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9002U -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9002U
CN209399002U CN201822240011.3U CN201822240011U CN209399002U CN 209399002 U CN209399002 U CN 209399002U CN 201822240011 U CN201822240011 U CN 201822240011U CN 209399002 U CN209399002 U CN 209399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claw
lower valve
con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00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涛
杨玉亮
熊伟
马文琦
关广丰
孙长乐
度红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2400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9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9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90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和多个将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卡住的卡爪组件,且所述上阀体的底部与所述下阀体的底部接触连接,所述上阀体的底部外壁上具有卡爪接触面,所述卡爪组件包括扭转弹簧、卡爪、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上部的两个耳板、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所述上阀体和/或所述下阀体受到拉力时,所述扭转弹簧发生形变,所述卡爪围绕所述螺栓转动,所述卡爪的顶部与所述卡爪接触面分离,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断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只有当卡爪式拉断阀受到的拉力超过设定的拉力时,上阀体与下阀体才会断开,且当上阀体和下阀体断开后可自动封闭油路。

Description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断阀,具体地说是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背景技术
为解决油料在管路中输送时的安全问题,需要紧急脱离装置即拉断阀。该拉断阀用于恶劣环境或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问题时,油料输送接收两方的车、船、飞机等迅速脱离输油管路。该拉断阀在管路受到一定拉力作用时,可以自动断开并自行封闭两侧管路,即可以保护车船又防止了油料泄露。
但现有产品中,由于输油管路长,拉断阀的旋转能力不符合要求;同时目前不同形式的拉断阀有拉断力大小在多种场合不适用、安装困难、不可重复使用、拉断力衡量不准确、自重过大、输油能力不足等或多或少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卡爪式拉断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和多个将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卡住的卡爪组件,所述下阀体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的轴线重合,且所述上阀体的底部与所述下阀体的底部接触连接,多个所述卡爪组件围绕所述下阀体的轴线均匀布置在所述下阀体的上部;
所述上阀体的底部外壁上具有卡爪接触面;
所述卡爪组件包括卡爪、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上部的两个耳板、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耳板中的其中一个耳板、所述卡爪、两个所述耳板中的另一个耳板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螺栓位于所述两个耳板之间的部分还套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中部与所述卡爪靠近所述下阀体的一侧表面的下部接触连接,所述下阀体上部在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力臂所在处设有下阀体耳部伸出,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力臂分别与所述下阀体耳部伸出接触连接,所述卡爪顶部靠近所述卡爪接触面的表面与所述卡爪接触面的上表面接触连接;
所述上阀体和/或所述下阀体受到拉力时,所述扭转弹簧发生形变,所述卡爪围绕所述螺栓转动,所述卡爪的顶部与所述卡爪接触面分离,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断开。
所述卡爪接触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所述卡爪与所述卡爪接触面相接触的表面与所述斜面相匹配。通过斜面的设置使上阀体和下阀体受到拉力时,卡爪与卡爪接触面易分离,更容易将力传导至扭转弹簧。
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断开时将所述上阀体下方密封的密封装置Ⅰ,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断开时将所述下阀体上方密封的密封装置Ⅱ。
所述密封装置Ⅰ包括固定在所述上阀体上部的锥阀底座Ⅰ,且所述锥阀底座Ⅰ与所述上阀体顶部之间设有轴端挡圈Ⅰ,所述锥阀底座Ⅰ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外套管Ⅰ,所述外套管Ⅰ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锥阀底座Ⅰ的下方设有锥阀Ⅰ,所述锥阀Ⅰ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Ⅰ内,所述锥阀Ⅰ的下端设有锥面Ⅰ,所述锥面Ⅰ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Ⅰ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Ⅰ,所述压缩弹簧Ⅰ的上端与所述锥阀底座Ⅰ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Ⅰ的下端与所述锥面Ⅰ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锥阀Ⅰ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凹槽;
