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9288U -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9288U
CN209389288U CN201920189106.9U CN201920189106U CN209389288U CN 209389288 U CN209389288 U CN 209389288U CN 201920189106 U CN201920189106 U CN 201920189106U CN 209389288 U CN209389288 U CN 209389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onvex ribs
wiring board
installation base
connec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91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灿灿
杨振杰
李子薇
马飞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91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9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9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92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凹陷结构和凸筋,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在端面设置凸筋,凸筋围绕凹陷结构设置,这样在端面安装于其它部件上时,凸筋可将端面与其它结构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可防止注塑料自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凹陷结构内,可避免二次注塑增加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在有些电连接领域,需要使用连接器及线路板。连接器与线路板分别成型制作,再安装在一起。其中一种安装方式是二次注塑。即首先注塑成型连接器壳体,再将连接器利用注塑方式与线路板连接。在有些电连接领域,需要使用连接器和线路板,且待两者连接后需要进行二次注塑进行全部或局部包覆。即连接器组件成型后,再将连接器组件与线路板进行电连接,最后再进行二次注塑。为了节省材料,连接器壳体在注塑成型时会设置一些凹陷结构,比如逃料槽或者套料孔等。但如果结构设置不合适,则在二次注塑时的注塑料会进入凹陷结构内,使凹陷结构的作用完全失效。尤其是在有些领域,二次注塑使用的材料成本高于初次注塑的材料成本,如二次注塑材料进入初次注塑的凹陷结构内,这样使得凹陷结构不仅不能节省成本,反而会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二次注塑增加材料成本的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
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
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陷结构为逃料槽和/或逃料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凸台数目为多个;各个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安装接触面;所述多个安装接触面共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的宽度自所述端面起沿高度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凸台封闭地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线路板;
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
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
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所述连接器壳体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端面朝向所述线路板;所述凸筋与所述线路板相接触,将所述端面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所述安装凸台数目为多个;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之间;所述安装凸台及所述凸筋均与所述线路板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凸台封闭地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时,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凸筋将所述端面与所述线路板之间间隙沿圆周方向封闭,以隔断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连接器壳体外部的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后,所述凸筋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等于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自所述端面插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所述连接端子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容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注塑壳,所述注塑壳包覆部分所述壳体本体和部分或全部所述线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壳体还包括周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突出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注塑壳包覆所述凸缘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缘下表面为所述端面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支架,所述线路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用于电连接电池芯。
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连接组件及电池芯。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在端面设置凸筋,凸筋围绕凹陷结构设置,这样在端面安装于其它部件上时,凸筋可以变形甚至压溃使其与安装凸台齐平,可将端面与其它结构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可防止注塑料自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凹陷结构内,可避免二次注塑增加材料成本。凸筋突出于端面的高度高于安装凸台突出于端面的高度,可在安装时将凸筋按压变形甚至压溃至与安装凸台同样的高度,这样可避免凸筋低于安装凸台的高度而无法将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完全封闭,这样设置可以确保凹陷结构环绕360度均被封闭,完全避免二次注塑的注塑料进入凹陷结构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结构去除注塑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壳体及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连接组件100,包括线路板110、连接器壳体120及连接端子130。线路板110设置有导电线路图形(图中未示出),导电线路图形用于导电。线路板110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线路板,比如印刷线路板。线路板110 用于安装连接器壳体120。连接器壳体120用于安装连接端子130。连接端子130 一端与线路板110插接连接,并与导电线路图形电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连接器壳体120包括壳体本体121。壳体本体121用于安装连接端子130,并用于与对配连接器插接连接,因此,壳体本体121可根据实际使用的场合确定其形状或结构,比如,直线型结构,直角型结构或者品字型结构等。壳体本体121具有一端面122。在将壳体本体121安装于线路板 110时,端面122朝向线路板110。通常,端面122也即是壳体本体121一端的端面。实际安装时,端面122面积通常相对较大。由于端面122的尺寸相对较大,且壳体本体121通常为注塑件,因此端面122局部容易产生翘曲、弯曲等缺陷。如端面122局部翘曲、弯曲,则难以与线路板110贴合,易产生缝隙。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本体121的端面122上设置有安装凸台123。安装凸台123突出于端面122一定的高度,具体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安装凸台 123用于与线路板110相接触,以减小壳体本体121安装时两者的接触面积。安装凸台123数目可以是多个,均匀分布在端面122上。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安装凸台123数目为四个,间隔分布在端面122的四个角上。每个安装凸台123 具有一安装接触面127。壳体本体121安装在线路板110上时,安装接触面127 与线路板110相接触。多个安装凸台123的安装接触面127共面设置,即齐平,以确保壳体本体121安装稳定。
为了节省原材料,壳体本体121上还设置有凹陷结构。其中一种凹陷结构设置为自端面122起向壳体本体121内凹陷,比如逃料槽124。逃料槽124的开口设置在端面122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逃料槽124也可以是逃料孔。根据实际的需要,逃料槽124数目可以是多个。
壳体本体121为注塑成型。在将壳体本体121安装于线路板110上后,需再次注塑将壳体本体121与线路板110连接,也即是二次注塑成型。由于安装凸台123突出于端面122一定的高度且多个安装凸台123间隔分布,因此,端面122与线路板110之间存在间隙。如无其它结构阻挡,当二次注塑时,注塑料会从端面122与线路板110之间的间隙进入逃料槽124内。
