温热源驱动双温热量输出的复合吸收式热泵
CN104406326B (zh) 一种带三相蓄能器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
CN209588452U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207662009U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104180555A (zh) 一种冷双效型溴化锂喷射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
CN207146977U (zh) 吸收式热泵
CN208817758U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211575602U (zh) 一种带引射器的水蒸气热泵系统
CN209085115U (zh)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CN109269150B (zh) 吸收式热泵
CN202089857U (zh) 一种逆流闭式海水淡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