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5934U -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5934U
CN209395934U CN201822259281.9U CN201822259281U CN209395934U CN 209395934 U CN209395934 U CN 209395934U CN 201822259281 U CN201822259281 U CN 201822259281U CN 209395934 U CN209395934 U CN 209395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ubframe
supporting block
support
brak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592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玉军
周利鹏
赵国辉
丁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u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592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5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5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5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分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包括支撑架,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上表面左侧的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和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上表面右侧的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和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从左至右安装于支撑架上表面前方的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本实用新型所述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能够适用于不同车型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分装,定位准确方便,稳定性好;节约车间内空间,车型切换便捷,方便工人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分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背景技术
随着整车总装生产线柔性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柔性化设计要求越来越严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快速有效地完成不同型号的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成为一个难题。
目前不同车型具有不同的后悬及动力总成总成,因此装配不同车型的后悬及动力总成就需要用专用的安装工装,这样会提高生产成本以及占用装配车间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后悬及动力总成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适用于不同车型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的分装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包括支撑架,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上表面左侧的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和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上表面右侧的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和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从左至右安装于支撑架上表面前方的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从左至右安装于支撑架上表面中部的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一变速器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上表面后方的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
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所述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顶部设有述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块,所述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块,所述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所述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所述第一变速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变速器支撑块,所述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所述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所述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块;
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一变速器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可拆卸固定于支撑架上表面的底座,竖直设于底座上的柱座,所述柱座上沿前后方向从上至下开有豁口,所述豁口内活插有支撑杆,位于豁口内的支撑杆通过销轴与柱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部与豁口底部之间的间距允许支撑杆转动放置于支撑架上,位于豁口上方的支撑杆上活套有固定套,固定套内壁下部开有与柱座活套配合的环形槽,环形槽顶部能够与柱座顶部止位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和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均是通过固定于支撑架上的两个支撑部支撑于支撑架上方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顶部均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中部活插有能够伸入支撑筒内的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卡台,卡台与支撑台之间支撑柱上活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卡台和支撑台上;两个支撑部的卡台上共同支撑有垫板,相应的支撑块固定于垫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底部中部固定于转盘上,转盘底部中部转动支撑于安装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上从上至下螺纹配合有至少一个定位卡,所述安装台上开有能够与定位卡插置配合的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个支撑块均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能够适用于不同车型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分装,定位准确方便,稳定性好;节约车间内空间,车型切换便捷,方便工人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的俯视图。
图3为后悬及动力总成配件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悬及动力总成配件支撑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2-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3-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4-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5-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块,6-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7-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块,8-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块,9-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块,10-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1-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12-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13-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4-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15-第一变速器支撑块,16-转盘,17-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块,18-支撑架,19-底座,20-柱座,21-支撑杆,22-固定套,23-环形槽,24-支撑筒,25-支撑台,26-支撑柱,27-卡台,28-复位弹簧,29-垫板,30-定位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包括支撑架18,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18上表面左侧的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2和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1,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18上表面右侧的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11和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12,从左至右安装于支撑架18上表面前方的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从左至右安装于支撑架18上表面中部的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一变速器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18上表面后方的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
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6,所述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顶部设有述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块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块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块8,所述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块9,所述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0,所述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3,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4,所述第一变速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变速器支撑块15,所述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14,所述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3,所述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块17;
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一变速器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可拆卸固定于支撑架18上表面的底座19,竖直设于底座19上的柱座20,所述柱座20上沿前后方向从上至下开有豁口,所述豁口内活插有支撑杆21,位于豁口内的支撑杆21通过销轴与柱座2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1底部与豁口底部之间的间距允许支撑杆21转动放置于支撑架18上,位于豁口上方的支撑杆21上活套有固定套22,固定套22内壁下部开有与柱座20活套配合的环形槽23,环形槽23顶部能够与柱座20顶部止位配合。