所述密封装置Ⅱ包括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下部的锥阀底座Ⅱ,且所述锥阀底座Ⅱ与所述下阀体底部之间设有轴端挡圈Ⅱ,所述锥阀底座Ⅱ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外套管Ⅱ,所述外套管Ⅱ的轴线与所述下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锥阀底座Ⅱ的上方设有锥阀Ⅱ,所述锥阀Ⅱ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Ⅱ内,所述锥阀Ⅱ的上端设有锥面Ⅱ,所述锥面Ⅱ的轴线与所述下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Ⅱ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Ⅱ,所述压缩弹簧Ⅱ的下端与所述锥阀底座Ⅱ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Ⅱ的上端与所述锥面Ⅱ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锥阀Ⅱ的上表面中心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且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分离时,所述压缩弹簧Ⅰ将所述锥阀Ⅰ向下推动,使所述锥面Ⅰ与所述上阀体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上阀体的下端密封;所述压缩弹簧Ⅱ将所述锥阀Ⅱ向上推动,使所述锥面Ⅱ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下阀体的上端密封。
在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装配上时,所述卡爪在所述扭转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卡爪的顶端牢牢的与所述卡爪接触面连接在一起,使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不易分开,且所述凸起进入所述凹槽中,所述锥阀Ⅰ向上运动,所述锥阀Ⅱ向下运动,同时所述锥面Ⅰ与所述上阀体的内壁不接触,所述锥面Ⅱ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不接触,即油路开通,并压迫所述压缩弹簧Ⅰ和压缩弹簧Ⅱ压缩;当上阀体与下阀体受到旋转力时,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会发生转动但上阀体与下阀体不会断开。在所述上阀体和/或所述下阀体受到拉力时,拉力克服所述扭转弹簧的力,使所述卡爪围绕所述螺栓转动,直至拉力超过卡爪式拉断阀设定的拉力时,所述卡爪的顶端与所述卡爪接触面分离,所述卡爪不再将所述上阀体卡接在所述下阀体上,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分离。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分离时,所述压缩弹簧Ⅰ将所述锥阀Ⅰ向下推动,使所述锥面Ⅰ与所述上阀体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上阀体的下端密封;所述压缩弹簧Ⅱ将所述锥阀Ⅱ向上推动,使所述锥面Ⅱ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下阀体的上端密封,即油路封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
2、只有当卡爪式拉断阀受到的拉力超过设定的拉力时,上阀体与下阀体才会断开。
3、受到旋转力后并不影响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的连接。
4、在上阀体和下阀体断开时,上阀体和下阀体能够自动封闭油路。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拉断阀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卡爪式拉断阀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卡爪式拉断阀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卡爪式拉断阀断开后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阀体半剖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下阀体半剖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扭转弹簧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扭转弹簧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扭转弹簧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阀体与下阀体通过卡爪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阀体与下阀体装配后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和多个将所述上阀体1与所述下阀体2卡住的卡爪组件3,本实施例具有五个卡爪组件3,所述下阀体2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1的轴线重合,且所述上阀体1的底部与所述下阀体2的底部接触连接,多个所述卡爪组件3围绕所述下阀体2的轴线均匀布置在所述下阀体2的上部;
所述上阀体1的底部外壁上具有卡爪接触面11;
所述卡爪组件3包括卡爪32、固定在所述下阀体2上部的两个耳板33、螺栓34和与所述螺栓34相配合的螺母35,所述螺栓34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耳板33中的其中一个耳板、所述卡爪32、两个所述耳板33中的另一个耳板并与所述螺母35螺纹连接;
所述螺栓34位于所述两个耳板33之间的部分还套接有扭转弹簧31,所述扭转弹簧31的中部311与所述卡爪32靠近所述下阀体2的一侧表面的下部接触连接,所述下阀体2上部在所述扭转弹簧31的两端力臂312所在处设有下阀体耳部伸出21,所述扭转弹簧31的两端力臂321分别与所述下阀体耳部伸出21的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卡爪32顶部靠近所述卡爪接触面11的表面与所述卡爪接触面11的上表面接触连接;
