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8530U -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8530U
CN209368530U CN201821740788.XU CN201821740788U CN209368530U CN 209368530 U CN209368530 U CN 209368530U CN 201821740788 U CN201821740788 U CN 201821740788U CN 209368530 U CN209368530 U CN 209368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oom
tube
forming machine
conduit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407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军
孙卫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ji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ji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ji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ji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407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8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8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8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废气回收管,废气回收管连接于定型机的排气口,还包括用于盛放导热液的交换室,交换室设置有若干,且相邻的交换室之间连通有导气管,首尾两处的交换室分别连通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与废气回收管连通,交换室的底部分别连通有导液管,导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能源和对环境污染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定型是指纤织物在一定张力下指通过某种物理或者化学的处理消除纺织品中积存的应力、应变使其在状态、尺寸或者结构上获得某种需要的形式并达到一定的稳定性。
定型机主要工艺是把稀硝酸和渗透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通过对织物进行药液的浸泡,然后对织物进行高温处理,使织物发生物理、化学应从而使织物定型。目前定型机工艺需要对织物进行150-200℃的高温处理,从而定型机的排气口处会排放大量的高温废气,且该废气中会携带有织物纤维、油污等杂质。
现有技术中这些废气直接被排出,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浪费,既污染了周边环境,又使得工作环境恶化,同时废气中携带的织物纤维、油污等还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形成火灾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具有节约能源和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废气回收管,废气回收管连接于定型机的排气口,还包括若干用于盛放导热液的交换室,相邻的交换室之间连通有导气管,首尾两处的交换室分别连通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与废气回收管连通,交换室的底部分别连通有导液管,导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型机的排气口排出废气时,该废气依次经过废气回收管、第一导管,从而进入第一个交换室,废气与该交换室内的导热液接触后,一方面导热液会吸收废气中携带的热量,另一方面,废气中的油脂以及织物纤维在与导热液接触后会漂浮于导热液上,然后经过对应的导气管并依次进入剩余的交换室,然后处理完成后的废气通过第二导管排出,从而实现对废气的余热回收,并减少废气中的携带的织物纤维、油污,从而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邻的交换室通过导气管连通,从而延长废气在交换室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废气与导热液的热量交换效果;且交换室设置有若干,从而对废气进行多级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交换室上还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喷淋头以及水泵,喷淋管的一端与喷淋头连通且喷淋头安装于交换室的内顶面,喷淋管的另一端连通于交换室的底部,水泵安装于喷淋管上且位于交换室的外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泵的作用下,交换室内的导热液经过对应的喷淋管并经过喷淋头喷出,喷淋头喷出的导热液可以与交换室内的废气接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并提高对油污、织物纤维的回收效果。由于油污、织物纤维漂浮于导热液上,通过使喷淋管与交换室的底部连通,从而减少喷淋管以及喷淋头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总集液管,各导液管远离对应交换室的一端同步与总集液管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总集液管,总集液管与各导液管想通,通过打开导液管的对应阀门,从而使对应交换室内的导热液流入总集液管内,总集液管可以将导热液统一送入对应的桶内,并将该桶放入对应的恒温箱内。利用导热液收集废气中的热量,并通过转移导热液,从而转移收集的热量并再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收集箱,收集箱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收集箱内部分隔为油污腔与清水腔,隔板的开设有连通油污腔与清水腔的贯穿口,且总集液管与油污腔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集箱,各交换室内的导热液经过总集液管并流入油污腔内,由于油污腔内的油污漂浮于导热液上,油污下方的导热液通过贯穿口流入清水腔内,从而实现油污与导热液的初步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总集液管靠近与收集箱的一端高于贯穿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污腔内的导热液高于贯穿口后,当总集液管将导热液送入油污腔内时,油污直接上浮并漂浮于导热液的上方,从而减少油污进入清水腔内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导管与废气回收管连通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管呈倾斜设置,从而便于第一导管内的油污沿第一导管的倾斜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导管远离废气回收管的一端位于对应交换室的导热液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管的一端位于导热液内,从而废气在经过第二导管后先与导热液接触,继而废气填充于交换室内,加快了对废气中的热量吸收,还提高了对废气中油污、织物纤维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导管朝向对应交换室的一端设置有纱布,纱布边沿与第二导管的内壁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纱布,从而对进入第二导管的废气进行过滤,一方面减少从第二导管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的导热液,另一方便减少油污,从而提高对废气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纱布呈竖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纱布呈竖直设置,从而使附着于纱布上的导热液以及油污可以沿着纱布竖直向下流动并滴落于对应的交换室内,从而提高纱布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交换室对废气进行清洁,从而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使油污、织物纤维漂浮于导热也上,从而提高排出的废水质量,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交换室设置有若干,从而提高对废气进行多级清洁。