装配其中一种乘用车的后悬及动力总成时,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3、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3、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块17的固定套22从柱座20拔起,支撑杆21沿豁口向下翻转至支撑架18上;第一乘用车的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左制动盘对应的支撑于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2上,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4、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14分别与副车架的安装孔插置定位配合,左下摆臂总成对应的支撑于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块5上,副车架左前端对应的支撑于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6上,驱动电机左部对应的支撑于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块7上,驱动电机右部对应的支撑于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块8上,右下摆臂总成对应的支撑于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块9上,副车架右前端对应的支撑于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0上,右制动盘对应的支撑于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11上,变速器对应的支撑于第一变速器支撑块15上,然后将第一乘用车的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各个配件在支撑架18上进行装配。
装配另外一种乘用车的后悬及动力总成时,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4、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块5、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6、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块7、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块8、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块9、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0、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14、第一变速器支撑块15的固定套22从柱座20拔起,支撑杆21沿豁口向下翻转至支撑架18上;第二乘用车的后悬及动力总成的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3、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3、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块17的支撑杆21竖直立起至豁口内,固定套22从支撑杆21向下滑移至柱座20上;第二乘用车的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左制动盘对应的支撑于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1上,副车架左前端对应的支撑于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3上,右制动盘对应的支撑于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12上,副车架右前端对应的支撑于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3上,副车架后端对应的支撑于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块17上,然后将第二乘用车的后悬及动力总成的各个配件在支撑架18上进行装配。具体的,所述其中一种乘用车的前悬及动力总成可选自市售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171乘用车车型,另外一种乘用车的前悬及动力总成可选自市售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171乘用车车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2、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1、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11和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12均是通过固定于支撑架18上的两个支撑部支撑于支撑架18上方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筒24,所述支撑筒24顶部均设有支撑台25,支撑台25中部活插有能够伸入支撑筒24内的支撑柱26,支撑柱26顶部设有卡台27,卡台27与支撑台25之间支撑柱26上活套有复位弹簧28,复位弹簧2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卡台27和支撑台25上;两个支撑部的卡台27上共同支撑有垫板29,相应的支撑块固定于垫板29上。由于左制动盘和右制动盘相对于其他配件较先与相应的支撑块接触,因此为了使左制动盘和右制动盘与相应的支撑块更加柔性接触,设计了前述的支撑部。
为了能够方便工人操作,所述支撑架18底部中部固定于转盘16上,转盘16底部中部转动支撑于安装台上。
为了使得前悬及动力总成配件能够稳定分装,所述支撑架18上从上至下螺纹配合有至少一个定位卡30,所述安装台上开有能够与定位卡30插置配合的销孔。
具体实施时,为了避免各个支撑块对前悬及动力总成配件造成磕碰损伤,各个支撑块均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8),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18)上表面左侧的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2)和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1),从前向后支撑于支撑架(18)上表面右侧的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11)和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12),从左至右安装于支撑架(18)上表面前方的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从左至右安装于支撑架(18)上表面中部的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一变速器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18)上表面后方的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
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6),所述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顶部设有述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块(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块(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块(8),所述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块(9),所述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0),所述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块(3),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4),所述第一变速器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变速器支撑块(15),所述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14),所述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块(13),所述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块(17);
所述第一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左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左部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右部支撑架、第一右下摆臂总成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左前端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左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一变速器支撑架、第一副车架右后定位销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右前端支撑架、第二副车架后端支撑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可拆卸固定于支撑架(18)上表面的底座(19),竖直设于底座(19)上的柱座(20),所述柱座(20)上沿前后方向从上至下开有豁口,所述豁口内活插有支撑杆(21),位于豁口内的支撑杆(21)通过销轴与柱座(2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1)底部与豁口底部之间的间距允许支撑杆(21)转动放置于支撑架(18)上,位于豁口上方的支撑杆(21)上活套有固定套(22),固定套(22)内壁下部开有与柱座(20)活套配合的环形槽(23),环形槽(23)顶部能够与柱座(20)顶部止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制动盘支撑块(2)、第二左制动盘支撑块(1)、第一右制动盘支撑块(11)和第二右制动盘支撑块(12)均是通过固定于支撑架(18)上的两个支撑部支撑于支撑架(18)上方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筒(24),所述支撑筒(24)顶部均设有支撑台(25),支撑台(25)中部活插有能够伸入支撑筒(24)内的支撑柱(26),支撑柱(26)顶部设有卡台(27),卡台(27)与支撑台(25)之间支撑柱(26)上活套有复位弹簧(28),复位弹簧(2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卡台(27)和支撑台(25)上;
两个支撑部的卡台(27)上共同支撑有垫板(29),相应的支撑块固定于垫板(2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8)底部中部固定于转盘(16)上,转盘(16)底部中部转动支撑于安装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8)上从上至下螺纹配合有至少一个定位卡(30),所述安装台上开有能够与定位卡(30)插置配合的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各个支撑块均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各个支撑块均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各个支撑块均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CN201822259281.9U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Active CN209395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9281.9U CN209395934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9281.9U CN209395934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5934U true CN209395934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59281.9U Active CN209395934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5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2746B (zh) 重卡变速箱装配用自动精确翻转机
CN201903438U (zh) 一种整车振动试验平台
CN104689953A (zh) 汽车玻璃导轨自动打胶与安装工装
CN209395934U (zh) 一种后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CN204818702U (zh) 仪表盘分装台车
CN209382151U (zh) 一种前悬及动力总成分装台
CN111687771A (zh) 一种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总成装配工装
CN209553366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后悬模块的装配工装
CN211136205U (zh) 一种汽车前支柱装配机
CN204250124U (zh) 车桥组装用台车
CN106925968B (zh) 一种汽车内饰按键自动装配设备
CN212683923U (zh) 一种汽车电控维修工具
CN106466835B (zh) 中心轴承支承式转向架转盘
CN203727507U (zh) 一种免工具正反装平衡轮
CN2088725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的模拟试验机
CN208380193U (zh) 俯仰式立体车库
CN111791743B (zh) 安装平台、换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10029U (zh) 汽车传动部件油流温升试验装置
CN211827412U (zh) 一种便于移动和放置的无人售货机
CN202351269U (zh) 整体集成式环境仓电机试验安装机构
CN201283920Y (zh) 仪表板台车
CN215548453U (zh) 一种电动车轮毂检修架
CN205437535U (zh) 一种转盘式减震器焊接机的转动机构
CN108942305A (zh) 一种方便卡紧的汽车轮毂用卡紧装置
CN204398928U (zh) 一种捕集挥发性有机物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