所述上阀体1和/或所述下阀体2受到拉力时,所述扭转弹簧31发生形变,所述卡爪32围绕所述螺栓34转动,所述卡爪32的顶部与所述卡爪接触面11分离,所述上阀体1与所述下阀体2断开。
所述卡爪接触面11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111。
所述卡爪32与所述卡爪接触面11相接触的表面与所述斜面111相匹配。
所述上阀体1内设置有当所述上阀体1和下阀体2断开时将所述上阀体1下方密封的密封装置Ⅰ4,所述下阀体2内设置有当所述上阀体1和下阀体2断开时将所述下阀体2上方密封的密封装置Ⅱ5。
所述密封装置Ⅰ4包括固定在所述上阀体1上部的锥阀底座Ⅰ41,且所述锥阀底座Ⅰ41与所述上阀体1顶部之间设有轴端挡圈Ⅰ42,所述锥阀底座Ⅰ41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外套管Ⅰ43,所述外套管Ⅰ43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1的轴线重合,所述锥阀底座Ⅰ41的下方设有锥阀Ⅰ44,所述锥阀Ⅰ44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Ⅰ43内,所述锥阀Ⅰ44的下端设有锥面Ⅰ45,所述锥面Ⅰ45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1的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Ⅰ43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Ⅰ46,所述压缩弹簧Ⅰ46的上端与所述锥阀底座Ⅰ41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Ⅰ46的下端与所述锥面Ⅰ45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锥阀Ⅰ44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凹槽47;
所述密封装置Ⅱ5包括固定在所述下阀体2下部的锥阀底座Ⅱ51,且所述锥阀底座Ⅱ51与所述下阀体2底部之间设有轴端挡圈Ⅱ52,所述锥阀底座Ⅱ5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外套管Ⅱ53,所述外套管Ⅱ53的轴线与所述下阀体2的轴线重合,所述锥阀底座Ⅱ51的上方设有锥阀Ⅱ54,所述锥阀Ⅱ54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Ⅱ53内,所述锥阀Ⅱ54的上端设有锥面Ⅱ55,所述锥面Ⅱ55的轴线与所述下阀体2的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Ⅱ53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Ⅱ56,所述压缩弹簧Ⅱ56的下端与所述锥阀底座Ⅱ51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Ⅱ56的上端与所述锥面Ⅱ55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锥阀Ⅱ54的上表面中心设有与所述凹槽47相匹配的凸起57,且所述凸起57设置在所述凹槽47内;
所述上阀体1和所述下阀体2分离时,所述压缩弹簧Ⅰ46将所述锥阀Ⅰ44向下推动,使所述锥面Ⅰ45与所述上阀体1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上阀体1的下端密封;所述压缩弹簧Ⅱ56将所述锥阀Ⅱ54向上推动,使所述锥面Ⅱ55与所述下阀体2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下阀体2的上端密封。
在所述上阀体1与所述下阀体2装配上时,所述卡爪32在所述扭转弹簧31的作用下,所述卡爪32的顶端牢牢的与所述卡爪接触面11连接在一起,使所述上阀体1与所述下阀体2不易分开,且所述凸起57进入所述凹槽47中,所述锥阀Ⅰ44向上运动,所述锥阀Ⅱ54向下运动,同时所述锥面Ⅰ45与所述上阀体1的内壁不接触,所述锥面Ⅱ55与所述下阀体2的内壁不接触,即油路开通,并压迫所述压缩弹簧Ⅰ46和压缩弹簧Ⅱ56压缩;当上阀体1与下阀体2受到旋转力时,上阀体1与下阀体2之间会发生转动但上阀体1与下阀体2不会断开。在所述上阀体1和/或所述下阀体2受到拉力时,拉力克服所述扭转弹簧31的力,使所述卡爪32围绕所述螺栓34转动,直至拉力超过卡爪式拉断阀设定的拉力时,所述卡爪的顶端32与所述卡爪接触面11分离,所述卡爪32不再将所述上阀体1卡接在所述下阀体2上,所述上阀体1与所述下阀体2分离。所述上阀体1和所述下阀体2分离时,所述压缩弹簧Ⅰ46将所述锥阀Ⅰ44向下推动,使所述锥面Ⅰ45与所述上阀体1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上阀体1的下端密封;所述压缩弹簧Ⅱ56将所述锥阀Ⅱ54向上推动,使所述锥面Ⅱ55与所述下阀体2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下阀体2的上端密封,即油路封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和多个将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卡住的卡爪组件,所述下阀体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的轴线重合,且所述上阀体的底部与所述下阀体的底部接触连接,多个所述卡爪组件围绕所述下阀体的轴线均匀布置在所述下阀体的上部;
所述上阀体的底部外壁上具有卡爪接触面;
所述卡爪组件包括卡爪、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上部的两个耳板、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耳板中的其中一个耳板、所述卡爪、两个所述耳板中的另一个耳板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螺栓位于所述两个耳板之间的部分还套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中部与所述卡爪靠近所述下阀体的一侧表面的下部接触连接,所述下阀体上部在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力臂所在处设有下阀体耳部伸出,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力臂分别与所述下阀体耳部伸出接触连接,所述卡爪顶部靠近所述卡爪接触面的表面与所述卡爪接触面的上表面接触连接;