(2)通过设置喷淋组件,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并提高对油污、织物纤维的回收效果,且由于油污、织物纤维漂浮于导热液上,通过使喷淋管与交换室的底部连通,从而减少喷淋管以及喷淋头堵塞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靠近废气回收管的交换室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远离废气回收管的交换室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收集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废气回收管;2、交换室;3、导气管;4、总集液管;5、喷淋组件;51、喷淋管;52、喷淋头;53、水泵;6、收集箱;7、第一导管;8、第二导管;9、纱布;10、阀门;11、导液管;12、隔板;13、油污腔;14、清水腔;15、出液管;16、电磁阀;17、贯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废气回收管1、交换室2、导液管11、总集液管4、喷淋组件5以及收集箱6。
参照图1,交换室2设置有三个,且交换室2并排放置,位于两侧的交换室2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管7和第二导管8连通,其中第一导管7、第二导管8以及各交换室2外壁分别包覆有石棉保温层。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导管7的一端穿过对应的交换室2并延伸至对应交换室2的内部,第一导管7的另一端与废气回收管1的一端连通,废气回收管1的另一端与定型机的排气口连通,从而将定型机的废气导入对应的交换室2内;导气管3可以设置有两根,分别连接相邻的交换室2,且导气管3可以位于交换室2的2/3的位置处,从而便于废气依次经过各交换室2。
参照图1和图3,与第二导管8相通的交换室2开设有连接口,第二导管8可拆卸于连接口处并与对应的交换室2相通,第二导管8靠近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纱布9,纱布9呈竖直设置,且纱布9的边沿与第二导管8固定,即纱布9封闭第二导管8,从而实现对排入空气中的废气再次净化。
参照图1和图2,各交换室2内分别盛放有导热液,导热液可以为水,导热液的液位看在交换室2的1/2处,且第一导管7位于对应交换室2内的一端在交换室2的1/3~1/2处,从而提高废气与导热液的接触时间。
参照图1和图2,喷淋组件5可以设置有三组且与交换室2一一对应,喷淋组件5包括喷淋管51、喷淋头52以及水泵53,喷淋管5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交换室2的顶部以及底部连通,且喷淋管51位于交换室2的外侧,喷淋头52设置于交换室2内且与喷淋管51连通,喷淋管51上设置有水泵53,水泵53用于带动对应交换室2底部的导热液经过喷淋管51并从喷淋头52处喷出,从而对交换室2的废气进行喷淋处理。
参照图1和图2,导液管11可以设置有三根且与交换室2一一对应设置,导液管11上设置有阀门10,阀门10用于控制导液管11的通断,导液管11的一端与对应的交换室2的底部相通,另一端连通于总集液管4,总集液管4的一端闭合,另一端连通于收集箱6,通过打开各阀门10,交换室2内的导热液经过导液管11、总集液管4并流入收集箱6内。
参照图1和图4,收集箱6内固定有竖直的隔板12,隔板12将收集箱6的内部分隔为油污腔13以及清水腔14,隔板12的1/4位置处可以开设有贯穿口17,贯穿口17连通油污腔13与清水腔14,且总集液管4与油污腔13相通,总集液管4远离闭合的一端高于贯穿口17,从而能便于导热液与油污的初步分离,收集箱6连通有出液管15,出液管15上设置有电磁阀16,出液管15与清水腔14连通,出液管15与清水腔14的连接处高于贯穿口3mm~8mm,从而实现对导热液的收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定型机的排气口排出废气时,该废气依次经过废气回收管1、第一导管7,各交换室2并经过第二导管8排放。当交换室2内的导热液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打开相应的阀门10,导热液依次经过导液管11、总集液管4、油污腔13、清水腔14,然后电磁阀16通电并导通出液管15,从而收集导热液,从而实现对废气的热量收集以及清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废气回收管(1),废气回收管(1)连接于定型机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用于盛放导热液的交换室(2),相邻的交换室(2)之间连通有导气管(3),首尾两处的交换室(2)分别连通有第一导管(7)和第二导管(8),第一导管(7)与废气回收管(1)连通,交换室(2)的底部分别连通有导液管(11),导液管(11)上设置有阀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交换室(2)上还设置有喷淋组件(5),喷淋组件(5)包括喷淋管(51)、喷淋头(52)以及水泵(53),喷淋管(51)的一端与喷淋头(52)连通且喷淋头(52)安装于交换室(2)的内顶面,喷淋管(51)的另一端连通于交换室(2)的底部,水泵(53)安装于喷淋管(51)上且位于交换室(2)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集液管(4),各导液管(11)远离对应交换室(2)的一端同步与总集液管(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箱(6),收集箱(6)内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将收集箱(6)内部分隔为油污腔(13)与清水腔(14),隔板(12)的开设有连通油污腔(13)与清水腔(14)的贯穿口(17),且总集液管(4)与油污腔(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总集液管(4)靠近与收集箱(6)的一端高于贯穿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管(7)与废气回收管(1)连通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管(7)远离废气回收管(1)的一端位于对应交换室(2)的导热液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管(8)朝向对应交换室(2)的一端设置有纱布(9),纱布(9)边沿与第二导管(8)的内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纱布(9)呈竖直设置。
CN201821740788.XU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09368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0788.XU CN209368530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0788.XU CN209368530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8530U true CN209368530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8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40788.XU Active CN209368530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8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00102U (zh) 一种带洗气功能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04353316B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除尘装置
CN203155034U (zh) 锅炉节能净烟装置
CN203494840U (zh) 用于耐腐蚀烟气余热换热器的在线循环清洗装置
CN209147121U (zh) 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9368530U (zh)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2757846U (zh) 一种定型机的油烟除尘系统
CN210385287U (zh) 一种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CN209579141U (zh) 一种节能式金属表面处理装置
CN209809809U (zh) 一种高效油烟处理设备
CN204320003U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除尘装置
CN207680354U (zh) 一种碱液喷淋废气处理装置
CN207066176U (zh) 具有全不锈钢填料的逆流式冷却塔
CN205372679U (zh) 湿式组合复合式高效智能油烟净化器
CN210356478U (zh) 一种定型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9254433U (zh) 盐酸加工过程中的吸收塔结构
CN208320325U (zh) 一种新型尾气脱硫处理装置
CN208356405U (zh) 一种磁分型粉尘废气净化器
CN207649389U (zh) 一种铅还原熔炼烟气处理工艺线
CN207501214U (zh) 火锅油烟处理装置
CN207299088U (zh) 吸油烟机和用于吸油烟机的清洗系统
CN207546022U (zh) 一种空气净化机的清洗结构
CN210448556U (zh) 洗气装置
CN206095039U (zh) 一种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新型集中发球装置
CN205411070U (zh) 一种带水箱自清洁功能的擦窗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