为防止二次注塑时注塑料进入逃料槽124内,壳体本体121上还设置有凸筋125。凸筋125突出于端面122一定的高度,具体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凸筋125围绕所有逃料槽124设置。当壳体本体121安装在线路板110上时,凸筋125位于端面122与线路板110之间,将端面122与线路板110之间的间隙封闭。由于设置有突出于端面122的安装凸台123,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凸筋125数目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安装凸台123之间。如图5所示,在壳体本体121安装于线路板110之前,凸筋125突出于端面122的高度大于安装凸台123 突出于端面122的高度。安装时,用力挤压壳体本体121,使凸筋125顶端变形被压缩或压溃。在壳体本体121安装于线路板110之后,凸筋125突出于端面 122的高度等于安装凸台123突出于端面122的高度。用力按压壳体本体121,使凸筋125受压变形或压溃后与安装凸台123突出于端面122同样的高度,这样围绕所有逃料槽124的端面122与线路板110之间的所有间隙均被安装凸台 123和凸筋125封闭。二次注塑时,注塑料无法再从端面122与线路板110之间进入逃料槽124内。为方便安装,使凸筋125顶端更易受压变形或压溃,所述凸筋125的宽度自所述端面122起,沿高度逐渐减小,即在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凸筋125的侧面视图为三角形。连接器壳体120为一体式结构。
连接端子130可以采用常用的形状及结构。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壳体本体121为直角连接器。连接端子130为直角连接端子。即连接端子130一端朝下与线路板110插接,另一端沿横向与对配连接端子插接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注塑壳140,所述注塑壳140包覆部分所述壳体本体121和部分或全部所述线路板110。注塑壳140与壳体本体121分两次注塑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壳体120还包括凸缘128。凸缘128自壳体本体121边缘起延伸,突出于壳体本体121。凸缘128下表面为端面122的一部分。注塑壳140包覆凸缘128,以使壳体本体121更稳固地安装在线路板110上。
上述的连接组件,还可以包括支架(图中未示出)和汇流排(图中未示出)。线路板110、连接器壳体120及连接端子130安装于支架上,并在支架上安装汇流排。该连接组件可用于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采集电池芯的电压等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传输至管理控制器。支架可以现有可行的任何方式与电池芯机械连接,汇流排与电池芯及线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在端面设置凸筋,凸筋围绕凹陷结构设置,这样在端面安装于其它部件上时,凸筋可将端面与其它结构之间的间隙封闭,可防止注塑料自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凹陷结构内,可避免二次注塑增加材料成本。凸筋突出于端面的高度高于安装凸台突出于端面的高度,可在安装时将凸筋按压变形或压溃至与安装凸台同样的高度,这样可避免凸筋低于安装凸台的高度而无法将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完全封闭,这样设置可以确保凹陷结构环绕360度均被封闭,完全避免二次注塑的注塑料进入凹陷结构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8)

1.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
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
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为逃料槽和/或逃料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数目为多个;各个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安装接触面;所述多个安装接触面共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宽度自所述端面起沿高度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凸台封闭地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8.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线路板;
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
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
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所述连接器壳体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端面朝向所述线路板;所述凸筋与所述线路板相接触,将所述端面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所述安装凸台数目为多个;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之间;所述安装凸台及所述凸筋均与所述线路板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凸台封闭地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时,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凸筋将所述端面与所述线路板之间间隙沿圆周方向封闭,以隔断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连接器壳体外部的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后,所述凸筋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等于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自所述端面插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所述连接端子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容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塑壳,所述注塑壳包覆部分所述壳体本体和部分或全部所述线路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还包括周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突出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注塑壳包覆所述凸缘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下表面为所述端面的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线路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用于电连接电池芯。
18.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组件以及电池芯。
CN201920189106.9U 2019-02-03 2019-02-03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9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9106.9U CN209389288U (zh) 2019-02-03 2019-02-03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9106.9U CN209389288U (zh) 2019-02-03 2019-02-03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9288U true CN209389288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4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910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9288U (zh) 2019-02-03 2019-02-03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9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383224Y (zh) 密集型连接器
CN10754652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85338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ulative member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5012606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plate
JP3229958U (ja) コネクタ変換器
US8715007B2 (en) Connector utilizing conductive polymers
JP2011090885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5543486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4885632U (zh) 一种沉板防水usb连接器
CN20177407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483982B (zh) 三体框架式控制器
CN209389288U (zh)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CN201097414Y (zh) 电源连接器
CN109004445A (zh) 电连接器
US9985377B2 (en) Electron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slots receiving terminals therein
US3396313A (en) Plug and socket for the mounting of an assembly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CN108288781B (zh) 二次molding成型的插头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9659089U (zh) 坚固型连接器及其屏蔽片
CN210350174U (zh) 便于连接的连接器
TWI404276B (zh) Coaxial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644965B1 (ko) 피씨비 커넥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1207537Y (zh) 电连接器
CN208955280U (zh) 接插件及线路板的封装结构
KR100642527B1 (ko) 전기콘넥터의 제조방법
CN210723508U (zh) 一种防水排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