所述上阀体和/或所述下阀体受到拉力时,所述扭转弹簧发生形变,所述卡爪围绕所述螺栓转动,所述卡爪的顶部与所述卡爪接触面分离,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接触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与所述卡爪接触面相接触的表面与所述斜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断开时将所述上阀体下方密封的密封装置Ⅰ,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断开时将所述下阀体上方密封的密封装置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爪式拉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Ⅰ包括固定在所述上阀体上部的锥阀底座Ⅰ,且所述锥阀底座Ⅰ与所述上阀体顶部之间设有轴端挡圈Ⅰ,所述锥阀底座Ⅰ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外套管Ⅰ,所述外套管Ⅰ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锥阀底座Ⅰ的下方设有锥阀Ⅰ,所述锥阀Ⅰ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Ⅰ内,所述锥阀Ⅰ的下端设有锥面Ⅰ,所述锥面Ⅰ的轴线与所述上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Ⅰ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Ⅰ,所述压缩弹簧Ⅰ的上端与所述锥阀底座Ⅰ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Ⅰ的下端与所述锥面Ⅰ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锥阀Ⅰ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凹槽;
所述密封装置Ⅱ包括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下部的锥阀底座Ⅱ,且所述锥阀底座Ⅱ与所述下阀体底部之间设有轴端挡圈Ⅱ,所述锥阀底座Ⅱ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外套管Ⅱ,所述外套管Ⅱ的轴线与所述下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锥阀底座Ⅱ的上方设有锥阀Ⅱ,所述锥阀Ⅱ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Ⅱ内,所述锥阀Ⅱ的上端设有锥面Ⅱ,所述锥面Ⅱ的轴线与所述下阀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Ⅱ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Ⅱ,所述压缩弹簧Ⅱ的下端与所述锥阀底座Ⅱ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Ⅱ的上端与所述锥面Ⅱ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锥阀Ⅱ的上表面中心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且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分离时,所述压缩弹簧Ⅰ将所述锥阀Ⅰ向下推动,使所述锥面Ⅰ与所述上阀体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上阀体的下端密封;所述压缩弹簧Ⅱ将所述锥阀Ⅱ向上推动,使所述锥面Ⅱ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下阀体的上端密封。
CN201822240011.3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99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0011.3U CN209399002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0011.3U CN209399002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9002U true CN209399002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001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99002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9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32974U (zh) 电缆连接器
CN209399002U (zh) 一种卡爪式拉断阀
CN106207937A (zh) 一种预扩张冷缩电缆终端
CN208180693U (zh) 一种真空气门芯装置
CN209245389U (zh) 一种卡塞式拉断阀
CN203150800U (zh) 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
CN216433363U (zh) 一种智能远程水压监测装置
CN205824433U (zh) 充气接头
CN202772043U (zh) 气动开关
CN105186173B (zh) 连体工具式可循环使用的单连及群连线缆栓塞接头
CN210927279U (zh) 一种潜水泵电机防进水装置
CN209370346U (zh) 一种气压密封式橡胶空气弹簧
CN203796208U (zh) 一种井口设备用调心、调偏、带压盘根装置
CN210068918U (zh) 多晶硅生产炉体防压差密封塞
CN106225397B (zh) 具有可拆卸式电源线的冰箱
CN206562410U (zh) 一种天然气回收处理装置
CN2475826Y (zh) 抽油井井口光杆密封装置
CN207320054U (zh) 一种新型高压保险装置
CN206176881U (zh) 具有可拆卸式电源线的冰箱
CN100464101C (zh) 汽车轮胎通用绝爆限压气嘴
CN219135060U (zh) 一种封头封口密封结构
CN109140086A (zh) 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自动分离充气接头
CN201048107Y (zh) 气动开关
CN209448799U (zh) 面向智慧社区的监控用构件
CN213278413U (zh) 一体式力矩螺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